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页
贾珍现在可是一心扑在了女儿的亲事上,他和楚氏两人俩个人挑挑拣拣,只剩下了不过六七家。楚氏瞧着名单笑了笑,手指轻轻地指了指名单上的一个名字,说:“前儿永宁侯夫人还跟我透露出点意思。我虽有些心动,可并没有立刻应下来。”贾珍听了楚氏的话,挑了挑眉,勋贵里其实也有不少小圈子,永宁侯叶成大概算得上是隐士派的,不过其嫡长子叶循倒是很出挑,十分上进且品行端正,眼下虽无功名在身,但是也是极其难得的了。何况,他们这等人家也并不非要科举出头,若是真从科举出身,入朝为官的话也不过是锦上添花罢了。就是他当初也不是不能捐官,从而入朝为官,只不过因着各种缘故,还是走科举的路子更好些。
“嗯。”贾珍点了点头,这种事情到底还是两方都愿意才好,既然能叫楚氏点头的话,想必永宁侯夫人并不是那些心胸狹隘难缠的夫人太太。“那就这么定了吧。”贾珍是个干脆的人,他已经把这些名单上的人家打听得仔仔细细,楚氏也是聪明人,叶循确实是个极好的人选,永宁侯也是个有趣的人,若不是他为静姝的亲事花了大力气,只怕也找不出他这么个人来,大隐隐于世,能做到这般的人可不简单。
贾敬夫妇对静姝的亲事并没有异议,长公主也很满意这门亲事,她的外孙女配皇孙都是够的,同是上进儿郎,还是挑家世稳妥的才更妥当些。双方本就有意,又见过几回面,彼此更加满意对方,双方合好了八字,一切妥当,这亲事便很快就定了下来。其实不独贾珍夫妇着急,就是永宁侯夫妇也着急,你说大家的圈子就这么小,还要排掉卷入夺嫡风云的以及其他不太妥当的人家,合心意的也就那么几家了,下手不快点怎么行?上面可还有个皇帝为了自己儿孙虎视眈眈的呢。此外,不独贾珍夫妇怕皇帝一个脑抽惦记上他们的闺女,永宁侯夫妇也怕皇帝惦记上他们的儿子,当今圣上可是还有好几个闺女和孙女到了年纪还没嫁人,可是这些公主郡主大多被娇宠的刁蛮任性,到时候只怕把自己家搅个天翻地覆,而他们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了,哭死都没有用。
叶循和贾华的亲事就这么定了下来,这消息来得突然,毕竟俩家之前都是不声不响的。不过这件事情最吃惊的还是皇上,静姝是他看着长大的,贾珍又是行事妥帖之人,他就想着把静姝指给五皇子之子,顺便给自己的嫡子加加分量,把自己的六皇女许给永宁侯的儿子。皇帝对自己的打算极其满意,还等着到时候给自己这两个臣子惊喜,表示皇恩浩荡,结果没有想到的是自己被这两个臣子给了个惊喜。瞧着长公主一脸高兴的模样,皇帝也不好说什么,这亲事都已经敲定下来,众人都知晓了,他还能怎么办?早知道如此,他就应该早点下手,这下可好了,他看重的孙媳妇和女婿就没了。
皇帝心里很郁闷,但是贾珍夫妇以及永宁侯夫妇包括长公主却都松了口气,还好他们动作快,双方不免对彼此更有几分好感,和聪明人就是好说话,容易办事。皇帝郁闷憋屈,后宫众人的反应也是完全不一样。皇后知道静姝与永宁侯世子订婚一事之后,在心里不免松了口气,她不知道皇帝想把静姝指给谁,若是自己嫡亲的孙子还罢了,如果是别的话,难免会因此带来一些问题,这不是她乐意见到的,如此这般反倒是最好的结果了。德妃和淑妃这心里就带了几分不快,不愿嫁给尊贵的皇子皇孙,就挑个侯府世子,简直就是不识趣。可德妃和淑妃虽然心里对贾珍夫妇俩很是恼怒,但面对长公主的时候十分克制,不过还是找人给大皇子和二皇子透了透这消息。
大皇子和二皇子倒不在乎静姝这么个丫头,虽说静姝是郡主之女,长公主的孙女,又得皇帝喜欢,可他父亲贾珍虽然有宁国公留下的人脉,可其终究只是一个五品官罢了。若是能成,便在父亲面前增了几分体面,若是不成,对他们的妨碍终究不大。众位皇子忙着笼络一品至三品的官员,尤其是封疆大吏还来不及,现在暂时顾不上贾珍。
比起往年的收敛,小打小闹,随着七皇子进入了朝堂之后,皇子们的动静明显大了起来。五皇子虽然现下没有太子之名,但是打小就是照着储君的标准培养的,且还有一母同胞的七皇子帮忙,兄弟两人打小相互扶持。之前只有五皇子入朝,众人之间成隐隐制衡之势,五皇子凭着嫡子的身份略胜一筹,但七皇子进入朝堂之后,这格局平衡就被打破,难怪其他诸位皇子们开始着急,不少品阶不算太高的官员都已经感觉到了风雨欲来的势头。
而在勋贵中这种势头和感觉便愈加地强烈,北静王抱病不出,北静王世子要在自家父亲跟前孝敬,自然也不会出门。东平郡王一向是闲散王爷,众人也不会去打扰他。剩下的除了与大皇子和二皇子沾亲带故的,或是心有野望蠢蠢欲动的,都开始慢慢地团在一起,勋贵们究其祖上,大多是军伍出身,因此瞧着竟是声势极大。大皇子和二皇子在朝中的地位和说话分量便因此水涨船高,手下的门客幕僚也因此多了起来,旁的不说,户部陕西清吏司郎中就是大皇子的人。
相比大皇子和二皇子而言,五皇子就相对显得弱势,因此这次文渊帝还特意嘉奖了一番五皇子,并为五皇子的嫡长子挑选了二品大员费适的嫡长女作为妻子。五皇子示弱于皇帝,皇帝就会越偏袒他,大皇子和二皇子则愈要联合勋贵朝臣,好和太子对抗。贾珍不在局中,看得分明,大皇子和二皇子既已经和勋贵,尤其是西宁王以及南安郡王沾了边,除非他们能够谋反,彻底翻天覆地,只怕只能与皇位彻底说再见,然而皇帝在这之后定然会调转枪头,转而针对太子,以弥补自己心中对大皇子和二皇子的愧疚,太子的位置就会岌岌可危。贾珍好奇的是三皇子以及四皇子会在其中充当什么作用?
“嗯。”贾珍点了点头,这种事情到底还是两方都愿意才好,既然能叫楚氏点头的话,想必永宁侯夫人并不是那些心胸狹隘难缠的夫人太太。“那就这么定了吧。”贾珍是个干脆的人,他已经把这些名单上的人家打听得仔仔细细,楚氏也是聪明人,叶循确实是个极好的人选,永宁侯也是个有趣的人,若不是他为静姝的亲事花了大力气,只怕也找不出他这么个人来,大隐隐于世,能做到这般的人可不简单。
贾敬夫妇对静姝的亲事并没有异议,长公主也很满意这门亲事,她的外孙女配皇孙都是够的,同是上进儿郎,还是挑家世稳妥的才更妥当些。双方本就有意,又见过几回面,彼此更加满意对方,双方合好了八字,一切妥当,这亲事便很快就定了下来。其实不独贾珍夫妇着急,就是永宁侯夫妇也着急,你说大家的圈子就这么小,还要排掉卷入夺嫡风云的以及其他不太妥当的人家,合心意的也就那么几家了,下手不快点怎么行?上面可还有个皇帝为了自己儿孙虎视眈眈的呢。此外,不独贾珍夫妇怕皇帝一个脑抽惦记上他们的闺女,永宁侯夫妇也怕皇帝惦记上他们的儿子,当今圣上可是还有好几个闺女和孙女到了年纪还没嫁人,可是这些公主郡主大多被娇宠的刁蛮任性,到时候只怕把自己家搅个天翻地覆,而他们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了,哭死都没有用。
叶循和贾华的亲事就这么定了下来,这消息来得突然,毕竟俩家之前都是不声不响的。不过这件事情最吃惊的还是皇上,静姝是他看着长大的,贾珍又是行事妥帖之人,他就想着把静姝指给五皇子之子,顺便给自己的嫡子加加分量,把自己的六皇女许给永宁侯的儿子。皇帝对自己的打算极其满意,还等着到时候给自己这两个臣子惊喜,表示皇恩浩荡,结果没有想到的是自己被这两个臣子给了个惊喜。瞧着长公主一脸高兴的模样,皇帝也不好说什么,这亲事都已经敲定下来,众人都知晓了,他还能怎么办?早知道如此,他就应该早点下手,这下可好了,他看重的孙媳妇和女婿就没了。
皇帝心里很郁闷,但是贾珍夫妇以及永宁侯夫妇包括长公主却都松了口气,还好他们动作快,双方不免对彼此更有几分好感,和聪明人就是好说话,容易办事。皇帝郁闷憋屈,后宫众人的反应也是完全不一样。皇后知道静姝与永宁侯世子订婚一事之后,在心里不免松了口气,她不知道皇帝想把静姝指给谁,若是自己嫡亲的孙子还罢了,如果是别的话,难免会因此带来一些问题,这不是她乐意见到的,如此这般反倒是最好的结果了。德妃和淑妃这心里就带了几分不快,不愿嫁给尊贵的皇子皇孙,就挑个侯府世子,简直就是不识趣。可德妃和淑妃虽然心里对贾珍夫妇俩很是恼怒,但面对长公主的时候十分克制,不过还是找人给大皇子和二皇子透了透这消息。
大皇子和二皇子倒不在乎静姝这么个丫头,虽说静姝是郡主之女,长公主的孙女,又得皇帝喜欢,可他父亲贾珍虽然有宁国公留下的人脉,可其终究只是一个五品官罢了。若是能成,便在父亲面前增了几分体面,若是不成,对他们的妨碍终究不大。众位皇子忙着笼络一品至三品的官员,尤其是封疆大吏还来不及,现在暂时顾不上贾珍。
比起往年的收敛,小打小闹,随着七皇子进入了朝堂之后,皇子们的动静明显大了起来。五皇子虽然现下没有太子之名,但是打小就是照着储君的标准培养的,且还有一母同胞的七皇子帮忙,兄弟两人打小相互扶持。之前只有五皇子入朝,众人之间成隐隐制衡之势,五皇子凭着嫡子的身份略胜一筹,但七皇子进入朝堂之后,这格局平衡就被打破,难怪其他诸位皇子们开始着急,不少品阶不算太高的官员都已经感觉到了风雨欲来的势头。
而在勋贵中这种势头和感觉便愈加地强烈,北静王抱病不出,北静王世子要在自家父亲跟前孝敬,自然也不会出门。东平郡王一向是闲散王爷,众人也不会去打扰他。剩下的除了与大皇子和二皇子沾亲带故的,或是心有野望蠢蠢欲动的,都开始慢慢地团在一起,勋贵们究其祖上,大多是军伍出身,因此瞧着竟是声势极大。大皇子和二皇子在朝中的地位和说话分量便因此水涨船高,手下的门客幕僚也因此多了起来,旁的不说,户部陕西清吏司郎中就是大皇子的人。
相比大皇子和二皇子而言,五皇子就相对显得弱势,因此这次文渊帝还特意嘉奖了一番五皇子,并为五皇子的嫡长子挑选了二品大员费适的嫡长女作为妻子。五皇子示弱于皇帝,皇帝就会越偏袒他,大皇子和二皇子则愈要联合勋贵朝臣,好和太子对抗。贾珍不在局中,看得分明,大皇子和二皇子既已经和勋贵,尤其是西宁王以及南安郡王沾了边,除非他们能够谋反,彻底翻天覆地,只怕只能与皇位彻底说再见,然而皇帝在这之后定然会调转枪头,转而针对太子,以弥补自己心中对大皇子和二皇子的愧疚,太子的位置就会岌岌可危。贾珍好奇的是三皇子以及四皇子会在其中充当什么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