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页
有那么一瞬间,和珅还是有些心寒的。而与此同时,他也很唾弃上辈子拼命迎合乾隆的自己。
当面忤逆天子,甚至说出来的话语天子的想法背道而驰,自古以来,这样的臣子也是数不胜数的。
乾隆虽然知道他治下的大清不是那么的十全十美,但是他却希望旁人说起如今的大清,就是海晏河清十全十美的。他不容许有人说如今的大清有什么不好。
哪怕是有那么一些些的不好,乾隆也觉得,在他的治下,是会变好起来的。而且这些不好无伤大雅,根本不值一提。
更重要的是,和珅说来说去,便是不想让他去南巡,乾隆心里很不高兴。这么多年以来,还没有谁敢这样三番两次的当着他的面表达让他不去南巡的。
乾隆禁不住对自己从前的判断有些怀疑。
他从来都觉得和珅善体上意,满朝文武也都说和珅善体上意,最是了解皇上的心思,可如今是怎么样,和珅在这件事上怎么偏就要和他对着干呢?
乾隆已是隐隐控制不住心中外泄的怒意,但他还是沉着脸问了和珅:“你说这法子行不通,那朕问你,若朕一意要南巡,朕一定要你想法子,这南巡的费用,你说从何处出合适呢?”
和珅毫不犹豫地说:“自是内库出钱。皇上要南巡,内库帑银是合规矩的。”
乾隆一下子又甚为恼火,他堂堂大清天子,出去巡视大清疆土,还得花自己的钱,这是什么规矩?前三次南巡都打理的好好的,怎么就这一次这么烦呢?
乾隆认为和珅是罪魁祸首,一腔怒火就都砸到了和珅身上,乾隆怒气冲冲的自己往回走,也没让和珅跟着,扭脸丢下一句:“滚出去!”
乾隆逛园子的兴致也没了,自己就走了。
他这句话声音还挺大的,李玉和侍卫们都听见了,转头就瞧见乾隆气愤走回来,李玉也不敢多问什么,侍卫们更是大气都不敢出,一个个都默默跟在乾隆身后回去了。
只有最后头的侍卫悄悄往回瞧了一眼,见那位和大人在枫树下站了片刻,见他们都走远了,那位和大人才转身出了园子。
侍卫也是没见过这样的大臣,不由心中暗暗咂舌,想着这位和大人胆子真是挺大的。
这阖宫上下,不论谁将万岁爷惹怒了,都是要吓得魂飞魄散,要跪在跟前请罪磕头口称奴才罪该万死的。即便是被万岁爷赶走了,那也是不敢走远的,定是要在原地跪着请罪,直至万岁爷消气了才敢起身。
这位和大人倒好,一声滚出去,他连罪也不请了,直接就出了园子。这,这不是恃宠而骄是什么?仗着万岁爷的宠爱这样肆意横行,这怎么得了?
这样转身就走,岂不是更惹的万岁爷生气吗?
再说回来,莫说这阖宫上下,便是这满朝文武,又是谁敢轻易惹得万岁爷生气呢?连回话都是小心翼翼的,生怕惹得万岁爷不高兴自己遭了殃。
要说这位和大人也是很敢的,也不知怎的说了些什么,竟惹得万岁爷发了这么大的火,瞧着万岁爷阴沉着脸的样子,侍卫们都吓得脸色苍白,生怕乾隆一生气,把他们都拉出去砍了。
尤其是李玉,更是心急如焚。这往常乾隆生气的时候,他知道缘由,也好趁着合适的时机上去稍微劝一劝,等乾隆慢慢回转过来也就能好了。
可今日这场气生的这么大,李玉是半点不知道是为了什么,只晓得是和珅那边说了什么,才将乾隆惹怒了。
就李玉贴身伺候这么多天在旁瞧着,上回乾隆见过和珅说了话后,就有些不大高兴了,但没几日又高兴起来,李玉也就没在意,如今想起来,只怕今日这场气,还是同和珅有很大的关系。
君臣之间不知道因为什么闹崩了。
李玉怕乾隆气坏了身子,又怕自己劝不好使得局面更糟了,就悄悄派了小太监出园子往和珅处打听,看看究竟是什么事,看看能不能有所转圜。
结果小太监回来就哭丧着脸悄悄跟李玉说:“总管,奴才就没见着和大人。说是和大人回府就闭门谢客谁也不见了。奴才过去问,门子听说奴才是总管叫去的,就说若非圣旨,和大人是不给开门的。还叫奴才小心回来别叫旁人瞧见了。”
李玉听罢,轻叹了一口气,让小太监下去了。
第75章
能做到皇上身边的总管太监, 自然也不会是什么普通的人物。
若在宫中,若是往常,出现这样的状况, 李玉其实是不会去理会的。按规矩哪怕是总管太监, 也是不会去涉及到君臣之间的冲突来的。但这一次不一样。
一则是乾隆生气,生的是最得他看重的和珅的气。要知道和珅是满朝文武中被乾隆称为最体贴他心意的人,如今从来很是和谐的君臣闹成这样,李玉难免就有些慌了。
二则李玉有些不知道该怎么劝。乾隆这次气大得很, 回来就摔杯子摔碗, 李玉压根不敢让小太监近身伺候, 全是他自己悄悄收拾了,然后趁着出来拿新的茶盏的时候,才让小太监去问的。
李玉怕自己不晓得详情或者缘由, 劝错了地方,这时候哪怕是说一句万岁爷息怒都有可能错了地方, 导致乾隆怒火更盛。
但小太监带回来的话, 同时也让有一点点慌的李玉警醒。
内宫太监不能与外界有过多的接触, 尤其是像李玉这样在乾隆身边贴身服侍的太监, 更不宜跟和珅有私底下特别是乾隆所不知道的接触。而且内宫不得干政。
当面忤逆天子,甚至说出来的话语天子的想法背道而驰,自古以来,这样的臣子也是数不胜数的。
乾隆虽然知道他治下的大清不是那么的十全十美,但是他却希望旁人说起如今的大清,就是海晏河清十全十美的。他不容许有人说如今的大清有什么不好。
哪怕是有那么一些些的不好,乾隆也觉得,在他的治下,是会变好起来的。而且这些不好无伤大雅,根本不值一提。
更重要的是,和珅说来说去,便是不想让他去南巡,乾隆心里很不高兴。这么多年以来,还没有谁敢这样三番两次的当着他的面表达让他不去南巡的。
乾隆禁不住对自己从前的判断有些怀疑。
他从来都觉得和珅善体上意,满朝文武也都说和珅善体上意,最是了解皇上的心思,可如今是怎么样,和珅在这件事上怎么偏就要和他对着干呢?
乾隆已是隐隐控制不住心中外泄的怒意,但他还是沉着脸问了和珅:“你说这法子行不通,那朕问你,若朕一意要南巡,朕一定要你想法子,这南巡的费用,你说从何处出合适呢?”
和珅毫不犹豫地说:“自是内库出钱。皇上要南巡,内库帑银是合规矩的。”
乾隆一下子又甚为恼火,他堂堂大清天子,出去巡视大清疆土,还得花自己的钱,这是什么规矩?前三次南巡都打理的好好的,怎么就这一次这么烦呢?
乾隆认为和珅是罪魁祸首,一腔怒火就都砸到了和珅身上,乾隆怒气冲冲的自己往回走,也没让和珅跟着,扭脸丢下一句:“滚出去!”
乾隆逛园子的兴致也没了,自己就走了。
他这句话声音还挺大的,李玉和侍卫们都听见了,转头就瞧见乾隆气愤走回来,李玉也不敢多问什么,侍卫们更是大气都不敢出,一个个都默默跟在乾隆身后回去了。
只有最后头的侍卫悄悄往回瞧了一眼,见那位和大人在枫树下站了片刻,见他们都走远了,那位和大人才转身出了园子。
侍卫也是没见过这样的大臣,不由心中暗暗咂舌,想着这位和大人胆子真是挺大的。
这阖宫上下,不论谁将万岁爷惹怒了,都是要吓得魂飞魄散,要跪在跟前请罪磕头口称奴才罪该万死的。即便是被万岁爷赶走了,那也是不敢走远的,定是要在原地跪着请罪,直至万岁爷消气了才敢起身。
这位和大人倒好,一声滚出去,他连罪也不请了,直接就出了园子。这,这不是恃宠而骄是什么?仗着万岁爷的宠爱这样肆意横行,这怎么得了?
这样转身就走,岂不是更惹的万岁爷生气吗?
再说回来,莫说这阖宫上下,便是这满朝文武,又是谁敢轻易惹得万岁爷生气呢?连回话都是小心翼翼的,生怕惹得万岁爷不高兴自己遭了殃。
要说这位和大人也是很敢的,也不知怎的说了些什么,竟惹得万岁爷发了这么大的火,瞧着万岁爷阴沉着脸的样子,侍卫们都吓得脸色苍白,生怕乾隆一生气,把他们都拉出去砍了。
尤其是李玉,更是心急如焚。这往常乾隆生气的时候,他知道缘由,也好趁着合适的时机上去稍微劝一劝,等乾隆慢慢回转过来也就能好了。
可今日这场气生的这么大,李玉是半点不知道是为了什么,只晓得是和珅那边说了什么,才将乾隆惹怒了。
就李玉贴身伺候这么多天在旁瞧着,上回乾隆见过和珅说了话后,就有些不大高兴了,但没几日又高兴起来,李玉也就没在意,如今想起来,只怕今日这场气,还是同和珅有很大的关系。
君臣之间不知道因为什么闹崩了。
李玉怕乾隆气坏了身子,又怕自己劝不好使得局面更糟了,就悄悄派了小太监出园子往和珅处打听,看看究竟是什么事,看看能不能有所转圜。
结果小太监回来就哭丧着脸悄悄跟李玉说:“总管,奴才就没见着和大人。说是和大人回府就闭门谢客谁也不见了。奴才过去问,门子听说奴才是总管叫去的,就说若非圣旨,和大人是不给开门的。还叫奴才小心回来别叫旁人瞧见了。”
李玉听罢,轻叹了一口气,让小太监下去了。
第75章
能做到皇上身边的总管太监, 自然也不会是什么普通的人物。
若在宫中,若是往常,出现这样的状况, 李玉其实是不会去理会的。按规矩哪怕是总管太监, 也是不会去涉及到君臣之间的冲突来的。但这一次不一样。
一则是乾隆生气,生的是最得他看重的和珅的气。要知道和珅是满朝文武中被乾隆称为最体贴他心意的人,如今从来很是和谐的君臣闹成这样,李玉难免就有些慌了。
二则李玉有些不知道该怎么劝。乾隆这次气大得很, 回来就摔杯子摔碗, 李玉压根不敢让小太监近身伺候, 全是他自己悄悄收拾了,然后趁着出来拿新的茶盏的时候,才让小太监去问的。
李玉怕自己不晓得详情或者缘由, 劝错了地方,这时候哪怕是说一句万岁爷息怒都有可能错了地方, 导致乾隆怒火更盛。
但小太监带回来的话, 同时也让有一点点慌的李玉警醒。
内宫太监不能与外界有过多的接触, 尤其是像李玉这样在乾隆身边贴身服侍的太监, 更不宜跟和珅有私底下特别是乾隆所不知道的接触。而且内宫不得干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