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灾难严重起来,朝廷才会出手。
皇帝为什么那么喜欢往护国寺里捐香油钱?真的全部是捐给护国寺的?
不过是借他们的手,转一道再让予百姓罢了。
至于被他们截留一部分,皇帝并不以为意,出家人也是要吃喝的,他们代众生苦,他们侍奉也是应该的。
皇帝将这些道理说给满宝听。
满宝不明白他们怎么就代众生苦了,更不明白当和尚有什么苦的。
“既然这么苦,为何不当道士呢?”满宝就是单纯的不解,“我有朋友是道士,他们就从不觉得苦,与我们一样每日要劳作、念经,我问他们觉不觉得苦,一个说,虽也有缺衣少食的时候,但又饿不死,他们总比一般人多些问卦烧香的香油钱;我另一个朋友说,世间比他们苦的人何其多,他们都觉得苦了,那让那些比他们苦的人怎么办呢?”
皇帝笑道:“他们倒是想得开,他们多大了?”
“比我大两三岁吧。”
皇帝更乐了,“这是他们还没长大,所以感受不到。佛说众生苦乃轮回之苦,这世间贫困的人很多,佛家愿意拿出粮食和财物帮助他们,他们没那么痛苦了,而佛家少了东西,吃穿用度降低,这就是他们的苦了,所以说代众生苦。”
满宝和白善一脸的迷茫,俩人对视一眼,更不解了,“可他们所得不还是信众给的吗?并不是他们劳作所得。”
皇帝笑道:“那是我们供养菩萨的,既是供养,那自然就是他的东西了。”
白善就问,“你们为什么要供养菩萨?”
“自然是有所求了。”生老病死,江山、社稷、还有这普天的百姓,皇帝想求的太多了。
前两年皇后病重,他就给护国寺捐了好大一笔香油钱,就为了求得皇后病愈,后来皇后果然就度过了难关。
白善和满宝还是不解,却又不知从何问起,只能小声嘀咕道:“守清道长说,人若苦闷了,便上山拜一拜天尊老爷,心中放下,说不定好运便来。但神鬼是不会为凡人改变命运了,既是凡人厉劫,自然要自己挺过去的,神鬼能帮的有限。”
他们只能小声嘀咕,“总感觉他们做好事是轮了一圈又回来了。”
皇帝掀起眼皮问,“你们想说什么就大声的说,何必嘀嘀咕咕的?”
满宝就清了清嗓子道:“守清道长就从不觉得做道士苦,反而觉得很自在。信众是因为信奉老君,需他代为祷告才给道观捐钱捐物的。”
皇帝想了想后道:“佛家也如此。”
第1724章 佛道二
“所以供奉自己的信仰怎么会苦呢?”白善道:“我听说护国寺的僧人都是将佛田租给百姓耕种的,自己并不耕作,而他们是出家人,不用缴纳税赋,也就是说,他们一饮一啄皆是信众供养,什么自己的吃穿减少受苦,那些东西本就不是给他们的,而是给他们身后的菩萨的。”
皇帝一愣一愣的,道:“他们不就是菩萨在这世间的化身吗?”
“那这化身也太多了,是不是还不一定呢,”白善问:“陛下尚且分辨不出他们是不是化身,那这天下还有这么多愚钝的百姓,他们又如何分辨呢?若不是化身,陛下怎么知道他们行的是菩萨的法旨?”
皇帝回过神来了,怀疑的看着俩人,“你们不喜欢佛,更喜道?”
白善和满宝一起摇头。
满宝道:“虽然我读道经比较多,但并不是就不看佛经的。”
白善更不可能承认,不然就变成佛道之争了,这不是他的本意,他道:“陛下,不论是佛,还是道,他们与儒家、法家、墨家一样,不过是对治世,对人之所以为人的一种认知而已,一般的人,可以做一家之言,比如孔祭酒,虽通读百家之言,却更推崇儒家;再比如老唐尚书,虽也百家皆学,但更信法家;而我们的先生则更倾向道家。”
“可陛下不一样,您是万民之首,天下百姓只会跟着您的信仰,您信佛,于是佛寺香火鼎盛,护国寺成天下第一大寺,这是不应该的。”
皇帝生气道:“合着朕到最后连自己的喜好都没有了?”
白善知道他不会把他怎么样,于是直言道:“谁让您是皇帝,还想着做千古明君呢?要有所得,必有所付出。”
皇帝皱了皱眉。
满宝一脸的不解,“这有什么为难的,反正这世上又不是真的有神佛,如果有人告诉我,我要做千古第一名医就不能大张旗鼓的去拜太上老君,我一定不明着去拜,陛下,您要真喜欢菩萨,可以在自己的房间里悄悄的拜。”
众人:……
皇帝没好气的问:“你怎么知道世上没有神佛?”
满宝问:“就算有,神佛能帮我们做什么呢?”
她道:“这世间之苦从未停止过,路都要百姓一脚一脚走出来的,神佛并不能代我们往前,所以有或没有有什么区别?我们只要不忘祖宗之志就可以。”
满宝从百科馆那里看到过那个世界的史书,历史的发展从来不依靠神学,而是都要人一点一点的发展。
或是以战争的形式,或以其他竞争的方式在发展,反正从没见过神迹。
满宝带出空间的书,白善大半都看过,他以前一直把那些书当做奇志怪谈,但看得越多,想的便越多。
皇帝为什么那么喜欢往护国寺里捐香油钱?真的全部是捐给护国寺的?
不过是借他们的手,转一道再让予百姓罢了。
至于被他们截留一部分,皇帝并不以为意,出家人也是要吃喝的,他们代众生苦,他们侍奉也是应该的。
皇帝将这些道理说给满宝听。
满宝不明白他们怎么就代众生苦了,更不明白当和尚有什么苦的。
“既然这么苦,为何不当道士呢?”满宝就是单纯的不解,“我有朋友是道士,他们就从不觉得苦,与我们一样每日要劳作、念经,我问他们觉不觉得苦,一个说,虽也有缺衣少食的时候,但又饿不死,他们总比一般人多些问卦烧香的香油钱;我另一个朋友说,世间比他们苦的人何其多,他们都觉得苦了,那让那些比他们苦的人怎么办呢?”
皇帝笑道:“他们倒是想得开,他们多大了?”
“比我大两三岁吧。”
皇帝更乐了,“这是他们还没长大,所以感受不到。佛说众生苦乃轮回之苦,这世间贫困的人很多,佛家愿意拿出粮食和财物帮助他们,他们没那么痛苦了,而佛家少了东西,吃穿用度降低,这就是他们的苦了,所以说代众生苦。”
满宝和白善一脸的迷茫,俩人对视一眼,更不解了,“可他们所得不还是信众给的吗?并不是他们劳作所得。”
皇帝笑道:“那是我们供养菩萨的,既是供养,那自然就是他的东西了。”
白善就问,“你们为什么要供养菩萨?”
“自然是有所求了。”生老病死,江山、社稷、还有这普天的百姓,皇帝想求的太多了。
前两年皇后病重,他就给护国寺捐了好大一笔香油钱,就为了求得皇后病愈,后来皇后果然就度过了难关。
白善和满宝还是不解,却又不知从何问起,只能小声嘀咕道:“守清道长说,人若苦闷了,便上山拜一拜天尊老爷,心中放下,说不定好运便来。但神鬼是不会为凡人改变命运了,既是凡人厉劫,自然要自己挺过去的,神鬼能帮的有限。”
他们只能小声嘀咕,“总感觉他们做好事是轮了一圈又回来了。”
皇帝掀起眼皮问,“你们想说什么就大声的说,何必嘀嘀咕咕的?”
满宝就清了清嗓子道:“守清道长就从不觉得做道士苦,反而觉得很自在。信众是因为信奉老君,需他代为祷告才给道观捐钱捐物的。”
皇帝想了想后道:“佛家也如此。”
第1724章 佛道二
“所以供奉自己的信仰怎么会苦呢?”白善道:“我听说护国寺的僧人都是将佛田租给百姓耕种的,自己并不耕作,而他们是出家人,不用缴纳税赋,也就是说,他们一饮一啄皆是信众供养,什么自己的吃穿减少受苦,那些东西本就不是给他们的,而是给他们身后的菩萨的。”
皇帝一愣一愣的,道:“他们不就是菩萨在这世间的化身吗?”
“那这化身也太多了,是不是还不一定呢,”白善问:“陛下尚且分辨不出他们是不是化身,那这天下还有这么多愚钝的百姓,他们又如何分辨呢?若不是化身,陛下怎么知道他们行的是菩萨的法旨?”
皇帝回过神来了,怀疑的看着俩人,“你们不喜欢佛,更喜道?”
白善和满宝一起摇头。
满宝道:“虽然我读道经比较多,但并不是就不看佛经的。”
白善更不可能承认,不然就变成佛道之争了,这不是他的本意,他道:“陛下,不论是佛,还是道,他们与儒家、法家、墨家一样,不过是对治世,对人之所以为人的一种认知而已,一般的人,可以做一家之言,比如孔祭酒,虽通读百家之言,却更推崇儒家;再比如老唐尚书,虽也百家皆学,但更信法家;而我们的先生则更倾向道家。”
“可陛下不一样,您是万民之首,天下百姓只会跟着您的信仰,您信佛,于是佛寺香火鼎盛,护国寺成天下第一大寺,这是不应该的。”
皇帝生气道:“合着朕到最后连自己的喜好都没有了?”
白善知道他不会把他怎么样,于是直言道:“谁让您是皇帝,还想着做千古明君呢?要有所得,必有所付出。”
皇帝皱了皱眉。
满宝一脸的不解,“这有什么为难的,反正这世上又不是真的有神佛,如果有人告诉我,我要做千古第一名医就不能大张旗鼓的去拜太上老君,我一定不明着去拜,陛下,您要真喜欢菩萨,可以在自己的房间里悄悄的拜。”
众人:……
皇帝没好气的问:“你怎么知道世上没有神佛?”
满宝问:“就算有,神佛能帮我们做什么呢?”
她道:“这世间之苦从未停止过,路都要百姓一脚一脚走出来的,神佛并不能代我们往前,所以有或没有有什么区别?我们只要不忘祖宗之志就可以。”
满宝从百科馆那里看到过那个世界的史书,历史的发展从来不依靠神学,而是都要人一点一点的发展。
或是以战争的形式,或以其他竞争的方式在发展,反正从没见过神迹。
满宝带出空间的书,白善大半都看过,他以前一直把那些书当做奇志怪谈,但看得越多,想的便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