第345页
第193章 我不是世外仙姝38
四王八公,都是太上皇的老臣子,一向忠心于太上皇,当今皇上还是皇子时,与他们关系很是平常。自皇上继位以来,四王八公还不能认清情势,在太上皇和皇上的权力之争中,还隐隐地站在太上皇一边,皇上咦隐忍了许久。现在,太上皇对国家再无震慑之力,皇上掌控了朝野,自然就要开始对付这关系盘根错节,如一根尖刺般,让他心中一直耿耿的旧勋贵们。而他也终于找到了好机会。
朝廷和茜香国开战了。当今皇上登基以来,在忠惠亲王的推动之下,慢慢地放开了海禁,海外贸易兴旺起来,利润非常丰厚,也为朝廷带来了大笔赋税。而茜香国就是海外贸易的一处重要转口处,这几年,因为利益纠葛,与华夏朝廷已发生了几次冲突。最终,战争开启。
这场战事对于朝廷来说,影响并不是很重大,因为那是一场中等规模的海战,而华夏历来是着重于大陆统治的,仅仅是在东南一带掀起了波澜。东南,正是四王之一的南安王的势力范围。在现存的外姓四王中,南安王是硕果仅存的手中掌控兵权的一位了,地位举足轻重。
南安王自然不想让朝廷染指他的势力,因此找理由拒绝了兵部提出派遣援军南下的建议,只派出自己的亲信水军与茜香国在东南沿海开战。他本是踌躇满志,亲自和世子上战场,指望着以一场大胜来巩固自己的势力,博得和朝廷讨价还价的本钱,以他的认识,茜香国势力不济,而自家兵精马壮,此战基本上是能胜利的,结果无非是大胜还是小胜。
谁知,大意失荆州,南安王的水军竟然失败了,损失惨重,南安王本人战败被俘。消息传来,朝野震惊,皇上大怒。南安王先前死死维护自己地盘,不许朝廷军队染指的行径,此刻随着他的惨败,便成了一大罪状。南安王府的天塌了!长住在京城的南安太妃和南安王妃每日里奔走求告,极力想法要把南安王救回来。
秘密派人去谈判,茜香国提出要大量银子布帛绸缎等财物,这可以以好听的名目遮掩赔偿的实质,南安王府便答应了下来;但茜香国还提出了和亲的要求。这道若是公主不能出降,那至少也要嫁一位宗室女子过来。
南安王府对此很是为难,但茜香国却坚持自己的意见,也只好咬牙先应承下来。南安王府四处联络了些勋贵官员,以南安王陷在茜香国有失朝廷颜面为由,劝谏皇上赎回南安王,等回来后再处置不迟。南安王府也愿意砸锅卖铁,拿出多年积累的财富,充作朝廷的赏赐,不用动用国库的银子,而且秘密求见皇上,答应交出祖上传下来的私人军队来,只求日后做个富贵闲人。在众人的一再劝说中,皇上勉强答应了下来。
但和亲,却遇上了难题。茜香国在华夏王朝眼中,可是蛮夷之地。那时的华夏,只有在故土实在难以生存或被人迫害,走投无路,才会想着背井离乡,远走外国。比如东南沿海的福建省,出海谋生的人格外多一些,也是因为当地地狭人绸,三分田七分山,活不下去的缘故。这中情形下,要宗室贵女和亲,想想就是天方夜谭,有谁肯去呢?
家中有势力的宗室女子,南安王府自然不敢去攀扯,实际上,南安王妃膝下也有个十三岁的独生嫡女,勉强也够了出嫁的年龄了。但南安太妃实在舍不得这自小娇养在膝下的心爱孙女,若是让她和亲茜香国,这一辈子都不能再相见了。而且,茜香国是那么遥远蛮荒,其人凶悍狡诈,自家孙女岂不是狼入虎口,怕活不长的了,而朝廷是不会为了她当靠山的。
于是,南安王府就准备把这祸水引到别人家头上。他们盘算着,皇家也有些落魄宗室,生活不富裕,只要肯重金酬谢,会愿意做出牺牲的,不过一个女儿,何必在意呢?
岂料,她们刚刚打着这主意,私下接触了几个闲散宗室,宗人府就出面警告,道决不许牵扯到宗亲女子,有辱国体。没办法,南安王府只得把目光投向一些身后没什么依靠的贵女。
一度,她们还打过林黛玉的主意。在她们看来,林黛玉年岁正合适,家中虽清贵,但无父兄可依,只有一个过继来的弟弟未必亲近,而且,现在还只是举人,没成气候呢。她又有个县主的封号,听说人又美貌能干,茜香国定然会很满意。皇上也不会有什么意见的,林黛玉只是个不相干的臣女而已。再说了,她是贾家的外孙女,可以借贾家来拿捏着她。虽然自家兵败,暗藏的势力也丧失了大半,但贾家并不知情啊,不敢得罪。她们自忖对上贾家,南安王府还是完全能占得上风的。只可惜,林黛玉现在还在江南,不好亲自上门相看!不过,那也不是大问题。
南安太妃进宫说动了几位太妃,准备在皇后面前尝试着提起这事来。也算有头有脸的庶母,皇后也要客气几分的。
那几位太妃七嘴八舌地开始隐晦劝说起来:“皇后啊,南安家的那位小郡主年纪太小,听说在家是娇生惯养,整日地玩乐,也没读过什么书,压根不会管家理事。这样的女孩子,嫁到茜香国去,能济得什么事,白白和了一回亲!”—这是为南安王府不舍得自己嫡女开脱。
“唉,既然如此,还不如另外找合适的贵女呢,让南安王府给准备一份厚厚的嫁妆,都不用朝廷出钱,这岂不是两全其美?—这是贴心为朝廷着想。
四王八公,都是太上皇的老臣子,一向忠心于太上皇,当今皇上还是皇子时,与他们关系很是平常。自皇上继位以来,四王八公还不能认清情势,在太上皇和皇上的权力之争中,还隐隐地站在太上皇一边,皇上咦隐忍了许久。现在,太上皇对国家再无震慑之力,皇上掌控了朝野,自然就要开始对付这关系盘根错节,如一根尖刺般,让他心中一直耿耿的旧勋贵们。而他也终于找到了好机会。
朝廷和茜香国开战了。当今皇上登基以来,在忠惠亲王的推动之下,慢慢地放开了海禁,海外贸易兴旺起来,利润非常丰厚,也为朝廷带来了大笔赋税。而茜香国就是海外贸易的一处重要转口处,这几年,因为利益纠葛,与华夏朝廷已发生了几次冲突。最终,战争开启。
这场战事对于朝廷来说,影响并不是很重大,因为那是一场中等规模的海战,而华夏历来是着重于大陆统治的,仅仅是在东南一带掀起了波澜。东南,正是四王之一的南安王的势力范围。在现存的外姓四王中,南安王是硕果仅存的手中掌控兵权的一位了,地位举足轻重。
南安王自然不想让朝廷染指他的势力,因此找理由拒绝了兵部提出派遣援军南下的建议,只派出自己的亲信水军与茜香国在东南沿海开战。他本是踌躇满志,亲自和世子上战场,指望着以一场大胜来巩固自己的势力,博得和朝廷讨价还价的本钱,以他的认识,茜香国势力不济,而自家兵精马壮,此战基本上是能胜利的,结果无非是大胜还是小胜。
谁知,大意失荆州,南安王的水军竟然失败了,损失惨重,南安王本人战败被俘。消息传来,朝野震惊,皇上大怒。南安王先前死死维护自己地盘,不许朝廷军队染指的行径,此刻随着他的惨败,便成了一大罪状。南安王府的天塌了!长住在京城的南安太妃和南安王妃每日里奔走求告,极力想法要把南安王救回来。
秘密派人去谈判,茜香国提出要大量银子布帛绸缎等财物,这可以以好听的名目遮掩赔偿的实质,南安王府便答应了下来;但茜香国还提出了和亲的要求。这道若是公主不能出降,那至少也要嫁一位宗室女子过来。
南安王府对此很是为难,但茜香国却坚持自己的意见,也只好咬牙先应承下来。南安王府四处联络了些勋贵官员,以南安王陷在茜香国有失朝廷颜面为由,劝谏皇上赎回南安王,等回来后再处置不迟。南安王府也愿意砸锅卖铁,拿出多年积累的财富,充作朝廷的赏赐,不用动用国库的银子,而且秘密求见皇上,答应交出祖上传下来的私人军队来,只求日后做个富贵闲人。在众人的一再劝说中,皇上勉强答应了下来。
但和亲,却遇上了难题。茜香国在华夏王朝眼中,可是蛮夷之地。那时的华夏,只有在故土实在难以生存或被人迫害,走投无路,才会想着背井离乡,远走外国。比如东南沿海的福建省,出海谋生的人格外多一些,也是因为当地地狭人绸,三分田七分山,活不下去的缘故。这中情形下,要宗室贵女和亲,想想就是天方夜谭,有谁肯去呢?
家中有势力的宗室女子,南安王府自然不敢去攀扯,实际上,南安王妃膝下也有个十三岁的独生嫡女,勉强也够了出嫁的年龄了。但南安太妃实在舍不得这自小娇养在膝下的心爱孙女,若是让她和亲茜香国,这一辈子都不能再相见了。而且,茜香国是那么遥远蛮荒,其人凶悍狡诈,自家孙女岂不是狼入虎口,怕活不长的了,而朝廷是不会为了她当靠山的。
于是,南安王府就准备把这祸水引到别人家头上。他们盘算着,皇家也有些落魄宗室,生活不富裕,只要肯重金酬谢,会愿意做出牺牲的,不过一个女儿,何必在意呢?
岂料,她们刚刚打着这主意,私下接触了几个闲散宗室,宗人府就出面警告,道决不许牵扯到宗亲女子,有辱国体。没办法,南安王府只得把目光投向一些身后没什么依靠的贵女。
一度,她们还打过林黛玉的主意。在她们看来,林黛玉年岁正合适,家中虽清贵,但无父兄可依,只有一个过继来的弟弟未必亲近,而且,现在还只是举人,没成气候呢。她又有个县主的封号,听说人又美貌能干,茜香国定然会很满意。皇上也不会有什么意见的,林黛玉只是个不相干的臣女而已。再说了,她是贾家的外孙女,可以借贾家来拿捏着她。虽然自家兵败,暗藏的势力也丧失了大半,但贾家并不知情啊,不敢得罪。她们自忖对上贾家,南安王府还是完全能占得上风的。只可惜,林黛玉现在还在江南,不好亲自上门相看!不过,那也不是大问题。
南安太妃进宫说动了几位太妃,准备在皇后面前尝试着提起这事来。也算有头有脸的庶母,皇后也要客气几分的。
那几位太妃七嘴八舌地开始隐晦劝说起来:“皇后啊,南安家的那位小郡主年纪太小,听说在家是娇生惯养,整日地玩乐,也没读过什么书,压根不会管家理事。这样的女孩子,嫁到茜香国去,能济得什么事,白白和了一回亲!”—这是为南安王府不舍得自己嫡女开脱。
“唉,既然如此,还不如另外找合适的贵女呢,让南安王府给准备一份厚厚的嫁妆,都不用朝廷出钱,这岂不是两全其美?—这是贴心为朝廷着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