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氏看着道:“老爷这是几顿没吃,饿成这样?”
傅鸿边吃边道:“今早喝了一口粥,大家都不吃,圣上龙体欠安,昨晚凶险,守了一夜。”
杜氏端碗,傅鸿就着她的手喝了一口汤,叹口气道:“圣上怎么突然不好了?之前回宫时,不是还好好的。”
傅鸿吃完,撂下碗筷,接过女儿傅书言递过来的漱口茶水,抿了一口,吐在痰盂里,方道;“昨突发急病,据说皇上偶然风寒,不想竟病势沉重。”
傅书言想,皇帝上了岁数,逃难不比在宫里,一路风餐露宿,担惊受怕,刚开始还有把夷人赶出中原支撑着,现在回京,松懈下来,体力不支,病来如山倒。
杜氏屋里的丫鬟媳妇都下去吃饭,就剩下一个贴身丫鬟侍候,杜氏悄声道;“皇帝病重,意识清醒吗?”
傅鸿摇摇头,“大臣们都在殿外,君臣见不到见面,据出来的太医说,皇上昏迷不醒,好像没有意识。”
杜氏压低声音道;“皇上有没有秘立太子?”
傅鸿眸光一眯,“难说,不过皇上刚回京,太子的事才出来,没有来得及提立太子的事。”
杜氏不问了,杜氏出身官宦之家,丈夫又身为国公,这一点基本的敏锐还是有的,悄声道:“这种时候,老爷要万分小心。”
姐姐傅书琴和姐夫在宫里守着,傅书言的课停了,朝廷大事她一个女子,轮不到她操心,但有一点,不论哪个皇子继位,东宫必然处于不利境地,真正危险的不是太子妃和太孙妃两个弱质女流,是昀皇孙。
昀皇孙必被他继位的皇叔忌惮,即使他没有丝毫觊觎皇位的野心,难保没有野心的朝臣,利用他打着他的旗号跟新皇分庭抗礼,毕竟他是正主。
或许旁人没有想到这一点,太子已倒,东宫已经退出皇位角逐,消声灭迹,可一旦新皇继位,第一个便会想到还有个太子嫡子存在,这个隐患不除,新皇的江山就不稳当,高昀性命难保。
傅书言替高昀担心,她没有能力救出高昀,连见一面都困难,暗怨高昀太傻,为何当初不走?高昀不走的原因,大概是不忍抛下太子妃和东宫的人,是否也有她的原因,背井离乡,离她太远,二人天各一方。
她了解高昀,高昀一定也是这么想的,傅书言心里有了这个念头,对高昀的担心更甚。朝堂风云变幻,高昀就有性命之忧。
傅鸿吃过晚膳,倚在引枕上阖眼,一夜没睡,真困了,傅鸿阖眼对杜氏道:“我眯一会,你半个时辰后叫我,别睡过头了,我还要去宫里。”皇帝和大臣们长期共事,培养出感情,皇帝病危,大臣们都心情压抑。
杜氏拉过一床被,给丈夫盖上,挥退下人,丫鬟媳妇都蹑手蹑脚地溜边出去。
傅书言告退,知儿跟在身后,主仆二人走到青石板路上,日头偏西,青石板泛着冷光,似有入骨的寒意袭来,快入冬了,天短了,傅府的晚膳提早开一个时辰,每日用过晚膳,还有段时光,傅书言去后院收拾出来的空地练一会剑,知儿一旁心无旁骛,专心练剑,傅书言只有这一刻浑忘了世间烦恼事。
天色微黑,傅书言主仆才收剑往前院走,走到屋门口,知儿抢先一步,揭开毡帘,傅书言脚步一迈进屋里,一股香暖的气息扑面,月桂升起火盆,火盆里银丝炭通红,傅书言盘腿坐上炕,月桂笑盈盈地捧出热茶,“姑娘,这是新沏的茶水,里面放了玫瑰卤子,这玫瑰卤子还是上次做的,今儿头一次打开吃,姑娘尝尝味道如何?”
傅书言啜了一口茶,清香沁人心脾,道;“不错。”忽又想起问;“银福还没回来?没听见她的消息吗?”银福,前世卫廷瑾收房抬了妾,这世傅书言安排她做了粗使的丫头,丫鬟不受主子待见,府里下人看人下菜碟,渐次欺负她,她大概恨透了主子。
月桂道;“听说那日姑娘走后,银福拿个一个包袱跑了,后来有人在离京城不远的镇子上看见过她。”
傅书言盖上茶盅盖子,淡淡声道:“大概不想回来了。”
银福的卖身契还在她手里,银福要躲一辈子,见不得光了。
乾清宫
皇后郭氏守在皇帝床前,太医院院判领着众太医,都束手无策,新任太医院张院判出列,躬身道;“皇后娘娘,皇上已有了春秋,臣斗胆,不敢隐瞒,皇上龙体最多能拖三五日,皇后宜早作打算。”
郭皇后跟帝是少年夫妻,帝后相敬如宾,正宫无子,皇帝突然病重,郭皇后像天塌下来一样,恸哭,众人相劝。
郭皇后忍住悲痛,想自己一介女流之辈,皇帝病危,成年皇子们手握兵权,虎视眈眈,觊觎皇位,外戚郭后的娘家,从不干政,两个兄弟都老老实实,目前皇帝昏迷不醒,太子降敌,皇帝若一死,身后事如何安排?立那个皇子为太子,若处置不当,必然引起内乱,皇子们兵权在握,如果拥兵造反,那又是一场劫难,皇后一时没了主意,急昭丞相徐渭,文渊阁大学士杨文廉进殿。
郭皇后跟丞相徐渭和大学士嵇康秘议,郭皇后抹着眼泪道:“皇上眼瞅着不行了,两位卿家,当如何是好?”
文渊阁大学士杨文廉道;“先太子已废,朝中没有储君,万一皇帝晏驾,势必一场内乱,动摇国本,夷人虎视眈眈,我朝内忧外患,皇后需拿个主意,要立哪位皇子承袭大统,到圣驾跟前请旨,以安朝臣的心。”
傅鸿边吃边道:“今早喝了一口粥,大家都不吃,圣上龙体欠安,昨晚凶险,守了一夜。”
杜氏端碗,傅鸿就着她的手喝了一口汤,叹口气道:“圣上怎么突然不好了?之前回宫时,不是还好好的。”
傅鸿吃完,撂下碗筷,接过女儿傅书言递过来的漱口茶水,抿了一口,吐在痰盂里,方道;“昨突发急病,据说皇上偶然风寒,不想竟病势沉重。”
傅书言想,皇帝上了岁数,逃难不比在宫里,一路风餐露宿,担惊受怕,刚开始还有把夷人赶出中原支撑着,现在回京,松懈下来,体力不支,病来如山倒。
杜氏屋里的丫鬟媳妇都下去吃饭,就剩下一个贴身丫鬟侍候,杜氏悄声道;“皇帝病重,意识清醒吗?”
傅鸿摇摇头,“大臣们都在殿外,君臣见不到见面,据出来的太医说,皇上昏迷不醒,好像没有意识。”
杜氏压低声音道;“皇上有没有秘立太子?”
傅鸿眸光一眯,“难说,不过皇上刚回京,太子的事才出来,没有来得及提立太子的事。”
杜氏不问了,杜氏出身官宦之家,丈夫又身为国公,这一点基本的敏锐还是有的,悄声道:“这种时候,老爷要万分小心。”
姐姐傅书琴和姐夫在宫里守着,傅书言的课停了,朝廷大事她一个女子,轮不到她操心,但有一点,不论哪个皇子继位,东宫必然处于不利境地,真正危险的不是太子妃和太孙妃两个弱质女流,是昀皇孙。
昀皇孙必被他继位的皇叔忌惮,即使他没有丝毫觊觎皇位的野心,难保没有野心的朝臣,利用他打着他的旗号跟新皇分庭抗礼,毕竟他是正主。
或许旁人没有想到这一点,太子已倒,东宫已经退出皇位角逐,消声灭迹,可一旦新皇继位,第一个便会想到还有个太子嫡子存在,这个隐患不除,新皇的江山就不稳当,高昀性命难保。
傅书言替高昀担心,她没有能力救出高昀,连见一面都困难,暗怨高昀太傻,为何当初不走?高昀不走的原因,大概是不忍抛下太子妃和东宫的人,是否也有她的原因,背井离乡,离她太远,二人天各一方。
她了解高昀,高昀一定也是这么想的,傅书言心里有了这个念头,对高昀的担心更甚。朝堂风云变幻,高昀就有性命之忧。
傅鸿吃过晚膳,倚在引枕上阖眼,一夜没睡,真困了,傅鸿阖眼对杜氏道:“我眯一会,你半个时辰后叫我,别睡过头了,我还要去宫里。”皇帝和大臣们长期共事,培养出感情,皇帝病危,大臣们都心情压抑。
杜氏拉过一床被,给丈夫盖上,挥退下人,丫鬟媳妇都蹑手蹑脚地溜边出去。
傅书言告退,知儿跟在身后,主仆二人走到青石板路上,日头偏西,青石板泛着冷光,似有入骨的寒意袭来,快入冬了,天短了,傅府的晚膳提早开一个时辰,每日用过晚膳,还有段时光,傅书言去后院收拾出来的空地练一会剑,知儿一旁心无旁骛,专心练剑,傅书言只有这一刻浑忘了世间烦恼事。
天色微黑,傅书言主仆才收剑往前院走,走到屋门口,知儿抢先一步,揭开毡帘,傅书言脚步一迈进屋里,一股香暖的气息扑面,月桂升起火盆,火盆里银丝炭通红,傅书言盘腿坐上炕,月桂笑盈盈地捧出热茶,“姑娘,这是新沏的茶水,里面放了玫瑰卤子,这玫瑰卤子还是上次做的,今儿头一次打开吃,姑娘尝尝味道如何?”
傅书言啜了一口茶,清香沁人心脾,道;“不错。”忽又想起问;“银福还没回来?没听见她的消息吗?”银福,前世卫廷瑾收房抬了妾,这世傅书言安排她做了粗使的丫头,丫鬟不受主子待见,府里下人看人下菜碟,渐次欺负她,她大概恨透了主子。
月桂道;“听说那日姑娘走后,银福拿个一个包袱跑了,后来有人在离京城不远的镇子上看见过她。”
傅书言盖上茶盅盖子,淡淡声道:“大概不想回来了。”
银福的卖身契还在她手里,银福要躲一辈子,见不得光了。
乾清宫
皇后郭氏守在皇帝床前,太医院院判领着众太医,都束手无策,新任太医院张院判出列,躬身道;“皇后娘娘,皇上已有了春秋,臣斗胆,不敢隐瞒,皇上龙体最多能拖三五日,皇后宜早作打算。”
郭皇后跟帝是少年夫妻,帝后相敬如宾,正宫无子,皇帝突然病重,郭皇后像天塌下来一样,恸哭,众人相劝。
郭皇后忍住悲痛,想自己一介女流之辈,皇帝病危,成年皇子们手握兵权,虎视眈眈,觊觎皇位,外戚郭后的娘家,从不干政,两个兄弟都老老实实,目前皇帝昏迷不醒,太子降敌,皇帝若一死,身后事如何安排?立那个皇子为太子,若处置不当,必然引起内乱,皇子们兵权在握,如果拥兵造反,那又是一场劫难,皇后一时没了主意,急昭丞相徐渭,文渊阁大学士杨文廉进殿。
郭皇后跟丞相徐渭和大学士嵇康秘议,郭皇后抹着眼泪道:“皇上眼瞅着不行了,两位卿家,当如何是好?”
文渊阁大学士杨文廉道;“先太子已废,朝中没有储君,万一皇帝晏驾,势必一场内乱,动摇国本,夷人虎视眈眈,我朝内忧外患,皇后需拿个主意,要立哪位皇子承袭大统,到圣驾跟前请旨,以安朝臣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