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7页
老农的女儿不明所以,还在焦急地将碗往陈凤霞面前塞,嘴里念叨着什么,似乎很怕客商不收自己的蜂蜜。
刚才阿爸说了,这个老板出手大方,钱给的是人家的好几倍。
陈凤霞不忍心伤害对方,只好捏着鼻子端起碗咕噜噜喝下去。
供销社的人不明所以,还在旁边帮腔:“这里的蜂蜜是真的好,正宗的野山蜜,外面不容易得到的。喝到嘴里都不一样。”
陈凤霞囫囵吞枣,哪里知道究竟是什么滋味啊。她就含混应答,当场下订单:“好,这罐子蜂蜜我也要了。”
结果老农的女儿立刻到处找竹筒装蜂蜜给人带走。她家就这一个能装东西的罐子。
不能卖给陈凤霞,不然后面有了蜂蜜,她就没地方装了。
郑明明和陈敏佳再度目瞪口呆。连罐子都这样稀奇吗?小谢姐姐的家乡虽然也不发达,可真没到这一步啊。
供销社的人看出了他们的震惊,就笑着解释:“东西不好运进来。”
就这交通情况,大家出山买东西换东西都是紧着必须得用的东西。其他的,能省就省。
小张摇头,说了句大实话:“这里的人搬出去,整个村子改成旅游景点才好。”
如斯美景,不发展旅游业简直对不起老天爷的馈赠。他也算走南闯北去过不少地方,好多声名在外的地方还比不上这里浓墨重彩又宁静幽美的景色呢。
遍地都是画。
但是要发展旅游业,首当其冲要解决的难题就是交通。没路的话,你怎么让人进来看风景?可修路要钱啊,你得拿钱出来才能修。
这就好比鸡和蛋,你必须得先有一个,才能考虑是鸡生蛋还是蛋生鸡的问题。
可如果有钱的话,现在的问题压根就不存在了,还想什么鸡和蛋啊。
陈凤霞不敢想太远,先把这些山货搬下山卖了钱换上生活必需品,让老乡也感受二十一世纪快要来了才是重点。后面的,一步步慢慢来吧。这全民奔小康也不是张张嘴就能实现的。
老农的女儿卖掉了野山蜜,心满意足。她领着外来的客商一家家地去收东西,谁家晒了木耳菌子,谁家又猎了只野兔山鸡。嗯,字面意义上的那种。本地人现在还打猎。他们食物来源中的肉食部分有不少就是来源于猎物。
郑明明和陈敏佳那种时空虚脱感又来了,她们总觉得打猎是好早以前的事,是只要书里才挤记载的事。再讲,不是不让打猎吗?
陈凤霞倒是不惊讶,其实她在家当姑娘那会儿,打猎根本不稀奇。他们老家地处平原还好,山区打猎正常的很。就连他们村里有次野猪跑下山,大家也是直接围追堵截,掀翻了那两三百斤重的野猪。那天生产队还分野猪肉了呢,给大家开荤。
郑明明好奇:“野猪肉是不是特别香啊。”
他们漂流那天吃到的猪肉就是野猪和家猪杂交的,超级好吃。
陈凤霞笑着摇头:“不好吃,又粗又柴,那时候我们都爱吃家猪肉。”
她收了风干的野鸡和腊兔,又跟人打听村里还有什么东西。那位被介绍是村长的中年男人要领着他们再出去寻宝时,外头就有人过来喊。
拍门是不必拍门的,村长家住的也是茅草屋,估计门一拍就倒了。报信的人只扯着嗓子叫唤。
陈凤霞没听懂他说什么,供销社的同志先变了脸色,立刻招呼:“我有毛驴,我把人驮回来吧。”
原来是两个年轻姑娘进山,结果在悬崖小路上,其中一人扭到了脚。要不是被树给挡住了,就真摔下悬崖了。
在悬崖边上玩的小孩听到了叫唤声,却没能耐帮她们,这才跑回村里喊大人。
供销社的同志牵着小毛驴出去了,不多时拖回两个狼狈不堪的年轻姑娘。陈凤霞一开始以为她们是本地人,因为她们身上都穿着本地的服装,还戴了银饰。
但两人一开口,她就明白对方跟自己一样是异乡客。再询问,果不其然,她们姐妹是艺术学院的学生,从外地过来采风的。
“我们在网上看到这里风景特别好,又有很多富有特色的工艺品,所以我们就过来取经了。”姐姐开口道谢,“真是谢谢你们,我们也没想到路这么难走。”
她们学的是设计专业,经常去各地采风找灵感,自诩山山水水也走了不少,不算娇娇女。但是这里的交通条件还是给她们深深上了一课。
陈凤霞笑着问:“那你们来对了,这里风景好的很,风绝对是够采的。”
她们说从网上知道这里,可这边也不是什么旅游景点。陈老板起码有八成自信是因为网络生存实验,所以大家才对这里感兴趣的。
他们还要继续收购特产,便和人打了声招呼,先让俩姑娘就在村长家里歇歇脚,村长老婆陪着两人。其他人则跟着村长继续往各家各户收货。
出了村长家的茅草屋,郑明明和陈敏佳就兴奋地互相交换眼神。天啦!真的有人被吸引来了嗳。这么偏远的山里都有人来,外面就更不用说了啊。要是来的人多了,那肯定能刺激当地经济发展。
别的不说,这么多人要吃要喝要住吧,相关产业必须得动起来才能满足人家的需要啊。
陈老板没留心小姑娘们的兴奋,她的目光已经落在了几颗长满了绿色果实的树上。这树也不高,算是小乔木,看上去像果树。
刚才阿爸说了,这个老板出手大方,钱给的是人家的好几倍。
陈凤霞不忍心伤害对方,只好捏着鼻子端起碗咕噜噜喝下去。
供销社的人不明所以,还在旁边帮腔:“这里的蜂蜜是真的好,正宗的野山蜜,外面不容易得到的。喝到嘴里都不一样。”
陈凤霞囫囵吞枣,哪里知道究竟是什么滋味啊。她就含混应答,当场下订单:“好,这罐子蜂蜜我也要了。”
结果老农的女儿立刻到处找竹筒装蜂蜜给人带走。她家就这一个能装东西的罐子。
不能卖给陈凤霞,不然后面有了蜂蜜,她就没地方装了。
郑明明和陈敏佳再度目瞪口呆。连罐子都这样稀奇吗?小谢姐姐的家乡虽然也不发达,可真没到这一步啊。
供销社的人看出了他们的震惊,就笑着解释:“东西不好运进来。”
就这交通情况,大家出山买东西换东西都是紧着必须得用的东西。其他的,能省就省。
小张摇头,说了句大实话:“这里的人搬出去,整个村子改成旅游景点才好。”
如斯美景,不发展旅游业简直对不起老天爷的馈赠。他也算走南闯北去过不少地方,好多声名在外的地方还比不上这里浓墨重彩又宁静幽美的景色呢。
遍地都是画。
但是要发展旅游业,首当其冲要解决的难题就是交通。没路的话,你怎么让人进来看风景?可修路要钱啊,你得拿钱出来才能修。
这就好比鸡和蛋,你必须得先有一个,才能考虑是鸡生蛋还是蛋生鸡的问题。
可如果有钱的话,现在的问题压根就不存在了,还想什么鸡和蛋啊。
陈凤霞不敢想太远,先把这些山货搬下山卖了钱换上生活必需品,让老乡也感受二十一世纪快要来了才是重点。后面的,一步步慢慢来吧。这全民奔小康也不是张张嘴就能实现的。
老农的女儿卖掉了野山蜜,心满意足。她领着外来的客商一家家地去收东西,谁家晒了木耳菌子,谁家又猎了只野兔山鸡。嗯,字面意义上的那种。本地人现在还打猎。他们食物来源中的肉食部分有不少就是来源于猎物。
郑明明和陈敏佳那种时空虚脱感又来了,她们总觉得打猎是好早以前的事,是只要书里才挤记载的事。再讲,不是不让打猎吗?
陈凤霞倒是不惊讶,其实她在家当姑娘那会儿,打猎根本不稀奇。他们老家地处平原还好,山区打猎正常的很。就连他们村里有次野猪跑下山,大家也是直接围追堵截,掀翻了那两三百斤重的野猪。那天生产队还分野猪肉了呢,给大家开荤。
郑明明好奇:“野猪肉是不是特别香啊。”
他们漂流那天吃到的猪肉就是野猪和家猪杂交的,超级好吃。
陈凤霞笑着摇头:“不好吃,又粗又柴,那时候我们都爱吃家猪肉。”
她收了风干的野鸡和腊兔,又跟人打听村里还有什么东西。那位被介绍是村长的中年男人要领着他们再出去寻宝时,外头就有人过来喊。
拍门是不必拍门的,村长家住的也是茅草屋,估计门一拍就倒了。报信的人只扯着嗓子叫唤。
陈凤霞没听懂他说什么,供销社的同志先变了脸色,立刻招呼:“我有毛驴,我把人驮回来吧。”
原来是两个年轻姑娘进山,结果在悬崖小路上,其中一人扭到了脚。要不是被树给挡住了,就真摔下悬崖了。
在悬崖边上玩的小孩听到了叫唤声,却没能耐帮她们,这才跑回村里喊大人。
供销社的同志牵着小毛驴出去了,不多时拖回两个狼狈不堪的年轻姑娘。陈凤霞一开始以为她们是本地人,因为她们身上都穿着本地的服装,还戴了银饰。
但两人一开口,她就明白对方跟自己一样是异乡客。再询问,果不其然,她们姐妹是艺术学院的学生,从外地过来采风的。
“我们在网上看到这里风景特别好,又有很多富有特色的工艺品,所以我们就过来取经了。”姐姐开口道谢,“真是谢谢你们,我们也没想到路这么难走。”
她们学的是设计专业,经常去各地采风找灵感,自诩山山水水也走了不少,不算娇娇女。但是这里的交通条件还是给她们深深上了一课。
陈凤霞笑着问:“那你们来对了,这里风景好的很,风绝对是够采的。”
她们说从网上知道这里,可这边也不是什么旅游景点。陈老板起码有八成自信是因为网络生存实验,所以大家才对这里感兴趣的。
他们还要继续收购特产,便和人打了声招呼,先让俩姑娘就在村长家里歇歇脚,村长老婆陪着两人。其他人则跟着村长继续往各家各户收货。
出了村长家的茅草屋,郑明明和陈敏佳就兴奋地互相交换眼神。天啦!真的有人被吸引来了嗳。这么偏远的山里都有人来,外面就更不用说了啊。要是来的人多了,那肯定能刺激当地经济发展。
别的不说,这么多人要吃要喝要住吧,相关产业必须得动起来才能满足人家的需要啊。
陈老板没留心小姑娘们的兴奋,她的目光已经落在了几颗长满了绿色果实的树上。这树也不高,算是小乔木,看上去像果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