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0页
杜家管事为此乐得合不拢嘴,不怕环境差,就怕环境好到让小主人乐不思蜀。他反复在小主人耳边强调着齐国的差劲,有路上眼见为实辅证,再怎么喜欢安阳城的居住环境,杜小郎也得承认“或许,齐国也就国都好些吧”。
只是,到了东荆境内,看着到处夯平的路面,和已经铺完的水泥主干道,恍惚之间,杜小郎险些以为走错了路,又回到了安阳城。
第242章 . 藏书阁 愿天下想读书之人,皆有书读……
目光所及之处, 宽敞的官道被水泥覆盖,足以两个半马车并行。在道路左右侧绘制了白线,普通人走在里面, 与行车和中间的马匹分开, 往来井然有序。
道路两旁农田郁郁葱葱,远处竖着的大型水车, 与还在挖掘的沟渠形成了配套联动。看到水车时,杜小郎就意识到自己没有在安阳城, 但以前只频繁在自家庄园看到的水车出现在齐国,也足以让他心生惊讶。
只是离得远,他远远瞧着觉得水车好像与楚国庄园里的样式不太一样,却并不能肯定。
这一次,杜小郎催促车队赶路不再是为了早点回去, 而是想去看看,在襄王的治理下东荆郡有了什么改变。
让他失望的是, 直到入夜, 车队走到白露山附近, 也没有看到新的让人眼前一亮的存在。
难道,襄王在东荆城两个月来,光去修路了?那未免太让人失望了些。
车队紧赶慢赶也没有赶在东荆郡城城门关闭前到达,原本打算在外面找山坡等地方露宿,毕竟马车数量足够, 燃起篝火也足够休息一夜, 但马车都停下后,前面去探路的人回来,带来了关于白露山商街的消息。
安阳城中襄王的传说流传甚远,关注着襄王动向的人也有很多, 但其中并不包括杜小郎。有家中管事的“阻挠”在,这还是他初次听说商街,兴致勃勃。
“白露山下的客店?东荆郡城内的客店没什么意思,这间客店我倒是要去看看,有什么出奇!”
杜家管事叫苦不迭,连忙用车队运输货物众多、鱼龙混杂恐怕不够安全等等理由来劝,试图在车队走到白露山前,止住小主人的念头。
入夜后的白露山,远远能看到山顶的灯火璀璨,山脚周围一里还算安静,在集市最边缘处,白露客店的匾额高挂,金色的字迹被旁边的灯笼照亮,酒旗招展,欢声未歇。
杜小郎挑起马车车帘,看到客店门前的轻轻摇曳的玻璃灯笼的一瞬间,眼睛就噌地亮了,摆摆手止住管事的劝说,“你们要守东西,就待在外面,来几个人跟我去住客店不就完了?”
说着,他还嫌弃地看了管事一眼,眼中分明写着“你怎么这么笨”,险些将管事气了个倒仰。
时间也的确晚了,说明来意,车队被引着从后门进客店,大部分人留在下面守着马车,其他人则护着杜小郎,住进了客店上房。
转了一圈没有看到比京城的待遇更好的地方,杜小郎神色难掩失望,但他也知道,比起路上住的客店,这里的水平能和齐国国都持平,已经算十分不错。派人去问了客店掌柜门口的灯笼是否售卖,得到了否定的答案后,杜小郎最后的兴趣也消失了。
“明天休息好了就走。”他这样对管事许诺。
自家仆从换了被褥用具,杜小郎洗漱后沉沉睡去,翌日一早,还想多睡些时候,就被热闹的锣鼓声惊醒。
天色大亮,杜小郎站在窗边,俯瞰整条商街,昨夜被夜色掩盖的漂亮设计尽收眼底。
红墙灰瓦是好看的,路边每隔一段就有的玻璃灯柱很特别,每家商铺外挂着的红花数量多了,也让整条街看起来显得热闹起来。身后,管事询问着何时出发,杜小郎心不在焉地挥挥手,“等我再看看,用过早食不迟。”
杜小郎被白天的商街吸引视线,派人去询问锣声的来源,自己在窗边看着长街,较好的眼力足以支撑他看清周围的商铺匾额。往远看,长街尽头处一座小楼,比旁处都要高出许多,顶上罩着一层布,下方轮廓影影绰绰看不分明,杜小郎却觉得十分熟悉。
端详许久,杜小郎讶异道:
“咦?你来看看,这个楼是不是和我们走的时候看见的安阳城中心、京兆府旁边建的那座楼一样?”
杜小郎将十分头疼的管事喊过来,管事打量一番,谨慎回道,“远观的确如此,但……”
话没说完,杜小郎的兴趣就被引走,刚刚去探寻锣声来源的仆从行礼汇报,“郎君来得巧。襄王选在七月初一开启商街,咱们现在去瞧瞧,正赶上好时候呢。”
窗外,锣鼓声再响,小楼最上层盖着的布被人顺着下方布花团拽下,掩盖在布料下方的模糊轮廓显形,杜小郎脸色却有些难看。
布料下方,露出了熟悉的表盘,哒哒旋转的指针与他重金买下的钟表,区别只有这里的表盘和四周装饰不如小些的钟表看起来奢华。
不知是何材质的表盘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莹白的底色配合黑色指针,四周浮雕山川河流、云雨春风、稻谷麦穗,只要是懂得一点绘画的,就能读出里面对五谷丰登、风调雨顺的期待。
这样的设计,既接地气,又让人感觉古朴大气。或许是因为体积足够大带来了震撼感,杜小郎看着这座大钟,竟觉得比自己买下的那座钟好看多了。
“不是说天工坊的东西都是独一份儿吗?”杜小郎不满地抱怨着,“他们凭什么用?”
只是,到了东荆境内,看着到处夯平的路面,和已经铺完的水泥主干道,恍惚之间,杜小郎险些以为走错了路,又回到了安阳城。
第242章 . 藏书阁 愿天下想读书之人,皆有书读……
目光所及之处, 宽敞的官道被水泥覆盖,足以两个半马车并行。在道路左右侧绘制了白线,普通人走在里面, 与行车和中间的马匹分开, 往来井然有序。
道路两旁农田郁郁葱葱,远处竖着的大型水车, 与还在挖掘的沟渠形成了配套联动。看到水车时,杜小郎就意识到自己没有在安阳城, 但以前只频繁在自家庄园看到的水车出现在齐国,也足以让他心生惊讶。
只是离得远,他远远瞧着觉得水车好像与楚国庄园里的样式不太一样,却并不能肯定。
这一次,杜小郎催促车队赶路不再是为了早点回去, 而是想去看看,在襄王的治理下东荆郡有了什么改变。
让他失望的是, 直到入夜, 车队走到白露山附近, 也没有看到新的让人眼前一亮的存在。
难道,襄王在东荆城两个月来,光去修路了?那未免太让人失望了些。
车队紧赶慢赶也没有赶在东荆郡城城门关闭前到达,原本打算在外面找山坡等地方露宿,毕竟马车数量足够, 燃起篝火也足够休息一夜, 但马车都停下后,前面去探路的人回来,带来了关于白露山商街的消息。
安阳城中襄王的传说流传甚远,关注着襄王动向的人也有很多, 但其中并不包括杜小郎。有家中管事的“阻挠”在,这还是他初次听说商街,兴致勃勃。
“白露山下的客店?东荆郡城内的客店没什么意思,这间客店我倒是要去看看,有什么出奇!”
杜家管事叫苦不迭,连忙用车队运输货物众多、鱼龙混杂恐怕不够安全等等理由来劝,试图在车队走到白露山前,止住小主人的念头。
入夜后的白露山,远远能看到山顶的灯火璀璨,山脚周围一里还算安静,在集市最边缘处,白露客店的匾额高挂,金色的字迹被旁边的灯笼照亮,酒旗招展,欢声未歇。
杜小郎挑起马车车帘,看到客店门前的轻轻摇曳的玻璃灯笼的一瞬间,眼睛就噌地亮了,摆摆手止住管事的劝说,“你们要守东西,就待在外面,来几个人跟我去住客店不就完了?”
说着,他还嫌弃地看了管事一眼,眼中分明写着“你怎么这么笨”,险些将管事气了个倒仰。
时间也的确晚了,说明来意,车队被引着从后门进客店,大部分人留在下面守着马车,其他人则护着杜小郎,住进了客店上房。
转了一圈没有看到比京城的待遇更好的地方,杜小郎神色难掩失望,但他也知道,比起路上住的客店,这里的水平能和齐国国都持平,已经算十分不错。派人去问了客店掌柜门口的灯笼是否售卖,得到了否定的答案后,杜小郎最后的兴趣也消失了。
“明天休息好了就走。”他这样对管事许诺。
自家仆从换了被褥用具,杜小郎洗漱后沉沉睡去,翌日一早,还想多睡些时候,就被热闹的锣鼓声惊醒。
天色大亮,杜小郎站在窗边,俯瞰整条商街,昨夜被夜色掩盖的漂亮设计尽收眼底。
红墙灰瓦是好看的,路边每隔一段就有的玻璃灯柱很特别,每家商铺外挂着的红花数量多了,也让整条街看起来显得热闹起来。身后,管事询问着何时出发,杜小郎心不在焉地挥挥手,“等我再看看,用过早食不迟。”
杜小郎被白天的商街吸引视线,派人去询问锣声的来源,自己在窗边看着长街,较好的眼力足以支撑他看清周围的商铺匾额。往远看,长街尽头处一座小楼,比旁处都要高出许多,顶上罩着一层布,下方轮廓影影绰绰看不分明,杜小郎却觉得十分熟悉。
端详许久,杜小郎讶异道:
“咦?你来看看,这个楼是不是和我们走的时候看见的安阳城中心、京兆府旁边建的那座楼一样?”
杜小郎将十分头疼的管事喊过来,管事打量一番,谨慎回道,“远观的确如此,但……”
话没说完,杜小郎的兴趣就被引走,刚刚去探寻锣声来源的仆从行礼汇报,“郎君来得巧。襄王选在七月初一开启商街,咱们现在去瞧瞧,正赶上好时候呢。”
窗外,锣鼓声再响,小楼最上层盖着的布被人顺着下方布花团拽下,掩盖在布料下方的模糊轮廓显形,杜小郎脸色却有些难看。
布料下方,露出了熟悉的表盘,哒哒旋转的指针与他重金买下的钟表,区别只有这里的表盘和四周装饰不如小些的钟表看起来奢华。
不知是何材质的表盘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莹白的底色配合黑色指针,四周浮雕山川河流、云雨春风、稻谷麦穗,只要是懂得一点绘画的,就能读出里面对五谷丰登、风调雨顺的期待。
这样的设计,既接地气,又让人感觉古朴大气。或许是因为体积足够大带来了震撼感,杜小郎看着这座大钟,竟觉得比自己买下的那座钟好看多了。
“不是说天工坊的东西都是独一份儿吗?”杜小郎不满地抱怨着,“他们凭什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