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次见,还是颜思莹要相看未婚夫婿,姜定蓉想了个法子去了颜府。
可那见面算得上什么,几乎只是匆匆一眼,根本不知道自家侄女在王都的状态。
只能从外头人口中听说,楚少主怎么怎么了。
如今,她却已经是定下婚期,要和宁楚珩成婚了。
当年在善德寺,她也是记得宁楚珩和自家侄女的关系。虽然不懂他们之间是如何,但总归人是姜定蓉自己选的,该是喜事。
“姨母,我年纪小,没见过这些,只能麻烦姨母帮帮忙了。”
姜定蓉笑着迎上去,给陶鸢娘子行了个礼,笑眯眯说道:“要姨母费心了。”
陶鸢娘子吸吸鼻子,握着她的手,牵着她顺着廊下走,顺便去看看府中的情况。
“这算什么。你家阿父阿母不在,我是你姨母,自然是要给你操心的。成亲这种大事……哎,可惜了,你阿父阿母不能来。”
关于和宁楚珩成婚这件事,在陛下确定下来之后,姜定蓉就传信给了北楚。
阿父和阿娘都知道。
阿娘只知道她能答应,就不会是不甘愿的,没说什么,只让她注意在王都的安全。
至于阿父,清楚的知道她当年和宁楚珩的旧事,更别提还有个阿惹。得知是宁楚珩时,阿父先后送了三封信来。
第一份骂陛下昏了头了,敢让两个手握兵权的大将军成婚。不知道是不是嫌弃自己江山坐得太稳,非要找点不舒服。
第二份是骂宁楚珩狼子野心,骂她脑袋装了鱼。
第三份,才不得已承认这份婚事,只是说让她成了婚,记得把人带到北楚看一眼。
至于她的婚礼,北楚不会有人去。也没法去。
姜定蓉离开北楚半年,周围异族都知道她不在北楚,若是楚王也离开,北楚没有一个守将,只怕要瞬时大乱。
更别提自从她离开北楚后,夷族总是野心勃勃,想着趁她不在,顺口撕下一块肉来。
这几个月,阿父在北楚也忙得焦头烂额。根本顾不上她这边。
“无妨,大不了带他抽个空回北楚,再办一场。”
姜定蓉想得很轻松。也很简单。
反正宁楚珩不像她,镇守边疆的性质不同。他可以在无事之时离开王都。那顺便去北楚补个婚事也无妨。
好歹是成了亲的人,去娘家多正常啊。
陶鸢娘子被姜定蓉混不吝的说辞给震惊到了,半响,叹了口气:“你既然这么想,那就……随你。”
有了陶鸢娘子帮忙,楚王府的筹备越来越完善。
外墙还都全部刷了漆,围墙顶端都用红绸子给挂起,每棵树上都挑了灯笼,远远一看就知道,这家人在办喜事。
而且事关婚宴上的细节,陶鸢娘子也很懂。派人提前和菜贩子商议过,需要什么食材,几时送入府中。甚至连主厨帮厨,都提前和各大酒楼确认好。
这也是因为楚王府常年空置,没有自备,比寻常人家要更麻烦一点。要去请厨子,到时候还需要准备一批侍女使唤。
谁让整个楚王府,统共就辛夷石兰两个,还都是不得使的侍女。
厨子好办,侍女不好办。这可是楚王府,一个弄不好,弄些麻烦事就糟了。
皇后还记得当日姜定蓉救她之事,主动问需不需要王庭女使,都很得用。
姜定蓉心动了片刻,就拒绝了。
虽然眼皮子下看着她和陛下皇后的关系稍有缓和,但是混进来的女使里有那么一个两个不对劲的,她的楚王府可就不是那么固若金汤了。
最后还是叶小戌帮了忙。
叶小戌一个人来时,从不走正门,翻墙过来时,姜定蓉和手下人正在抓耳挠腮写对联。
一大帮子武人,这里头读书多的还就一个姜定蓉。姜定蓉看的最多的还是兵书,作诗写词?杀了她吧。
书房里,每人一个垫子,一套纸笔,苦思冥想写对联的样子,不比即将殿试的考生要轻松。
叶小戌知道书房有人,但是翻窗进去后才发现,原来有这么多人。
姜定蓉手上捏着笔,犹豫半天不知道应该起头一个什么字好,忽然听见窗子动了动,一身黑衣的叶小戌从窗户翻了进来。
她也不管他为何来,直接招了招手:“过来。”
叶小戌抿着唇,见书房里的十几个人都只是抬头看了他一眼,有的直接低头继续抓耳挠腮,有的还顺口喊了一句小侯爷。
没有一个人对他翻窗而来的行为有任何指责或者异议。
他摸了摸怀中的东西,犹豫了下,还是顺着姜定蓉的意思靠近她的桌案。
“会不会写对联?”
姜定蓉将笔塞到他手中,连哄带骗:“不需要多工整,随意写出来能对得上平仄就行。”
叶小戌僵硬地捏着笔:“……我不会。”
他读书少,小时候淑平长公主不教他这些,都是他在给陛下做暗卫后,跟在陛下身后学的。
陛下没有写过对联,他看的也只有每年年节时,各个殿门贴着的。
可他从没上过心,一扫而过,记都记不住,更别提学着写了。
姜定蓉啧了一声。想找个人写对联就这么难吗?
她吐出一口气,手边放着水杯,取过来抿了两口,这才看叶小戌:“笔放下,墨滴下来了。”
可那见面算得上什么,几乎只是匆匆一眼,根本不知道自家侄女在王都的状态。
只能从外头人口中听说,楚少主怎么怎么了。
如今,她却已经是定下婚期,要和宁楚珩成婚了。
当年在善德寺,她也是记得宁楚珩和自家侄女的关系。虽然不懂他们之间是如何,但总归人是姜定蓉自己选的,该是喜事。
“姨母,我年纪小,没见过这些,只能麻烦姨母帮帮忙了。”
姜定蓉笑着迎上去,给陶鸢娘子行了个礼,笑眯眯说道:“要姨母费心了。”
陶鸢娘子吸吸鼻子,握着她的手,牵着她顺着廊下走,顺便去看看府中的情况。
“这算什么。你家阿父阿母不在,我是你姨母,自然是要给你操心的。成亲这种大事……哎,可惜了,你阿父阿母不能来。”
关于和宁楚珩成婚这件事,在陛下确定下来之后,姜定蓉就传信给了北楚。
阿父和阿娘都知道。
阿娘只知道她能答应,就不会是不甘愿的,没说什么,只让她注意在王都的安全。
至于阿父,清楚的知道她当年和宁楚珩的旧事,更别提还有个阿惹。得知是宁楚珩时,阿父先后送了三封信来。
第一份骂陛下昏了头了,敢让两个手握兵权的大将军成婚。不知道是不是嫌弃自己江山坐得太稳,非要找点不舒服。
第二份是骂宁楚珩狼子野心,骂她脑袋装了鱼。
第三份,才不得已承认这份婚事,只是说让她成了婚,记得把人带到北楚看一眼。
至于她的婚礼,北楚不会有人去。也没法去。
姜定蓉离开北楚半年,周围异族都知道她不在北楚,若是楚王也离开,北楚没有一个守将,只怕要瞬时大乱。
更别提自从她离开北楚后,夷族总是野心勃勃,想着趁她不在,顺口撕下一块肉来。
这几个月,阿父在北楚也忙得焦头烂额。根本顾不上她这边。
“无妨,大不了带他抽个空回北楚,再办一场。”
姜定蓉想得很轻松。也很简单。
反正宁楚珩不像她,镇守边疆的性质不同。他可以在无事之时离开王都。那顺便去北楚补个婚事也无妨。
好歹是成了亲的人,去娘家多正常啊。
陶鸢娘子被姜定蓉混不吝的说辞给震惊到了,半响,叹了口气:“你既然这么想,那就……随你。”
有了陶鸢娘子帮忙,楚王府的筹备越来越完善。
外墙还都全部刷了漆,围墙顶端都用红绸子给挂起,每棵树上都挑了灯笼,远远一看就知道,这家人在办喜事。
而且事关婚宴上的细节,陶鸢娘子也很懂。派人提前和菜贩子商议过,需要什么食材,几时送入府中。甚至连主厨帮厨,都提前和各大酒楼确认好。
这也是因为楚王府常年空置,没有自备,比寻常人家要更麻烦一点。要去请厨子,到时候还需要准备一批侍女使唤。
谁让整个楚王府,统共就辛夷石兰两个,还都是不得使的侍女。
厨子好办,侍女不好办。这可是楚王府,一个弄不好,弄些麻烦事就糟了。
皇后还记得当日姜定蓉救她之事,主动问需不需要王庭女使,都很得用。
姜定蓉心动了片刻,就拒绝了。
虽然眼皮子下看着她和陛下皇后的关系稍有缓和,但是混进来的女使里有那么一个两个不对劲的,她的楚王府可就不是那么固若金汤了。
最后还是叶小戌帮了忙。
叶小戌一个人来时,从不走正门,翻墙过来时,姜定蓉和手下人正在抓耳挠腮写对联。
一大帮子武人,这里头读书多的还就一个姜定蓉。姜定蓉看的最多的还是兵书,作诗写词?杀了她吧。
书房里,每人一个垫子,一套纸笔,苦思冥想写对联的样子,不比即将殿试的考生要轻松。
叶小戌知道书房有人,但是翻窗进去后才发现,原来有这么多人。
姜定蓉手上捏着笔,犹豫半天不知道应该起头一个什么字好,忽然听见窗子动了动,一身黑衣的叶小戌从窗户翻了进来。
她也不管他为何来,直接招了招手:“过来。”
叶小戌抿着唇,见书房里的十几个人都只是抬头看了他一眼,有的直接低头继续抓耳挠腮,有的还顺口喊了一句小侯爷。
没有一个人对他翻窗而来的行为有任何指责或者异议。
他摸了摸怀中的东西,犹豫了下,还是顺着姜定蓉的意思靠近她的桌案。
“会不会写对联?”
姜定蓉将笔塞到他手中,连哄带骗:“不需要多工整,随意写出来能对得上平仄就行。”
叶小戌僵硬地捏着笔:“……我不会。”
他读书少,小时候淑平长公主不教他这些,都是他在给陛下做暗卫后,跟在陛下身后学的。
陛下没有写过对联,他看的也只有每年年节时,各个殿门贴着的。
可他从没上过心,一扫而过,记都记不住,更别提学着写了。
姜定蓉啧了一声。想找个人写对联就这么难吗?
她吐出一口气,手边放着水杯,取过来抿了两口,这才看叶小戌:“笔放下,墨滴下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