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奶娘的奋斗 作者:外乡人
李漱是读过书,懂些礼数的。进来后,头一直没有抬起来。只是低着头将水提到了唐婆子的屋里。
唐朝帮着这姑娘一番洗漱后,又换上了她之前找好的素净衣服时,李漱便将午饭做好了。
午饭是在堂屋,三人一起吃的。至于李决和李凝,李决在府里书房用着学生餐,而李凝,早就在今天早上出门的时候,让唐婆子带走了。
饭后,唐朝便让这姑娘到床上休息去了。这几日的牢狱之灾,可不是这种千金小姐能受的了的。
这会儿子唐婆子不在家,张九姑娘便睡在唐婆子火炕对面的架子床上。唐朝家里很小,以后这姑娘在成亲前,估计都会住在唐婆子这屋里了。
唐婆子的屋子跟唐朝那屋,结构差不多。都是靠窗一个炕榻。炕榻对面,靠墙摆着一张架子床的样子。
唐朝想道,李凝不小了,两个儿子也要大了。等到李漱成亲,便得分开住的事情,才真的有些岁月易逝的感慨。
不知不觉间,这么多年便过去了。老说少年夫妻老来伴,这么多年的朝夕相处,李狗蛋早就成了她生命中最重要的人之一了。
抬头向外望去,唐朝不自觉地便想起那年初见时,高大魁梧的汉子,叫十岁出头的她那一声‘唐朝姐姐’了。
那个呆子。也快回来了吧。
☆、第51章
第五十章
化名为张云姬的张九姑娘,在这几天里,经历了人生的大起大落,生离死别。除了在悄悄地见过一次大姑姑后,便再也没有落泪的张九姑娘,速迅的成长起来了。
大太太张氏,在侄女入住唐朝家里的第二天便只带着一个心腹去了唐朝的家里。看到唐朝家小小的,有些简陋的房子,又看到过年时,还笑得一脸婴儿肥的侄女,穿着素色的衣裙,憔悴的样子,心一下子就像被人揪住了一般。
生疼生疼的。
天皇老子生的儿子要造反,关他们张家什么事,为什么要如此地对待他们张家。早知如此,还不如真的附逆了,也不必此时不明不白的被冤枉。
姑侄俩抱头痛哭,唐朝见状,便领了张氏的心腹避了出去。
张氏二人情绪稍好,张氏便把她的安排说了出来。
张九姑娘今后便是张云姬了,是张氏奶娘的亲孙女。张家遭了难,只剩下她这一根独苗了。所以张氏作主将她许配给了唐朝的小叔子,现在只是秀才身份的李漱。
“别想着报仇不报仇的事情,我们现在最要紧的便是让家族血脉就此延续下去。若是家族血脉就此断送,那我们才是家族的罪人。”
张氏一眼便看出侄女眼中的恨意和心中的不平。他们张家的姑娘也是自幼读书读史的。是跟着张家儿郎一起教养的。
性子中的坚韧,又岂是普通内宅妇人可以比拟的。
“…可是姑姑,”张姑娘不是激进之人,自然明白姑姑话中之意,虽有些不甘心,但仍是是接受了姑姑的劝导,“侄女明白了。报仇不急于一时”而当务之急,便是生下流有张家血脉的后裔。
张氏又给侄女留下了一些衣物布料,以及守孝所需的银饰。想了想,又拿出了几张银票,和散碎银子,给张姑娘花销。
张氏已经想好了,她的嫁妆,将来只将明面的东西留给三个儿子,其他的都给这位侄女。或者说将来她生下的姓张的侄孙。
她的嫁妆都是娘家人为她准备的。现在还给娘家,也是理所应当的事情。
至那以后,张姑娘便老老实实地留在了唐朝的家里。日间与唐朝相依相偎,晚间便睡在唐婆子对面的架子床上。
唐婆子虽然对于自家姑娘给阿小漱说了这么一门亲,有些个不大满意。但她姑娘说的话也对呀,总不能让弟媳妇的身份高过当嫂子的吧。
唐婆子一想,也是那么回事,娶个没父没母,一个奶娘的孙女确实有利于家庭和谐。但这姑娘却是要在自家中白养三年的。
吃食不是钱吗?
张姑娘自小哪见过唐婆子这样的妇人,一时好了,热情满面,一时恼了,便摔摔打打的。倒是做为亲姑娘的唐朝明白自家老娘的心思。
所以在晚饭后,拿出了张氏曾经给她买人时剩下的部分银两。告诉唐婆子,这是人家姑娘的生活费。
看到这笔钱,唐婆子自然是高兴坏了。
这么一看张家这细皮嫩肉的小姑娘也顺眼多了。姑娘在家带着两个孩子,还要干那么多的家务活,有这么个姑娘帮着打把手,也能轻快些。
白日里,张家姑娘也跟着唐朝学一些小户人家的妇人应会的家务事,虽然上手的比较慢,但态度很好,也非常的用心。
就冲这一点,唐朝也不会再心疼这姑娘打碎的碗了。
而这姑娘来到家里还有一点明显的好处,便是对李凝的影响。要知道张家姑娘今年已经十四岁了,可是早早就学习过各项淑女课程。
虽然年纪小,阅历少。但如何管家,管下人,管庄子铺子,以及琴棋书画这些东西都是已经是毕业班的准实习生了。
现在让她来教导一下李凝,就当请了个免费的家教了。
还别说,多年后,唐朝对自己的这个决定那是非常的自得了,由张家女亲自教导出来的媳妇,那是最得张氏喜欢的了。
李漱和张云姬是知道彼此未婚夫妻身份的。所以见面时,总有一些难为情。但家里就这么大的地方,抬头不见低头见。而且大家也是坐在一张桌子上吃饭的人,一来二去的,倒有了一些青梅竹马的情谊。
就此张云姬算是彻底地安顿下来了。
“太太,老太太打发人来看您了。”张氏的大丫头绿柳一边扶起张氏,一边轻声的说道。
自从张家出事,张氏就强压着悲痛和不适硬支撑着。前两天终于疏通了关系,在张氏满门暴尸示众后,偷偷地将家人尸身收了回来。
想到心腹回禀的,竟是连走四家棺木铺子才凑齐了张家所有人的寿材料子,张氏心中便是一阵恨,一阵酸。
百年世家,堂堂张家子弟,身后事竟也如此凄凉。更让张氏愤恨的是京城张家虽然嫡支嫡脉,可祖籍的那些族人竟然不允许张家人葬入祖坟。
说是嫡支不忠不义,不配入祖坟,若是让他们进了祖坟,唯恐坏了祖坟的风水和全族的风气。
这些族人也不想想,他们能平安和乐的在祖籍过日子,不被人欺凌,有多少是看在京城嫡支的面子上的。现在嫡支出事了,竟然如此相待,岂不凉薄。
张氏无法,命人买下通州附近的一座荒山,这才安置了张家满门。趁着王氏出殡的时机,带着心腹去祭拜了一番,这回来便病倒了。
“咳咳,来的是谁?”张氏轻咳了两声,虚弱地问她。
绿柳眼中闪过一抹暗色,“是鸳鸯和赖大家的。”赖大家的仗着赖嬷嬷是老太太的陪嫁,总是奴不奴,主不主的,很让绿柳看不上眼。自从张家出事了,绿柳明显看得出赖家一系的人,对自家太太的轻慢。
若不是瑚大奶奶一直盯着,还不知道赖家想要干什么呢。
一群势力眼的狗东西。
“让她们进来吧。”张氏就着绿柳的手喝了一口温水,懒懒地看向门外。
绿柳对着门边的丫头使了眼争,丫头出去不过转身间,鸳鸯和赖大家的就进来了。一番请安问好,说了史氏的关心之语后,张氏也不过说了两句多谢老太太关心一类的客套话,便让人去了。
自来阎王好说,小鬼难缠。关于张氏上手张家的事情,满府的主子都没有什么呢。她们倒是先跳脚了,这赖家一系,早晚她都要全部撵出府去。
“太太,再躺下歇一会儿吧,等一会儿药煎好了,奴婢再来唤您起来。”看着两人出去了,绿柳忙对脸色仍有些不好的主子担忧地说道。
主子好了,她们这些侍候的人才会好,若主了有个三长两短,她们这些人也是好不了的。
张氏摇头,“躺的浑身更是乏力,你扶我起来走走吧。今天可有琏儿的消息?”
“不曾听说。琏二爷才走了三五日,想来还没到地方吧。”绿柳想了想,觉得就算是有消息也是再等个几日。
“嗯。”忙完了张家的后事,张氏便打发贾琏带着礼物去见几位张家的姑奶奶了。为着这些,婆婆史氏也有些个不高兴。
倒不是别的,只是史氏觉得就算是张氏要为自家侄女撑腰,也不应该在这种时候派自家的儿子去。琏儿才多大,外面又那么乱,出个什么事可怎么好?
可是张氏实在是没有人可以派出去了,长子贾瑚,在国子监读书。一举一动都不能有丝毫的差错。所以只能让不到十五的二子跑这一趟了。
再说家下仆人也不少呢。出门在外,贾赦特意找了一些亲兵护卫着,怎么着也不会有什么危险。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出门走一遭也是一场历练。
李漱是读过书,懂些礼数的。进来后,头一直没有抬起来。只是低着头将水提到了唐婆子的屋里。
唐朝帮着这姑娘一番洗漱后,又换上了她之前找好的素净衣服时,李漱便将午饭做好了。
午饭是在堂屋,三人一起吃的。至于李决和李凝,李决在府里书房用着学生餐,而李凝,早就在今天早上出门的时候,让唐婆子带走了。
饭后,唐朝便让这姑娘到床上休息去了。这几日的牢狱之灾,可不是这种千金小姐能受的了的。
这会儿子唐婆子不在家,张九姑娘便睡在唐婆子火炕对面的架子床上。唐朝家里很小,以后这姑娘在成亲前,估计都会住在唐婆子这屋里了。
唐婆子的屋子跟唐朝那屋,结构差不多。都是靠窗一个炕榻。炕榻对面,靠墙摆着一张架子床的样子。
唐朝想道,李凝不小了,两个儿子也要大了。等到李漱成亲,便得分开住的事情,才真的有些岁月易逝的感慨。
不知不觉间,这么多年便过去了。老说少年夫妻老来伴,这么多年的朝夕相处,李狗蛋早就成了她生命中最重要的人之一了。
抬头向外望去,唐朝不自觉地便想起那年初见时,高大魁梧的汉子,叫十岁出头的她那一声‘唐朝姐姐’了。
那个呆子。也快回来了吧。
☆、第51章
第五十章
化名为张云姬的张九姑娘,在这几天里,经历了人生的大起大落,生离死别。除了在悄悄地见过一次大姑姑后,便再也没有落泪的张九姑娘,速迅的成长起来了。
大太太张氏,在侄女入住唐朝家里的第二天便只带着一个心腹去了唐朝的家里。看到唐朝家小小的,有些简陋的房子,又看到过年时,还笑得一脸婴儿肥的侄女,穿着素色的衣裙,憔悴的样子,心一下子就像被人揪住了一般。
生疼生疼的。
天皇老子生的儿子要造反,关他们张家什么事,为什么要如此地对待他们张家。早知如此,还不如真的附逆了,也不必此时不明不白的被冤枉。
姑侄俩抱头痛哭,唐朝见状,便领了张氏的心腹避了出去。
张氏二人情绪稍好,张氏便把她的安排说了出来。
张九姑娘今后便是张云姬了,是张氏奶娘的亲孙女。张家遭了难,只剩下她这一根独苗了。所以张氏作主将她许配给了唐朝的小叔子,现在只是秀才身份的李漱。
“别想着报仇不报仇的事情,我们现在最要紧的便是让家族血脉就此延续下去。若是家族血脉就此断送,那我们才是家族的罪人。”
张氏一眼便看出侄女眼中的恨意和心中的不平。他们张家的姑娘也是自幼读书读史的。是跟着张家儿郎一起教养的。
性子中的坚韧,又岂是普通内宅妇人可以比拟的。
“…可是姑姑,”张姑娘不是激进之人,自然明白姑姑话中之意,虽有些不甘心,但仍是是接受了姑姑的劝导,“侄女明白了。报仇不急于一时”而当务之急,便是生下流有张家血脉的后裔。
张氏又给侄女留下了一些衣物布料,以及守孝所需的银饰。想了想,又拿出了几张银票,和散碎银子,给张姑娘花销。
张氏已经想好了,她的嫁妆,将来只将明面的东西留给三个儿子,其他的都给这位侄女。或者说将来她生下的姓张的侄孙。
她的嫁妆都是娘家人为她准备的。现在还给娘家,也是理所应当的事情。
至那以后,张姑娘便老老实实地留在了唐朝的家里。日间与唐朝相依相偎,晚间便睡在唐婆子对面的架子床上。
唐婆子虽然对于自家姑娘给阿小漱说了这么一门亲,有些个不大满意。但她姑娘说的话也对呀,总不能让弟媳妇的身份高过当嫂子的吧。
唐婆子一想,也是那么回事,娶个没父没母,一个奶娘的孙女确实有利于家庭和谐。但这姑娘却是要在自家中白养三年的。
吃食不是钱吗?
张姑娘自小哪见过唐婆子这样的妇人,一时好了,热情满面,一时恼了,便摔摔打打的。倒是做为亲姑娘的唐朝明白自家老娘的心思。
所以在晚饭后,拿出了张氏曾经给她买人时剩下的部分银两。告诉唐婆子,这是人家姑娘的生活费。
看到这笔钱,唐婆子自然是高兴坏了。
这么一看张家这细皮嫩肉的小姑娘也顺眼多了。姑娘在家带着两个孩子,还要干那么多的家务活,有这么个姑娘帮着打把手,也能轻快些。
白日里,张家姑娘也跟着唐朝学一些小户人家的妇人应会的家务事,虽然上手的比较慢,但态度很好,也非常的用心。
就冲这一点,唐朝也不会再心疼这姑娘打碎的碗了。
而这姑娘来到家里还有一点明显的好处,便是对李凝的影响。要知道张家姑娘今年已经十四岁了,可是早早就学习过各项淑女课程。
虽然年纪小,阅历少。但如何管家,管下人,管庄子铺子,以及琴棋书画这些东西都是已经是毕业班的准实习生了。
现在让她来教导一下李凝,就当请了个免费的家教了。
还别说,多年后,唐朝对自己的这个决定那是非常的自得了,由张家女亲自教导出来的媳妇,那是最得张氏喜欢的了。
李漱和张云姬是知道彼此未婚夫妻身份的。所以见面时,总有一些难为情。但家里就这么大的地方,抬头不见低头见。而且大家也是坐在一张桌子上吃饭的人,一来二去的,倒有了一些青梅竹马的情谊。
就此张云姬算是彻底地安顿下来了。
“太太,老太太打发人来看您了。”张氏的大丫头绿柳一边扶起张氏,一边轻声的说道。
自从张家出事,张氏就强压着悲痛和不适硬支撑着。前两天终于疏通了关系,在张氏满门暴尸示众后,偷偷地将家人尸身收了回来。
想到心腹回禀的,竟是连走四家棺木铺子才凑齐了张家所有人的寿材料子,张氏心中便是一阵恨,一阵酸。
百年世家,堂堂张家子弟,身后事竟也如此凄凉。更让张氏愤恨的是京城张家虽然嫡支嫡脉,可祖籍的那些族人竟然不允许张家人葬入祖坟。
说是嫡支不忠不义,不配入祖坟,若是让他们进了祖坟,唯恐坏了祖坟的风水和全族的风气。
这些族人也不想想,他们能平安和乐的在祖籍过日子,不被人欺凌,有多少是看在京城嫡支的面子上的。现在嫡支出事了,竟然如此相待,岂不凉薄。
张氏无法,命人买下通州附近的一座荒山,这才安置了张家满门。趁着王氏出殡的时机,带着心腹去祭拜了一番,这回来便病倒了。
“咳咳,来的是谁?”张氏轻咳了两声,虚弱地问她。
绿柳眼中闪过一抹暗色,“是鸳鸯和赖大家的。”赖大家的仗着赖嬷嬷是老太太的陪嫁,总是奴不奴,主不主的,很让绿柳看不上眼。自从张家出事了,绿柳明显看得出赖家一系的人,对自家太太的轻慢。
若不是瑚大奶奶一直盯着,还不知道赖家想要干什么呢。
一群势力眼的狗东西。
“让她们进来吧。”张氏就着绿柳的手喝了一口温水,懒懒地看向门外。
绿柳对着门边的丫头使了眼争,丫头出去不过转身间,鸳鸯和赖大家的就进来了。一番请安问好,说了史氏的关心之语后,张氏也不过说了两句多谢老太太关心一类的客套话,便让人去了。
自来阎王好说,小鬼难缠。关于张氏上手张家的事情,满府的主子都没有什么呢。她们倒是先跳脚了,这赖家一系,早晚她都要全部撵出府去。
“太太,再躺下歇一会儿吧,等一会儿药煎好了,奴婢再来唤您起来。”看着两人出去了,绿柳忙对脸色仍有些不好的主子担忧地说道。
主子好了,她们这些侍候的人才会好,若主了有个三长两短,她们这些人也是好不了的。
张氏摇头,“躺的浑身更是乏力,你扶我起来走走吧。今天可有琏儿的消息?”
“不曾听说。琏二爷才走了三五日,想来还没到地方吧。”绿柳想了想,觉得就算是有消息也是再等个几日。
“嗯。”忙完了张家的后事,张氏便打发贾琏带着礼物去见几位张家的姑奶奶了。为着这些,婆婆史氏也有些个不高兴。
倒不是别的,只是史氏觉得就算是张氏要为自家侄女撑腰,也不应该在这种时候派自家的儿子去。琏儿才多大,外面又那么乱,出个什么事可怎么好?
可是张氏实在是没有人可以派出去了,长子贾瑚,在国子监读书。一举一动都不能有丝毫的差错。所以只能让不到十五的二子跑这一趟了。
再说家下仆人也不少呢。出门在外,贾赦特意找了一些亲兵护卫着,怎么着也不会有什么危险。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出门走一遭也是一场历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