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扬天下 作者:何昊远
***
大秦天子的一番话,给法清禅师造成了巨大的震动。天子离开大慈恩寺之后,他立即进行了一次深刻的反思。
禅房外的雪花还在纷纷地飘着,禅房里寂寂无声,法清禅师仿佛入定一般,不言不动,任炉上的檀香袅袅缠绕。
大慈恩寺作为法相宗的发源地,高僧玄奘曾在这里主持寺务,领管佛经译场,还亲自督造了大雁塔,据说大雁塔层层中心皆有舍利,或一千,二千,凡一万余粒。
归于种种原因,慈恩寺在中国佛教史上具有十分突出的地位,能成为大慈恩寺的住持,必是佛法高深,德高望隆的高僧,法清禅师也不例外。
但今天大秦天子一番话,却如当头棒喝,让他陷入了不可自拔的漩涡之中。唐朝以前的佛教,充满了开拓精神,经历了一次次浩劫,却总能很快浴火重生,不断拓展。
试问为什么?
难道不是象玄奘、鉴真那样的高僧,不顾生死,百折不挠地传播的结果吗?
而自唐朝之后,佛教确实如当今天子所言,渐趋于琐碎,缺少了开拓性,不但没有进一步扩展,反而不断的萎缩。
佛教象玄奘、鉴真那样的高僧少之又少了。
相反,人们看到了天方教不断东侵,不断吞食着佛教的地盘,都传播到河套来了;
看到的是一个个西方传教士,不惜万里艰险,飘洋过海前来传教,为了传教,他们可以忍饥挨饿,可以忍受无数白眼,可以献出生命.......
佛教失去了玄奘和鉴真,而人家却出现了无数个玄奘和鉴真。
此消彼长。一至于斯。
现在再加上大秦天子对佛家的固步自封,日渐流于奢烂的现象大为不满,继续这么下去,佛教连生存都堪忧啊。
法清禅师一字一句地咀嚼着天子的话,他在提到鉴真东渡时,肯定了鉴真传播华夏文化的功劳,从中,可以看出天子对佛家还是有所寄望的。
同时,他也听说当今天子对不断漫延的伊斯兰化,有很强的戒心。之前不管战事如何紧张,都没有停止在河套推行汉化。
这次天子突然驾临大慈恩寺,传递出这样的信息,显然是希望佛教能协助朝廷,在其中起到积极的作用的。
一番深刻反思之后,法清禅师感觉现在对佛教来说,是巨大的危机,也是巨大的良机。他立即以替天子先皇考祈福的名义,向各个宗派、各个大寺院的高僧发出了邀请。请他们一起到大慈恩寺来商议对策。
***
车子出长安城南门后,可见路边田野上,麦苗蕾蕾于冬,雪花落下。更见精神。
秦牧莫名地叹了一句:“我行四方,以日以年。雪霜贸贸,荠麦之茂。子如不伤,我不尔觏。”
正所谓伴君如伴虎。顾君恩知趣地没有作答,免得象刚才那样,又突然让你多穿衣服御寒。
再前行两里。便看到路边有成片的大棚,棚顶和周边的田野一样,白皑皑一片,大棚四周及中间,有多个烟囱升起袅袅的青烟。
大棚前,几个司农寺的官吏以及一个四十上下一脸福态的中年男子,站在雪地里激动又忐忑地恭候着。
等秦牧与顾君恩下车,几人连忙拜倒:“参见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平身吧。”
秦牧语气轻松,让几人忐忑的心情更多的被喜悦所代替了。
几人中官职最高的是司农寺主簿陈桂,三十余岁左右,相貌平平,不过双目清正,很给人好感,由他上前应答:“陛下,里面暖和一些,只是里面环境.......”
“陈主簿前头引路吧,朕要是怕脏,就不来了。”
“是是是,陛下请。”
一进入大棚,秦牧立即感觉一股暖暖的气流扑面而来。地上有一层厚厚的稻草,显然是陈桂他们担心泥土沾鞋,临时铺上去垫脚的。
呵呵,还是挺细心的嘛,领导来视察,鞋沾了泥那还了得?
这年头没有鞋套,铺点稻草也算经济实惠的办法,不错,真不错,回头提拔。
大棚里,各种蔬菜水灵灵的,长势喜人,除了青菜外,还有蘑菇、香菇、草菇、木耳,豆子之类的,一垄垄,一行行。
一路行去,还可以看到一坛坛的花卉,牡丹、芍药等等。
秦牧本以为大棚里光线会比较暗,但他错了,大棚两侧砌了一些砖墙,镶了一块块大玻璃。
顶棚梁柱方面,也采用了钢管与木头、砖柱结合的方式,钢管梁柱的地方,也有玻璃棚顶;其他地方则还多为茅草盖顶。而砖柱实为内置的火炉的烟囱,
难怪,两百亩的大棚,要投资近十万龙币,这年头,能拿出十万龙币的富户有不少,但舍得拿出十万龙币来搞这个的绝对不多。
陈桂一边引路,一边介绍道:“陛下,司农寺在西京、洛阳、开封、济南、太原、北京等,共计作了十五处规模不等的试点。采用的都是私人出资,司农寺负责提供技术的办法。
大棚所有产出,按私人八成五,司农寺一成五的方式分配,司农寺收入的部分,主要用于农作物品种改良,嫁接技术研究等方面。”
秦牧颔首道:“如今收成如何?”
“回陛下,以西京这个大棚为例,前后投入了八万九千龙币,以目前的情况来看,这个冬季便可收回三到四万龙币,两到三年就可以把全部投入的成本收回。其他各处的情况与西京大同小异,只有开封的大棚收回成本可能要多用些时间。”
“哦,为何开封比较特殊?”
“回陛下,开封前些年遭到战争破坏比较严重,城中富户较少,想必陛下也知道,这大棚出产的蔬菜,价格比较高,普通的百姓还难以买得起,因此,收回成本的速度,与各地的富户多寡有密切的关系。”
“嗯,言之有理,不过你的预测大概不怎么准确,朕相信这一两年之内,各地的富户一定会快速增加,购买力也会随之增加的。”
“是是是,陛下勤政爱民,各地民生恢复十分迅速。”
“哈哈,你接着说。”
“是,陛下,在大棚收回成本之后,司农寺将不再参与,全部交由出资人经营,到时若还需要司农寺提供种子或栽培技术支持,则另外支付相应的款项。”
秦牧指着墙上的玻璃说道:“这是我大秦自己产的玻璃吧?”
“是的陛下,目前大秦已经兴起二十多个玻璃厂,玻璃产量在不断增加、质量不断提高,成本下降了很多,这价格也就降下来了。虽然相对而言,还是有点贵,但基本可以用于大棚了。
还有就是这些钢架,成本和砌砖柱已经差不多,但采用钢柱,可以少占很多空间。这也得益于我大秦冶炼技术的提高,南直隶马鞍山、辽东鞍山等六个大型矿冶相继投产所带来的钢铁价格下降。”
听了这些,秦牧心中感觉十分愉悦,他并没有面面俱到,处处亲自指点,但一些新的思维方式的注入,以及一些政策的松绑,很快就催生了很多新鲜事物。
象司农寺搞这些大棚,放在整个国家层面来说,并不算什么大事,但此举却包含了很多创新的原素,而它还会催生出什么,现在还很难预估。
空气飘着一股煤味,秦牧不用看就猜到大棚是用燃煤供暖,在关中、山西等地,百姓很早已前就使用煤生火了,这不奇怪。
秦牧突然想到后世风行一时的蜂窝煤,加工技术简单,却有易于燃烧,并大大提高煤炭利用率。秦牧怕过后忘记,当即便把蜂窝煤的制作办法告知了陈桂等人。
*************************
ps:各位亲,每个帐号每天都会有免费的书评票,诚求各位支持一下,在书评区找到置顶的参赛贴,投“姑苏三圣”一票,拜托了。
至于年度作品票,那就是个坑,就算亲们花钱投票,最终“历史之王”也不会落到我这种小作者头上的,因为这样的荣誉落若万幸到我这种小作者头上,后果是大神会很不爽,很多人也不服。不去争这些了,咱注定无福消受。
从一开始,我就只是看中上那个榜能露露面,增加点收藏和订阅而已,现在目的基本达到了,感谢每一个给我投了票的朋友,谢谢你们,再拜!(未完待续。。)
...
***
大秦天子的一番话,给法清禅师造成了巨大的震动。天子离开大慈恩寺之后,他立即进行了一次深刻的反思。
禅房外的雪花还在纷纷地飘着,禅房里寂寂无声,法清禅师仿佛入定一般,不言不动,任炉上的檀香袅袅缠绕。
大慈恩寺作为法相宗的发源地,高僧玄奘曾在这里主持寺务,领管佛经译场,还亲自督造了大雁塔,据说大雁塔层层中心皆有舍利,或一千,二千,凡一万余粒。
归于种种原因,慈恩寺在中国佛教史上具有十分突出的地位,能成为大慈恩寺的住持,必是佛法高深,德高望隆的高僧,法清禅师也不例外。
但今天大秦天子一番话,却如当头棒喝,让他陷入了不可自拔的漩涡之中。唐朝以前的佛教,充满了开拓精神,经历了一次次浩劫,却总能很快浴火重生,不断拓展。
试问为什么?
难道不是象玄奘、鉴真那样的高僧,不顾生死,百折不挠地传播的结果吗?
而自唐朝之后,佛教确实如当今天子所言,渐趋于琐碎,缺少了开拓性,不但没有进一步扩展,反而不断的萎缩。
佛教象玄奘、鉴真那样的高僧少之又少了。
相反,人们看到了天方教不断东侵,不断吞食着佛教的地盘,都传播到河套来了;
看到的是一个个西方传教士,不惜万里艰险,飘洋过海前来传教,为了传教,他们可以忍饥挨饿,可以忍受无数白眼,可以献出生命.......
佛教失去了玄奘和鉴真,而人家却出现了无数个玄奘和鉴真。
此消彼长。一至于斯。
现在再加上大秦天子对佛家的固步自封,日渐流于奢烂的现象大为不满,继续这么下去,佛教连生存都堪忧啊。
法清禅师一字一句地咀嚼着天子的话,他在提到鉴真东渡时,肯定了鉴真传播华夏文化的功劳,从中,可以看出天子对佛家还是有所寄望的。
同时,他也听说当今天子对不断漫延的伊斯兰化,有很强的戒心。之前不管战事如何紧张,都没有停止在河套推行汉化。
这次天子突然驾临大慈恩寺,传递出这样的信息,显然是希望佛教能协助朝廷,在其中起到积极的作用的。
一番深刻反思之后,法清禅师感觉现在对佛教来说,是巨大的危机,也是巨大的良机。他立即以替天子先皇考祈福的名义,向各个宗派、各个大寺院的高僧发出了邀请。请他们一起到大慈恩寺来商议对策。
***
车子出长安城南门后,可见路边田野上,麦苗蕾蕾于冬,雪花落下。更见精神。
秦牧莫名地叹了一句:“我行四方,以日以年。雪霜贸贸,荠麦之茂。子如不伤,我不尔觏。”
正所谓伴君如伴虎。顾君恩知趣地没有作答,免得象刚才那样,又突然让你多穿衣服御寒。
再前行两里。便看到路边有成片的大棚,棚顶和周边的田野一样,白皑皑一片,大棚四周及中间,有多个烟囱升起袅袅的青烟。
大棚前,几个司农寺的官吏以及一个四十上下一脸福态的中年男子,站在雪地里激动又忐忑地恭候着。
等秦牧与顾君恩下车,几人连忙拜倒:“参见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平身吧。”
秦牧语气轻松,让几人忐忑的心情更多的被喜悦所代替了。
几人中官职最高的是司农寺主簿陈桂,三十余岁左右,相貌平平,不过双目清正,很给人好感,由他上前应答:“陛下,里面暖和一些,只是里面环境.......”
“陈主簿前头引路吧,朕要是怕脏,就不来了。”
“是是是,陛下请。”
一进入大棚,秦牧立即感觉一股暖暖的气流扑面而来。地上有一层厚厚的稻草,显然是陈桂他们担心泥土沾鞋,临时铺上去垫脚的。
呵呵,还是挺细心的嘛,领导来视察,鞋沾了泥那还了得?
这年头没有鞋套,铺点稻草也算经济实惠的办法,不错,真不错,回头提拔。
大棚里,各种蔬菜水灵灵的,长势喜人,除了青菜外,还有蘑菇、香菇、草菇、木耳,豆子之类的,一垄垄,一行行。
一路行去,还可以看到一坛坛的花卉,牡丹、芍药等等。
秦牧本以为大棚里光线会比较暗,但他错了,大棚两侧砌了一些砖墙,镶了一块块大玻璃。
顶棚梁柱方面,也采用了钢管与木头、砖柱结合的方式,钢管梁柱的地方,也有玻璃棚顶;其他地方则还多为茅草盖顶。而砖柱实为内置的火炉的烟囱,
难怪,两百亩的大棚,要投资近十万龙币,这年头,能拿出十万龙币的富户有不少,但舍得拿出十万龙币来搞这个的绝对不多。
陈桂一边引路,一边介绍道:“陛下,司农寺在西京、洛阳、开封、济南、太原、北京等,共计作了十五处规模不等的试点。采用的都是私人出资,司农寺负责提供技术的办法。
大棚所有产出,按私人八成五,司农寺一成五的方式分配,司农寺收入的部分,主要用于农作物品种改良,嫁接技术研究等方面。”
秦牧颔首道:“如今收成如何?”
“回陛下,以西京这个大棚为例,前后投入了八万九千龙币,以目前的情况来看,这个冬季便可收回三到四万龙币,两到三年就可以把全部投入的成本收回。其他各处的情况与西京大同小异,只有开封的大棚收回成本可能要多用些时间。”
“哦,为何开封比较特殊?”
“回陛下,开封前些年遭到战争破坏比较严重,城中富户较少,想必陛下也知道,这大棚出产的蔬菜,价格比较高,普通的百姓还难以买得起,因此,收回成本的速度,与各地的富户多寡有密切的关系。”
“嗯,言之有理,不过你的预测大概不怎么准确,朕相信这一两年之内,各地的富户一定会快速增加,购买力也会随之增加的。”
“是是是,陛下勤政爱民,各地民生恢复十分迅速。”
“哈哈,你接着说。”
“是,陛下,在大棚收回成本之后,司农寺将不再参与,全部交由出资人经营,到时若还需要司农寺提供种子或栽培技术支持,则另外支付相应的款项。”
秦牧指着墙上的玻璃说道:“这是我大秦自己产的玻璃吧?”
“是的陛下,目前大秦已经兴起二十多个玻璃厂,玻璃产量在不断增加、质量不断提高,成本下降了很多,这价格也就降下来了。虽然相对而言,还是有点贵,但基本可以用于大棚了。
还有就是这些钢架,成本和砌砖柱已经差不多,但采用钢柱,可以少占很多空间。这也得益于我大秦冶炼技术的提高,南直隶马鞍山、辽东鞍山等六个大型矿冶相继投产所带来的钢铁价格下降。”
听了这些,秦牧心中感觉十分愉悦,他并没有面面俱到,处处亲自指点,但一些新的思维方式的注入,以及一些政策的松绑,很快就催生了很多新鲜事物。
象司农寺搞这些大棚,放在整个国家层面来说,并不算什么大事,但此举却包含了很多创新的原素,而它还会催生出什么,现在还很难预估。
空气飘着一股煤味,秦牧不用看就猜到大棚是用燃煤供暖,在关中、山西等地,百姓很早已前就使用煤生火了,这不奇怪。
秦牧突然想到后世风行一时的蜂窝煤,加工技术简单,却有易于燃烧,并大大提高煤炭利用率。秦牧怕过后忘记,当即便把蜂窝煤的制作办法告知了陈桂等人。
*************************
ps:各位亲,每个帐号每天都会有免费的书评票,诚求各位支持一下,在书评区找到置顶的参赛贴,投“姑苏三圣”一票,拜托了。
至于年度作品票,那就是个坑,就算亲们花钱投票,最终“历史之王”也不会落到我这种小作者头上的,因为这样的荣誉落若万幸到我这种小作者头上,后果是大神会很不爽,很多人也不服。不去争这些了,咱注定无福消受。
从一开始,我就只是看中上那个榜能露露面,增加点收藏和订阅而已,现在目的基本达到了,感谢每一个给我投了票的朋友,谢谢你们,再拜!(未完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