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歆歆笑着回:“好吃便好。”
“这还得多谢谢你的交子呢,”何姥姥道,“给的也太多了,我们几个在这里一通胡吃海喝,还能带几碗赤豆小元宵、几串花枝丸回去呢。”
“这有什么的,不算多。”
听听这口气——
周婆试探发问:“歆娘,这就是你开的食肆吧?”
三层楼的大食肆得投多少银钱?这想也不敢想。
“是我与旁人合伙的,你们该见到致辞那个夫人了,那才是老板娘,我就占了小头。”
“哦。”众人点头。
宁歆歆与大家告别:“那婶子,你们吃着,我们就先上去了。”
待人走后,田婶子神神秘秘地开口:“我就说我会看相吧,看歆娘和他夫君的打扮,定然是他那账房夫君已升了掌柜了。”
“有理有理,要不然哪儿来的钱投食肆?”
“可那小郎君,怎么瞧着比先前面色更差了?怕是会……”
田婶子摇头,“你们信我的,从面相来看,这小郎君不单是不短寿,后头定还有大福禄。”
“他婶子,回去也给我小孙子也看看呗。”
“好说好说……”
——
二楼人虽也不少,但却不至于等位。
宁歆歆拉着梁彦昭于一处雅座坐下,问他:“我们中午吃地锅鸡,行吗?”
“我听宁老板的。”
宁歆歆闻言偷笑,又唤来跑堂:“小二~”
“诶,来啦~”有小二应声,搭着白布巾小跑过来,扫了桌子、满上茶,手下利索,“客官有......太子妃!”
话没说完就被宁歆歆打断,以手点唇,“嘘,要一份小份地锅鸡,微微辣。”
小二懂事点头,悄悄行了个礼,又跑出雅座:“丙字座,小份地锅鸡,微微辣!”
厨房师傅应声,不多时,地锅鸡便上了桌,便墩在桌中锅圈之上,下头灶口对外,有人倒了燃着的火炭进去。
小二极有眼色,这次便直接说了:“客官,您二位的地锅鸡,请慢用!”
宁歆歆掏出几枚大钱放桌子上,“多谢小哥。”
“遇明,动筷吧,”宁歆歆说着,挑了一块蒜瓣肉放在梁彦昭碗里,自己撬了一块喝饼下来。
梁彦昭尝了一口地锅鸡,这鸡肉色泽红褐,油光发亮,吃到口里也是觉油汁四溢,先炒又炖的鸡肉软烂入味,嫩滑弹牙,微麻微辣、酱味浓郁,又咸又香。
“好吃吗?”宁歆歆啃着喝饼问。
当然好吃了,梁彦昭饮食清淡了许久,再吃这般口重的菜色,只觉得全身都被这重油重盐的香味给唤醒了,便点头:“好吃。”
宁歆歆讲给梁彦昭听:“这个地锅鸡呢是地锅菜的一种,这个文化里还有地锅鱼啊之类的,反正就万物可地锅。”
地锅菜起源于我们那里的微山湖,船上的渔民煮东西吃不方便,就取个小泥炉、墩一口小铁锅,烧柴炖菜,贴上几个饼子便也有了主食,这就方便了。
后来,这个菜发展越来越广,关于菜到底是起源于何处就起了争执。因为微山湖处在苏北、鲁南、豫东、皖东的交界处,尤其它之前属徐州,后来却划到了济宁。
这大概就像是有个学生先前在甲书院,后来转学去了乙书院,有朝一日高中状元,两个书院便都说是自己的学生。
说来说去,还不就是因为地锅鸡好吃,大家才都会争嘛,这是好事。
南潞人口味比较清淡,我就改良了一下菜谱。”
梁彦昭道:“已经很好吃了。”
“你再尝尝这个,”宁歆歆夹了一块喝饼给他,“先吃上面的四分之三,下头的四分之一蘸汤吃。”
梁彦昭先吃上面的,只觉贴着锅边的喝饼外皮酥脆,内里香软,麦香四溢,再将下面的饼饱蘸汤汁,又觉饼借了菜味,劲道耐嚼,一口咬下去酱汁便爆在了口中,着实令人满足。
暖暖的炉子燃在下头,热乎乎的地锅炖在眼前,这顿饭吃得梁彦昭热乎又舒坦。
“歆歆,我们以后可以常来食肆用膳。”
宁歆歆饮了口茶,“为何?”
“这里的菜谱都出自你手,又省得你操劳。”
“可是我喜欢给你做饭呀。”
——
因着价格公道、饭食新鲜又可口,食客之间口口相传,食肆生意一日好过一日,许多窗口都要提前半个时辰去排队才行。
宁歆歆、梁玉瑾、芸娘三人凑一起,看着账本子上的流水,拨拉着算盘,乐得嘴巴都合不拢。
可独独有一件事儿,惹得宁歆歆苦恼无比。
第119章 黑芝麻汤圆 我家小童。
食肆开门第二天一早, 对联不翼而飞,连那两张酒望都被人顺走了。
这事儿说起来,就让人觉得哑巴吃黄连。
认真论,不过一副对联, 按说不是什么贵重物件儿, 被人揭了再上一副就是了。
可这对联和酒望, 是梁彦昭亲手写的啊,宁歆歆听完底下人来报,心里就一阵接一阵地不爽。
梁彦昭却像是未卜先知一样, 头先写对联就多书了几副备用。
连这个都能算到吗?宁歆歆坐起身琢磨,心里越发有气。
“歆歆, 还早,再睡一会儿, ”梁彦昭已起身准备去上朝, 过来把她按在床上躺好, “一副对子而已。”
“这还得多谢谢你的交子呢,”何姥姥道,“给的也太多了,我们几个在这里一通胡吃海喝,还能带几碗赤豆小元宵、几串花枝丸回去呢。”
“这有什么的,不算多。”
听听这口气——
周婆试探发问:“歆娘,这就是你开的食肆吧?”
三层楼的大食肆得投多少银钱?这想也不敢想。
“是我与旁人合伙的,你们该见到致辞那个夫人了,那才是老板娘,我就占了小头。”
“哦。”众人点头。
宁歆歆与大家告别:“那婶子,你们吃着,我们就先上去了。”
待人走后,田婶子神神秘秘地开口:“我就说我会看相吧,看歆娘和他夫君的打扮,定然是他那账房夫君已升了掌柜了。”
“有理有理,要不然哪儿来的钱投食肆?”
“可那小郎君,怎么瞧着比先前面色更差了?怕是会……”
田婶子摇头,“你们信我的,从面相来看,这小郎君不单是不短寿,后头定还有大福禄。”
“他婶子,回去也给我小孙子也看看呗。”
“好说好说……”
——
二楼人虽也不少,但却不至于等位。
宁歆歆拉着梁彦昭于一处雅座坐下,问他:“我们中午吃地锅鸡,行吗?”
“我听宁老板的。”
宁歆歆闻言偷笑,又唤来跑堂:“小二~”
“诶,来啦~”有小二应声,搭着白布巾小跑过来,扫了桌子、满上茶,手下利索,“客官有......太子妃!”
话没说完就被宁歆歆打断,以手点唇,“嘘,要一份小份地锅鸡,微微辣。”
小二懂事点头,悄悄行了个礼,又跑出雅座:“丙字座,小份地锅鸡,微微辣!”
厨房师傅应声,不多时,地锅鸡便上了桌,便墩在桌中锅圈之上,下头灶口对外,有人倒了燃着的火炭进去。
小二极有眼色,这次便直接说了:“客官,您二位的地锅鸡,请慢用!”
宁歆歆掏出几枚大钱放桌子上,“多谢小哥。”
“遇明,动筷吧,”宁歆歆说着,挑了一块蒜瓣肉放在梁彦昭碗里,自己撬了一块喝饼下来。
梁彦昭尝了一口地锅鸡,这鸡肉色泽红褐,油光发亮,吃到口里也是觉油汁四溢,先炒又炖的鸡肉软烂入味,嫩滑弹牙,微麻微辣、酱味浓郁,又咸又香。
“好吃吗?”宁歆歆啃着喝饼问。
当然好吃了,梁彦昭饮食清淡了许久,再吃这般口重的菜色,只觉得全身都被这重油重盐的香味给唤醒了,便点头:“好吃。”
宁歆歆讲给梁彦昭听:“这个地锅鸡呢是地锅菜的一种,这个文化里还有地锅鱼啊之类的,反正就万物可地锅。”
地锅菜起源于我们那里的微山湖,船上的渔民煮东西吃不方便,就取个小泥炉、墩一口小铁锅,烧柴炖菜,贴上几个饼子便也有了主食,这就方便了。
后来,这个菜发展越来越广,关于菜到底是起源于何处就起了争执。因为微山湖处在苏北、鲁南、豫东、皖东的交界处,尤其它之前属徐州,后来却划到了济宁。
这大概就像是有个学生先前在甲书院,后来转学去了乙书院,有朝一日高中状元,两个书院便都说是自己的学生。
说来说去,还不就是因为地锅鸡好吃,大家才都会争嘛,这是好事。
南潞人口味比较清淡,我就改良了一下菜谱。”
梁彦昭道:“已经很好吃了。”
“你再尝尝这个,”宁歆歆夹了一块喝饼给他,“先吃上面的四分之三,下头的四分之一蘸汤吃。”
梁彦昭先吃上面的,只觉贴着锅边的喝饼外皮酥脆,内里香软,麦香四溢,再将下面的饼饱蘸汤汁,又觉饼借了菜味,劲道耐嚼,一口咬下去酱汁便爆在了口中,着实令人满足。
暖暖的炉子燃在下头,热乎乎的地锅炖在眼前,这顿饭吃得梁彦昭热乎又舒坦。
“歆歆,我们以后可以常来食肆用膳。”
宁歆歆饮了口茶,“为何?”
“这里的菜谱都出自你手,又省得你操劳。”
“可是我喜欢给你做饭呀。”
——
因着价格公道、饭食新鲜又可口,食客之间口口相传,食肆生意一日好过一日,许多窗口都要提前半个时辰去排队才行。
宁歆歆、梁玉瑾、芸娘三人凑一起,看着账本子上的流水,拨拉着算盘,乐得嘴巴都合不拢。
可独独有一件事儿,惹得宁歆歆苦恼无比。
第119章 黑芝麻汤圆 我家小童。
食肆开门第二天一早, 对联不翼而飞,连那两张酒望都被人顺走了。
这事儿说起来,就让人觉得哑巴吃黄连。
认真论,不过一副对联, 按说不是什么贵重物件儿, 被人揭了再上一副就是了。
可这对联和酒望, 是梁彦昭亲手写的啊,宁歆歆听完底下人来报,心里就一阵接一阵地不爽。
梁彦昭却像是未卜先知一样, 头先写对联就多书了几副备用。
连这个都能算到吗?宁歆歆坐起身琢磨,心里越发有气。
“歆歆, 还早,再睡一会儿, ”梁彦昭已起身准备去上朝, 过来把她按在床上躺好, “一副对子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