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7页
真是要把人活活气成河豚。
上元区的高中立刻行动了,他们知道头部高中的竞争估计很难PK过江海的四大名校,索性退而求其次,在二流高中的生源争夺战中入手。本省学籍的民工子弟可以报考区三中,这是所乡镇高中,历史上一度辉煌,还出过江海地区的高考状元,但随着城市虹吸效应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往城市转移,学校也逐渐落寞。
这一回,上元本地高中教育界吵吵嚷嚷的时候,三中的校长就感觉这是次机会。在普通高中里,身为农村中学,他们学校既抢不过县城咳咳区的各所高中,更不是主城区学校的对手,所以作为二流高中也只能招收三流成绩的学生,还要被广大考生各种嫌弃。
但是面对民工子弟,他们的情况又大不一样了。他们是唯一能够招收外来务工人员家小孩的普通高中,这就意味着他们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对,现在这部分学生人数不多,因为招收他们的初中就少得可怜。但随着城市进一步发展,他们的队伍会日益壮大。在市区的高中达成一致,放开招收他们之前,三中吃饱生源红利,好好搞出几届高考喜报来,学校以后的招生工作和发展就会轻松很多。
上元三中愿意以非重点普通高中的身份招收本省户籍的外来民工子弟,直接解决了石子路学校的大难题。至此,省内外来民工子弟的升学问题告一段落。
下一个步骤,就是如何解决省外在江海小孩的困局。
陈凤霞思前想后,发现眼下的唯一解决方案依旧是买房落户。只是江海的房价蹭蹭蹭,今年涨得尤其吓人,哪有那么容易好找到便宜房。不是家长不愿意在江海买房落户,而是人家力有不逮啊。
她正愁眉苦脸呢,小赵就茫然地看着自己老板:“不是说省内都可以吗?”
陈凤霞眨巴两下眼睛,没反应过来对方的意思。
小赵解释道:“既然省内户籍都可以报考江海的省招班,不行还能去上元三中。那就在省内其他地方,房子便宜的地方落户好了。像是一些县城,也可以作为考虑对象啊。”
陈凤霞豁然开朗,没错啊,高考是全省的一盘大旗,她为什么非要盯着江海户籍不放?对,只要是省内户口就可以了。
她伸手拍小赵的肩膀,认真道:“组建团队吧,专门给他们在省内合适的地区买房。”
嘿,幸福到家这几年一直在江海打转转,门店开了七家,却一直没有往市外发展。没想到,它居然要以这种方式拓展自己的经营范围。
第494章 一切都会有的
郑国强忙活了半天,最终为他人做嫁衣,居然还是没能让这些家庭落户于上元,为上元的房地产事业发展做贡献,反倒是白白便宜了陈老板的生意。严格算起来,其实很有烽火戏诸侯博佳人一笑的嫌疑。
当然,郑区长是不会承认的,因为这分明是资源最有效的整合。再说,起码他为上元又争取了不少生源不是。在外地民工子弟初中入学率不足20%的2002年,全市唯一无门槛招收农民工小孩的石子路学校中学部的学生们,都是群热爱学习的小家伙。
这世上,还有什么比热爱更宝贵的东西呢。
为了不辜负他们的热爱和他们父母的期许,小赵拿着放大镜在省内搜罗一圈,快准狠稳地为这些家庭选定了与上元相邻的石桥市。这是个县级市,隶属于河州市管辖,但一向以江海市的后花园自居。现在,小赵就把这些家庭安排在石桥。
这里房价便宜,每平方单价一千元,小户型为五十六平方米,十套以上集体购房可以打八八折。与它相邻的上元区新开发的楼盘已经卖到了每平方一千七百元。
这里距离上元尤其是区三中近,公交车二十来分钟直达。以后孩子上高中就是住校,也方便礼拜天回家。呃,上元地区的高中采取的县中教育模式,一个月只放一天月假,方便小孩回家拿生活费。每周只有礼拜天下午可以自由活动,方便住校学生外出采买生活用品。
石子路学校召开了初三家长会,说明了目前争取到的待遇。假如不打算考高中,那就不用再费神,按部就班等待中考就好。如果想让孩子试试上高中,那就得动起来,赶紧解决户籍问题。不然高中也没办法接收学生,现行政策不允许。
跟陈凤霞猜想的差不多,几乎全体外省家长们都动了起来。能把小孩送到学校上初中的家庭基本上都颇为重视小孩的教育问题,而不是单纯地想找个地方把孩子塞进去省得没人管。毕竟在不少地方,十三四岁的孩子已经被当成半大劳动力看待了。家长愿意让他们上初中,自然也想叫他们更上一层楼。
只是此后各位家长各显神通的骚操作也成功地让自诩见多识广的陈老板瞳孔地震神经雪崩心脏山崩海啸。
他们当中的大部分选择了中介向他们推荐的石桥市云上花园小区。只不过,在买房落户之前,约莫有半数家长选择离婚,男方户口留在原籍,女方带着孩子落户石桥。咳咳,为了小孩上学假离婚不是城里的专利,农村也有。
家长如此做的原因是怕一旦一家人都变成了城里人,家里分的农田要被政府收回头。现在已经试点搞取消农业税了,再说手上有田心理不慌。
从这个层面上讲,城里人挺亏的。农民能掏钱在城里买房落户享受城市居民待遇,但城镇居民却无法去农村落户分田分宅基地,连个退路都没有。
上元区的高中立刻行动了,他们知道头部高中的竞争估计很难PK过江海的四大名校,索性退而求其次,在二流高中的生源争夺战中入手。本省学籍的民工子弟可以报考区三中,这是所乡镇高中,历史上一度辉煌,还出过江海地区的高考状元,但随着城市虹吸效应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往城市转移,学校也逐渐落寞。
这一回,上元本地高中教育界吵吵嚷嚷的时候,三中的校长就感觉这是次机会。在普通高中里,身为农村中学,他们学校既抢不过县城咳咳区的各所高中,更不是主城区学校的对手,所以作为二流高中也只能招收三流成绩的学生,还要被广大考生各种嫌弃。
但是面对民工子弟,他们的情况又大不一样了。他们是唯一能够招收外来务工人员家小孩的普通高中,这就意味着他们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对,现在这部分学生人数不多,因为招收他们的初中就少得可怜。但随着城市进一步发展,他们的队伍会日益壮大。在市区的高中达成一致,放开招收他们之前,三中吃饱生源红利,好好搞出几届高考喜报来,学校以后的招生工作和发展就会轻松很多。
上元三中愿意以非重点普通高中的身份招收本省户籍的外来民工子弟,直接解决了石子路学校的大难题。至此,省内外来民工子弟的升学问题告一段落。
下一个步骤,就是如何解决省外在江海小孩的困局。
陈凤霞思前想后,发现眼下的唯一解决方案依旧是买房落户。只是江海的房价蹭蹭蹭,今年涨得尤其吓人,哪有那么容易好找到便宜房。不是家长不愿意在江海买房落户,而是人家力有不逮啊。
她正愁眉苦脸呢,小赵就茫然地看着自己老板:“不是说省内都可以吗?”
陈凤霞眨巴两下眼睛,没反应过来对方的意思。
小赵解释道:“既然省内户籍都可以报考江海的省招班,不行还能去上元三中。那就在省内其他地方,房子便宜的地方落户好了。像是一些县城,也可以作为考虑对象啊。”
陈凤霞豁然开朗,没错啊,高考是全省的一盘大旗,她为什么非要盯着江海户籍不放?对,只要是省内户口就可以了。
她伸手拍小赵的肩膀,认真道:“组建团队吧,专门给他们在省内合适的地区买房。”
嘿,幸福到家这几年一直在江海打转转,门店开了七家,却一直没有往市外发展。没想到,它居然要以这种方式拓展自己的经营范围。
第494章 一切都会有的
郑国强忙活了半天,最终为他人做嫁衣,居然还是没能让这些家庭落户于上元,为上元的房地产事业发展做贡献,反倒是白白便宜了陈老板的生意。严格算起来,其实很有烽火戏诸侯博佳人一笑的嫌疑。
当然,郑区长是不会承认的,因为这分明是资源最有效的整合。再说,起码他为上元又争取了不少生源不是。在外地民工子弟初中入学率不足20%的2002年,全市唯一无门槛招收农民工小孩的石子路学校中学部的学生们,都是群热爱学习的小家伙。
这世上,还有什么比热爱更宝贵的东西呢。
为了不辜负他们的热爱和他们父母的期许,小赵拿着放大镜在省内搜罗一圈,快准狠稳地为这些家庭选定了与上元相邻的石桥市。这是个县级市,隶属于河州市管辖,但一向以江海市的后花园自居。现在,小赵就把这些家庭安排在石桥。
这里房价便宜,每平方单价一千元,小户型为五十六平方米,十套以上集体购房可以打八八折。与它相邻的上元区新开发的楼盘已经卖到了每平方一千七百元。
这里距离上元尤其是区三中近,公交车二十来分钟直达。以后孩子上高中就是住校,也方便礼拜天回家。呃,上元地区的高中采取的县中教育模式,一个月只放一天月假,方便小孩回家拿生活费。每周只有礼拜天下午可以自由活动,方便住校学生外出采买生活用品。
石子路学校召开了初三家长会,说明了目前争取到的待遇。假如不打算考高中,那就不用再费神,按部就班等待中考就好。如果想让孩子试试上高中,那就得动起来,赶紧解决户籍问题。不然高中也没办法接收学生,现行政策不允许。
跟陈凤霞猜想的差不多,几乎全体外省家长们都动了起来。能把小孩送到学校上初中的家庭基本上都颇为重视小孩的教育问题,而不是单纯地想找个地方把孩子塞进去省得没人管。毕竟在不少地方,十三四岁的孩子已经被当成半大劳动力看待了。家长愿意让他们上初中,自然也想叫他们更上一层楼。
只是此后各位家长各显神通的骚操作也成功地让自诩见多识广的陈老板瞳孔地震神经雪崩心脏山崩海啸。
他们当中的大部分选择了中介向他们推荐的石桥市云上花园小区。只不过,在买房落户之前,约莫有半数家长选择离婚,男方户口留在原籍,女方带着孩子落户石桥。咳咳,为了小孩上学假离婚不是城里的专利,农村也有。
家长如此做的原因是怕一旦一家人都变成了城里人,家里分的农田要被政府收回头。现在已经试点搞取消农业税了,再说手上有田心理不慌。
从这个层面上讲,城里人挺亏的。农民能掏钱在城里买房落户享受城市居民待遇,但城镇居民却无法去农村落户分田分宅基地,连个退路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