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页
最近谢苏杭和谢苏天表现得很不错,马步一蹲就是好几个时辰,这两人不敢喊苦也不喊累。所以今天苏溪桥就带他俩来镇上逛逛,就当是出来放放风。
接连三四天,天空都灰蒙蒙的,苏溪桥应该是有一场大学要降临了。家不在镇上的伙计回家路上不安全,到店铺里给伙计们发了不菲的年终奖,并放年假,正月初六再开门。
店里的事情交代完毕后,苏溪桥和谢规叙还特意去了一趟福气家具店,看看车棚做的怎样了。
到了福气家具店,齐掌柜这两天不在,伙计对苏溪桥和谢规叙眼熟,把人直接带到后院去了。
新车做好了,正打算这两天送过去,不过苏溪桥来取了就不用麻烦了。
新车有四轮,长八尺、宽六尺,雕花纹饰无比精致,暂且不提。车顶棚前方左右各有一檐钩。檐钩上方树立着一块四四方方的木牌,左边木牌上是金色的“谢”字,右边木牌上是“苏”字。
檐钩上可悬挂气死风灯,便于夜间行路。车门在两侧,均有三层台阶悬空,无需像一般的马车一样,还得配备一直踏脚凳,台阶平常不用时可缩在车厢底部。
车厢前面有一口小窗,垂挂纱帘,方便车中人与车夫交流。后车壁有一扇较大的窗,正面车壁可上下滑动,夏日时将整面车壁打开,通风凉爽。
车内,小窗下方是一张固定在车底板上的立柜,三个抽屉里可放置点心、书籍等一些小物件;两排长沙发各自紧挨左右车壁,沙发下面各有三个储物柜。
车厢正中间是长度与沙发相等、可升降的长桌。平时,长桌还是长桌,想休息时,将长桌降下,翻转过来,可与两条沙发合并为一张大床。两条沙发上方有两张行李架,可防止被褥、包袱等物。
这个车厢造得非常符合苏溪桥的设想,简直就像是古代版的房车。
苏溪桥对新车厢十分满意,补足货款后,就让店里师傅给直接装上了,旧车厢就先放在金醉坊的后院里,改日让林叔过来拉回去,给他们用。
小年过后的第三天,下起了大雪。大片的雪花像鹅毛一般飘落,纷纷扬扬,不过片刻,屋顶上,树枝上,院墙上,连晾衣服的竹竿上都积了一层洁白的雪。
院子的的地面上被铺上了一块白色的厚重地毯。苏溪桥全身裹得跟个包子一样,陪着瑞白在院子里跳来跳去。
大门一打开,苏溪桥现在门口往山下看,清水村被一片白色笼罩着,雪裹枝头,玉树琼花,天地更显苍茫。
苏溪桥很久没有见过这么下这么大的雪,心里特别激动,非要拉着一起在院子里堆了两个雪人。
一个高,一个矮,一个头带木簪子,一个梳着高马尾,像极了苏溪桥和谢规叙。
谢规叙客厅门口,看着苏溪桥和瑞白嬉戏打闹,过了一会儿,开口道:“小溪,该进来了。”
苏溪桥抱起瑞白,拍了拍它衣服上的雪花,“走喽瑞白,进去烤火啦。”
下雪之前,苏溪桥就准备好了取暖的炭炉,木炭几文钱一斤,她一共买了几百斤,放在老宅的屋子里。
现在火炕里用的就是木炭,一烧起来只要炭不灭,炕上就一直是暖和的。
就连瑞白,都知道把自己的小窝叼到炕上来,炕上热乎乎的,睡着可舒服了。
第46章 想家
下雪之后最享受的事情莫过于坐在炕上吃火锅,红红辣辣的汤底,把菜洗净丢锅里就行,方便又省事。
天太冷,家里也找不出什么过来干,苏溪桥干脆带着林婶他们几个一起做豆腐。自家种出来的黄豆,泡发好,用手动豆浆机磨成豆浆。
苏溪桥抱着喝了一大碗豆浆,那味道香醇可口。
做出来的豆腐脑也是嫩滑无比,苏溪桥做了两种口味的豆腐脑,她自己喜欢吃甜的,谢规叙更爱吃咸的。
二十斤黄豆做出八十斤豆腐,装在豆腐箱子里,看起来白嫩可口,感觉沾上点菜酱,生吃都行。
做这么多豆腐可不是留着过年用的,苏溪桥还想做点豆腐乳。以前小的时候,一到冬天奶奶就会做豆腐乳,四四方方,小小的一块,配饭配白粥吃,又香又辣。
刚开始奶奶来做的时候,苏溪桥都不知道豆腐乳是要长毛发酵的,她有一次看到奶奶从厨房端出来一旁长了毛的豆腐,以为是坏的。但没想奶奶用一个坛子把霉豆腐放了起来,还是说过段日子就能吃了。
苏溪桥傻傻的以为奶奶是为了省钱吃长毛发臭的东西,甚至还专门打电话跟爸爸说了这件事,接过闹了一个大乌龙。
苏溪桥按着奶奶做豆腐乳的方法,先把装豆腐的容器洗干净,擦干里面的水。
看着林婶拿着洗碗布,把手伸进冰冷的水里,还面不改色,苏溪桥突然感觉特别佩服。这个年代的保姆不好做,可惜这里没有热水器和自来水这东西,苏溪桥只能让林婶烧点热水兑着洗。
可林婶心疼柴,每次口头上应着,后背里总是用冷水洗东西。
谢规叙生火,苏溪桥做了一些辣椒油,盛在碗里,辣椒油冷却后,加入胡椒、花椒、八角、规划粉末和适量米酒调制成卤汤备用。
接着,她让林婶拿来一些稻草铺在篮子里,在篮子上垫一张白纸,将白嫩的豆腐切成四方的小块,隔着距离码放在纸上。
等过些时日,豆腐上面长了白毛,再裹上一层盐。
接连三四天,天空都灰蒙蒙的,苏溪桥应该是有一场大学要降临了。家不在镇上的伙计回家路上不安全,到店铺里给伙计们发了不菲的年终奖,并放年假,正月初六再开门。
店里的事情交代完毕后,苏溪桥和谢规叙还特意去了一趟福气家具店,看看车棚做的怎样了。
到了福气家具店,齐掌柜这两天不在,伙计对苏溪桥和谢规叙眼熟,把人直接带到后院去了。
新车做好了,正打算这两天送过去,不过苏溪桥来取了就不用麻烦了。
新车有四轮,长八尺、宽六尺,雕花纹饰无比精致,暂且不提。车顶棚前方左右各有一檐钩。檐钩上方树立着一块四四方方的木牌,左边木牌上是金色的“谢”字,右边木牌上是“苏”字。
檐钩上可悬挂气死风灯,便于夜间行路。车门在两侧,均有三层台阶悬空,无需像一般的马车一样,还得配备一直踏脚凳,台阶平常不用时可缩在车厢底部。
车厢前面有一口小窗,垂挂纱帘,方便车中人与车夫交流。后车壁有一扇较大的窗,正面车壁可上下滑动,夏日时将整面车壁打开,通风凉爽。
车内,小窗下方是一张固定在车底板上的立柜,三个抽屉里可放置点心、书籍等一些小物件;两排长沙发各自紧挨左右车壁,沙发下面各有三个储物柜。
车厢正中间是长度与沙发相等、可升降的长桌。平时,长桌还是长桌,想休息时,将长桌降下,翻转过来,可与两条沙发合并为一张大床。两条沙发上方有两张行李架,可防止被褥、包袱等物。
这个车厢造得非常符合苏溪桥的设想,简直就像是古代版的房车。
苏溪桥对新车厢十分满意,补足货款后,就让店里师傅给直接装上了,旧车厢就先放在金醉坊的后院里,改日让林叔过来拉回去,给他们用。
小年过后的第三天,下起了大雪。大片的雪花像鹅毛一般飘落,纷纷扬扬,不过片刻,屋顶上,树枝上,院墙上,连晾衣服的竹竿上都积了一层洁白的雪。
院子的的地面上被铺上了一块白色的厚重地毯。苏溪桥全身裹得跟个包子一样,陪着瑞白在院子里跳来跳去。
大门一打开,苏溪桥现在门口往山下看,清水村被一片白色笼罩着,雪裹枝头,玉树琼花,天地更显苍茫。
苏溪桥很久没有见过这么下这么大的雪,心里特别激动,非要拉着一起在院子里堆了两个雪人。
一个高,一个矮,一个头带木簪子,一个梳着高马尾,像极了苏溪桥和谢规叙。
谢规叙客厅门口,看着苏溪桥和瑞白嬉戏打闹,过了一会儿,开口道:“小溪,该进来了。”
苏溪桥抱起瑞白,拍了拍它衣服上的雪花,“走喽瑞白,进去烤火啦。”
下雪之前,苏溪桥就准备好了取暖的炭炉,木炭几文钱一斤,她一共买了几百斤,放在老宅的屋子里。
现在火炕里用的就是木炭,一烧起来只要炭不灭,炕上就一直是暖和的。
就连瑞白,都知道把自己的小窝叼到炕上来,炕上热乎乎的,睡着可舒服了。
第46章 想家
下雪之后最享受的事情莫过于坐在炕上吃火锅,红红辣辣的汤底,把菜洗净丢锅里就行,方便又省事。
天太冷,家里也找不出什么过来干,苏溪桥干脆带着林婶他们几个一起做豆腐。自家种出来的黄豆,泡发好,用手动豆浆机磨成豆浆。
苏溪桥抱着喝了一大碗豆浆,那味道香醇可口。
做出来的豆腐脑也是嫩滑无比,苏溪桥做了两种口味的豆腐脑,她自己喜欢吃甜的,谢规叙更爱吃咸的。
二十斤黄豆做出八十斤豆腐,装在豆腐箱子里,看起来白嫩可口,感觉沾上点菜酱,生吃都行。
做这么多豆腐可不是留着过年用的,苏溪桥还想做点豆腐乳。以前小的时候,一到冬天奶奶就会做豆腐乳,四四方方,小小的一块,配饭配白粥吃,又香又辣。
刚开始奶奶来做的时候,苏溪桥都不知道豆腐乳是要长毛发酵的,她有一次看到奶奶从厨房端出来一旁长了毛的豆腐,以为是坏的。但没想奶奶用一个坛子把霉豆腐放了起来,还是说过段日子就能吃了。
苏溪桥傻傻的以为奶奶是为了省钱吃长毛发臭的东西,甚至还专门打电话跟爸爸说了这件事,接过闹了一个大乌龙。
苏溪桥按着奶奶做豆腐乳的方法,先把装豆腐的容器洗干净,擦干里面的水。
看着林婶拿着洗碗布,把手伸进冰冷的水里,还面不改色,苏溪桥突然感觉特别佩服。这个年代的保姆不好做,可惜这里没有热水器和自来水这东西,苏溪桥只能让林婶烧点热水兑着洗。
可林婶心疼柴,每次口头上应着,后背里总是用冷水洗东西。
谢规叙生火,苏溪桥做了一些辣椒油,盛在碗里,辣椒油冷却后,加入胡椒、花椒、八角、规划粉末和适量米酒调制成卤汤备用。
接着,她让林婶拿来一些稻草铺在篮子里,在篮子上垫一张白纸,将白嫩的豆腐切成四方的小块,隔着距离码放在纸上。
等过些时日,豆腐上面长了白毛,再裹上一层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