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页
“与其让她留在这里伤春悲秋,不如压回去,一天不习惯,就两天,时间久了,总会习惯的,萧家人,没那么脆弱。”
黄嬷嬷听到这话,就知道萧夫人下的决定再没有转圜的机会,立马点头:“奴婢这就去找人。”
黄嬷嬷带着两个丫鬟离开,萧夫人则冷着脸坐在刺槐树下方的石凳那。
谢清韵看看这边,又看看那边,最终决定进房间安慰一下被母亲安排得明白的小姑子。
萧怀玉也进去了。
冬冬和婉儿他们对这个五姑姑不太熟悉,但到底是亲人,短暂的迟疑后,也跟着进去安慰她。
不一会儿,燕秋姝就听见那边呜咽的哭泣,听着格外委屈,但又莫名让她有些想笑,原本以为是个会偷看话本的古灵精怪小姑娘,等开口了才发现是个伤春悲秋、自怨自艾的小可怜。
可她会武,联想到萧三小姐抱起冬冬这个小胖墩都而不改色的样子。
燕秋姝又觉得这姑娘怕也不是一个真柔弱的孩子。
偏偏还哭得这么……让人心疼。
萧夫人缓过那阵气,抬手招呼着燕秋姝过来坐下,无奈道:“让你看笑话了,老五有些孩子气,家里除了老六她是最小的,又是女孩,难免娇惯了一些,也不经事,爱美又爱哭。”
燕秋姝散开落在石凳上的花瓣,挨着她坐下,安慰道:“这样很好呀,若是太懂事,反而是受了很多委屈的。”
“那倒是,她之前到还好,被人欺负了,哭归哭,但自己会打回去,自打……”萧夫人听着这话,心头也感觉到安慰,不过一想到自家女儿现在的性子,还是有些头疼,道:
“她就再不愿意见人,萧家也没之前那么强盛,那些人笑她,她也不敢再还回去,加之那会儿我情绪不好,怕萧家可能真的杀戮太多,满身罪孽,克了这些孩子,所以她跑到这道观躲清静,我也没管,只要她高兴就行。”
燕秋姝轻声道:“您想多了,若是杀戮真的有罪孽,那萧家这么多年来,平定的战乱,让大周无数百姓安居乐业,造就的功德也远远大过罪孽,怎会克着别人?”
萧夫人眼角露出几分舒心的笑意,将手里的书放下,拍拍她的脑袋,叹息道:“若是世人都如你这般想就好了。”
萧家确实满门忠烈,护了无数百姓,可那又如何?
不是谁都看得到。
十一年前的那场战事,让她丈夫没了,大儿子成了废人,萧家罪孽深重的传言便在坊间传起,后来她老三老四守孝期还没过,原本定下的亲家便一个接一个的过来退婚了,不愿意跟他们有牵扯。
好在两孩子争气,老三在城墙下打了一顿前未婚夫,反而换来了沈家的郎君一见倾心。
老四的未婚夫,死活不愿意退婚,江家拿了好处,也让两人终成眷属。
明明挺好的日子,可孩子才出生,他们又一个接一个的没了,噩耗传来时,伴随着那个传言,那阵子,京都人人对萧家都绕道而行。
就连她自己都开始怀疑这个传言是真的。
因此老二媳妇带着平松往娘家去,她不管;老三整日关在院子里,不愿意出门,她不管;冬冬被江|家哄走,她不管;老五因容貌躲到道观,她更不管,就连儿子的婚事,她都懒得操心。
反正嫁进来,可能也是守寡的,何必害了别人。
即使后来,知道部分真相,她也提不起报仇的劲儿,人都没了,报什么仇?怎么报仇?
而且萧家祖训便说了,萧家人宁可死,也不能当叛国贼,她只能逼着自己浑浑噩噩,不然她会整日沉浸在煎熬中。
老五心思简单,早些年被宠得单纯了点,但也知道家里的情况,容不得她跟以前那般任性的打回去,所以跑道观里躲着,这样旁人说什么她也听不见。
只是现在,一切都有了转机。
燕秋姝并不知道萧夫人心中的百转千回,倒是见她没再说话,便拿起话本瞧了瞧。
这个时代的话本,她还没看过呢。
不过别说,这话本里的萍娘,倒是真的和萧怀雅的经历有些相似。
同样是武将世家,不过一个是替父从军,一个是直接上战场为哥哥、姐夫们报仇,但都意外在战场上毁容。
萍娘报仇成功,功成身退,便寻了一处小院,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每日绣绣花、喂鸡喂鸭,生活恬静,直到一日,她救了一招惹贼匪的倒霉书生。
两人短暂的交集,书生对她十分感激,而且丝毫不介意萍娘脸上的伤,发现有人嘲笑她,书生即使打不过,也会去教训那人,最终每次都被萍娘所救。
几次之后,两人互相有意,书生便离开了,说是回家准备聘礼来求娶。
但他这一走,就是好几个月,村子里的人都说萍娘被人骗了,就在萍娘也以为自己被人骗了时,有人过来告诉她,书生原来是王爷,因为夺嫡之争,他被困于京都,派了心腹过来告知一声,他怕萍娘误会他。
萍娘自然没有误会,反而感动不已。
为了解救所爱之人,她重新穿上盔甲,前往京都,召集了当初的旧部,一鼓作气解救出了书生,两人都不喜皇位约束,最终选择一明君所托,二人离开京都,游山玩水。
这故事,写的倒是挺好的,作者文笔也不错,让燕秋姝能一口气看完。
黄嬷嬷听到这话,就知道萧夫人下的决定再没有转圜的机会,立马点头:“奴婢这就去找人。”
黄嬷嬷带着两个丫鬟离开,萧夫人则冷着脸坐在刺槐树下方的石凳那。
谢清韵看看这边,又看看那边,最终决定进房间安慰一下被母亲安排得明白的小姑子。
萧怀玉也进去了。
冬冬和婉儿他们对这个五姑姑不太熟悉,但到底是亲人,短暂的迟疑后,也跟着进去安慰她。
不一会儿,燕秋姝就听见那边呜咽的哭泣,听着格外委屈,但又莫名让她有些想笑,原本以为是个会偷看话本的古灵精怪小姑娘,等开口了才发现是个伤春悲秋、自怨自艾的小可怜。
可她会武,联想到萧三小姐抱起冬冬这个小胖墩都而不改色的样子。
燕秋姝又觉得这姑娘怕也不是一个真柔弱的孩子。
偏偏还哭得这么……让人心疼。
萧夫人缓过那阵气,抬手招呼着燕秋姝过来坐下,无奈道:“让你看笑话了,老五有些孩子气,家里除了老六她是最小的,又是女孩,难免娇惯了一些,也不经事,爱美又爱哭。”
燕秋姝散开落在石凳上的花瓣,挨着她坐下,安慰道:“这样很好呀,若是太懂事,反而是受了很多委屈的。”
“那倒是,她之前到还好,被人欺负了,哭归哭,但自己会打回去,自打……”萧夫人听着这话,心头也感觉到安慰,不过一想到自家女儿现在的性子,还是有些头疼,道:
“她就再不愿意见人,萧家也没之前那么强盛,那些人笑她,她也不敢再还回去,加之那会儿我情绪不好,怕萧家可能真的杀戮太多,满身罪孽,克了这些孩子,所以她跑到这道观躲清静,我也没管,只要她高兴就行。”
燕秋姝轻声道:“您想多了,若是杀戮真的有罪孽,那萧家这么多年来,平定的战乱,让大周无数百姓安居乐业,造就的功德也远远大过罪孽,怎会克着别人?”
萧夫人眼角露出几分舒心的笑意,将手里的书放下,拍拍她的脑袋,叹息道:“若是世人都如你这般想就好了。”
萧家确实满门忠烈,护了无数百姓,可那又如何?
不是谁都看得到。
十一年前的那场战事,让她丈夫没了,大儿子成了废人,萧家罪孽深重的传言便在坊间传起,后来她老三老四守孝期还没过,原本定下的亲家便一个接一个的过来退婚了,不愿意跟他们有牵扯。
好在两孩子争气,老三在城墙下打了一顿前未婚夫,反而换来了沈家的郎君一见倾心。
老四的未婚夫,死活不愿意退婚,江家拿了好处,也让两人终成眷属。
明明挺好的日子,可孩子才出生,他们又一个接一个的没了,噩耗传来时,伴随着那个传言,那阵子,京都人人对萧家都绕道而行。
就连她自己都开始怀疑这个传言是真的。
因此老二媳妇带着平松往娘家去,她不管;老三整日关在院子里,不愿意出门,她不管;冬冬被江|家哄走,她不管;老五因容貌躲到道观,她更不管,就连儿子的婚事,她都懒得操心。
反正嫁进来,可能也是守寡的,何必害了别人。
即使后来,知道部分真相,她也提不起报仇的劲儿,人都没了,报什么仇?怎么报仇?
而且萧家祖训便说了,萧家人宁可死,也不能当叛国贼,她只能逼着自己浑浑噩噩,不然她会整日沉浸在煎熬中。
老五心思简单,早些年被宠得单纯了点,但也知道家里的情况,容不得她跟以前那般任性的打回去,所以跑道观里躲着,这样旁人说什么她也听不见。
只是现在,一切都有了转机。
燕秋姝并不知道萧夫人心中的百转千回,倒是见她没再说话,便拿起话本瞧了瞧。
这个时代的话本,她还没看过呢。
不过别说,这话本里的萍娘,倒是真的和萧怀雅的经历有些相似。
同样是武将世家,不过一个是替父从军,一个是直接上战场为哥哥、姐夫们报仇,但都意外在战场上毁容。
萍娘报仇成功,功成身退,便寻了一处小院,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每日绣绣花、喂鸡喂鸭,生活恬静,直到一日,她救了一招惹贼匪的倒霉书生。
两人短暂的交集,书生对她十分感激,而且丝毫不介意萍娘脸上的伤,发现有人嘲笑她,书生即使打不过,也会去教训那人,最终每次都被萍娘所救。
几次之后,两人互相有意,书生便离开了,说是回家准备聘礼来求娶。
但他这一走,就是好几个月,村子里的人都说萍娘被人骗了,就在萍娘也以为自己被人骗了时,有人过来告诉她,书生原来是王爷,因为夺嫡之争,他被困于京都,派了心腹过来告知一声,他怕萍娘误会他。
萍娘自然没有误会,反而感动不已。
为了解救所爱之人,她重新穿上盔甲,前往京都,召集了当初的旧部,一鼓作气解救出了书生,两人都不喜皇位约束,最终选择一明君所托,二人离开京都,游山玩水。
这故事,写的倒是挺好的,作者文笔也不错,让燕秋姝能一口气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