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素自有道理:“这你不认也没用啊,我就是跟你学的做买卖!你认不认,还不都是跟你学的!”
七娘咯咯乐起来,同灵素说话就这样,她就没那根觉得被人的什么话给伤着了的筋,只有是这样或者不是这样,所以这俩人才能处到一块儿去。
七娘摇头:“从前卖山货、在县里养鸡养猪,这些我认了,还真是我教的。”说着伸手一指东边窗口那一只大铁鏊子和一个冒着热气的蒸锅道,“这个又怎么是我教的了!我自己都没做过这买卖呢!”
灵素正色道:“不是你上回说的嘛!这做买卖就是要叫人得了好处,最好是自己这里有余的,刚好用在旁人的刀刃上。这放自己这里也不值什么的,却能大大助益了别人,这就是个好买卖。所以我才做这个的。你看,这些东西都是我山上地里种的,自家吃也吃不了这么多,做成吃食,人家还觉得挺好吃,不挺好?你看,都是同你学的。”
七娘听了大笑,算认了她这话了。
这话自然不假。原是因为脚店群买卖开起来了,且生意越来越好,就同七娘一开始说的那样,来往的确实是小客商多。还有些远地方村里,收了一村的什么东西,摇了船过来,也不是一日半日就能寻着买主的。若有亲戚在这里,还能对付住几天,没有的话,就只能住店了。这德源县的客店比康宁府自然便宜多了,可在乡里来的人看来,还是贵。
逢着天热的时候,多有在桥底下大树下或者干脆船上窝一宿两宿对付的,可如今天冷了,还老下雨,这么着身子吃不消。要是害了病,这省下的钱还不够喝汤药的。所以还是得找个瓦片顶头处才成。
这脚店群就开的是时候了。住一宿最便宜的才几个钱,那是论不上单间了,五六个人一屋,不过至少暖和,能遮风避雨。要吃点喝点,脚店也有伙房,同二荤铺相类,能给加工饭菜。你自己去买点米面菜蔬回来,付几个钱给你烧好了。若是懒得烦,直接吃碗面也贵不到哪儿去。或者有自己带了干粮的,那边有客灶供用,花二三文薪柴使费就得。
这里聚了人气,提篮的小买卖人也多了。在楼下转着圈吆喝:“满麻烧饼,夹猪头肉咧!”“大馅儿馒头,细葱韭黄青蒜、五花大肉……”“熏鱼大虾,白水羊蹄唻!”这都卖干香咸鲜的多,卖果馅儿饼小甜糕的那些多半不往这边来,都在高楼街附近和金宝街沿线的戏园子笑话楼里。这边干活做买卖的多,没什么小孩儿和女人家,爱甜口的少。
赶路干活本就容易累,加上天又凉,再一听这吆喝声,不饿都得饿了更别提本来就有两分饥的。是以这些做小买卖的生意也挺好。
加上这脚店里虽许多活都要住店的人自己动手,到底还得有人做些常差,自然就得雇人。南城人多,愿意出力做工的也多。黄源朗带了几个管事忙了好些日子,才招够的人手。七娘定的规矩,起先的半年工钱同外头相类活计的工钱相仿,半年后勘定可用的,就算正式当差了,工钱直接加一半。这话一出来,凡被挑中的,哪个不勤勤恳恳?
只是这么一来,他们这脚店本来住店的价儿就不算高,这当差的工钱还多,一减一增,主家得的就少了。那日几人在一处闲话说起来,七娘道:“这也不是我由着性子定的,原是我公婆的意思。二老说了,这做买卖,不能惦记着把好处占尽,算个差不多的利息,尽量关连的人都得些好处,才是长久之计。我细想了也是这么个道理。
“一来我们脚店本就不是接待大商贾的,大家都是买卖人,东奔西走地赚点钱不容易,价儿收高了对谁都没好处。我一个人多收他十文钱,觉着贵了人家下回不来了,另外想办法去了,我这里不是少一个客人?我少收这点钱,人觉着合适了,本来能住亲戚家的,想想看也还是花钱省心,不是我多个客人?反正这房子都盖起来了,住的人总是越多越好的。
“二来我们这地方,原是在住家里头围的一块地。若是不能叫周围人家都因此得些好处,那就成了一方孤岛了,不纳福不生喜的,也算不得好买卖。且一样的,我这里工钱高了,自然越发多的人想来里头做活儿,做不好的就难待住了,还省了多加管事的钱,不也是好处?
“你要说准定赚多少还是准定赔不赔的,这做买卖都说不好这话。哪有稳赚不赔的买卖?!只是如今这么一来,算是客人也高兴,里头做活儿当差的也格外勤谨,我们也省心,已经算很好了。”
当时陈月娘几个人听了这话都赞她们家这买卖做得仁义,灵素是个“见贤思齐”的性子,既然这么做对,那我也这么做呗!
她想想自己没别的什么本事,一个就是种田。人家只能种田,她能种山。另一个就是做吃食了。毕竟苗十八就俩徒弟在这里。大师兄是三凤楼里的头灶,三凤楼的菜价是不用说的。且也不是你进去点个什么菜都能吃上头灶的手艺,寻常菜色都有别的师傅在呢。要是点个松鼠鳜鱼、福寿全、德源八宝鸭之类的倒是能请专厨,可这得多少银子?!多少人没事能吃这个去!
可她这里就不一样了,她自认手艺也不赖呢,这样本事,反正做自己一家人吃的也是做,多做点拿出来卖给路人不也挺好?叫人也尝尝自己这在凡间学到的本事。
所以这么一论,她这买卖还真又是同七娘学的。只是这回长进了,不是学表,是学了里了。
七娘咯咯乐起来,同灵素说话就这样,她就没那根觉得被人的什么话给伤着了的筋,只有是这样或者不是这样,所以这俩人才能处到一块儿去。
七娘摇头:“从前卖山货、在县里养鸡养猪,这些我认了,还真是我教的。”说着伸手一指东边窗口那一只大铁鏊子和一个冒着热气的蒸锅道,“这个又怎么是我教的了!我自己都没做过这买卖呢!”
灵素正色道:“不是你上回说的嘛!这做买卖就是要叫人得了好处,最好是自己这里有余的,刚好用在旁人的刀刃上。这放自己这里也不值什么的,却能大大助益了别人,这就是个好买卖。所以我才做这个的。你看,这些东西都是我山上地里种的,自家吃也吃不了这么多,做成吃食,人家还觉得挺好吃,不挺好?你看,都是同你学的。”
七娘听了大笑,算认了她这话了。
这话自然不假。原是因为脚店群买卖开起来了,且生意越来越好,就同七娘一开始说的那样,来往的确实是小客商多。还有些远地方村里,收了一村的什么东西,摇了船过来,也不是一日半日就能寻着买主的。若有亲戚在这里,还能对付住几天,没有的话,就只能住店了。这德源县的客店比康宁府自然便宜多了,可在乡里来的人看来,还是贵。
逢着天热的时候,多有在桥底下大树下或者干脆船上窝一宿两宿对付的,可如今天冷了,还老下雨,这么着身子吃不消。要是害了病,这省下的钱还不够喝汤药的。所以还是得找个瓦片顶头处才成。
这脚店群就开的是时候了。住一宿最便宜的才几个钱,那是论不上单间了,五六个人一屋,不过至少暖和,能遮风避雨。要吃点喝点,脚店也有伙房,同二荤铺相类,能给加工饭菜。你自己去买点米面菜蔬回来,付几个钱给你烧好了。若是懒得烦,直接吃碗面也贵不到哪儿去。或者有自己带了干粮的,那边有客灶供用,花二三文薪柴使费就得。
这里聚了人气,提篮的小买卖人也多了。在楼下转着圈吆喝:“满麻烧饼,夹猪头肉咧!”“大馅儿馒头,细葱韭黄青蒜、五花大肉……”“熏鱼大虾,白水羊蹄唻!”这都卖干香咸鲜的多,卖果馅儿饼小甜糕的那些多半不往这边来,都在高楼街附近和金宝街沿线的戏园子笑话楼里。这边干活做买卖的多,没什么小孩儿和女人家,爱甜口的少。
赶路干活本就容易累,加上天又凉,再一听这吆喝声,不饿都得饿了更别提本来就有两分饥的。是以这些做小买卖的生意也挺好。
加上这脚店里虽许多活都要住店的人自己动手,到底还得有人做些常差,自然就得雇人。南城人多,愿意出力做工的也多。黄源朗带了几个管事忙了好些日子,才招够的人手。七娘定的规矩,起先的半年工钱同外头相类活计的工钱相仿,半年后勘定可用的,就算正式当差了,工钱直接加一半。这话一出来,凡被挑中的,哪个不勤勤恳恳?
只是这么一来,他们这脚店本来住店的价儿就不算高,这当差的工钱还多,一减一增,主家得的就少了。那日几人在一处闲话说起来,七娘道:“这也不是我由着性子定的,原是我公婆的意思。二老说了,这做买卖,不能惦记着把好处占尽,算个差不多的利息,尽量关连的人都得些好处,才是长久之计。我细想了也是这么个道理。
“一来我们脚店本就不是接待大商贾的,大家都是买卖人,东奔西走地赚点钱不容易,价儿收高了对谁都没好处。我一个人多收他十文钱,觉着贵了人家下回不来了,另外想办法去了,我这里不是少一个客人?我少收这点钱,人觉着合适了,本来能住亲戚家的,想想看也还是花钱省心,不是我多个客人?反正这房子都盖起来了,住的人总是越多越好的。
“二来我们这地方,原是在住家里头围的一块地。若是不能叫周围人家都因此得些好处,那就成了一方孤岛了,不纳福不生喜的,也算不得好买卖。且一样的,我这里工钱高了,自然越发多的人想来里头做活儿,做不好的就难待住了,还省了多加管事的钱,不也是好处?
“你要说准定赚多少还是准定赔不赔的,这做买卖都说不好这话。哪有稳赚不赔的买卖?!只是如今这么一来,算是客人也高兴,里头做活儿当差的也格外勤谨,我们也省心,已经算很好了。”
当时陈月娘几个人听了这话都赞她们家这买卖做得仁义,灵素是个“见贤思齐”的性子,既然这么做对,那我也这么做呗!
她想想自己没别的什么本事,一个就是种田。人家只能种田,她能种山。另一个就是做吃食了。毕竟苗十八就俩徒弟在这里。大师兄是三凤楼里的头灶,三凤楼的菜价是不用说的。且也不是你进去点个什么菜都能吃上头灶的手艺,寻常菜色都有别的师傅在呢。要是点个松鼠鳜鱼、福寿全、德源八宝鸭之类的倒是能请专厨,可这得多少银子?!多少人没事能吃这个去!
可她这里就不一样了,她自认手艺也不赖呢,这样本事,反正做自己一家人吃的也是做,多做点拿出来卖给路人不也挺好?叫人也尝尝自己这在凡间学到的本事。
所以这么一论,她这买卖还真又是同七娘学的。只是这回长进了,不是学表,是学了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