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页
“你的意思是,效仿英格兰。”政和帝眯了眯眼睛,在心里否决了这个提议,虽然重新开始注重海军并且大力发展,目前的水平也只能保证近海战争不败,以及保护本朝的商船而已,想要染指北非等地成本太多,何况也要做好和英格兰开战的准备。
“当然不是,英格兰采取这样的法子有它们的地缘,经济和政治作为后盾。但是我们可以把目标放在英格兰身上。据说英格兰已经把目标从北非等地转向了印度以及我们。”贾珍在推算了一下,大概还有七八年,东印度公司就要成立了。
“擒贼先擒王,既然英格兰从其他国家掠夺来了财富,并且开始觊觎我们,那么何不我们先发制人,不仅能够解决我们的燃眉之急,也能够打破英格兰整合发展的进程。”贾珍眯起了眼睛,嘴角弯起一丝冷笑。
“鸦/片。”贾珍笑了笑,继续道。鸦片这个词一出口,所有的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贾珍身上,作为重臣,大家对于鸦片并不陌生,在与缅甸等地相邻的边界,甚至云贵一带,鸦片绝对是令人闻之变色的东西,尤其是在商业被鼓励之后,经济的确繁荣起来,但是很多不好的东西也开始盛行,比如说鸦/片,罂/粟壳。朝廷为此已经颁布了好几次禁令,甚至一带发现有人贩卖罂/粟,鸦片,就实行死刑。
“这样是不是太过了,有违道义。”刑部尚书犹豫了片刻,开口道。贾珍的法子确实很好,但是这实在违背了一个大国,上国所为。
“刑部尚书是担心英格兰的报复,还是说担心其他国家效仿之。”贾珍立刻听明白了刑部尚书的言下之意。之前政和帝所改革的朝贡政策,其实本质上也是安边政策――毕竟能够用钱解决的问题都不是问题,用朝贡所赏赐的银钱帮助那些小国维护本国的稳定,这也是变相保证了大央朝边境的安稳,只可惜不提日后会有日/本这个白眼狼,就说在新/中/国艰难成立发展之时,就有印度觊觎西藏,为了维护主权和领土,中/国在极度困难的情况下打赢了对印战争,连越南(古称安南)弹丸之地,古时甚至主动要求并入版图的小国,都敢袭击中/国边境,直到被中/国彻底打断国运之后,仍在南海时不时骚扰中国。
第121章 请缨
未等贾珍开口,一边沉思的韩昌竟是先开口了。“微臣想是明白了吏部尚书的意思,我朝有那么多的附属之国,往日里多给钱粮之物,圣上登基之后,却以节俭为要,那些小国心生不满,但是碍于我朝强盛,不敢有些许动静,如今倒是可用那些附属之国出面做这些事情,一来与我朝名声无碍,二来也算是减轻我朝朝贡负担。”“韩大人真是叫下官佩服。”贾珍点了点头,随即开口道:“只是国富民强,虽是边陲小国,但是也要须防其狼子野心,万一有了太多的财富,只怕是要有边乱,依我说,不如借他们的地和人,但是却握在我们的手上,只要多送些金银丝绸之物便可。”
“这倒是个好主意。”政和帝轻轻地敲着桌案,大家都知这是政和帝思考之时惯常的习惯,“可是多给金银财物,也难道他们不生异变。”“臣有一法子,不如在那些边陲之地设立外事府,并配有军队,名义上只说是为了保护公司,商队,私底下也可作为监视之用。眼下他们正逢灾害之年,正是可趁之机。”礼部尚书柳鸿飞考量了片刻,缓缓开口道。“你们去拟个条陈吧!”政和帝叹了口气,开口道。“陛下三思啊,文人一张嘴,只怕到时候就又是一番麻烦。”刑部尚书开口道,眼下改革困难重重,又要打战,已经有文人提笔开始批判政和帝,甚至还鼓动民意,掀起了不少风波来。
“朕自登基以来,所做之事不胜枚举,出格的不止这一件了,不差让文人再说几句。只是刑部尚书所说之事,这些读书人煽动百姓□□倒的确该注意,可有解决办法?”政和帝也头疼着刑部尚书所奏之事,翻出了刑部尚书这几日所写的条陈,递给了在座的心腹一阅。
众人面面相觑,最好的办法莫过于告诉老百姓实情,可是这些谋划又怎么可能和老百姓说清楚,老百姓都知道了,那么别的国家也都知道得一清二楚了。可若是强行镇压,反而更失民心。“既然是刑部主管的事情,便由刑部尚书先说吧。”政和帝先点了刑部尚书的名。“陛下,古人云,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所以当行非常之法方可。”刑部尚书顿了顿开口道,“臣觉得与其被动等着文人闹事,不如我们反戈一击。这民间俗话不是说,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每多读书人。若是把他们这些闹事分子的名声败坏干净,成了人人喊打之徒,也不会有百姓愿意与之同流合污。”
“臣觉得刑部尚书所言甚是,例如这带头的柴万智,平日里常常虐打下人,又常常与一些富商狼狈为奸,乃是十足的诉棍。若是揭发了这些往事,只怕老百姓恨不得把柴万智打死,又怎么会跟着柴万智走呢!”柳鸿飞沉吟片刻,开口道。
政和帝点了点头,转身便写了一道密令,吩咐侍从直接送达至处理此事的官员。不日,贾珍便与众人拟好了有关条陈,呈交给政和帝阅览了一番。政和帝几番细量之下,便选了几处与本朝相邻但是关系一般的地方,一个乃是天竺,另一个则是淡马锡。贾珍看到天竺的时候愣了愣,看来无论怎么发展,印度都摆脱不了做所谓的贸易中转站。这个时候的印度算是后期莫卧儿时期,皇帝大都昏庸无能,地方割据势力开始起来,但是决定印度的命运却是欧洲人。至于淡马锡——贾珍一时半会儿还真的想不起来,还是柳鸿飞将淡马锡指给了贾珍看,贾珍看到那个黄金水道——马六甲海峡,不禁恍然大悟,原来是新加坡,就是那个所谓的花园国家啊。贾珍耸了耸肩膀,马六甲海峡的确很有存在感,但是新加坡实在是太让人喜欢不起来。而在此时,海运还未兴起,欧亚大陆的沟通主要还是靠陆路的时候,新加坡更是一个毫无存在感的地方,唯一值得记载的就是元朝人曾经来过这块地方寻找大象的存在。
“当然不是,英格兰采取这样的法子有它们的地缘,经济和政治作为后盾。但是我们可以把目标放在英格兰身上。据说英格兰已经把目标从北非等地转向了印度以及我们。”贾珍在推算了一下,大概还有七八年,东印度公司就要成立了。
“擒贼先擒王,既然英格兰从其他国家掠夺来了财富,并且开始觊觎我们,那么何不我们先发制人,不仅能够解决我们的燃眉之急,也能够打破英格兰整合发展的进程。”贾珍眯起了眼睛,嘴角弯起一丝冷笑。
“鸦/片。”贾珍笑了笑,继续道。鸦片这个词一出口,所有的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贾珍身上,作为重臣,大家对于鸦片并不陌生,在与缅甸等地相邻的边界,甚至云贵一带,鸦片绝对是令人闻之变色的东西,尤其是在商业被鼓励之后,经济的确繁荣起来,但是很多不好的东西也开始盛行,比如说鸦/片,罂/粟壳。朝廷为此已经颁布了好几次禁令,甚至一带发现有人贩卖罂/粟,鸦片,就实行死刑。
“这样是不是太过了,有违道义。”刑部尚书犹豫了片刻,开口道。贾珍的法子确实很好,但是这实在违背了一个大国,上国所为。
“刑部尚书是担心英格兰的报复,还是说担心其他国家效仿之。”贾珍立刻听明白了刑部尚书的言下之意。之前政和帝所改革的朝贡政策,其实本质上也是安边政策――毕竟能够用钱解决的问题都不是问题,用朝贡所赏赐的银钱帮助那些小国维护本国的稳定,这也是变相保证了大央朝边境的安稳,只可惜不提日后会有日/本这个白眼狼,就说在新/中/国艰难成立发展之时,就有印度觊觎西藏,为了维护主权和领土,中/国在极度困难的情况下打赢了对印战争,连越南(古称安南)弹丸之地,古时甚至主动要求并入版图的小国,都敢袭击中/国边境,直到被中/国彻底打断国运之后,仍在南海时不时骚扰中国。
第121章 请缨
未等贾珍开口,一边沉思的韩昌竟是先开口了。“微臣想是明白了吏部尚书的意思,我朝有那么多的附属之国,往日里多给钱粮之物,圣上登基之后,却以节俭为要,那些小国心生不满,但是碍于我朝强盛,不敢有些许动静,如今倒是可用那些附属之国出面做这些事情,一来与我朝名声无碍,二来也算是减轻我朝朝贡负担。”“韩大人真是叫下官佩服。”贾珍点了点头,随即开口道:“只是国富民强,虽是边陲小国,但是也要须防其狼子野心,万一有了太多的财富,只怕是要有边乱,依我说,不如借他们的地和人,但是却握在我们的手上,只要多送些金银丝绸之物便可。”
“这倒是个好主意。”政和帝轻轻地敲着桌案,大家都知这是政和帝思考之时惯常的习惯,“可是多给金银财物,也难道他们不生异变。”“臣有一法子,不如在那些边陲之地设立外事府,并配有军队,名义上只说是为了保护公司,商队,私底下也可作为监视之用。眼下他们正逢灾害之年,正是可趁之机。”礼部尚书柳鸿飞考量了片刻,缓缓开口道。“你们去拟个条陈吧!”政和帝叹了口气,开口道。“陛下三思啊,文人一张嘴,只怕到时候就又是一番麻烦。”刑部尚书开口道,眼下改革困难重重,又要打战,已经有文人提笔开始批判政和帝,甚至还鼓动民意,掀起了不少风波来。
“朕自登基以来,所做之事不胜枚举,出格的不止这一件了,不差让文人再说几句。只是刑部尚书所说之事,这些读书人煽动百姓□□倒的确该注意,可有解决办法?”政和帝也头疼着刑部尚书所奏之事,翻出了刑部尚书这几日所写的条陈,递给了在座的心腹一阅。
众人面面相觑,最好的办法莫过于告诉老百姓实情,可是这些谋划又怎么可能和老百姓说清楚,老百姓都知道了,那么别的国家也都知道得一清二楚了。可若是强行镇压,反而更失民心。“既然是刑部主管的事情,便由刑部尚书先说吧。”政和帝先点了刑部尚书的名。“陛下,古人云,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所以当行非常之法方可。”刑部尚书顿了顿开口道,“臣觉得与其被动等着文人闹事,不如我们反戈一击。这民间俗话不是说,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每多读书人。若是把他们这些闹事分子的名声败坏干净,成了人人喊打之徒,也不会有百姓愿意与之同流合污。”
“臣觉得刑部尚书所言甚是,例如这带头的柴万智,平日里常常虐打下人,又常常与一些富商狼狈为奸,乃是十足的诉棍。若是揭发了这些往事,只怕老百姓恨不得把柴万智打死,又怎么会跟着柴万智走呢!”柳鸿飞沉吟片刻,开口道。
政和帝点了点头,转身便写了一道密令,吩咐侍从直接送达至处理此事的官员。不日,贾珍便与众人拟好了有关条陈,呈交给政和帝阅览了一番。政和帝几番细量之下,便选了几处与本朝相邻但是关系一般的地方,一个乃是天竺,另一个则是淡马锡。贾珍看到天竺的时候愣了愣,看来无论怎么发展,印度都摆脱不了做所谓的贸易中转站。这个时候的印度算是后期莫卧儿时期,皇帝大都昏庸无能,地方割据势力开始起来,但是决定印度的命运却是欧洲人。至于淡马锡——贾珍一时半会儿还真的想不起来,还是柳鸿飞将淡马锡指给了贾珍看,贾珍看到那个黄金水道——马六甲海峡,不禁恍然大悟,原来是新加坡,就是那个所谓的花园国家啊。贾珍耸了耸肩膀,马六甲海峡的确很有存在感,但是新加坡实在是太让人喜欢不起来。而在此时,海运还未兴起,欧亚大陆的沟通主要还是靠陆路的时候,新加坡更是一个毫无存在感的地方,唯一值得记载的就是元朝人曾经来过这块地方寻找大象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