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6章 安利
赵宽招了, 把所有的事情都交代得一清二楚。从他被选中参加这个潜伏计划开始,到他怎么利用倭人抢来的东西造势,进而取得高家人的信任, 并以此为契机害死了高老爷子的两个儿子, 然后私底下贩卖私盐, 以及其他一些见不得人的事,他全都说了出来。
在他交代的事情中,大家还了解到,原来那些倭人五年前就已经逐渐朝着大魏靠拢了, 一部分从海上乘船来南闽省, 另一部分则借道鲜国去了东北地区的吉青省, 只不过那里地域广阔, 民风彪悍, 那些人只眼馋着, 到底不能像在南闽省这边那般自在。
这一消息立刻被祝元帅遣人快马加鞭送往京城,万一这边的消息提前走漏, 那群潜伏在大魏的倭人可能会就此消失不见, 所以必须赶在他们前头让朝廷先做决断。
楚辞看了这厚厚的一叠口供, 心里十分好奇,这些东西他们到底是怎么从赵宽的口里挖出来的。
范举没有瞒他,说道:“赵宽这人生性谨慎,在他准备出海之前, 就已经将他的妻子和孩子送出了省, 并且暗中还安排了人手保护她们, 甚至弄了几处障眼法,目的就是想等他自己东窗事发之时,好让他的妻儿能够逃过一劫。”
楚辞了然, 范大人对他的计划这般了解,那赵宽的家人一定在他掌握之中了。
范举点点头,道:“也怪赵宽这些年行事太过高调,并且他应该没有将实情告知他的妻儿,所以她们一路上即使没有透露身份,也因出手阔绰而引起了旁人的注意。我们顺着这条线索一路去查,没费什么力气就抓住了赵宽的妻子一干人。可笑的事,被抓住时,他的女儿还大声叫嚣着她的父亲与林巡抚关系甚密,让我的人小心一点。”
范大人脸上满是愉悦的笑容,这下子,要对付那个林甫同就更加简单了。
对于这种事,楚辞不好多问,他将话题转回了赵宽身上:“没想到此人还算有情有义,我还以为他会不顾妻儿性命,一心保守秘密。”
范大人神情复杂:“我这几天与他谈了很多次,他大概,也分不清自己到底是倭人还是大魏人了……”
赵宽十岁漂洋过海来到大魏,几十年都生活在这片土地上,所结交的也都是大魏百姓,他的欢喜与哀愁也尽付这片土地,倭国,只是午夜梦回时那个模糊的影子而已。即使他在心里一遍又一遍告诉自己,他是一个倭国人,但大魏的一切也已刻进了他的骨血,与他所有的一切都紧密联系在一起。
有时候,他真希望自己就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大魏人,不用在身上背负那么多的秘密与责任。可是他的成就实在太高了,高出了倭国派来的所有人,他根本没有办法摆脱这个身份。
在范大人用他妻儿的性命相威胁时,他甚至是有几分放松的,深藏多年的秘密终于可以吐露出来了。只是对于自己身份暴露的原因他还有几分不甘,所以他才要求必须见到揭穿自己身份的人。
赵宽本欲以招供换得他妻儿活命的机会,但是,赵夫人高氏在看完他的供词后不久就自尽而亡了。高氏没有想到,当年她的一念之差,竟会害得高家家破人亡,她没有想到,自己相伴几十年的丈夫,竟会是别国的奸细。
赵宽的儿女也难以接受这样的现实,可他们也只能接受。朝廷虽然饶了他们一命,可死罪能免,活罪难逃,他们这一辈子,都必须痛苦的活着以偿还他们的父亲所造的罪孽。
……
范大人拿着赵宽的口供去找那三个倭人,他们听到后叽里呱啦怒骂不已,孟繁在一旁翻译都感觉有些不堪入耳,可见他们骂的有多难听了。
究其原因,还是因为孟繁那几天在他们面前时一直都伪装成赵宽,从头到尾都没让他们知道自己的真实身份。所以这些倭人心里一直认为,里通外国,害他们锒铛入狱的人是赵宽。现在看到口供后他们更加深信不疑,认为“藤原浩一”不仅背叛了倭国,还沦为了大魏人的走狗。
他们叫嚣着要杀死赵宽,可从他们被反缚住的双手来看,这只能是个不切实际的期望了。
不过说实在的,他们确实是输在了“赵宽”手上,假设那天来的人不是赵宽的话,根本就不可能这么轻易达成目的。他的身份让这些倭人毫不设防,他们谁也没想到,“赵宽”一个倭国人,竟会联合大魏的人来个里应外合。
如山的铁证压下来,这几个倭人再也无法狡辩,只得乖乖的写了信函回去。信函刚送到半路,便碰见了这群倭人信中的远征军,得知大魏已经识破了他们的奸计,这群人也就没再前进,灰溜溜地调转船头回去了。
这个时代的大魏海军并不算弱势,而且倭国去年遭受了严重的旱灾,若是不能突袭成功,打持久战的话他们的粮草根本就耗不起。
得知这个消息后,祝元帅长舒了一口气。原因在于,如果他们执意前行,在援军还未到达的前提下,南闽水师就算勉强守住了,也一定会损失惨重。他心里不禁对两广水师元帅周行产生了怨念。
若是他们能够早点到达的话,根本就不用怕什么远征军,说不定还能反向拦截,布置一番,瓮中捉鳖。这个设想如果成功了,以倭国的作战实力,起码十年之内可保海境安宁。
现在倭国已经退兵,自然就不用他们来了。祝元帅想象着朝廷让他们打道回府时,周行那老匹夫的脸色,心里不禁一阵快意。但他没想到的是,周行不止没不高兴,反而还表现得颇为得意,就像白捡了许多便宜似的。
赵宽招了, 把所有的事情都交代得一清二楚。从他被选中参加这个潜伏计划开始,到他怎么利用倭人抢来的东西造势,进而取得高家人的信任, 并以此为契机害死了高老爷子的两个儿子, 然后私底下贩卖私盐, 以及其他一些见不得人的事,他全都说了出来。
在他交代的事情中,大家还了解到,原来那些倭人五年前就已经逐渐朝着大魏靠拢了, 一部分从海上乘船来南闽省, 另一部分则借道鲜国去了东北地区的吉青省, 只不过那里地域广阔, 民风彪悍, 那些人只眼馋着, 到底不能像在南闽省这边那般自在。
这一消息立刻被祝元帅遣人快马加鞭送往京城,万一这边的消息提前走漏, 那群潜伏在大魏的倭人可能会就此消失不见, 所以必须赶在他们前头让朝廷先做决断。
楚辞看了这厚厚的一叠口供, 心里十分好奇,这些东西他们到底是怎么从赵宽的口里挖出来的。
范举没有瞒他,说道:“赵宽这人生性谨慎,在他准备出海之前, 就已经将他的妻子和孩子送出了省, 并且暗中还安排了人手保护她们, 甚至弄了几处障眼法,目的就是想等他自己东窗事发之时,好让他的妻儿能够逃过一劫。”
楚辞了然, 范大人对他的计划这般了解,那赵宽的家人一定在他掌握之中了。
范举点点头,道:“也怪赵宽这些年行事太过高调,并且他应该没有将实情告知他的妻儿,所以她们一路上即使没有透露身份,也因出手阔绰而引起了旁人的注意。我们顺着这条线索一路去查,没费什么力气就抓住了赵宽的妻子一干人。可笑的事,被抓住时,他的女儿还大声叫嚣着她的父亲与林巡抚关系甚密,让我的人小心一点。”
范大人脸上满是愉悦的笑容,这下子,要对付那个林甫同就更加简单了。
对于这种事,楚辞不好多问,他将话题转回了赵宽身上:“没想到此人还算有情有义,我还以为他会不顾妻儿性命,一心保守秘密。”
范大人神情复杂:“我这几天与他谈了很多次,他大概,也分不清自己到底是倭人还是大魏人了……”
赵宽十岁漂洋过海来到大魏,几十年都生活在这片土地上,所结交的也都是大魏百姓,他的欢喜与哀愁也尽付这片土地,倭国,只是午夜梦回时那个模糊的影子而已。即使他在心里一遍又一遍告诉自己,他是一个倭国人,但大魏的一切也已刻进了他的骨血,与他所有的一切都紧密联系在一起。
有时候,他真希望自己就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大魏人,不用在身上背负那么多的秘密与责任。可是他的成就实在太高了,高出了倭国派来的所有人,他根本没有办法摆脱这个身份。
在范大人用他妻儿的性命相威胁时,他甚至是有几分放松的,深藏多年的秘密终于可以吐露出来了。只是对于自己身份暴露的原因他还有几分不甘,所以他才要求必须见到揭穿自己身份的人。
赵宽本欲以招供换得他妻儿活命的机会,但是,赵夫人高氏在看完他的供词后不久就自尽而亡了。高氏没有想到,当年她的一念之差,竟会害得高家家破人亡,她没有想到,自己相伴几十年的丈夫,竟会是别国的奸细。
赵宽的儿女也难以接受这样的现实,可他们也只能接受。朝廷虽然饶了他们一命,可死罪能免,活罪难逃,他们这一辈子,都必须痛苦的活着以偿还他们的父亲所造的罪孽。
……
范大人拿着赵宽的口供去找那三个倭人,他们听到后叽里呱啦怒骂不已,孟繁在一旁翻译都感觉有些不堪入耳,可见他们骂的有多难听了。
究其原因,还是因为孟繁那几天在他们面前时一直都伪装成赵宽,从头到尾都没让他们知道自己的真实身份。所以这些倭人心里一直认为,里通外国,害他们锒铛入狱的人是赵宽。现在看到口供后他们更加深信不疑,认为“藤原浩一”不仅背叛了倭国,还沦为了大魏人的走狗。
他们叫嚣着要杀死赵宽,可从他们被反缚住的双手来看,这只能是个不切实际的期望了。
不过说实在的,他们确实是输在了“赵宽”手上,假设那天来的人不是赵宽的话,根本就不可能这么轻易达成目的。他的身份让这些倭人毫不设防,他们谁也没想到,“赵宽”一个倭国人,竟会联合大魏的人来个里应外合。
如山的铁证压下来,这几个倭人再也无法狡辩,只得乖乖的写了信函回去。信函刚送到半路,便碰见了这群倭人信中的远征军,得知大魏已经识破了他们的奸计,这群人也就没再前进,灰溜溜地调转船头回去了。
这个时代的大魏海军并不算弱势,而且倭国去年遭受了严重的旱灾,若是不能突袭成功,打持久战的话他们的粮草根本就耗不起。
得知这个消息后,祝元帅长舒了一口气。原因在于,如果他们执意前行,在援军还未到达的前提下,南闽水师就算勉强守住了,也一定会损失惨重。他心里不禁对两广水师元帅周行产生了怨念。
若是他们能够早点到达的话,根本就不用怕什么远征军,说不定还能反向拦截,布置一番,瓮中捉鳖。这个设想如果成功了,以倭国的作战实力,起码十年之内可保海境安宁。
现在倭国已经退兵,自然就不用他们来了。祝元帅想象着朝廷让他们打道回府时,周行那老匹夫的脸色,心里不禁一阵快意。但他没想到的是,周行不止没不高兴,反而还表现得颇为得意,就像白捡了许多便宜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