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这文章中出现的几句话是什么意思,可否请阔之兄为在下解读一二?”
楚辞用朱笔圈出几处,这里都是一些引用典故的地方,可能有百分之九十都是张文海自己胡诌的,因为楚辞从未在哪里看到过。
就像他以前的学生写作文时,都喜欢在首句引用名人名言,到了后来,什么“沃兹基硕德”都出来了,而且有时候确实能蒙混过关,实在让人啼笑皆非。
张文海支支吾吾说不出话来,这些天家中一直都有很多人来做客,他每次想要用功之时,就会被人打断,所以他只能写快点,根本没时间去细心琢磨。
像里面出现的什么“昔日孟公卧于榻上,忽见一吊睛白额大虫”之类的,其实都是他做梦梦见过的……
“这样吧,晋阳兄今日完成那一篇文章便足以,阔之兄你亦只需完成三篇,如何?”
张文海如释重负,立刻点头称是,等接过楚辞递来的题目时,差点汪的一声哭出来。
全都是割裂题和截搭题!而且割的特别开!他分明瞧见晋阳的是一道大题,那是直接截取文章的一段话的。
看来楚兄没打算原谅他,呜呼…
楚辞将这两人的作业检查完时,也开始完成自己的。秦夫子给他布置的一日一首诗,他从未懈怠过。
初时,他的诗还是先填韵脚,才开始生搬硬凑的。写出的来诗句看上去像模像样,实则矫揉造作,狗屁不通。
但后来写多了,他竟也有了一些灵感,偶尔信手拈来的一两句话,越品越有味道。灵感最多的一日,他曾一口气写了三首诗,说的都是民间风俗习惯,看上去虽质朴,但却很有内涵。
今日他写的诗,也属有感而发,写的是稚童贪玩,和先生斗智斗勇的故事。当然,诗中原型自然是楚小远和张文海了。
日子不咸不淡的又过了几天,当正月十五闹元宵时,楚辞将家中亲人全部接到镇上来,逛了一晚的花灯会。
他谢绝了张文海的邀请,在客栈开了三个房间一家人又聚了聚。
第二天楚辞在送他们出门后,便回了张家,恰好在门口碰见了书肆的伙计虎子。
“楚秀才,您可算回来了。掌柜的找你有事,您快和我去一趟吧。”说罢,就要往外冲。
“什么事这么着急?”楚辞纳闷了,火急火燎的到底是什么事?难不成又有人想要大幅的插画?
“您跟我去了就知道了,这可是件好事啊!”
楚辞心中隐有所感,他加快步伐,跟在了虎子身后,来到翰墨书肆。
“楚秀才,二楼请。”
楚辞踏上二楼,然后看见屋子里有好几个人。除了陆掌柜之外,其他人他都不认识。
“楚秀才,你可来了。容我介绍一下,这位是文书大人手下的张书办,这两位县城书坊的黄管事和齐管事,这位是上次买插画的徐老爷。”
楚辞暗自皱眉,这群人过来干什么?特别是这位张书办,若和现代官场联合起来,他大概算是办公室主任一类的了,怎么会来这么一家小小的书店?还有黄管事和齐管事,那也得是出版社的经理一类的,只有小书店捧着他们的份,怎么会一起来了?
最古怪的是那位徐老爷,一直盯着他不放,眼中似有深意。
当然,脑中所想只是瞬间,在众人看来,这位书生听陆掌柜介绍完后,便立刻行礼和大家问好,态度不卑不亢,行事谦谦有礼,果然是能写出那本题集的人。
“果然英雄出少年,你那本题集文书大人审阅后,立刻拍案叫绝,说道必是有大才者方能出这些题。老夫好奇之下,便冒昧上门,望你们不要介意。”
“张书办过奖了,小子不才,只是广纳贤者之言归于一卷,实在算不得什么大才。”
“哈哈,你过谦了。文书大人看了题集之后,便上呈给了老父母。老父母可是嘉佑三十八年的同进士出身,就连他都说好的,焉能有不好之理?今日我上门来,是和你商量一件事的。”
“书办但说无妨,小子洗耳恭听。”
“老父母往日深为本县的学子们担忧,遍观整个甘州府,能人层出不穷,秀才和举人的数目更是逐年上涨。唯有我们袁山县,考中秀才的人数竟然逐年下降。每思及此,老父母都会暗中垂泪不已,言是自己治县无方,才让有才之士埋没于众人之中。”
张书办唉声叹气,其他几人也面色愁苦,似乎都在为县令的话而难过。楚辞也顺势做出一副唏嘘的样子。他很想让现代那些自认会吹彩虹屁的人来看一看,什么才叫真正的职场老油条。
“但前几日,老父母看了你的题集,心中大为安慰,说若是县中多出几个像你这般的人才,那又何愁袁山县不兴?只要将这本题集投至全县之中,那些学子必然欣喜不已,今年的秀才人数也定会增多。”
张书办的脸上阳光明媚,其他人也有如雨后彩虹,此等变脸绝技,让人不得不为之叹服。
听到这里,楚辞总算明白了,原来是县令大人看上他这本题集了,想要在全县范围内出版,可能还想要冠名权。
因为如果学子们做了题集之后,真的有幸考中秀才,那心中自然感激不已。若他们再一翻书,看见县令大人的名字出现在主编一栏,何愁人心不齐?
楚辞在心中细细思量,觉得此事对他来说有利无害,最多就是将名字排在编者众里,一县之长绝对不可能将他的功劳完全抹杀了。而且县令亲自出版,到时候这个出版费,绝对是源源不断的。
楚辞用朱笔圈出几处,这里都是一些引用典故的地方,可能有百分之九十都是张文海自己胡诌的,因为楚辞从未在哪里看到过。
就像他以前的学生写作文时,都喜欢在首句引用名人名言,到了后来,什么“沃兹基硕德”都出来了,而且有时候确实能蒙混过关,实在让人啼笑皆非。
张文海支支吾吾说不出话来,这些天家中一直都有很多人来做客,他每次想要用功之时,就会被人打断,所以他只能写快点,根本没时间去细心琢磨。
像里面出现的什么“昔日孟公卧于榻上,忽见一吊睛白额大虫”之类的,其实都是他做梦梦见过的……
“这样吧,晋阳兄今日完成那一篇文章便足以,阔之兄你亦只需完成三篇,如何?”
张文海如释重负,立刻点头称是,等接过楚辞递来的题目时,差点汪的一声哭出来。
全都是割裂题和截搭题!而且割的特别开!他分明瞧见晋阳的是一道大题,那是直接截取文章的一段话的。
看来楚兄没打算原谅他,呜呼…
楚辞将这两人的作业检查完时,也开始完成自己的。秦夫子给他布置的一日一首诗,他从未懈怠过。
初时,他的诗还是先填韵脚,才开始生搬硬凑的。写出的来诗句看上去像模像样,实则矫揉造作,狗屁不通。
但后来写多了,他竟也有了一些灵感,偶尔信手拈来的一两句话,越品越有味道。灵感最多的一日,他曾一口气写了三首诗,说的都是民间风俗习惯,看上去虽质朴,但却很有内涵。
今日他写的诗,也属有感而发,写的是稚童贪玩,和先生斗智斗勇的故事。当然,诗中原型自然是楚小远和张文海了。
日子不咸不淡的又过了几天,当正月十五闹元宵时,楚辞将家中亲人全部接到镇上来,逛了一晚的花灯会。
他谢绝了张文海的邀请,在客栈开了三个房间一家人又聚了聚。
第二天楚辞在送他们出门后,便回了张家,恰好在门口碰见了书肆的伙计虎子。
“楚秀才,您可算回来了。掌柜的找你有事,您快和我去一趟吧。”说罢,就要往外冲。
“什么事这么着急?”楚辞纳闷了,火急火燎的到底是什么事?难不成又有人想要大幅的插画?
“您跟我去了就知道了,这可是件好事啊!”
楚辞心中隐有所感,他加快步伐,跟在了虎子身后,来到翰墨书肆。
“楚秀才,二楼请。”
楚辞踏上二楼,然后看见屋子里有好几个人。除了陆掌柜之外,其他人他都不认识。
“楚秀才,你可来了。容我介绍一下,这位是文书大人手下的张书办,这两位县城书坊的黄管事和齐管事,这位是上次买插画的徐老爷。”
楚辞暗自皱眉,这群人过来干什么?特别是这位张书办,若和现代官场联合起来,他大概算是办公室主任一类的了,怎么会来这么一家小小的书店?还有黄管事和齐管事,那也得是出版社的经理一类的,只有小书店捧着他们的份,怎么会一起来了?
最古怪的是那位徐老爷,一直盯着他不放,眼中似有深意。
当然,脑中所想只是瞬间,在众人看来,这位书生听陆掌柜介绍完后,便立刻行礼和大家问好,态度不卑不亢,行事谦谦有礼,果然是能写出那本题集的人。
“果然英雄出少年,你那本题集文书大人审阅后,立刻拍案叫绝,说道必是有大才者方能出这些题。老夫好奇之下,便冒昧上门,望你们不要介意。”
“张书办过奖了,小子不才,只是广纳贤者之言归于一卷,实在算不得什么大才。”
“哈哈,你过谦了。文书大人看了题集之后,便上呈给了老父母。老父母可是嘉佑三十八年的同进士出身,就连他都说好的,焉能有不好之理?今日我上门来,是和你商量一件事的。”
“书办但说无妨,小子洗耳恭听。”
“老父母往日深为本县的学子们担忧,遍观整个甘州府,能人层出不穷,秀才和举人的数目更是逐年上涨。唯有我们袁山县,考中秀才的人数竟然逐年下降。每思及此,老父母都会暗中垂泪不已,言是自己治县无方,才让有才之士埋没于众人之中。”
张书办唉声叹气,其他几人也面色愁苦,似乎都在为县令的话而难过。楚辞也顺势做出一副唏嘘的样子。他很想让现代那些自认会吹彩虹屁的人来看一看,什么才叫真正的职场老油条。
“但前几日,老父母看了你的题集,心中大为安慰,说若是县中多出几个像你这般的人才,那又何愁袁山县不兴?只要将这本题集投至全县之中,那些学子必然欣喜不已,今年的秀才人数也定会增多。”
张书办的脸上阳光明媚,其他人也有如雨后彩虹,此等变脸绝技,让人不得不为之叹服。
听到这里,楚辞总算明白了,原来是县令大人看上他这本题集了,想要在全县范围内出版,可能还想要冠名权。
因为如果学子们做了题集之后,真的有幸考中秀才,那心中自然感激不已。若他们再一翻书,看见县令大人的名字出现在主编一栏,何愁人心不齐?
楚辞在心中细细思量,觉得此事对他来说有利无害,最多就是将名字排在编者众里,一县之长绝对不可能将他的功劳完全抹杀了。而且县令亲自出版,到时候这个出版费,绝对是源源不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