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没有开口的王志突然间道:“你是有三个儿子的人,你怎么不好好珍惜身子骨不好好治病?”
    李大林一听三个儿子,再一次想到要把他们养大,还要给他们娶媳妇盖房子,压力大到喘气都困难。
    王志对李大林有三个儿子羡慕的不得了,真是饱汉子不知饿汉子饥,要是他有三个儿子,他一定想尽办法治病好好活着给三个儿子当靠山,忍不住嗔怪道:“我说句难听的话,你要是有个三长两短,你那三个儿子怎么办?”
    “我大哥还有一个女儿呢。”李青青白了王志一眼,最受不了王志重男轻女了。又跟李大林道:“我走在大街上遇到陌生人得了疾急都会上前救治,我不会眼睁睁的看着你有病不治。”
    第191章 初说豆豉
    李大林左右衡量,决定先把病治好。学做包子的事再说。
    李青青看李大林这么为难,不由得目光怜悯,道:“大哥,你踏实的住下,吃药休养,两个月后看恢复的如何。小泉村那边我会安排人带信说一声。”
    王老头跟刘氏相视对望后,道:“青青,我这几天就抽空去你娘家一趟。我给你爹娘带口信,就说你大哥在我们家休养身体,百日后回小泉村,再给你小弟送上礼钱。你看怎么样?”
    “爹,小泉村太远,你就不用去了。我大哥写封信,我雇人去小泉村。”李青青打从离开小泉村那天起,就没想过要回去,上次王浩去小泉村那是事先没有告诉李青青,要是说了,李青青肯定阻拦。
    王老头有些诧异的问道:“我们家不过去人不合适吧?”
    “没什么不合适。”李青青自嘲道:“我娘家爹娘心里压根没有我这个女儿。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她们都把我当水泼出去了,我还回去干什么。”
    李大林面色尴尬的低下头。
    这次他来王村的目的是求李青青传授做包子的方子,并不是专门过来看望李青青。李家对李青青如何,李大林心里很清楚,哪怕李大林身为李青青的长兄,也没有资格说李青青不顾娘家。
    刘氏望向李青青的目光充满慈爱,道:“要是我们家不去人,那就多给点礼钱。”
    向来小气的王老头这次一改常态,道:“青青,你是我们家的大功臣。我们家没有你就没有今天的好日子。你娘家办喜事,我们家贺喜送礼钱不能少给。”
    李青青见二老一再坚持,便不再反驳,好歹李大林亲自过来送喜讯,王家人不去,再不给礼钱,那也说不过去。
    刘氏拿出五百个铜钱。李大林口述,王亮写了一封短信。
    当日,王志、王亮就赶着大黄去了太镇,把信和钱送到太镇交给李蓝蓝,让李蓝蓝转交给李老头夫妻。
    李蓝蓝得知李大林身体很虚弱,要在王家养两、三个月病,心情很是沉重。
    李大林是李家的长子,也是四个未成年儿女的爹,李家不能没有李大林。
    这次幸亏李青青查出李大林患了重病,又说服李大林在王家养病,不然后果不堪设想。
    李蓝蓝听冯大柱说王志老实忠厚,今日一见,王志的确长了一张老实人的脸,但是知人知面不知心,王浩、李青青给王家盖了砖房、打了水井,以后分家时,王志会不会仗着长子的身份都要呢?
    冯大柱跟王志道:“邓郎中在我们镇的药铺。”
    王志、王亮去了药铺见到忙着救治病人的邓郎中,将李青青已从外地回到王村的事告知。
    邓郎中对王志嗔怪道:“我不是嘱咐过你吗,李郎中要是给她姐姐送信、送东西,这点小事交给我好友丁郎中就行了。”
    王亮摸了摸头,道:“我三嫂没见过丁郎中,哪好意思劳烦他?”
    邓郎中道:“李郎中年龄虽小,医术却十分高超,能当我、丁郎中的师父。以后李郎中有事尽管吩咐,千万不要客气。”
    闻言,旁边的病人及病人家属,还有药铺的药徒,望向王志、王亮的目光都带着一分尊敬。
    王志、王亮在李蓝蓝家住了一晚,第二天一早就走了。李蓝蓝塞给他们两条腊鱼、两块腊肉。
    用大鱼做的腊鱼才好吃。李蓝蓝送的两条腊鱼都是用七、八斤的草鱼做成,肥美的很,放点辣椒用大火蒸熟,特别下饭。
    两块腊肉是五块肉制成,每块都有两斤多,切成薄片蒸、炒吃都非常美味。
    王志、王亮回到王家,李青青就对家人宣布,“我们家明天开始做包子买卖。”
    王老头拍手赞成,道:“我们昨天歇息够了,就等着干活赚钱。”
    李青青环视迫不及待想做买卖的家人,道:“正月大家肚子里的油水都重。明天我们家做的包子数量不能多,我看就做六百个。”
    王老头问道:“这么少?”
    向来不吭声的王志也问道:“我们要在和县、昌镇两个地方卖包子,六百个够吗?”
    要知道,前些天李青青她们不在家时,有好几个老主顾特意过来订包子,一订就是几百个。
    王志就觉得哪怕正月,自家的包子也会很受欢迎。
    李大林坐在一旁竖着耳朵听着。他记得李二林每天能卖二、三百个包子,比王家六百个包子少了一半,要是王家正常卖包子,是不是数量更多?
    刘氏仍是无条伯坚持李青青,瞪了王老头、王志父子一眼,问道:“青青,包子做什么馅的?”
    只因应季的青菜少,家里的现有的菜不够做包子。
    “二百个小葱猪肉馅、四百个萝卜猪肉馅。”李青青望向王志,问道:“大哥,家里的新鲜猪肉还有多少?”
    “两、三斤。”王志刚才被老娘瞪眼了,不敢再说六百个包子少的话,起身道:“我这就去镇里买猪肉。”
    李青青嘱咐道:“大哥,你再跟铺子定五千斤黄豆。”
    “买这么多黄豆给大黄吃吗?”王老头缓缓道:“大黄的口食够了。”
    “不是给大黄吃的。我有用途。”李青青给了王志银钱,见王亮凑了过来,道:“你要跟去镇里吗?”
    “不是。”王亮特意低声问道:“三嫂,上次你跟马老爷、风夫人说的新鲜调料,是不是得用黄豆做?”
    “真是个人精。你说对了。”李青青不打算卖关子,直接道:“我要做的调料品叫豆豉。”
    前世,豆豉是一种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的豆制品调味料。古人除了把豆豉当成调味料,还把它当成药,对它非常看重。
    豆豉营养丰富,色香味美,还有一定的保健作用。
    用黄豆做的豆豉叫黄豆豉,用黑豆做的叫做黑豆豉,上面的两种豆豉是按加工原料分,若是按口味分,又有咸、干、水豆豉。(以上三段摘自网络)
    用豆豉做出来的菜肴色香味俱全,最着名的就是豆豉鱼,十分开胃下饭。湖南、四川等地的豆豉名扬全国。豆豉是南方北方人都爱吃的调味料。
    湘城的水土类似湖南。李青青觉得湘城的人会喜欢吃豆豉。
    第192章 独自吃鸡
    家庭做豆豉的最佳时间是三伏天,做法很简单。不过,现在不是三伏天,李青青准备用炉子烧火,把豆豉房的温度提高至二十八、九度。
    眼下还不是做豆豉的最好时节,但是提前做出几千斤豆豉,试探一下湘城的市场,如果好的话,等到夏天李青青会带领全族的人大批量制作豆豉,让马清从湘城一路卖到国都。
    “豆豉。”王亮摇了摇头,道:“豆鼓这个名字听上去一点也不神秘。”
    李青青便道:“你觉得豆腐这个名字神秘吗?可是豆腐很好吃。”
    “那倒是。”王亮有些尴尬的道:“豆豉,这个豉字我不会写。”
    李青青就着茶水在八仙桌上写了豆豉两个字,就见王亮兴高采烈的跟王老头夫妻道:“三嫂又要弄出新鲜吃食。新鲜吃食的名字叫豆豉。”
    王老头巴不得李青青天天弄出新鲜吃食,哈哈大笑连声叫好。
    刘氏自豪的跟一脸震惊的李大林道:“青青特别聪明。这才几天,又弄出新鲜吃食。”
    “豆豉好吃不好做。这次你们跟我学着做,回头教给亲朋好友。”李青青见李大林一脸期待,便朝他点了点头,示意他可以跟着做。
    她都教王族人,没道理不教亲自上门亲哥哥李大林。
    李大林喜不自禁,这下不能马上学会做包子的郁闷也少了。
    黄豆还没买回来,大家已经开始畅想豆豉是什么样子,从李青青嘴里得知豆豉是黑色的,就觉得黑呼呼的豆豉,品相是不是差点,会有人买着吃吗?
    李青青对于豆豉的销量挺自信,前世,豆豉的销量可是远超剁辣椒。
    王志等把李青青要做豆豉的事听完,这才哼着小曲出发去青鱼镇。
    王老头也准备出门跟族人买萝卜、小葱等青菜。
    王家地里的青菜、小葱根本不够做包子买卖,一直都是跟族人买。
    刘氏想到什么,小跑到门口,朝王老头背影大声道:“老头子,别跟王七买。听到没有!”
    以前,王七总跟亲戚抱怨风氏不体贴他,可从未说跟风氏和离,直到去年年底王七卖剁椒赚了银子,今年正月还没过一半,就跟风氏和离了。
    刘氏认为王七是被钱多闹的,就不能让王七有钱。
    王老头停下脚步,回头朝刘氏摆摆手,“外面冷,你快回屋去。”
    刘氏回了堂屋,心里为风氏打抱不平,忍不住骂王七没良心。
    李大林不知道刘氏骂的是谁,一脸惊愕。
    王亮悄悄的跟李大林说了王七的事,还摇了摇头,道:“以前七叔每次饭点来我们家,我娘都给他的饭碗夹满菜。昨天我娘说就当以前的菜都喂狗了。”
    坐在李青青身后的波拉拉哼哼叽叽几下,仿佛表示不满。
    李青青是昨天上午从张氏嘴里听说王七与风氏和离的事,下午又从串门的族人嘴里听说风氏和离之后并没有回娘家,而是跟三个儿子住在一起,倒是男主人王七离开家门。
    王七现在独自一人住在村尾的三间有些破败无主的房子。他自己开灶做饭自己生活。
    王七是王族的族长,还是王村的里正,是村子里面身份、地位最高的人。
    同样的事放在别的人身上,早就被村民唾骂,可是王七身份、地位高,再一个王七目前没有找新妇,所以村民对他仍是比较尊重。
    李青青原想跟王七商量传授族人做豆豉的事,谁知王七干了这么一件震撼人心的事,被刘氏厌恶,也让李青青怀疑王七的人品。
    大批量的豆豉等到夏天才做,从现在至夏天这期间,李青青会暗中观察王七。
    被刘氏打上渣男标签、被李青青暗中观察的王七,正呆在破旧的茅草房炖鸡。
    对,没错,就是炖鸡。
    铁锅里面放着一只整鸡,十几片仔姜,还有半锅水,水正好淹过整鸡。
    灶里的木柴熊熊燃烧,大火把锅里的水煮开,王七很懂行的把火调小了,用小火熬鸡汤,这样省火,鸡照样能炖烂。
    王七今年五十岁,已是知天命的年龄,身子骨远没有年青时好,牙齿都掉了几颗。
    跟他年岁相仿的老头,都是跟老伴、儿子儿媳孙子孙女,一大子家人生活。
    他却在几天前亲自和老伴和离,并主动离开儿子儿媳孙子孙女,独自生活。
    村里人要是问他过得习惯吗?他一律答复还行。
    事实上,他不习惯,房子太破夜晚漏风很冷,饭得自己亲自做,水也得自己亲自打,连晒被子这样的小事也得自己动手,说白了就是什么都得自己来。
    可是耳根子清静,没有烦心事,最重要的是想吃什么就吃什么!
    他跟风氏和离时分家产,他并没有让风氏净身出户,而是把手里的十几两银子分给风氏一半,土地就没有给风氏,土地以后要留给三个儿子。

章节目录

农家媳妇:富贵临门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耽美小说只为原作者冷香忆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冷香忆并收藏农家媳妇:富贵临门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