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啊?”张云朵想不明白了。
于笑解释:“因为女孩子太早生孩子了,对身体不好。我认识一个医生,她说女孩子在20岁开始生孩子才是最合适的,那个时候身体都张开了。”
张云朵一听:“那我也要在20岁左右再生孩子。”
于笑噗嗤一声一笑了:“你还没结婚呢,而且这件事还得和你以后的丈夫商量,我和柯景阳同志可都是在婚前就商量好的。”
张云朵道:“其实吧,婚前商量和婚后商量也没差,有些人婚前婚后两张脸。”
这倒是实话。
于笑:“所以结婚就像投资,在你没有投入的时候,谁知道结果。”投资,有赚有亏。
张云朵:“投资?”这形容第一次听。
于笑:“也可以说是赌博,结婚跟赌博一样,谁知道输赢。”
张云朵:“这话有道理。”
两人聊了一会儿,于笑就回了大队长家骑车回去了,不过是张云朵陪她一起回去的:“笑笑,明天我和我娘来范家沟找你。”
于笑:“行的。”
等张云朵送走于笑,回头走进院子里,张母赶忙问:“于知青来找你有啥事儿?是你那个部队里的对象托她来的?”
张云朵苦笑不得,觉得他娘也挺会想的。她道:“好事儿,晚上吃饭的时候再说。”
张母瞧着她眉眼间都是喜悦,觉得是她那个未来女婿托于知青来的,准没错了。
于笑回到范家沟,已经四点了,柯爷爷和柯父还在做砖头。做砖头其实不累,再说也不是要紧的活,所以柯爷爷和柯父慢吞吞的,一边休息一边做。于笑觉得休息之余找点事情打发时间挺好的。
第104章
柯母还在做衣服,房间里缝纫机飞起,于笑走进去一看,她的两身衣服已经做好了,这会儿在做柯景阳的。
见儿媳妇回来了,柯母道:“笑笑啊,剩下的布娘给你做两件背心吧。”
于笑道:“不用,娘您自个儿做两件短袖的穿吧,天热了,再过段时间刚好可以穿上。”
柯母道:“我穿不惯白色的。”乡下琐碎的事情多,她喜欢穿黑色、灰色这种耐脏的,白色这种不耐脏的,那是城里人喜欢穿的。
于笑想了想:“那行,您给我做背心吧。娘,晚上我们吃什么?我先去洗菜。”
柯母想了想家里有的菜:“做个萝卜丝炒肉片、蘑菇炒青菜、再切小肉丁蒸豆浆,然后炒个南瓜。”柯家的蘑菇是真的多,谁叫空闲时间多的柯母三天两头上山采蘑菇呢?采了蘑菇就晒干存着。其实有一部分是因为这个年代人都喜欢这样存着,还有一部分原因是被前头三年的饥荒大困难给下的,所以多存点吃的总归是好的。
于笑道:“那我去洗菜。”
柯母:“南瓜还在地里,让你爹去摘。”
于笑:“晓得了。”出了屋子,于笑去找了柯父,“爹,娘说晚上吃南瓜,得去地里摘,我不知道咱们家的地在哪里。”
柯父起身:“我去摘。”
于笑跟着道:“我跟着您去看看,也认认地。”
柯父寡言的嗯了一声。说起来,柯家本来是四分自留地的,今年因为娶了于笑进来,就有五分自留地了。就这四分地原来也是不够种菜的,但好在他们家地基批的大,所以新房子没造的时候,这地基地都是整一整种菜的。
公公和儿媳去地里的组合很少见,因为要避嫌。但是有一种嫌也可以不用避,那就是年龄差距。56岁的柯父和17岁的于笑,相差了将近40岁,如同孙爷,他们走在一起,一个是老头,一个是高中生,在龌龊的人也传不出他们的闲话。
柯父是个不善于言辞的人,他一路走着,于笑一路跟着,倒是碰见了一些熟悉的人,打了招呼,就再也没有其他的话。
国家是六十年代出的时候有了自由买卖市场和自留地的政策,那个时候量地基本都是一家人分在一起,所以柯家几个儿子的地都是一起的,至于后面生的孩子,或者后面娶的媳妇,那些地后来分的,就没有在一起了。比如于笑的地和柯家的地,就没有在一起。
于笑和柯父到地里的时候,遇见了柯二嫂
“爹、弟妹,你们也要摘菜啊。”柯二嫂看见于笑不意外,他们家柯江河早就跑回家说小婶回来了,还给了他们糖吃,还说明天早上去奶奶家吃肉包。
柯父点点头,嗯了一声。
于笑:“是啊,来摘南瓜,娘说南瓜可以吃了,很新鲜很甜。”
柯二嫂:“可不是,终于等到南瓜成熟了,前两天我们家吃了一个,不仅甜,还非常的粉。南瓜煮起来也方便,切开放在蒸栏里蒸熟就可以。”
要说柯家四个哥哥,可都是实实在在的人,没什么勾心斗角的,这主要源于柯母对其他儿子的一视同仁。虽然有个别哥哥憨厚些,个别哥哥精明些,但是你算计我、我算计你的事情没有。娘一视同仁,他们兄弟之间没什么好计较的,也就养不成阴沉的性格了。
后来柯景阳出生,他们也都懂事了,谁能跟一个小娃子计较?
而几位嫂子中,于笑对她们也有一些了解,大嫂有些小计较,时不时的说话会刺你一下,但也没坏心思,比较容易满足。简单来说,不是很聪明。
二嫂说话很快,据说说话快的干活都特别快。
于笑解释:“因为女孩子太早生孩子了,对身体不好。我认识一个医生,她说女孩子在20岁开始生孩子才是最合适的,那个时候身体都张开了。”
张云朵一听:“那我也要在20岁左右再生孩子。”
于笑噗嗤一声一笑了:“你还没结婚呢,而且这件事还得和你以后的丈夫商量,我和柯景阳同志可都是在婚前就商量好的。”
张云朵道:“其实吧,婚前商量和婚后商量也没差,有些人婚前婚后两张脸。”
这倒是实话。
于笑:“所以结婚就像投资,在你没有投入的时候,谁知道结果。”投资,有赚有亏。
张云朵:“投资?”这形容第一次听。
于笑:“也可以说是赌博,结婚跟赌博一样,谁知道输赢。”
张云朵:“这话有道理。”
两人聊了一会儿,于笑就回了大队长家骑车回去了,不过是张云朵陪她一起回去的:“笑笑,明天我和我娘来范家沟找你。”
于笑:“行的。”
等张云朵送走于笑,回头走进院子里,张母赶忙问:“于知青来找你有啥事儿?是你那个部队里的对象托她来的?”
张云朵苦笑不得,觉得他娘也挺会想的。她道:“好事儿,晚上吃饭的时候再说。”
张母瞧着她眉眼间都是喜悦,觉得是她那个未来女婿托于知青来的,准没错了。
于笑回到范家沟,已经四点了,柯爷爷和柯父还在做砖头。做砖头其实不累,再说也不是要紧的活,所以柯爷爷和柯父慢吞吞的,一边休息一边做。于笑觉得休息之余找点事情打发时间挺好的。
第104章
柯母还在做衣服,房间里缝纫机飞起,于笑走进去一看,她的两身衣服已经做好了,这会儿在做柯景阳的。
见儿媳妇回来了,柯母道:“笑笑啊,剩下的布娘给你做两件背心吧。”
于笑道:“不用,娘您自个儿做两件短袖的穿吧,天热了,再过段时间刚好可以穿上。”
柯母道:“我穿不惯白色的。”乡下琐碎的事情多,她喜欢穿黑色、灰色这种耐脏的,白色这种不耐脏的,那是城里人喜欢穿的。
于笑想了想:“那行,您给我做背心吧。娘,晚上我们吃什么?我先去洗菜。”
柯母想了想家里有的菜:“做个萝卜丝炒肉片、蘑菇炒青菜、再切小肉丁蒸豆浆,然后炒个南瓜。”柯家的蘑菇是真的多,谁叫空闲时间多的柯母三天两头上山采蘑菇呢?采了蘑菇就晒干存着。其实有一部分是因为这个年代人都喜欢这样存着,还有一部分原因是被前头三年的饥荒大困难给下的,所以多存点吃的总归是好的。
于笑道:“那我去洗菜。”
柯母:“南瓜还在地里,让你爹去摘。”
于笑:“晓得了。”出了屋子,于笑去找了柯父,“爹,娘说晚上吃南瓜,得去地里摘,我不知道咱们家的地在哪里。”
柯父起身:“我去摘。”
于笑跟着道:“我跟着您去看看,也认认地。”
柯父寡言的嗯了一声。说起来,柯家本来是四分自留地的,今年因为娶了于笑进来,就有五分自留地了。就这四分地原来也是不够种菜的,但好在他们家地基批的大,所以新房子没造的时候,这地基地都是整一整种菜的。
公公和儿媳去地里的组合很少见,因为要避嫌。但是有一种嫌也可以不用避,那就是年龄差距。56岁的柯父和17岁的于笑,相差了将近40岁,如同孙爷,他们走在一起,一个是老头,一个是高中生,在龌龊的人也传不出他们的闲话。
柯父是个不善于言辞的人,他一路走着,于笑一路跟着,倒是碰见了一些熟悉的人,打了招呼,就再也没有其他的话。
国家是六十年代出的时候有了自由买卖市场和自留地的政策,那个时候量地基本都是一家人分在一起,所以柯家几个儿子的地都是一起的,至于后面生的孩子,或者后面娶的媳妇,那些地后来分的,就没有在一起了。比如于笑的地和柯家的地,就没有在一起。
于笑和柯父到地里的时候,遇见了柯二嫂
“爹、弟妹,你们也要摘菜啊。”柯二嫂看见于笑不意外,他们家柯江河早就跑回家说小婶回来了,还给了他们糖吃,还说明天早上去奶奶家吃肉包。
柯父点点头,嗯了一声。
于笑:“是啊,来摘南瓜,娘说南瓜可以吃了,很新鲜很甜。”
柯二嫂:“可不是,终于等到南瓜成熟了,前两天我们家吃了一个,不仅甜,还非常的粉。南瓜煮起来也方便,切开放在蒸栏里蒸熟就可以。”
要说柯家四个哥哥,可都是实实在在的人,没什么勾心斗角的,这主要源于柯母对其他儿子的一视同仁。虽然有个别哥哥憨厚些,个别哥哥精明些,但是你算计我、我算计你的事情没有。娘一视同仁,他们兄弟之间没什么好计较的,也就养不成阴沉的性格了。
后来柯景阳出生,他们也都懂事了,谁能跟一个小娃子计较?
而几位嫂子中,于笑对她们也有一些了解,大嫂有些小计较,时不时的说话会刺你一下,但也没坏心思,比较容易满足。简单来说,不是很聪明。
二嫂说话很快,据说说话快的干活都特别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