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德尔的办公室位于二楼走道尽头,相对幽僻的位置使他能不受干扰的安静处理公事。当方彦来到门口时,便看见雷德尔正戴着细边眼镜审阅一张蓝图,其专注的神情丝毫不知道有人出现。方彦凝视着这张熟悉的容颜,将自己的全部情绪静静掩藏起来,他随即深吸一口气,敲响了手边的紫木大门。
“约纳斯?你来得正好,武备局刚刚把最新修改的h40型战列舰图纸提交上来了。”雷德尔神情先是惊诧,然后非常自然地转化成了笑脸,向门口的方彦招呼道。他表情轻松而又友善,接着说道:“代号中的40是指今年1940年,是在去年h39基础上改进设计的新方案。你这位军舰设计专家先提前评估一下吧。”
方彦点头,走到雷德尔身旁定睛看去,一艘俊美雄壮的巨舰设计图以半剖视透明的手法绘制在蓝图之上,复杂如星云的图示线条足可让任何外行头晕目眩,再也不愿意多注视一秒。方彦审视了图纸战舰的主体布局,又看了看比例尺和角落中的数据表,他额头青筋微微跳动,然后将手中携带的文件放在了雷德尔桌前。
“元帅阁下,我正是为了今年的造舰计划来找您商谈。我认为,无论是之前计划的h39,还是今天这份h40,它们都不应该被付诸现实。”方彦开口说道。
“的确,它们在技术上都是很棒的设计。然而这两级军舰在当前这个时代下,已经没有了我们想象中的效费比。7万吨的h39型,单艘造价预计将达到2.8亿马克,8万吨的h40型更是将超过3.2亿;这个价钱已经足够打造2艘战斗力完整的齐柏林级重型航母,对钢材和工人的消耗也要明显低于前者。而通过上个月的挪威海战,围绕战列舰和航母持续10年的海战主力之争已经可以宣布终结,如果我们再开工如此庞大的战列舰,我认为并非是性价比最高的选择。”方彦平静说道。
雷德尔神色有异,片刻后恍然惊觉:眼前青年已经不再是那个炙手可热的一线指挥官,而是被自己发配到了造修局。这样一来,对造舰计划提出异议就成了他的分内之事,理所当然。雷德尔暗暗感叹着自己的年老迟钝,温声询问道:“那依你的意思,我们应该建造什么样的军舰?”
方彦没有直接回答雷德尔的提问,而是从宏观编队的角度切入分析:“未来,德意志海军应是一支以正规装甲航母为核心的远洋打击力量,潜在假想敌是日益膨胀的美国海军。因此,我们的整个造舰计划都应围绕这个前提来进行。”
“作为远洋舰队的核心主力,去年开工的3.2万吨级齐柏林改进型航母便是最为理想的选择。该型舰体的装甲航母在技术上已经趋于成熟,批量生产后的单舰价格预计能控制在1亿马克以下,就算加上飞机的采购与维护,以及飞行员的日常训练开销,综合支出也不会高于新建1艘4万吨级战列舰。只要产能和资源允许,这型航母的建造数量就是多多益善。”方彦语速清晰地回答,显然是对这个问题早有谋算。
“z型装甲驱逐舰能胜任防空、对舰、反潜等多种任务,并兼具远洋能力,是装甲航母的理想护卫。考虑到驱逐舰的维护频率要比航母高许多,其与航母的建造数量比最低不应少于8比1。相比之下,潜艇虽然也是一支不可缺少的力量,但它却需要依赖水面舰艇的强势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作用,因此我们只需要小步快跑的扩充其规模即可,将重心主要集中在性能技术上的突破。”
“至于战列舰,则完全没有再继续建造的必要了。过去由它承担的主力反舰职能,现在航母舰载机能做得比它更出色;而失去了这个最主要职能的战列舰,其在舰队中的性价比也就随之急剧降低,空有重炮厚甲却再难体现这份价值。”
说到这里,方彦略带遗憾地看了雷德尔一眼,道:“早在5年前,我就提出过这个观点。即便是考虑到要在能见度不好的北海水域交战的需求,新造战列舰的标准排水量也应控制在3.5万吨以内。然而您终究还是选择了4.56万吨级的方案,并要求克虏伯研发技术难度更大的450毫米火炮及配套伺服设备。如果不是这样,今天我们能够使用的齐柏林级航母就不是2艘而是3艘了。”
雷德尔心情抑郁,他就知道身为航空党的方彦肯定会搬出这套飞机万能的理论来。只不过5年前那次,方彦还是个小小的少校参谋,人微言轻根本不足以影响海军总部的决策,然而今天,他已经是造船与维修局的少将主管,其鲜明的态度便再难以被无视了。尽管雷德尔现在依然可以用元帅的身份强行压服对方,但对方毕竟是主管造船的关键人物;倘若他内心并不认可海军总部的这一决定,那么今后这批巨舰的建造工程肯定会受到各种消极对待。
郁闷之余,雷德尔却也不禁心生感慨。虽然自己目前还无法判断面前的青年是否看穿了自己对他的明升实贬,但从他今天的表现来看,他无疑还是心系海军,由衷希望这个团体能变得更加鼎盛和强大。
“约纳斯,现在已经没有人再质疑舰载航空兵的海战主力地位。我们之所以还要发展更加强大的战列舰,是基于以下3个方面的原因。”
雷德尔的话音宁静平和,不疾不徐:“挪威海战的经过证明,战列舰在一些特定环境下仍可扮演主力砥柱的角色。无论是遏阻敌方舰队,还是在恶劣天气下保持一股可用的核心战力,战列舰都能找到它的战场定位,并稳定地发挥作用。而且你应该明白,军舰的价值并不完全体现在战斗当中。只要我军运用得当,超级战列舰对敌方的威慑力就将贯穿整场战役,迫使敌方做出牺牲全局的应对。”
“此外,战列舰也是航母周围一个重要的防空火力平台。z型驱逐舰只能装备24门小口径高炮,而战列舰却可以轻松安装100门以上,后者的平台稳定性也绝非是前者所能比拟的,这个效率efficiency明显高于驱逐舰。这一点从我们击落英国飞机的战绩统计上就可以清晰显示出来。倘若只用z型驱逐舰为航母护航,则舰队的水面防空能力就将存在明显短板。”
“最后,我们必须考虑应对与美国之间的战列舰竞赛。目前俾斯麦级的主炮口径已不是秘密,技术力量雄厚的美国人极有可能会在他们的新战列舰上装备18、甚至20英寸口径主炮。只有我们建造530毫米主炮搭载舰,才能守住现有的优势。”感受到方彦关心海军发展的初衷,雷德尔也颇为耐心的解释道。
方彦轻轻摇了摇头,平淡的话语中却带着一股不为所动的坚定:“我军已经建造了4艘战列舰。如果让她们担任旗舰,则可以为4支航母舰队支撑起充裕的对海防御火力。再加上现有的9艘巡洋舰和众多驱逐舰,这份护航阵容已足够应对任何可能的突发事件。即便连续遭遇恶劣天气,我军也能凭借雷达预警、军舰航速、人造烟雾、和氧气鱼雷实现自保,之后再用舰载机实施反击。”
“有便捷的飞机用,为什么还要用大炮与敌人血拼?在未来以机动为主的大西洋海战中,我军再不需像挪威战役那样用舰队守护某个重要港口。水面炮战打不过,完全可以高速转进,敌人不依靠空中力量根本留不下我们的军舰。”
方彦顿了顿,总结道:“因此,我军与美国人进行战列舰竞赛也就失去了意义。即便他们未来真的造出了装备20英寸大炮的巨舰,也无法追上并消灭我方航母编队,最终只能在海况良好时沦为我军舰载机最好的标靶。至于舰队的水面防空问题,我们可以建造一款专职的巡洋舰来解决。”
“在以航母为核心的远程海战中,战列舰威力巨大的主炮和坚厚无双的垂直装甲都失去了作用。我们可以考虑把这两个属性从它身上剥离出去,建造一型装备16~20门128毫米高炮,80门以上小口径速射炮的防空巡洋舰。倘若每艘航母的前方两侧都能有这么一座对空堡垒,敌方战机就很难再有向我军航母投下鱼雷的机会。而她们的建造成本显然要比战列舰低太多了。”方彦说出了自己的打算。
雷德尔仔细咀嚼着方彦的话语,眼眸中有光芒绽放闪烁。在造舰的问题上,雷德尔更多的是从战略角度来考虑,以图对假想敌形成均势威慑,然而面前的青年却立足于海战本身,从战术层面直接摒弃了超级战列舰的作用。倘若对方所言属实,自己那份立足于“制衡”的造舰计划的确有些舍本逐末了。毕竟,在战斗中打败敌人,才是一支舰队最核心的追求!
“约纳斯?你来得正好,武备局刚刚把最新修改的h40型战列舰图纸提交上来了。”雷德尔神情先是惊诧,然后非常自然地转化成了笑脸,向门口的方彦招呼道。他表情轻松而又友善,接着说道:“代号中的40是指今年1940年,是在去年h39基础上改进设计的新方案。你这位军舰设计专家先提前评估一下吧。”
方彦点头,走到雷德尔身旁定睛看去,一艘俊美雄壮的巨舰设计图以半剖视透明的手法绘制在蓝图之上,复杂如星云的图示线条足可让任何外行头晕目眩,再也不愿意多注视一秒。方彦审视了图纸战舰的主体布局,又看了看比例尺和角落中的数据表,他额头青筋微微跳动,然后将手中携带的文件放在了雷德尔桌前。
“元帅阁下,我正是为了今年的造舰计划来找您商谈。我认为,无论是之前计划的h39,还是今天这份h40,它们都不应该被付诸现实。”方彦开口说道。
“的确,它们在技术上都是很棒的设计。然而这两级军舰在当前这个时代下,已经没有了我们想象中的效费比。7万吨的h39型,单艘造价预计将达到2.8亿马克,8万吨的h40型更是将超过3.2亿;这个价钱已经足够打造2艘战斗力完整的齐柏林级重型航母,对钢材和工人的消耗也要明显低于前者。而通过上个月的挪威海战,围绕战列舰和航母持续10年的海战主力之争已经可以宣布终结,如果我们再开工如此庞大的战列舰,我认为并非是性价比最高的选择。”方彦平静说道。
雷德尔神色有异,片刻后恍然惊觉:眼前青年已经不再是那个炙手可热的一线指挥官,而是被自己发配到了造修局。这样一来,对造舰计划提出异议就成了他的分内之事,理所当然。雷德尔暗暗感叹着自己的年老迟钝,温声询问道:“那依你的意思,我们应该建造什么样的军舰?”
方彦没有直接回答雷德尔的提问,而是从宏观编队的角度切入分析:“未来,德意志海军应是一支以正规装甲航母为核心的远洋打击力量,潜在假想敌是日益膨胀的美国海军。因此,我们的整个造舰计划都应围绕这个前提来进行。”
“作为远洋舰队的核心主力,去年开工的3.2万吨级齐柏林改进型航母便是最为理想的选择。该型舰体的装甲航母在技术上已经趋于成熟,批量生产后的单舰价格预计能控制在1亿马克以下,就算加上飞机的采购与维护,以及飞行员的日常训练开销,综合支出也不会高于新建1艘4万吨级战列舰。只要产能和资源允许,这型航母的建造数量就是多多益善。”方彦语速清晰地回答,显然是对这个问题早有谋算。
“z型装甲驱逐舰能胜任防空、对舰、反潜等多种任务,并兼具远洋能力,是装甲航母的理想护卫。考虑到驱逐舰的维护频率要比航母高许多,其与航母的建造数量比最低不应少于8比1。相比之下,潜艇虽然也是一支不可缺少的力量,但它却需要依赖水面舰艇的强势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作用,因此我们只需要小步快跑的扩充其规模即可,将重心主要集中在性能技术上的突破。”
“至于战列舰,则完全没有再继续建造的必要了。过去由它承担的主力反舰职能,现在航母舰载机能做得比它更出色;而失去了这个最主要职能的战列舰,其在舰队中的性价比也就随之急剧降低,空有重炮厚甲却再难体现这份价值。”
说到这里,方彦略带遗憾地看了雷德尔一眼,道:“早在5年前,我就提出过这个观点。即便是考虑到要在能见度不好的北海水域交战的需求,新造战列舰的标准排水量也应控制在3.5万吨以内。然而您终究还是选择了4.56万吨级的方案,并要求克虏伯研发技术难度更大的450毫米火炮及配套伺服设备。如果不是这样,今天我们能够使用的齐柏林级航母就不是2艘而是3艘了。”
雷德尔心情抑郁,他就知道身为航空党的方彦肯定会搬出这套飞机万能的理论来。只不过5年前那次,方彦还是个小小的少校参谋,人微言轻根本不足以影响海军总部的决策,然而今天,他已经是造船与维修局的少将主管,其鲜明的态度便再难以被无视了。尽管雷德尔现在依然可以用元帅的身份强行压服对方,但对方毕竟是主管造船的关键人物;倘若他内心并不认可海军总部的这一决定,那么今后这批巨舰的建造工程肯定会受到各种消极对待。
郁闷之余,雷德尔却也不禁心生感慨。虽然自己目前还无法判断面前的青年是否看穿了自己对他的明升实贬,但从他今天的表现来看,他无疑还是心系海军,由衷希望这个团体能变得更加鼎盛和强大。
“约纳斯,现在已经没有人再质疑舰载航空兵的海战主力地位。我们之所以还要发展更加强大的战列舰,是基于以下3个方面的原因。”
雷德尔的话音宁静平和,不疾不徐:“挪威海战的经过证明,战列舰在一些特定环境下仍可扮演主力砥柱的角色。无论是遏阻敌方舰队,还是在恶劣天气下保持一股可用的核心战力,战列舰都能找到它的战场定位,并稳定地发挥作用。而且你应该明白,军舰的价值并不完全体现在战斗当中。只要我军运用得当,超级战列舰对敌方的威慑力就将贯穿整场战役,迫使敌方做出牺牲全局的应对。”
“此外,战列舰也是航母周围一个重要的防空火力平台。z型驱逐舰只能装备24门小口径高炮,而战列舰却可以轻松安装100门以上,后者的平台稳定性也绝非是前者所能比拟的,这个效率efficiency明显高于驱逐舰。这一点从我们击落英国飞机的战绩统计上就可以清晰显示出来。倘若只用z型驱逐舰为航母护航,则舰队的水面防空能力就将存在明显短板。”
“最后,我们必须考虑应对与美国之间的战列舰竞赛。目前俾斯麦级的主炮口径已不是秘密,技术力量雄厚的美国人极有可能会在他们的新战列舰上装备18、甚至20英寸口径主炮。只有我们建造530毫米主炮搭载舰,才能守住现有的优势。”感受到方彦关心海军发展的初衷,雷德尔也颇为耐心的解释道。
方彦轻轻摇了摇头,平淡的话语中却带着一股不为所动的坚定:“我军已经建造了4艘战列舰。如果让她们担任旗舰,则可以为4支航母舰队支撑起充裕的对海防御火力。再加上现有的9艘巡洋舰和众多驱逐舰,这份护航阵容已足够应对任何可能的突发事件。即便连续遭遇恶劣天气,我军也能凭借雷达预警、军舰航速、人造烟雾、和氧气鱼雷实现自保,之后再用舰载机实施反击。”
“有便捷的飞机用,为什么还要用大炮与敌人血拼?在未来以机动为主的大西洋海战中,我军再不需像挪威战役那样用舰队守护某个重要港口。水面炮战打不过,完全可以高速转进,敌人不依靠空中力量根本留不下我们的军舰。”
方彦顿了顿,总结道:“因此,我军与美国人进行战列舰竞赛也就失去了意义。即便他们未来真的造出了装备20英寸大炮的巨舰,也无法追上并消灭我方航母编队,最终只能在海况良好时沦为我军舰载机最好的标靶。至于舰队的水面防空问题,我们可以建造一款专职的巡洋舰来解决。”
“在以航母为核心的远程海战中,战列舰威力巨大的主炮和坚厚无双的垂直装甲都失去了作用。我们可以考虑把这两个属性从它身上剥离出去,建造一型装备16~20门128毫米高炮,80门以上小口径速射炮的防空巡洋舰。倘若每艘航母的前方两侧都能有这么一座对空堡垒,敌方战机就很难再有向我军航母投下鱼雷的机会。而她们的建造成本显然要比战列舰低太多了。”方彦说出了自己的打算。
雷德尔仔细咀嚼着方彦的话语,眼眸中有光芒绽放闪烁。在造舰的问题上,雷德尔更多的是从战略角度来考虑,以图对假想敌形成均势威慑,然而面前的青年却立足于海战本身,从战术层面直接摒弃了超级战列舰的作用。倘若对方所言属实,自己那份立足于“制衡”的造舰计划的确有些舍本逐末了。毕竟,在战斗中打败敌人,才是一支舰队最核心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