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外有天,天有九重,地如鸡子,混元一体……”
“有铁鸟,飞于天;有钢鱼,潜于海,天工开物,是为机关百术,人力到此,不逊神祇……”
一个十六七岁的少年捧着本古书,趴在桌上翻读着。8
就在此时,屋内猛地亮堂起来,一个淡淡的光影,出现在他面前,不等他惊乍出声,就合身一扑,叠加到他的位置。
一瞬间,神性力量涌入身躯,抹去了这个宿主的所有意识,然后自己的神性取而代之。
这就是夺舍。
皎洁的白光透出身躯,照亮屋内,显出淡淡的满月轮。
分离出的神性,可以看成另类的元神,携带有林正阳阳神本尊部分的力量与属性,以及本身的意识。
化身之法,大多都是从此之中演化而来。
很快,林正阳接管了这个身躯,静静趴桌上,梳理着这个身份从出生至今的记忆。
··········
“此世之神,却是由国家敕封而来,有严格的限制、规格,每个品级各有不同,稍有逾越,就是违制,轻则减封降等,重则废除封号,打为淫祀,禁绝信仰,如此不过百十年,再厉害的神祇也要低头········废立神灵,这等大权,都出自中央,是为——国家神道!”
辛苦修行三千载,不如传教一百年。
自家修行,是自力,不过是一人之力。
传教受香火,是信仰,是他力,是外力,可以合千万人之力。
两相比较,外力当然来的快,而且多。
若是不加限制,放开了传教,只需要信徒足够多,短时间就会造就出一个信仰神。
“所以历朝历代,都牢牢把持住敕封之权,低品级的乡野小神也是罢了,越是高品级的敕封,越是慎重,就是防止神道坐大,颠覆皇权……”
“渤海真君,已经是从二品的封号,位比国侯,再往上只有郡公,国公郡王三等级别,无非是再在封号前面多加几个字,本质上还是真君……至于道君,帝君还有元君封号,乃是人主,不是臣格,若是敕封这种层次的神灵,等于将国家分裂出去,神道权柄就此割裂,分出去容易,想再收回来……”
少年低下头,冷笑了下。
“……那时就有许多阻碍了。”
“所以国家神道维持的秩序,就是多封小神,限制大神,谁想逾越,就是淫祀,打为邪神,禁绝信仰,用时间慢慢遗忘这些神灵……神灵不死,只会沉眠,直到最后彻底被遗忘,那时朝廷再扶持新神取代,这就是大一统王朝对抗神灵的手段。”
神灵确实具备神力,也能人前显圣,有种种神通,不可思议权柄,然而祂们的根基来源于信仰香火,唯有极少数久远的古神对信仰依赖不大,别的,都很依赖于这些。
大楚王朝定鼎中原三百二十多年,风调雨顺,到如今正式敕封的上三品神灵也唯有两个而已。
一位新叶道君,乃是一方教主,数千年来一直受民间崇拜,据说曾于白鹿洞修行得道,化白虹飞升而去,是传说中的道门祖师。
历代加封,到前朝时加为道君,严格来说,大楚朝不过是沿袭旧制,予以承认,待遇一如既往,不算真正地敕封。
加封古神,因为本身就有根基,所需消耗的国家神力不多。
然而提拔高品级的新神,尤其是没有根基的,所需消耗全部由国家本身支出,就算有五千万人民,也不可能支持几次。
真正算起来,大楚一朝三百二十年,只敕封过一位渤海真君。
即使如此,也不是一步到位,先是授郡城隍,升迁州城隍,接着转为真人,加封十七次后,又立下功劳,击退海外邪神,保育一方民众,有司录其功绩,上得天听,又恰逢皇后有孕,这才赶巧得以封真君……
前后历时三百二十年,算得上与国同休。
“渤海真君,大楚朝开国太祖时从龙功臣之一,本是道将,修习道法,能知天文地理,辨祸福吉凶,占验术数,兵法谋略无所不通……其实大多数人云亦云罢了!”
“此身正是渤海陈氏,渤海真君嫡系血脉,祖上早有传承记载过真正的渤海真君此人生前事迹。”
“生前根本虽说是谋士,但却没有道法,只是民间传说代代神话罢了。”
“渤海真君,本名陈真,云烟阁策士,从龙功臣,年二十有二,兵法谋略无一不精,卒于大楚元年,因公而死,死而有敕,初封为四子郡城隍,卓有神异,历经十三代,楚帝加封为渤海真君……渤海陈氏,一门双侯!”
这里能看出来,陈真能被历代楚帝加封,其实少不了渤海陈氏的功绩……
不独有祖先荫庇后人,也有后人光宗耀祖之说,正因为渤海陈氏越发兴盛强大,三百年代代相承,屡立大功,这才有先祖荣封真君之事。..
渤海陈氏,一门双侯,实在是荣耀之极!
陈宏,正是渤海侯如今的世子,可谓是地位尊贵,正经的王孙公子一流人物。
“果然是公候世家,不枉我找了许久,终于找着了这么一个好身份。”
不管在哪个世界,要谋划什么,身份地位高的总是更加容易些。
毕竟资源本身都是掌握在统治阶级手中。
更有许多隐秘,都是底层阶级难以获得的。
除非逼不得已,谁愿意从底层一路打拼上来?
林正阳抚掌笑着,顺手撤回了原力屏障。
祂孤身降临,力量很难补充,能省一点是一点。
正要继续翻阅陈宏此人的记忆细节,熟悉他的性情习惯,以免未来身份败露,就听见外面传来开门声。
紧接着,就是一个清亮带着颤声的女音:
“世子·······该喝药了。”
随后,一个红衣女子,梳着发髻,步履摇晃,捧着一海碗黑漆漆的药汤,端了过来。
这女子眼神百般复杂,却又透着一丝疯狂,只见她几步上前,把海湾端来,就要给他灌下·······
林正阳顿时汗毛竖起,浑身一个机灵,紧接着快速浏览很多记忆画面,最后化为一个念头:
“········这女人跟水浒传里头给武大灌毒药的潘金莲怎么那么像?”
“有铁鸟,飞于天;有钢鱼,潜于海,天工开物,是为机关百术,人力到此,不逊神祇……”
一个十六七岁的少年捧着本古书,趴在桌上翻读着。8
就在此时,屋内猛地亮堂起来,一个淡淡的光影,出现在他面前,不等他惊乍出声,就合身一扑,叠加到他的位置。
一瞬间,神性力量涌入身躯,抹去了这个宿主的所有意识,然后自己的神性取而代之。
这就是夺舍。
皎洁的白光透出身躯,照亮屋内,显出淡淡的满月轮。
分离出的神性,可以看成另类的元神,携带有林正阳阳神本尊部分的力量与属性,以及本身的意识。
化身之法,大多都是从此之中演化而来。
很快,林正阳接管了这个身躯,静静趴桌上,梳理着这个身份从出生至今的记忆。
··········
“此世之神,却是由国家敕封而来,有严格的限制、规格,每个品级各有不同,稍有逾越,就是违制,轻则减封降等,重则废除封号,打为淫祀,禁绝信仰,如此不过百十年,再厉害的神祇也要低头········废立神灵,这等大权,都出自中央,是为——国家神道!”
辛苦修行三千载,不如传教一百年。
自家修行,是自力,不过是一人之力。
传教受香火,是信仰,是他力,是外力,可以合千万人之力。
两相比较,外力当然来的快,而且多。
若是不加限制,放开了传教,只需要信徒足够多,短时间就会造就出一个信仰神。
“所以历朝历代,都牢牢把持住敕封之权,低品级的乡野小神也是罢了,越是高品级的敕封,越是慎重,就是防止神道坐大,颠覆皇权……”
“渤海真君,已经是从二品的封号,位比国侯,再往上只有郡公,国公郡王三等级别,无非是再在封号前面多加几个字,本质上还是真君……至于道君,帝君还有元君封号,乃是人主,不是臣格,若是敕封这种层次的神灵,等于将国家分裂出去,神道权柄就此割裂,分出去容易,想再收回来……”
少年低下头,冷笑了下。
“……那时就有许多阻碍了。”
“所以国家神道维持的秩序,就是多封小神,限制大神,谁想逾越,就是淫祀,打为邪神,禁绝信仰,用时间慢慢遗忘这些神灵……神灵不死,只会沉眠,直到最后彻底被遗忘,那时朝廷再扶持新神取代,这就是大一统王朝对抗神灵的手段。”
神灵确实具备神力,也能人前显圣,有种种神通,不可思议权柄,然而祂们的根基来源于信仰香火,唯有极少数久远的古神对信仰依赖不大,别的,都很依赖于这些。
大楚王朝定鼎中原三百二十多年,风调雨顺,到如今正式敕封的上三品神灵也唯有两个而已。
一位新叶道君,乃是一方教主,数千年来一直受民间崇拜,据说曾于白鹿洞修行得道,化白虹飞升而去,是传说中的道门祖师。
历代加封,到前朝时加为道君,严格来说,大楚朝不过是沿袭旧制,予以承认,待遇一如既往,不算真正地敕封。
加封古神,因为本身就有根基,所需消耗的国家神力不多。
然而提拔高品级的新神,尤其是没有根基的,所需消耗全部由国家本身支出,就算有五千万人民,也不可能支持几次。
真正算起来,大楚一朝三百二十年,只敕封过一位渤海真君。
即使如此,也不是一步到位,先是授郡城隍,升迁州城隍,接着转为真人,加封十七次后,又立下功劳,击退海外邪神,保育一方民众,有司录其功绩,上得天听,又恰逢皇后有孕,这才赶巧得以封真君……
前后历时三百二十年,算得上与国同休。
“渤海真君,大楚朝开国太祖时从龙功臣之一,本是道将,修习道法,能知天文地理,辨祸福吉凶,占验术数,兵法谋略无所不通……其实大多数人云亦云罢了!”
“此身正是渤海陈氏,渤海真君嫡系血脉,祖上早有传承记载过真正的渤海真君此人生前事迹。”
“生前根本虽说是谋士,但却没有道法,只是民间传说代代神话罢了。”
“渤海真君,本名陈真,云烟阁策士,从龙功臣,年二十有二,兵法谋略无一不精,卒于大楚元年,因公而死,死而有敕,初封为四子郡城隍,卓有神异,历经十三代,楚帝加封为渤海真君……渤海陈氏,一门双侯!”
这里能看出来,陈真能被历代楚帝加封,其实少不了渤海陈氏的功绩……
不独有祖先荫庇后人,也有后人光宗耀祖之说,正因为渤海陈氏越发兴盛强大,三百年代代相承,屡立大功,这才有先祖荣封真君之事。..
渤海陈氏,一门双侯,实在是荣耀之极!
陈宏,正是渤海侯如今的世子,可谓是地位尊贵,正经的王孙公子一流人物。
“果然是公候世家,不枉我找了许久,终于找着了这么一个好身份。”
不管在哪个世界,要谋划什么,身份地位高的总是更加容易些。
毕竟资源本身都是掌握在统治阶级手中。
更有许多隐秘,都是底层阶级难以获得的。
除非逼不得已,谁愿意从底层一路打拼上来?
林正阳抚掌笑着,顺手撤回了原力屏障。
祂孤身降临,力量很难补充,能省一点是一点。
正要继续翻阅陈宏此人的记忆细节,熟悉他的性情习惯,以免未来身份败露,就听见外面传来开门声。
紧接着,就是一个清亮带着颤声的女音:
“世子·······该喝药了。”
随后,一个红衣女子,梳着发髻,步履摇晃,捧着一海碗黑漆漆的药汤,端了过来。
这女子眼神百般复杂,却又透着一丝疯狂,只见她几步上前,把海湾端来,就要给他灌下·······
林正阳顿时汗毛竖起,浑身一个机灵,紧接着快速浏览很多记忆画面,最后化为一个念头:
“········这女人跟水浒传里头给武大灌毒药的潘金莲怎么那么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