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一步讲,人体和大地一样,大地在外周有一圈大气层,这个大气层对大地有很强的保护作用。
    很多流星要撞击大地,在大气层中就燃烧分解了,这样就伤害不到大地,否则的话,大地早就千疮百孔了。
    同样,人体外周也有一层气,道医上讲,叫卫气,保卫的卫。这层卫气是人体之天。
    那么当人的精气充足了,体外的卫气也越来越强大,卫气强大了,可以保护自身,稍微的风吹草动,影响不了自身的健康,对风寒暑湿燥火的抵抗力,也会大大加强。
    当然,除了修行,伏羲力还必须懂草药。
    一个修道的人之所以要懂草药,并不是因为他学了什么,而是因为万物都不离开这个理,万物运行都在五行之内,都在那个大道之内。
    一、把自己变成一个空杯
    真正入了道门之后,一切的一切就听师父的了,切不可自作主张,真正要做的是把自己洗掉,把自己以往的知识,经验包括世界观,把它打碎,勇敢的打碎,这样子才是一个空杯,一个学习的人,才是一个真正的诚心。
    要做的准备是这个,而不是塞得满满当当的,还想再塞一些。
    现在的人太贪了,把名、把利贪完了,又想贪经,万事不离一个“贪”字。
    最终终归是个吃苦的事,罪要自己受。
    能舍的大胆地去舍,人世间其实也没什么重要的事,日月轮转,一百年以后,人在哪儿?有什么值得较真的?
    多替自己的呼吸担担心,多替自己的性命担担心。
    正所谓“恐失于性命”。把自己洗干净之后,师父会把握徒儿的火候,该教规矩教规矩,该改毛病改毛病,改了之后器皿打扫干净了,就像人要给一个客人倒茶一样,先得被杯子洗干净,杯子还要温一温才能倒茶,否则茶味就变了,影响人的品鉴。
    杯子好了之后才是倒茶的事,人们现在在这儿不打扫,只是贪,殊不知打扫自己的器皿比什么都重要。
    有了这个器皿之后,谁都想往里面倒真东西,好杯子配好茶。
    好茶倒在人身体里的时候,师父会告诉徒儿。而且道门中传经,要么是剥葱,要么是鱼头、鱼尾、鱼肚子分开给。
    它跟别的宗教经不一样,人看到的就是全部。
    道门继承了长生不死、修真成仙,成为道教的主要思想和修炼目的,因此十分重视医药和养生之术。
    人在医药学方面的成就,并从服食、辟谷、导引、行气、房中五个方面直接影响了道门的养生健身之术。
    学道之人必须通医术、药物,这样有助于
    修行,但不能执着,以医为业,甚至借医药来贪取财货。
    因为这种不道德的行为,当然有损阴功,不可能修真成仙了。
    修道之所以重视医药的原因有二:
    其一,要想修炼成仙,必须服食炼丹,而医药则是服食炼丹的重要手段。
    其二,医药可以济世活人,利用医药来治病救人,接近并度化民众。
    二、不通药,无以助道。
    道门强调一个修道之人对于草药的通识性,如不通的话无以助道。
    有两个原因,一个原因是修道的人心性是通透的,很多得道的一些体会,他往往不是说和学出来的。
    不是像人们医学怎么看理论,怎么背经典,按照经典再加上心得体会,辨症施治,而是道融汇于心之后,它自然对于万物有一个体系,遇到问题就看出这个路子该怎么办,该怎么去解决。
    修道是悟出来的,是修出来的!
    一位修道的人之所以懂草药,并不是因为他学了什么,而是因为万物都不离开这个理。
    万物运行都在五行之内,它都在那个大道之内。
    一位端正身心的人,他符合于大道,他自然一看这个事情,未来的危机就知道该怎么办。
    这个人走的路对不对?遇到的问题应该怎么去处理,别人在局中分不清自己身在何处,迷茫、困顿。
    对于修道人而言清静,他就告诉迷茫者该往哪儿走,该怎么办,什么该舍,什么该勇猛,什么是你的问题,什么是别人的问题,遇到这个问题该怎么应对。
    这只是因为他清静而已,因为他简单。
    君王将相治理国家,当束手无策的时候,就到山中去寻访。
    庙宇、道观是藏书阁,是知识的传承者。
    道人不会看很多信息,甚至于很少走动,反而天下一动一静,明明白白,为什么呢?
    因为他观察细微的东西,同时又能抓住根本,抓住大道。
    所以对于修道人看天下众生,有时候很难融入,原因就在于,大众之间玩的一些手段,有时候自我蒙蔽,有时候大众是装糊涂,可是对于修道者而言,世间民众都是他一目就张了然的透明人。
    三、“济世利人”是“十道九医”的本质原因。
    第二个原因是因为修行人最大的一个修行的板块就是外行。
    除了自我了性、了命之后,还要做很多利于人类、利于万物的事情,而所有的善业之中,救命是最大的。
    而救命莫过于医术,所以不懂草药很难成大道,这是“十道九医”的一个本质原因。
    “道医相同”只是“十道九医”的一个原因,但不是本质原因。本质原因还是源于修行这件事本事,“济世利人”是“十道九医”的本质原因,因此,很多祖师都选了这个法门。
    但修道者又不能执着于医药,一执着就不是借假修真了。
    本来是随缘,治病救人,不取财物。因为执着花费心血太多,或者花费精力太多,就消耗自己的神气,另外也会贪外物。
    浪费了自己的精气神,是世间最大的恶。
    万般大恶莫过于耗神,万般大善莫过于养神。
    修道者如果功德大的话,如此这般倒还可以,倘若功德不大,常给别人治个病还收一点钱财,说“今生招愆,切忌来生再报”,不但与修行无益,无以助道,反而还欠了众生的债,来世要还,生生世世在六道之中打转,又何苦来哉?
    除此之外,伏羲力还懂风水天机。
    他从流传和古简中知晓了一些风水理论,经过多年的苦苦追寻和验证,发现风水的确能为修道起到一定的作用。
    民间有种说法: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阴功五读书。
    前三种是天定,后两种是人为。
    风水的作用被划为天定,远远超过读书改变命运的说法。
    在华夏历史中,风水已经溶入人们生活,成了重要的组成部分。从君王将相到平民百姓,从王宫大院到街头巷里,几乎人人都和风水打过交道。
    不管是王城的选址布局、城市的设计建造,还是阴宅阳宅的定位取向,家具摆设等等,都要找人看看风水,算算运程,以便天人合一,趋吉避凶。
    一、浅谈风水
    谈起风水,肯定很多人有很多疑问,比如风水到底是什么、风水为什么能起作用、以及风水来源等等。
    这些基础问题不讲清楚,会障碍很多人认识风水,特别是一些人,会简单的把其归纳为迷信从而排斥。
    “风水”来源于“葬者,藏也,乘生气也……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谓之风水”。
    “气”的概念,很简洁的抽取了风与水这两种元素外形之展现,认识其所说“气”之来与止聚。
    古人为“胥宇”时而“陟冈”、时而“降原”、时而“逝水”、时而“观京”,其过程与风水者们的相地四部曲——觅龙、察砂、观水、点穴颇有相通之处。
    风水又叫堪舆,那堪舆这种说法其含义为天地运行的道理。
    风水还有叫地理的,地理一词最早出现于《易》的《系辞》,有“易于天地准,故能弭纶天地之道。仰以关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之说。
    风水,即“问卜天意,勘天测地”。
    不管是气功,还是风水,都讲到了“气”,很多人把它理解为气流,其实不然。
    这里的“气”理解为“炁”(无火)更为准确一点,这是来源于华夏古老的道门文化,代表的是能量。
    自民众广泛了解“风水”并普及以来,在世间小道上流传出来的皮毛的东西,成为了一种术类的流传,有“玄空”、“六爻”、“理气”等众多风水之别。
    人们能看到的风水主要有两大类别,一为形法,一为理气。
    形法主要是指峦头,龙、穴、砂、水、向五要诀;理气类则是在此基础上又加入了九宫八卦、阴阳五行等易学理论。
    其实它们不过是历代风水师们总结了自己的一些经验,如果没有得到真传,只是凭这些经验的推断,那些经验的总结,就只知“形”而不知“神”,在“外形”上绕圈子,甚至闹出风水派别之争。
    如同一个地方,“玄空”派说有地,可以葬,“理气”派说不行,但葬后确实有发;另一个地方”理气”派说可以,“玄空”说不行,但葬后同样能发。究竟是”玄空”对还是“理气”对呢?

章节目录

至尊曲一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耽美小说只为原作者王昭之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王昭之并收藏至尊曲一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