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琅是个俗人,没想着什么封候拜相青史留名,哪怕两度为相了,也依然还贪财好色。
    可这并不妨碍当他看到大唐君臣们走了弯路时,忍不住出来拉一把。
    李世民有些天真,以为人家喊他一声天可汗,就真的成了他的子民了,却并没有或者说不愿意去往深层次想。
    郁射设也好,改名秦国忠也罢,只要他手里还有十万人马,只要他还有自己的地盘,那么不管他是不是留在长安,这些人马其实都是受他统领,哪怕过个几代,这些人马就算从丰州移驻到朔方,也不会改变这点分毫。
    他们始终有反的能力。
    而朝廷要做的,就是不给他这个能力,让他们想反都不行,而不是让他们有能力而却一直不反。
    这就好比有些愚蠢的妻子,故意考验丈夫一样,故意制造机会让丈夫出轨,可事实上又有几个男人真正经的起考验呢。
    人性经不起考验,毕竟古往今来圣人就那么几个。
    最好的办法就是不给他们这种机会,不给他们这种能力。
    不管是让郁射部留在丰州,还是迁到朔方,只要不拆分他们的部落人马,不收走他们的自治之权,那就不会有任何改变,威胁隐患便一直存在。
    “陛下,臣非对怀化郡王有什么不满,更不是对郁射部不满,相反,臣其实挺喜欢怀化郡王,人豪爽大方,又心向大唐,郁射部的牧民们也友好热情,可是,臣身为陛下之臣,身为大唐之臣,得为大唐后世计,得为子孙计。”
    “胡人内附之策,错不在当下,而是错在将来!”
    一个错在将来,让李世民彻底警醒。
    要知道,当皇帝的,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防范,防范权臣,防范奸佞,防范这个防范那个,所有的防范,其实最基于一点,罪在将来。
    一个人或者一个国家,或者一条政策,不仅要看眼下是不是好的,还要看将来有没有隐患。
    正所谓罪在将来,就是现在没问题,可将来可能会出问题。
    用人如此,治国如此。
    “你有何建议?既不能伤害内附胡人之心,又能防患未来?”李世民这个时候还是比较在意安稳内附胡人这个前提不能破坏。
    “陛下,首先有一条红线,就是不能让胡人越过长城!”
    李世民点了点头,表示这条可以接受。
    “其次,安北大都护府内所设六州为正州,大唐正州之内,不应再有羁縻之州,不能再有国中之国,不能再划出地方来给胡人自治。”
    秦琅提议,对于如郁射部这样人口达到万帐的大部族,要采用数策并下的方法来安置他们。
    而抽调青壮南下岭南只是其一,这是抽丁之策。
    郁射部有万帐,那么朝廷可以每帐抽一丁,以六千调往岭南,以平蛮乱为由,待俚人平定后,可就地安置于岭南,将其以旅或队为单位,分散置于诸州、统军府。
    另四千人,则可按此例,抽往西南的黔中、云南、蜀西等地,可以让这些人负责养军马或者是负责后勤运输这些。
    然后再来一次每帐抽一丁,这次抽出一万丁来,以百人一旅或是五十人一队,分别安排到大唐的陇右河朔等各地的牧监去养马养牛。
    如此一来,就抽走两万青壮了。
    一个万帐部落,实力虽强,可也就最多十万左右人马,这还得包括老弱妇孺和奴隶,这一下子抽掉两万青壮,实际上,这个郁射部的青壮就去掉近半了,他们也等于被削掉了一半的战斗力。
    对剩下的郁射部,可以推恩分封。
    “怀化郡王在长安不愿离开,那么朝廷正好可顺势推恩分封其诸子,郡王十子,可皆封为侯,让他们各统千帐,给他们划分部众、牛马,最重要的划分草场,订立界线。”
    “十侯互不统领,各不干扰,禁止越界,但有诉讼争议,可由都护府于春秋之际,定期举行会盟,。”
    秦琅提出,郁射部万帐人马,要拆分成十部。
    最好是把这十部分开,不能聚在一起。
    秦琅的意思是要把郁射部从河套,迁到狼山口外去游牧,重新给他们划分草场,每一个部可编为一旗,若干个旗编成一个盟。
    这类似于满人后来对蒙古人的统治改编组织,加强管理,效果还是不错的。
    对于那些在漠南的杂胡,甚至是长城内的杂胡,则进一步管理,直接让他们入籍,把一些杂胡部落,改成朝廷的牧场等。
    “郁射部万帐,划分十部,每部一旗,再与其它突厥、铁勒等部间杂相隔,划定界线,然后再划成几个盟,由朝廷派人担任宣抚使,各旗由朝廷从旗中贵族中挑选任命,任巡抚使。”
    李世民听出了些味道。
    “陛下,朝廷必须要能实际统领这些内附胡人,不能任由他们自治,一味简单的羁縻毫无意义,必须得建立社会秩序,必须得建立行政区划,和各级行政组织。”
    秦琅不再按传统给这些内附胡人设置羁縻州,就是要区分过去的管理方式。
    盟和旗,不仅仅是换个名,而是要换个全新的管理体系。
    不再是过去那种胡人自治体系了,而是朝廷深层参与管理的新体系。
    就拿郁射部来说,以前他们是一整个部落,有一个首领,但现在秦琅要将他们拆成十个旗,与其它部落旗分属于三五个盟。盟将由朝廷派官担任,旗主则也要由朝廷授封。
    最重要的是,这样一来,郁射部一部变十部,互不统属了,这对朝廷的威胁自然就更小了。
    各旗人口都要入籍,都要纳税。
    都将置于大唐的统一管理之下。
    “过于激进了一点。”
    李世民听完之后,最后给出了一个评价,这只能说很美好的理想,但现在并不好实行。
    秦琅看到的是如今归附的这些胡人,而李世民眼光却在看着还未归附的颉利部、突利部、铁勒等部,甚至是西突厥、吐谷浑、高句丽等等蛮夷胡族,如果现在出台的政策过于激进,那么其它胡人以后未必就会甘愿归附了。
    不过他也承认秦琅说的这些也有道理。
    于是沉吟再三。
    李世民决定稍稍修正一下秦琅的提议。
    从郁射设等内附部,先一帐抽一丁,调到岭南、西南等地平蛮夷、镇地方,但朝廷承认三年为期,三年期满,这些人可以回家,再换一批胡人过来。
    这三年相当于为大唐服兵役,立功则授官,伤亡有抚恤。
    再从诸部一帐抽一丁,到各处建牧场或是派到各牧场去为朝廷和皇家放牧,也是三年为期。
    秦琅提出要把所有内附胡人安置到阴山以北,李世民觉得这条不太现实。
    如今大唐人口少,就算真有能力把这些胡人安置北迁,可丰胜顺化云朔等地包括盐银等州,也一样空虚,总不能荒芜。
    所以李世民认为还是应当折中一下。
    对于这些内附胡人,可以推恩分封拆分,但不需要搞盟旗这么复杂,直接将这些拆分的部落,设为羁縻州县好了。如郁射部分封十子为侯,划十部,则每部编为一个县,与其它内附胡族五六个县编为一个州。
    这些州县为羁縻州县,隶属于安北大都护府下的正州之中。
    羁縻刺史、县令,由朝廷授封这些内附胡人首领担任,长史、司马、参军事等则由朝廷派官担任。
    另一方面,也要人丁入籍,授分牧场,划分边界,禁止越界。
    有纠纷争议等,先由羁縻州审理,然后再上报正州衙门审核·······
    安北大都护府下六正州,每州下辖四个羁糜州,每羁縻州下再辖六个羁糜县,给这些羁糜州县,明确划分好界线,使的汉胡间杂居住。
    皇帝有皇帝的考虑。
    不过这个结果,秦琅还是有些不满意的。
    这样做,还是给他们太大权力了。
    “陛下,羁縻刺史、县令,必须由朝廷从诸部中选拔授封·······”
    二十四羁縻州,一百四十四个羁縻县,实在有些太多了,不过如果真能够彻底的做到推恩分封,那么数量多些,倒也有利于削弱部落的实力。
    只是依然有很多后患的。
    可李世民已经觉得这样已经不错了,否则,内附的胡人估计就会不满,要背叛,那么将来还如何招附东西突厥、铁勒、吐谷浑等诸胡呢?
    羁縻州刺史封侯,羁縻县令则封伯。
    朝廷不另给食邑,但对这些羁縻州县制订税赋,规定县中所得赋税三分,一分归县封伯,一分归州封侯,一分入国库。
    “你觉得秦国忠会愿意接受吗?”皇帝问。
    秦琅对秦国忠还是比较了解的,“陛下推恩分封,一次授封他十个儿子皆为侯爵,又各授刺史之职,他岂有不愿意的?甚至他的孙子孙侄们还能封伯任县令,有六十个伯爵、县令位置呢!”
    秦国忠当初归附朝廷的时候,只怕也根本没有想过大唐能够这么迅速的控制河套,甚至直接让颉利都跪伏,所以他原本可能还打着抱上大唐粗腿,然后继续控制着丰州,跟颉利叫板,过他逍遥日子呢,可现在这种局势变化之快,快到郁射设根本没的反应的机会,他现在除了接受大唐的安排,没第二条路可走。
    大唐的安排虽不如他曾经的打算,但也还算可以,因此他不可能抗拒的,只能接受。
    “好,这事就由你去跟秦国忠说明,让他召诸兄弟、子孙等入京受封!”李世民倒也直接把这任务交给了秦琅。
    秦琅应下。
    虽然现在的结果不尽如人意,但总比朝中温彦博等人提出的要把内附胡人安置到长城以内,甚至安置到关中、河南、河北去的强。

章节目录

贞观俗人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耽美小说只为原作者木子蓝色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木子蓝色并收藏贞观俗人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