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中友人都以为柳湘莲离开了,以至于在被折磨了一个月后出了监牢,柳湘莲胡子拉碴,脸颊消瘦,眼睛冰冷锐利,饿láng一般。到底寡不敌众,何况他手脚被制,所以被打断了腿,走起路来一瘸一拐,身上也有狱卒打的鞭伤。最开始他吃不惯牢里的饭,后来却是经常没得吃,这会儿他就觉得胃里饿的灼痛,视线也发花,晃了几下就倒地了。
他刚好倒在回chūn堂门前,徐衍就命人抬了进来。
柳湘莲刚好与宝玉擦身而过,可惜一个昏迷着,一个只顾得求人,加上柳湘莲现今这模样儿,宝玉嫌恶不已,瞥了一眼就躲开了,哪里认得出人来。宝玉此番来回chūn堂,是求徐衍出诊,先前下人来请,徐衍不肯去,宝玉不死心,亲自又过来。
徐衍依旧拒绝:宝二爷请回吧,我早说了,贾家我是再不肯去的。再者说,京中大夫不止我一个,你去请别人吧。
可徐大夫医术好。宝玉最先不是找徐衍,而是王太医推荐的。
晴雯生病了,最开始只是着凉,吃了药没好,她又动怒撒火没保养好,越发重了,现在都下不来chuáng。王太医不是治不好,但晴雯身子太弱,重药不敢开,合适的药方子调养起来很费时间,宝玉心里着急,王太医提了徐衍,他便来请。怎知一贯温和的徐大夫,无论如何都不肯去出诊,听着话音儿,好似和贾家有什么恩怨。
宝玉最终无功而返。
回到家,他问袭人为何徐衍不肯来,袭人哪敢说。倒是病的一塌糊涂的晴雯听到了,趁着跟前没人,悄悄和他说了:大小姐的死,太太迁怒在徐大夫身上,找人去寻麻烦,打了一场官司呢。如此一来,徐大夫就再不肯来贾家出诊了,先前二奶奶想请,都没请动。
宝玉动了动嘴,最后什么都没说,尽管想偏心,可到底觉得王夫人行为不太好。
这时外头突然传来说话声,还有很多脚步响,紧接着周瑞家的带着几个人就进来了,看到宝玉在屋内,便皱了皱眉。自从晴雯给了宝玉做屋里人,虽没正式开脸儿,却有姨娘月例和单独的屋子,还有小丫头服侍,但晴雯也谨记王夫人jiāo代,没跟宝玉同房。但周瑞家的本就对她有偏见,见大白天的一个爷们儿在她chuáng边坐着,就暗骂这狐媚子果然会勾人。
周姐姐?宝玉喊了一声。
二爷,太太找呢,快去吧。周瑞家的说着,朝袭人使个眼色,袭人便和麝月将宝玉拉出去了。
宝玉虽觉不大对劲,但王夫人找他,他不敢不去。
宝玉一走,周瑞家的就冷下脸:太太有令,你这病一直不好,怕是女儿痨,若是染上了其他人就麻烦了。现在命你挪出去养病,好了再进来。一面说着一面让人将晴雯的东西都收拾了,两个婆子将人拖下chuáng抬出去。
你们、你们晴雯气的治咳嗽。她又不笨,王夫人看她不顺眼早就知道,这回不过是趁势找个理由将她撵了,这一出去,就别想再进来了。她喊道:我、我要见老太太。
哟,你是哪个名牌儿上的人?老太太是你想见就能见的?别做梦了!周瑞家的冷嘲,到了角门,早有车等着,把晴雯和包袱都丢进去,一个婆子押车,就走了。
晴雯盼着宝玉来接。
宝玉从王夫人口中得知此事,回去果然不见晴雯,想见她,却出不去。袭人劝他,只说好了就会回来,宝玉却是怅然若失,隐隐感觉晴雯不会再回来了。想了想,他偷偷叫来茗烟,给了他银子,让他去请徐衍给晴雯治病。
现在晴雯不在我们家,徐大夫会去的。
徐衍的确去了,且晴雯还抱有希望,没寻死觅活,不过半月功夫就养好了,然而无论晴雯怎么去求,贾家的门却是再也进不去了。她没了父母,是住在姑舅哥哥家里,王夫人早将晴雯给放出来了,jiāo代她家给寻门亲事,远远儿的嫁了。这还是看在贾母面上,否则王夫人岂能让晴雯带着体己出来?
果然没多久,终于绝望的晴雯破罐儿破摔,任凭哥嫂做主嫁了人。
要说王夫人如何敢撵晴雯,却是因着上月史家出事,贾母又病了,jīng神越发不好,哪里有心思管别的琐事。史家两位侯爷牵扯到军中倒卖军械案,如今都被下狱,史家正忙乱着想办法,也来过贾家,但贾家也无能为力。另外此事也牵涉到卫老将军。原本史卫两家正议亲,此事一来,亲事便耽搁下来。
五月份王熙凤生产,得个大胖小子,贾赦贾琏喜的不知如何是好,王熙凤也一跃成为贾家大功臣。如今哥儿都三个月了,但她只说身上没养好,不愿接手管家。她与贾琏说不想再去白填补,又摸不着账房钥匙,不如在家带儿子,贾琏虽有些可惜,倒也依她。
王夫人无法,只能找李纨来帮忙,但李纨是个寡妇,许多场合都要避讳,短短时日下来王夫人就累的病倒了。眼看着是八月十五,最终贾母发话,王熙凤才又接了对牌。
冬月一完,出了国孝,不少权贵之家宴饮待客,商议儿女婚事请吃喜酒。
桃朔白与徐衍也接到了请柬,却是林黛玉的小定。
林如海给黛玉选的夫婿,跌破众人眼镜。林如海如今是一品大员,将来入阁拜相都是可能,甚至若立了太子,亦可能成为太子的老师。其嫡女黛玉年方十三,生的清灵婉转,恍若仙子,又聪慧内秀,谈吐不俗,礼仪出自大家,着实是众多权贵上上等结亲对象,谁知林如海最终选了名不见经传的王琛。
哦,倒也不能算名不见经传,王琛之父乃是白云书院院长。
王琛年十八,才学出众,人品风流,常与人辩诗论词,丹青书法别具一格,加上是白云书院院长长子,按理是个不错的结亲人选。然而白云书院的风气天下皆知,这王琛亦是秉承此风,自十五岁起便游览天下山水,不喜官场仕途。
林如海与院长是旧识,知晓林家女儿长成,又见识过其才学品貌,便有心求娶。林如海与贾敏商议了一下,贾敏询问黛玉。黛玉虽羞涩,但清楚这是一辈子的大事,便说不拘对方是否为官,只希望彼此xingqíng相合,且男方能终生不纳二色。王家家风规矩都摆着,历来都无妾室,哪怕子嗣不丰亦未破例,至于xingqíng是否相合
黛玉出了三道考题,那王琛也有趣,也出了三道考题给她。
如此一来二往,双方都觉满意,林如海尽管不舍,也是cao办起来。因着以后黛玉嫁过去不在京中,甚至不在白云书院,所以林家要求黛玉满十六再出嫁,王家同意了。
当然,作为黛玉一向敬重桃朔白,此事也征询过桃朔白的意见。
桃朔白告诉她:这是一桩良缘,好生经营。
第142章 红楼梦中梦窥人14(完)
贾母听闻黛玉小定,且男家是白云书院之人,心中不满至极。在贾母心里,满京城的王孙公子也不见得几个比得上宝玉聪敏俊秀,宝玉现今只是未定xing,若他肯学,怎样的前程挣不到?原本两个玉儿是天造地设的一对儿良缘,偏林家竟瞧不上,连自己生的女儿都没了娘家。
因此,贾母在当日托病并未亲去,王夫人最不愿面对贾敏,见贾母这态度,正好也不去。最后邢夫人和王熙凤领着几个姑娘去了。
邢夫人不大会说话,却不是不懂规矩礼仪,有王熙凤在一边帮衬,倒也应对得体。三chūn在后面见黛玉,迎chūn木讷,惜chūn冷淡,探chūn倒是jīng明,却又受制于庶出身份,看到黛玉小定这般热闹,心中何尝不羡慕。在探chūn看来,这门亲事定的太低了,和林家不大相配。迎chūn向来逆来顺受,她年纪最大,今年都十七了,却也没个上门提亲的,这等事不是没想过,却觉无可奈何,父母如何做主便如何顺从。
唯有惜chūn脸上有些神采,且是真心实意的道贺:林姐姐,可见林姑父疼你,为你选了这样好的亲事。
黛玉自然是满意的,但她也深知三chūn的处境,倒不好太表露。
这日宝钗和湘云没来。
湘云是因着史家之事。
史侯爷看似牵扯到军中倒卖军械案,实则是皇上在肃清南安王爷军中的势力,史家、卫家都是南安王爷麾下,自来亲密,这也是史湘云与南安老太妃十分熟悉的缘故。南安王爷把持兵权不肯上jiāo,在军中又势力颇大,如何能让皇帝放心?四大异姓王,其他人都放了权,唯有南安王府拥兵自重,且守在平安州不回京。
皇帝一边遣人去平安州,一边消减其势力,不到万一,并不想将人bī反。
南安王爷也有顾虑,毕竟老母妻儿都在京中,况且他虽可以在平安州拥兵自重,却不代表反叛后能得好处。南安王爷不蠢,他不过是不愿放弃兵权,想继续掌握权力,谋得这一份利益罢了。所以,南安王爷与皇帝之间一直维持着微妙的平衡。
他刚好倒在回chūn堂门前,徐衍就命人抬了进来。
柳湘莲刚好与宝玉擦身而过,可惜一个昏迷着,一个只顾得求人,加上柳湘莲现今这模样儿,宝玉嫌恶不已,瞥了一眼就躲开了,哪里认得出人来。宝玉此番来回chūn堂,是求徐衍出诊,先前下人来请,徐衍不肯去,宝玉不死心,亲自又过来。
徐衍依旧拒绝:宝二爷请回吧,我早说了,贾家我是再不肯去的。再者说,京中大夫不止我一个,你去请别人吧。
可徐大夫医术好。宝玉最先不是找徐衍,而是王太医推荐的。
晴雯生病了,最开始只是着凉,吃了药没好,她又动怒撒火没保养好,越发重了,现在都下不来chuáng。王太医不是治不好,但晴雯身子太弱,重药不敢开,合适的药方子调养起来很费时间,宝玉心里着急,王太医提了徐衍,他便来请。怎知一贯温和的徐大夫,无论如何都不肯去出诊,听着话音儿,好似和贾家有什么恩怨。
宝玉最终无功而返。
回到家,他问袭人为何徐衍不肯来,袭人哪敢说。倒是病的一塌糊涂的晴雯听到了,趁着跟前没人,悄悄和他说了:大小姐的死,太太迁怒在徐大夫身上,找人去寻麻烦,打了一场官司呢。如此一来,徐大夫就再不肯来贾家出诊了,先前二奶奶想请,都没请动。
宝玉动了动嘴,最后什么都没说,尽管想偏心,可到底觉得王夫人行为不太好。
这时外头突然传来说话声,还有很多脚步响,紧接着周瑞家的带着几个人就进来了,看到宝玉在屋内,便皱了皱眉。自从晴雯给了宝玉做屋里人,虽没正式开脸儿,却有姨娘月例和单独的屋子,还有小丫头服侍,但晴雯也谨记王夫人jiāo代,没跟宝玉同房。但周瑞家的本就对她有偏见,见大白天的一个爷们儿在她chuáng边坐着,就暗骂这狐媚子果然会勾人。
周姐姐?宝玉喊了一声。
二爷,太太找呢,快去吧。周瑞家的说着,朝袭人使个眼色,袭人便和麝月将宝玉拉出去了。
宝玉虽觉不大对劲,但王夫人找他,他不敢不去。
宝玉一走,周瑞家的就冷下脸:太太有令,你这病一直不好,怕是女儿痨,若是染上了其他人就麻烦了。现在命你挪出去养病,好了再进来。一面说着一面让人将晴雯的东西都收拾了,两个婆子将人拖下chuáng抬出去。
你们、你们晴雯气的治咳嗽。她又不笨,王夫人看她不顺眼早就知道,这回不过是趁势找个理由将她撵了,这一出去,就别想再进来了。她喊道:我、我要见老太太。
哟,你是哪个名牌儿上的人?老太太是你想见就能见的?别做梦了!周瑞家的冷嘲,到了角门,早有车等着,把晴雯和包袱都丢进去,一个婆子押车,就走了。
晴雯盼着宝玉来接。
宝玉从王夫人口中得知此事,回去果然不见晴雯,想见她,却出不去。袭人劝他,只说好了就会回来,宝玉却是怅然若失,隐隐感觉晴雯不会再回来了。想了想,他偷偷叫来茗烟,给了他银子,让他去请徐衍给晴雯治病。
现在晴雯不在我们家,徐大夫会去的。
徐衍的确去了,且晴雯还抱有希望,没寻死觅活,不过半月功夫就养好了,然而无论晴雯怎么去求,贾家的门却是再也进不去了。她没了父母,是住在姑舅哥哥家里,王夫人早将晴雯给放出来了,jiāo代她家给寻门亲事,远远儿的嫁了。这还是看在贾母面上,否则王夫人岂能让晴雯带着体己出来?
果然没多久,终于绝望的晴雯破罐儿破摔,任凭哥嫂做主嫁了人。
要说王夫人如何敢撵晴雯,却是因着上月史家出事,贾母又病了,jīng神越发不好,哪里有心思管别的琐事。史家两位侯爷牵扯到军中倒卖军械案,如今都被下狱,史家正忙乱着想办法,也来过贾家,但贾家也无能为力。另外此事也牵涉到卫老将军。原本史卫两家正议亲,此事一来,亲事便耽搁下来。
五月份王熙凤生产,得个大胖小子,贾赦贾琏喜的不知如何是好,王熙凤也一跃成为贾家大功臣。如今哥儿都三个月了,但她只说身上没养好,不愿接手管家。她与贾琏说不想再去白填补,又摸不着账房钥匙,不如在家带儿子,贾琏虽有些可惜,倒也依她。
王夫人无法,只能找李纨来帮忙,但李纨是个寡妇,许多场合都要避讳,短短时日下来王夫人就累的病倒了。眼看着是八月十五,最终贾母发话,王熙凤才又接了对牌。
冬月一完,出了国孝,不少权贵之家宴饮待客,商议儿女婚事请吃喜酒。
桃朔白与徐衍也接到了请柬,却是林黛玉的小定。
林如海给黛玉选的夫婿,跌破众人眼镜。林如海如今是一品大员,将来入阁拜相都是可能,甚至若立了太子,亦可能成为太子的老师。其嫡女黛玉年方十三,生的清灵婉转,恍若仙子,又聪慧内秀,谈吐不俗,礼仪出自大家,着实是众多权贵上上等结亲对象,谁知林如海最终选了名不见经传的王琛。
哦,倒也不能算名不见经传,王琛之父乃是白云书院院长。
王琛年十八,才学出众,人品风流,常与人辩诗论词,丹青书法别具一格,加上是白云书院院长长子,按理是个不错的结亲人选。然而白云书院的风气天下皆知,这王琛亦是秉承此风,自十五岁起便游览天下山水,不喜官场仕途。
林如海与院长是旧识,知晓林家女儿长成,又见识过其才学品貌,便有心求娶。林如海与贾敏商议了一下,贾敏询问黛玉。黛玉虽羞涩,但清楚这是一辈子的大事,便说不拘对方是否为官,只希望彼此xingqíng相合,且男方能终生不纳二色。王家家风规矩都摆着,历来都无妾室,哪怕子嗣不丰亦未破例,至于xingqíng是否相合
黛玉出了三道考题,那王琛也有趣,也出了三道考题给她。
如此一来二往,双方都觉满意,林如海尽管不舍,也是cao办起来。因着以后黛玉嫁过去不在京中,甚至不在白云书院,所以林家要求黛玉满十六再出嫁,王家同意了。
当然,作为黛玉一向敬重桃朔白,此事也征询过桃朔白的意见。
桃朔白告诉她:这是一桩良缘,好生经营。
第142章 红楼梦中梦窥人14(完)
贾母听闻黛玉小定,且男家是白云书院之人,心中不满至极。在贾母心里,满京城的王孙公子也不见得几个比得上宝玉聪敏俊秀,宝玉现今只是未定xing,若他肯学,怎样的前程挣不到?原本两个玉儿是天造地设的一对儿良缘,偏林家竟瞧不上,连自己生的女儿都没了娘家。
因此,贾母在当日托病并未亲去,王夫人最不愿面对贾敏,见贾母这态度,正好也不去。最后邢夫人和王熙凤领着几个姑娘去了。
邢夫人不大会说话,却不是不懂规矩礼仪,有王熙凤在一边帮衬,倒也应对得体。三chūn在后面见黛玉,迎chūn木讷,惜chūn冷淡,探chūn倒是jīng明,却又受制于庶出身份,看到黛玉小定这般热闹,心中何尝不羡慕。在探chūn看来,这门亲事定的太低了,和林家不大相配。迎chūn向来逆来顺受,她年纪最大,今年都十七了,却也没个上门提亲的,这等事不是没想过,却觉无可奈何,父母如何做主便如何顺从。
唯有惜chūn脸上有些神采,且是真心实意的道贺:林姐姐,可见林姑父疼你,为你选了这样好的亲事。
黛玉自然是满意的,但她也深知三chūn的处境,倒不好太表露。
这日宝钗和湘云没来。
湘云是因着史家之事。
史侯爷看似牵扯到军中倒卖军械案,实则是皇上在肃清南安王爷军中的势力,史家、卫家都是南安王爷麾下,自来亲密,这也是史湘云与南安老太妃十分熟悉的缘故。南安王爷把持兵权不肯上jiāo,在军中又势力颇大,如何能让皇帝放心?四大异姓王,其他人都放了权,唯有南安王府拥兵自重,且守在平安州不回京。
皇帝一边遣人去平安州,一边消减其势力,不到万一,并不想将人bī反。
南安王爷也有顾虑,毕竟老母妻儿都在京中,况且他虽可以在平安州拥兵自重,却不代表反叛后能得好处。南安王爷不蠢,他不过是不愿放弃兵权,想继续掌握权力,谋得这一份利益罢了。所以,南安王爷与皇帝之间一直维持着微妙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