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璋性情柔弱宽容,缺乏威信谋略,不能有效处理刘焉死后的一些问题,于是赵韪原形毕露,勾结州中世家望族,又暗中指使束州流寇对百姓巧取豪夺,一时间百姓怨声载道,士人埋怨叛离。
    赵韪借此机会告诉刘璋,他驻兵朐腮,一方面清剿叛乱,另一方面防备刘表。
    这里值得一说的是,如果没有孙策的介入,历史上甘宁还曾在此反抗过赵韪的统治,可惜被击溃才流亡得荆州。
    可事实是,赵韪介入后,乱情虽然有所平息,但也并未根治,‘不得已’只好又上书刘璋,他必须长期在此驻扎,再有所命,可指令他人。
    言下之意便是:我赵韪就在这当土皇帝了,你刘璋也别再给我另外派什么任务。
    待刘璋反应过来,赵韪势力大成,想后悔也没用,再加上张鲁又阴奉阳违,不得已只好默认现状。
    而陈庆之正是看到这个节骨眼,认为现在刘璋不得势,不得民,整个益州又乱成一锅粥,只要刘璋与张鲁,或者与赵韪爆发战争,那就是他们入益州的时机。
    在此之前,刘备必须要给世人一个关爱百姓的仁君、明君形象,如此他们才能在益州争夺战中,不被百姓所排斥。
    至于孙策给的三年时间,陈庆之估计,他们在此根本不可能待这么久,因为一旦时日长了,百姓就会习惯,当百姓产生习惯的心理,他们就正真成了‘外人’,再想入益州便是难上加难。
    所以即使刘璋不和赵韪亦或张鲁爆发矛盾,陈庆之也要想办法激化这个矛盾,如此才有可趁之机。
    十月,大地换上了一层金色的衣装,今年是难得的一个丰收之年,青徐扬,包括灾后重建的豫州,都有一个高产。
    上个月,刘表最终还是选择了妥协,用金银珠宝,换取了和平,而饿得面黄肌瘦的蔡瑁所部,也一个没死的全部赎回。
    孙策也算人道,没有断他们水源和粮食,还差人送进城去。
    王训、薛礼、张辽对此印象是很深刻的,以至于每每回忆起这道指令,三人后背都会不寒而栗。
    ‘水源别断,也别投毒,给他们管够。至于粮食嘛,三天配一次糠,五天配一次粥,总之按照两分饱的程度配备’
    蔡瑁这一仗是打出阴影了,但凡有人跟他提到,或听到糠这个字,都会不由自主的菊花一紧,要知道糠是很难消化的,出恭就是一种受罪,而他受了半年的这种罪。
    后来有新迁入的百姓回忆说:整个宛城到处是地洞,树上啥也没有,光秃秃的。
    挖洞做什么?
    挖洞逮老鼠啊!反正事后出生的孩童,不出城,是不知道老鼠为何物。
    随着刘表的罢兵,解烦军也正式撤军,曹操跟着也立即回军,刘协已经正式脱离他的掌控,和郭子仪、杨奉、张济尊天子刘协于洛阳。
    也就是这个消息,孙策才知道张济也背叛了郭汜,那这就意味着,长安朝廷即将走到最后。
    刘协摆脱了曹操的控制后,没有食言,给孙策跳了一级,直接封为镇东将军。
    袁绍的大将军没动,只是派使好好抚慰,顺便肯定了他对公孙瓒的讨伐,袁绍也顺着杆子往上爬,为袁尚讨要了幽州刺史。
    至于曹操则从司空降为兖州刺史,这把他也气了个够呛,按刘协的本意,是要打为乱党的,好在郭子仪及时劝阻,向他分析了实际情况,当下他们的首要敌人,于公于私都只能是郭汜,而非曹操。
    况且还有袁绍和孙策在旁牵制,曹操翻不出多大浪花,待收拾了郭汜回过头来,再定曹操的罪也不迟。
    有了镇东将军一职,孙策开始考虑手下人员的官职情况,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他还是打算让手下文武有一个正统官位。
    但大汉的武将官职向来不常设,常设的只有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前将军、后将军、左将军、右将军。
    大将军位列三公上,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位列在三公之下,九卿之上。
    前、后、左、右将军,位列次于九卿。
    以上将军均可开府,不同的只是秩比石(俸禄)。
    因此孙策打算给手下官员要职位,文臣还好说,长史、司马、从事、掾属,他已经有权封署,只需上报即可,武将则没那么容易。
    汉朝武官的级别主要分为将军、中郎将、校尉三级。
    如果仍旧按照这个规则,没有明显区分不说,还不方便日后功绩的计算。
    然而,现在就让孙策拿出脑子里的那一套东西,就完全颠覆了大汉朝廷的官制,岂不是摆明视刘协、朝廷如无物?
    就在事情似乎即将进入死胡同的时候,对官制有一定了解的刘晔开口道“朝廷对将军职位是不常置,只在有战事时,方冠以领军者将军之称,这主公您是知道的,而在‘将军’前冠以某个名号,作为官职,主公您也是知道的,不如在这里面做做文章?”
    孙策在任平东将军之前,曾任过一段时间的讨逆将军,‘讨逆’就是名号,这种名号将军并无特定,名号之间也无上下级关系,一般情况下,战后就会被取消掉。
    因此也称为杂号将军,所以之前皇甫嵩和卢植,才会被冠以中郎将。
    “这个办法我想过,可毕竟是杂号将军,我自己都过不了这个坎儿”
    孙策不同意这个办法,杂号将军只能解决一时问题,却不是他想要的一劳永逸。
    “主公,属下的意思是,借用几个杂号将军,甚至可以自创,如此也不算坏了汉家制度,但对我们内部而言,却可以是一条明确的晋升通道,不仅是‘独门独户’,更有上下级关系”
    还别说,刘晔这个方法挺好,至少目前看来,是最符合当下境况的,文火煮青蛙,也需要一个过程。
    当即孙策就拍板,确用此法以解当前之需。
    东汉时期的杂号还是不少,不过大多都和横、讨、振、破、扬、安、奋、建、征,这些字相关。
    那就好办了,按照这个顺序排即可。
    于是孙氏集团,新的武将晋升通道明确下来:最初还是牙将,而后裨将,偏将。
    再之后就是新设的这九级名号将军,名号可以自己取,但在什么阶层,对应的字就必须有。
    具备名号,也就说明你是可以独领一军的,只不过名号的等级不同,最多能统辖的兵马数量也不同(横字将军,最多可带千人,而一阶的差距是五百人)。
    名号将军过后是中郎将,也就是军团长,目前设置到这里,已经足够应对将领的升迁,哪怕被人拿出来说道,孙策也能硬起腰板,义正言辞的诉说自己对汉室的忠心不二。
    解决好这个问题,孙策让三人将这一切,尽快拟定好,发给程昱,他自己则拿出和珅给自己的地址,趁着天还没黑,摸了出去。
    孙策离开前,交给了他一个任务,便是受说书而联想到的新闻社。
    新闻是一个控制舆论很好的方式,掌握了新闻,也就相当于控制了百姓的交流,什么该说,什么可以说,那就卖力的宣传。
    什么不该说,不可以说,还是大力的宣传那些该说,可以说的,以做到掩人耳目的目的。
    这个时候讲新闻自由,那就是纯属瞎扯淡。
    而之所以选择在秣陵,不是临淄,这一点和珅也问过,孙策的答复是“在临淄还有什么好宣传的?以我现在的口碑,哪怕是府上的马工,出去吃碗面不给钱,恐怕那面老板还笑着让他改天再来”
    和珅选的地方,到是完全符合他本性,就在妓院后面,好家伙想来是过了不少时间的好日子。
    孙策没有亮明正身,而是打算以一个食客的身份,先从旁看看。
    “公子,吃点还是喝点?”
    “三两清酒,半斤牛肉,嫩点”
    屁股刚一坐下,忙得恨不得分身的店小二,就凑上来招呼。
    “得勒,三指麦子荷叶香,半面精骨壮行食,得溜!”

章节目录

三国之孙氏强敌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耽美小说只为原作者夜冭魅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夜冭魅并收藏三国之孙氏强敌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