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般下来,倒真是大惊不已,若未猜错,那身影应当便是张黄雀。虽说被其拿去反而保稳,但这般岂不又失了寻医之机,仍要去寻她?也不知其记忆恢复未有,这般到底是何作想,如今想要寻得于其,谈何容易。但比起此来,若是返回告知石韬,自己才刚出门便将那物失了而求其领路,定会遭受鄙视,更是难以开口。
反复思来,也唯有先行前往许县探探虚实,走一步算一步,万一张黄雀一时想开,能助己见得神医也未说不准。这番一想,倒是心安理得许多,遂将此事搁至脑后,径往租住屋去。
刚至屋外,便见屋门大敞,心中顿觉不妙,记得自己走时明已将门带上,怎会如此?继而小心翼翼探头望去,并未望得何人,随即又再喊之一声,确认内里确实未有动静,才敢步入。
只见塞于柜中之物皆被取出扔于地上,此刻屋内已是乱作一团,大为惊讶。随之驻足观察,发现各物随意散落,更有飞出原处数步者,似是被人用力扔出,倒不像寻常之贼所为。可自己一直于村中与人相安无事,又有何人会行此报复。思来想去,联想起前日遇得之事来,不由心中一紧,莫非自己早已被人盯上?万幸之事,乃是重要之物皆是随身携带,而未蒙受损失。但若果真如此,那便说明此处已不宜久留,还是趁人未有注意之时溜走为上。
于是也懒再管屋内之物,扭头出门,却迎面望见那孩童正领几名壮汉一脸焦急朝这边奔来,还未靠近便将手伸出,大声喊道:“蔡兄!你可无恙?”跑近之后又双手搭于膝上,气喘吁吁,似乎奔走多时。
观其如此,云涯儿心中倒是颇为感动,思来自己无甚好友,不想却被这一小儿尤为上心。只是大为疑惑其是如何知晓自己屋中之事,并还叫来帮手,懒再寒暄,忙与其问。
得知原来此孩今日见己并未前往其家探讨诗赋、剑术,闲来无事则来寻己。靠近屋时望得内有一以黄巾蒙面、身着黄衣黄裤之人正于屋中翻砸,以为是那黄巾来袭,而慌忙前去寻人。这般返回之时,望得云涯儿立于门外,便又以为云涯儿与黄巾争斗过了,想之身手差劲,定已受伤。
虽是关心之语,但得这般评价,云涯儿也只得苦笑一声,向其辩解自己实未遇得那“黄巾之人”。而后依照此小儿形容,猜想那人多半是己那老相识,至于为何翻砸,普天之下,倒是未有比其更不需理由便可在己头上任意妄为之人了。若非要说出一理由,大概是因其记忆仍未恢复,仍将自己视为仇敌罢了,如此一来,倒是比己料想那般要令人安心百倍。
只是如此之言并不能与眼前之人直说,否则不知又会惹来如何不必要之麻烦。便只能装作后怕之状说己无甚损失,劝众人莫要追究。倒不是怕已那相识有何危险,而是担心这几人白白因己自讨苦吃,心里委实过意不去。偏偏越是如此,越遭那小儿鄙视,为令云涯儿心安,其竟直拍胸脯,保证必将那黄巾贼人捉回,以告其诫。
此言一出,云涯儿只觉一阵头疼,也不知自己何时在其心中留下了个胆小怕事之形象。虽说自己确实乃如此之人,但突遭人如此袒护,心中感想,已非受宠若惊可以形容。
继而冥思苦想,终于思得一化解之法,向那孩童说道:“实不相瞒,蔡某近来已有离去之意,临走之时,蒙此一难,倒也甚好。毕竟我屋之内并无什值钱物件,被那毛贼看上,拿去自也无妨,好歹也算阻了其去他家为害。况且既然村中遭贼,小英雄自当召集众人多加提防,而非前往抓贼。如此小贼只怕正藏匿何处,只等各位壮士出村而趁机作歹,岂不是反倒便宜于其了?”想来如此晓以利害,其应能明白。
哪知孩童点头应声听之半天,却只记住那第一句,待云涯儿话音一落,立即焦急询问:“什么?蔡兄不是还未见得司马先生么,怎就急于离去了?”其眼之中,同时还挂有些许不舍。
想来也是,此村当中虽不乏与其同龄之人,但大多只学诗赋,少有学武,即便有那一二愿与其切磋,家中父母也是百般不允。这一月下来,也只己这外村之人,敢与这小儿动手,且还时常败给于其。难得寻来之玩伴,如今欲走,即便换作自己,自也有些不舍,也因如此,反而更是不知该如何与其说明。
正为难间,只见那孩自行将头一点,说之一句“我知道了,大丈夫四海为家,天下名士如此之多,自然不能被一司马先生困于村中。”而又手掌朝上伸来,向云涯儿索要道:“蔡兄可否将树枝剑留下与我做个纪念?我知天下亦无将送出之物要还之理,只是我虽有数把树枝之剑,但仅有这把乃是蔡兄使过。若是蔡兄为难,也可拒绝。”这最后一句说得极不情愿,显然只是套言辞,并非真心。
本来云涯儿也有与其相同之想,然比起此孩之真挚来,自己那点念想简直不足一提。又思自己于各处辗转,难免遇得危险,铁刀尚已被己弄得破烂不堪,又如何有暇顾及一树枝所做之剑?恐怕迟早折断。且今日亦非永别,日后还可再来,而树枝剑若被弄坏,才真是无法挽回,反倒不如交由此孩好生保管。权衡之下,终是不舍抽出树枝剑交至孩童手中。
那孩接过剑去,也未多做言语,只将之挥舞几遭,大赞一声,便辞别而去,此刻倒又不像孩童了。望其渐远,不知是否受其影响,云涯儿竟也觉心中一阵酸楚,转过头去,不忍再看。
随即又再不禁感叹,此村不愧人杰地灵,不仅能出司马德操如此大贤,得各地贤士造访,就连孩童也比别处寻常之人更具英雄之相。
(本章完)
反复思来,也唯有先行前往许县探探虚实,走一步算一步,万一张黄雀一时想开,能助己见得神医也未说不准。这番一想,倒是心安理得许多,遂将此事搁至脑后,径往租住屋去。
刚至屋外,便见屋门大敞,心中顿觉不妙,记得自己走时明已将门带上,怎会如此?继而小心翼翼探头望去,并未望得何人,随即又再喊之一声,确认内里确实未有动静,才敢步入。
只见塞于柜中之物皆被取出扔于地上,此刻屋内已是乱作一团,大为惊讶。随之驻足观察,发现各物随意散落,更有飞出原处数步者,似是被人用力扔出,倒不像寻常之贼所为。可自己一直于村中与人相安无事,又有何人会行此报复。思来想去,联想起前日遇得之事来,不由心中一紧,莫非自己早已被人盯上?万幸之事,乃是重要之物皆是随身携带,而未蒙受损失。但若果真如此,那便说明此处已不宜久留,还是趁人未有注意之时溜走为上。
于是也懒再管屋内之物,扭头出门,却迎面望见那孩童正领几名壮汉一脸焦急朝这边奔来,还未靠近便将手伸出,大声喊道:“蔡兄!你可无恙?”跑近之后又双手搭于膝上,气喘吁吁,似乎奔走多时。
观其如此,云涯儿心中倒是颇为感动,思来自己无甚好友,不想却被这一小儿尤为上心。只是大为疑惑其是如何知晓自己屋中之事,并还叫来帮手,懒再寒暄,忙与其问。
得知原来此孩今日见己并未前往其家探讨诗赋、剑术,闲来无事则来寻己。靠近屋时望得内有一以黄巾蒙面、身着黄衣黄裤之人正于屋中翻砸,以为是那黄巾来袭,而慌忙前去寻人。这般返回之时,望得云涯儿立于门外,便又以为云涯儿与黄巾争斗过了,想之身手差劲,定已受伤。
虽是关心之语,但得这般评价,云涯儿也只得苦笑一声,向其辩解自己实未遇得那“黄巾之人”。而后依照此小儿形容,猜想那人多半是己那老相识,至于为何翻砸,普天之下,倒是未有比其更不需理由便可在己头上任意妄为之人了。若非要说出一理由,大概是因其记忆仍未恢复,仍将自己视为仇敌罢了,如此一来,倒是比己料想那般要令人安心百倍。
只是如此之言并不能与眼前之人直说,否则不知又会惹来如何不必要之麻烦。便只能装作后怕之状说己无甚损失,劝众人莫要追究。倒不是怕已那相识有何危险,而是担心这几人白白因己自讨苦吃,心里委实过意不去。偏偏越是如此,越遭那小儿鄙视,为令云涯儿心安,其竟直拍胸脯,保证必将那黄巾贼人捉回,以告其诫。
此言一出,云涯儿只觉一阵头疼,也不知自己何时在其心中留下了个胆小怕事之形象。虽说自己确实乃如此之人,但突遭人如此袒护,心中感想,已非受宠若惊可以形容。
继而冥思苦想,终于思得一化解之法,向那孩童说道:“实不相瞒,蔡某近来已有离去之意,临走之时,蒙此一难,倒也甚好。毕竟我屋之内并无什值钱物件,被那毛贼看上,拿去自也无妨,好歹也算阻了其去他家为害。况且既然村中遭贼,小英雄自当召集众人多加提防,而非前往抓贼。如此小贼只怕正藏匿何处,只等各位壮士出村而趁机作歹,岂不是反倒便宜于其了?”想来如此晓以利害,其应能明白。
哪知孩童点头应声听之半天,却只记住那第一句,待云涯儿话音一落,立即焦急询问:“什么?蔡兄不是还未见得司马先生么,怎就急于离去了?”其眼之中,同时还挂有些许不舍。
想来也是,此村当中虽不乏与其同龄之人,但大多只学诗赋,少有学武,即便有那一二愿与其切磋,家中父母也是百般不允。这一月下来,也只己这外村之人,敢与这小儿动手,且还时常败给于其。难得寻来之玩伴,如今欲走,即便换作自己,自也有些不舍,也因如此,反而更是不知该如何与其说明。
正为难间,只见那孩自行将头一点,说之一句“我知道了,大丈夫四海为家,天下名士如此之多,自然不能被一司马先生困于村中。”而又手掌朝上伸来,向云涯儿索要道:“蔡兄可否将树枝剑留下与我做个纪念?我知天下亦无将送出之物要还之理,只是我虽有数把树枝之剑,但仅有这把乃是蔡兄使过。若是蔡兄为难,也可拒绝。”这最后一句说得极不情愿,显然只是套言辞,并非真心。
本来云涯儿也有与其相同之想,然比起此孩之真挚来,自己那点念想简直不足一提。又思自己于各处辗转,难免遇得危险,铁刀尚已被己弄得破烂不堪,又如何有暇顾及一树枝所做之剑?恐怕迟早折断。且今日亦非永别,日后还可再来,而树枝剑若被弄坏,才真是无法挽回,反倒不如交由此孩好生保管。权衡之下,终是不舍抽出树枝剑交至孩童手中。
那孩接过剑去,也未多做言语,只将之挥舞几遭,大赞一声,便辞别而去,此刻倒又不像孩童了。望其渐远,不知是否受其影响,云涯儿竟也觉心中一阵酸楚,转过头去,不忍再看。
随即又再不禁感叹,此村不愧人杰地灵,不仅能出司马德操如此大贤,得各地贤士造访,就连孩童也比别处寻常之人更具英雄之相。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