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不是陷阱,桃源科考站是不能放弃的。
失踪的工作人员,如果不幸死亡,遗体也必须运送回国。
“华夏可以不理睬这个莫名其妙的组织,但他找上了门,我们就不会退缩。”晏龙坚定地说。
上次在商都公路上,他们毫无准备,这次就不一样了。
***
沃斯托克地区,是南极大陆面积最平坦的一处冰原。
起初就是因为这里过于平坦,才迎来了科学家的注意,继而提出了冰下湖的假说。
这座冰下湖直到1996年才被确定存在,面积大约是一万四千平方米,现在湖区沿岸分布了大大小小十来个科考站,其中最大的就是联邦斯卡蒂站,是一个常年有工作人员驻守的站点。
此刻正在埋头工作的科研人员忽然感觉到地面一阵奇异的震动。
紧接着许多仪器也出现了记录中断、信号屏蔽的现象。
“是外面的天气变了吗?”
秋天过后的南极暴风雪,经常会导致这种情况,大家也习惯了。
“不是,雷达回波刚才没有显示会出现恶劣天气……大家注意!”
站长忽然想起前天华夏桃源站遭遇袭击的事,神情变了,招呼大家寻找武器,穿上防寒保护服。
斯卡蒂站整体呈葫芦形,科研人员主要聚集在较大的那个圆形建筑里工作,小的那个是休息区。
以安全程度来说,工作区的级别更高,所以大家也没吵着要跑,只是神情难免惊慌。
这里是南极,不是你跑出去喊救命就能得到帮助的地方,最重要的还是发出求救信号。
“斯卡蒂呼叫东方站……斯卡蒂呼叫安哥拉站……”
一个工作人员满头大汗地戴着耳机,不停地寻找着信号。
通常在这种时候,他们是拿着卫星电话或者卫星信号接收器去科考站外面,竖个天线或者调整一下频率,可是现在谁也不敢出去。
震动还在加剧。
忽然警报响了,科考站的系统音也在同一时间提醒:“C3区域出现大量积水。”
众人脸色都白了。
C3就是有探测钻头的工作区,一般打钻头都会选择在室外进行,但是沃斯托克上方的冰层实在太厚了,而且因为国际条约,不能使用普通钻头与设备进行作业,科学界担心钻头会把现代的细菌与微生物带入那个被封闭了无数年的冰下湖,从而对古生态体系造成破坏,所以关于沃斯托克冰下湖的钻探作业要求非常严格,连工作人员进出都要穿防护服。
“C3区域昨天不就是封闭了吗?”
“是……是啊!”
其实桃源站出事之后,大家第一个反应就是危险来自冰下湖。
比起各国政府听到消息之后,怀疑是“人”干的,怀疑华夏人有什么重大发现,然后被某个国家伪装成怪物袭击夺走的猜测,这些南极科考站的科学家们更倾向于湖里有东西。
当然他们也不想这么猜,主要是南极大陆上没有怪物,而这个时间还心甘情愿留在这里做科考的人,大家彼此都是认识的。
虽然不是天天见面,但是天天通讯打招呼,就像住在同一个村子里。
要说关系有多好,那是假的,但是关系也没有多糟,最大的矛盾就是学术争论。
——为了学术争论搞掉一个大国的科考站点,疯了吗?
斯卡蒂站的工作人员战战兢兢地打开监控,果然发现水位在不断上涨。
“不行,这……”
话还没说完,监控就消失了。
疯狂涌出的水柱像喷泉一样。
因为冰下湖的结构特殊,湖水含氧量非常高,猛然接触空气时,大量气体产生了反应,加上压力作用,狂涌而出的水流带来了大量泡沫,还在不断地膨胀。
“没事,C3区的门可以抵挡住这种冲击,我们计算过的。”
站长竭力镇定着安慰众人。
结果房间里传来一声尖叫,大家连忙往那边望,赫然发现房屋的缝隙里在漏水。
科考站就像一个密封的集装箱,墙壁也是特殊板材钉在一起的,现在这里仿佛成了一个牢笼。
“离开这里!”
站长咬牙下了决定。
这时大家已经穿好了防寒服,有人想要抱起机器,站长红着眼睛怒斥,然后自己拆掉了两个硬盘揣进衣服。
工作室大门打开的时候,赫然看到外面地上都是积水。
大家慌乱地往门口跑去,那里有雪地车,车上也有通讯设备。
“砰。”
一声巨响,水浪裹着一个黑乎乎的巨大物体从走廊这头冲了过来。
一个研究员还没来得及闪避,身体就被撞得直直飞出。
众人被水浪冲散,一边艰难地划动手臂,一边拼命呼喊。
只有站长抓住墙壁上的东西固定住身体,死死地盯着水中的那个阴影。
——仿佛钟乳石一般的锥形硬壳,挥舞着犹如腕足类的触手,在物体上留下了利齿的痕迹。
作者有话要说:直壳鹦鹉螺
奥陶纪的海洋霸主,长度可以达到六米到十米,喷水前进,水中速度惊人
现代章鱼鱿鱼的亲戚
正是在奥陶纪末期,南极洲大陆因为剧烈的板块运动,飘到了南极
第115章 南极
冰天雪地反射着阳光, 晃得人眼花。
失踪的工作人员,如果不幸死亡,遗体也必须运送回国。
“华夏可以不理睬这个莫名其妙的组织,但他找上了门,我们就不会退缩。”晏龙坚定地说。
上次在商都公路上,他们毫无准备,这次就不一样了。
***
沃斯托克地区,是南极大陆面积最平坦的一处冰原。
起初就是因为这里过于平坦,才迎来了科学家的注意,继而提出了冰下湖的假说。
这座冰下湖直到1996年才被确定存在,面积大约是一万四千平方米,现在湖区沿岸分布了大大小小十来个科考站,其中最大的就是联邦斯卡蒂站,是一个常年有工作人员驻守的站点。
此刻正在埋头工作的科研人员忽然感觉到地面一阵奇异的震动。
紧接着许多仪器也出现了记录中断、信号屏蔽的现象。
“是外面的天气变了吗?”
秋天过后的南极暴风雪,经常会导致这种情况,大家也习惯了。
“不是,雷达回波刚才没有显示会出现恶劣天气……大家注意!”
站长忽然想起前天华夏桃源站遭遇袭击的事,神情变了,招呼大家寻找武器,穿上防寒保护服。
斯卡蒂站整体呈葫芦形,科研人员主要聚集在较大的那个圆形建筑里工作,小的那个是休息区。
以安全程度来说,工作区的级别更高,所以大家也没吵着要跑,只是神情难免惊慌。
这里是南极,不是你跑出去喊救命就能得到帮助的地方,最重要的还是发出求救信号。
“斯卡蒂呼叫东方站……斯卡蒂呼叫安哥拉站……”
一个工作人员满头大汗地戴着耳机,不停地寻找着信号。
通常在这种时候,他们是拿着卫星电话或者卫星信号接收器去科考站外面,竖个天线或者调整一下频率,可是现在谁也不敢出去。
震动还在加剧。
忽然警报响了,科考站的系统音也在同一时间提醒:“C3区域出现大量积水。”
众人脸色都白了。
C3就是有探测钻头的工作区,一般打钻头都会选择在室外进行,但是沃斯托克上方的冰层实在太厚了,而且因为国际条约,不能使用普通钻头与设备进行作业,科学界担心钻头会把现代的细菌与微生物带入那个被封闭了无数年的冰下湖,从而对古生态体系造成破坏,所以关于沃斯托克冰下湖的钻探作业要求非常严格,连工作人员进出都要穿防护服。
“C3区域昨天不就是封闭了吗?”
“是……是啊!”
其实桃源站出事之后,大家第一个反应就是危险来自冰下湖。
比起各国政府听到消息之后,怀疑是“人”干的,怀疑华夏人有什么重大发现,然后被某个国家伪装成怪物袭击夺走的猜测,这些南极科考站的科学家们更倾向于湖里有东西。
当然他们也不想这么猜,主要是南极大陆上没有怪物,而这个时间还心甘情愿留在这里做科考的人,大家彼此都是认识的。
虽然不是天天见面,但是天天通讯打招呼,就像住在同一个村子里。
要说关系有多好,那是假的,但是关系也没有多糟,最大的矛盾就是学术争论。
——为了学术争论搞掉一个大国的科考站点,疯了吗?
斯卡蒂站的工作人员战战兢兢地打开监控,果然发现水位在不断上涨。
“不行,这……”
话还没说完,监控就消失了。
疯狂涌出的水柱像喷泉一样。
因为冰下湖的结构特殊,湖水含氧量非常高,猛然接触空气时,大量气体产生了反应,加上压力作用,狂涌而出的水流带来了大量泡沫,还在不断地膨胀。
“没事,C3区的门可以抵挡住这种冲击,我们计算过的。”
站长竭力镇定着安慰众人。
结果房间里传来一声尖叫,大家连忙往那边望,赫然发现房屋的缝隙里在漏水。
科考站就像一个密封的集装箱,墙壁也是特殊板材钉在一起的,现在这里仿佛成了一个牢笼。
“离开这里!”
站长咬牙下了决定。
这时大家已经穿好了防寒服,有人想要抱起机器,站长红着眼睛怒斥,然后自己拆掉了两个硬盘揣进衣服。
工作室大门打开的时候,赫然看到外面地上都是积水。
大家慌乱地往门口跑去,那里有雪地车,车上也有通讯设备。
“砰。”
一声巨响,水浪裹着一个黑乎乎的巨大物体从走廊这头冲了过来。
一个研究员还没来得及闪避,身体就被撞得直直飞出。
众人被水浪冲散,一边艰难地划动手臂,一边拼命呼喊。
只有站长抓住墙壁上的东西固定住身体,死死地盯着水中的那个阴影。
——仿佛钟乳石一般的锥形硬壳,挥舞着犹如腕足类的触手,在物体上留下了利齿的痕迹。
作者有话要说:直壳鹦鹉螺
奥陶纪的海洋霸主,长度可以达到六米到十米,喷水前进,水中速度惊人
现代章鱼鱿鱼的亲戚
正是在奥陶纪末期,南极洲大陆因为剧烈的板块运动,飘到了南极
第115章 南极
冰天雪地反射着阳光, 晃得人眼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