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很快,他们就为这个想法感到后悔了。
这艘船的行驶方向是日本的关西地区,而从他们被绑成粽子却没有被太多为难的状况就能知道,自己是对方找天皇要说法的铁证。
人证物证俱在,日本政府肯定没有辩解的余地,必然要大出血,那么等明船走了之后,自己还能有好果子吃?
倭寇中的领队在意识到这点之后立刻改变了对待明军的态度,开始竹筒倒豆子一般将自己知道的消息透给明军。对他来说,北朝的将军和天皇就是他的敌人,出卖他们有什么难的,“他们的手里有一个采之不竭、用之不尽的银矿,而我知道他们的银矿在哪里!”
“哦?”一个高挑的身影踩着月色,一步步走到了他的面前。青年身着青色锦衣,头顶三梁冠,手指虚点着腰刀在他面前蹲下:“细细说说?”
第150章
洪武二十六年,也就是日本的明德四年,对于如今日本的真正主宰者足利义满来说,这是一个幸福度极高的年份。
在去年,他结束了日本长达半个世纪的南北分裂,让国家重归统一。
而在今年的四月,一直妨碍他的上皇后圆融天皇终于归天,如今在皇位上的是一直信任崇拜他的后小松天皇,左右丞相皆是他的亲信,日本最强的武装力量在他手中,对于如今的足利义满来说,这个国家已经没有什么能够阻止他了,也没有什么声音可以反对他了。
如果没有意外的话,足利义满很快就可以追随前人的脚步退位了,然后把将军之位让给自己才八岁的儿子,自己出家为僧,他已经完成了自己的政治抱负,也该是时候满足自己的个人爱好了。
在日本,皈依佛教是一件极为时髦的事情,此举可以有效促进皈依者本人在民众心中的形象,就有些像现代做的慈善一样。
哪怕大部分人都知道做慈善其实对于企业而言是一种合理的避税手段,但看到政治人物或是企业家热衷于做慈善的话,还是会有一种他良心这么好,一般不会是坏人的想法。
这一丝丝的善意和好感,在很多时候就能左右一场政局。
和天皇争权夺势,并且在这场角斗之中取得完美胜利的室町幕府将军足利义满也非常想要塑造自己淡泊名利的形象。
反正日本的禅教并没有什么严格的戒律,出家并不影响他操持政务,也不影响他寻欢作乐,休息一下还能获得心灵上的宁静,一举多得的事,何乐而不为呢?
但计划永远跟不上变化,就当足利义满打算翻开自己人生的新篇章时,他忽然得到了大明的船队已经抵达,并且向着平安京方向进发的消息。
说实在的,这两年足利义满对于大明那简直是又爱又恨。
重新建立起朝贡体系关系的大明的确给日本带来了不少好处,但头上突然多了一座大山的感觉实在是太讨厌了。
尤其是这两年大明越来越难忽悠了,他们一改之前钱多人傻的土财主形象,先是派遣了驻日本的使节团,其后更是依靠这一层的关系三番两次向日本抗议倭寇一事,逼得足利义满不得不明令禁止劫掠大明。
要知道在日本从事倭寇这个职业的可不是一两个人,这种高风险但来钱快的职业已经成为了很多地方势力私底下的正当职业。
足利义满这令一下,无疑就是和这些势力结了仇,于是这些年来骂他是大明走狗的声音一直不绝于耳,直至去年南北统一才稍稍好了一点。
但更糟糕的是,足利义满千防万防还是被对方发现了天皇的真正含义。
在唐国灭亡之后,派遣大量遣唐使学习中土文化的日本没少拿着自己是唐国的文化后裔以及真正传人来说事,天皇这一称呼便是有效的力证之一。
自唐灭亡后,天下有这个称呼的就只有日本的天皇了,但就像是当年的唐朝就对此称呼不满一样,大明显然也不能接受藩属国的领头人自称为皇。
此前,靠着翻译的不同,日本一直在笔头上对这一称呼加以粉饰,翻译为王,但这种事瞒得住一时瞒不住一世,长期驻扎日本的大明使者很快就发现了不对劲,深入调查后立刻上书洪武帝。
洪武帝自是极为火大,降下雷霆之怒,派遣礼部携书信命令犯了僭越之罪的日本国民立刻将天皇改为王。
此举惹得他们被隔壁的朝鲜国好一通嘲笑,大家都是没有得到封号的失败者,也不知道他们哪来的脸来嘲笑日本。
但这也不算什么,让足利义满头大的是此举也引来了国内反明的呼声,并且还有人称呼足利义满是卖国贼。
这让当时总体政策为拉拢明朝以获得其对于北朝支持的足利义满相当为难,很有些里外不是人的味道。
好在因和明朝的贸易关系获得利益的人大有人在,看在这些利益的份上,真正有权力掀起浪涛的人都选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反正天皇的称号与他们武族并没有太多的关系。天皇的神权不可侵犯?所有人都要去保护?呵呵,在如今的室町幕府年代来说,这已经成为了笑话。
有权势的人没有作声,加上去年日本南北朝实现统一,这可是足利义满的大功劳,如此他才没有被大规模攻讦,否则就算权势滔天如他也要为此头痛一番。
而且因为统一,明朝以观察藩属国政权交替为由设在日本的使团自然没了其存在的意义,在去年年末的时候回到了大明。
这艘船的行驶方向是日本的关西地区,而从他们被绑成粽子却没有被太多为难的状况就能知道,自己是对方找天皇要说法的铁证。
人证物证俱在,日本政府肯定没有辩解的余地,必然要大出血,那么等明船走了之后,自己还能有好果子吃?
倭寇中的领队在意识到这点之后立刻改变了对待明军的态度,开始竹筒倒豆子一般将自己知道的消息透给明军。对他来说,北朝的将军和天皇就是他的敌人,出卖他们有什么难的,“他们的手里有一个采之不竭、用之不尽的银矿,而我知道他们的银矿在哪里!”
“哦?”一个高挑的身影踩着月色,一步步走到了他的面前。青年身着青色锦衣,头顶三梁冠,手指虚点着腰刀在他面前蹲下:“细细说说?”
第150章
洪武二十六年,也就是日本的明德四年,对于如今日本的真正主宰者足利义满来说,这是一个幸福度极高的年份。
在去年,他结束了日本长达半个世纪的南北分裂,让国家重归统一。
而在今年的四月,一直妨碍他的上皇后圆融天皇终于归天,如今在皇位上的是一直信任崇拜他的后小松天皇,左右丞相皆是他的亲信,日本最强的武装力量在他手中,对于如今的足利义满来说,这个国家已经没有什么能够阻止他了,也没有什么声音可以反对他了。
如果没有意外的话,足利义满很快就可以追随前人的脚步退位了,然后把将军之位让给自己才八岁的儿子,自己出家为僧,他已经完成了自己的政治抱负,也该是时候满足自己的个人爱好了。
在日本,皈依佛教是一件极为时髦的事情,此举可以有效促进皈依者本人在民众心中的形象,就有些像现代做的慈善一样。
哪怕大部分人都知道做慈善其实对于企业而言是一种合理的避税手段,但看到政治人物或是企业家热衷于做慈善的话,还是会有一种他良心这么好,一般不会是坏人的想法。
这一丝丝的善意和好感,在很多时候就能左右一场政局。
和天皇争权夺势,并且在这场角斗之中取得完美胜利的室町幕府将军足利义满也非常想要塑造自己淡泊名利的形象。
反正日本的禅教并没有什么严格的戒律,出家并不影响他操持政务,也不影响他寻欢作乐,休息一下还能获得心灵上的宁静,一举多得的事,何乐而不为呢?
但计划永远跟不上变化,就当足利义满打算翻开自己人生的新篇章时,他忽然得到了大明的船队已经抵达,并且向着平安京方向进发的消息。
说实在的,这两年足利义满对于大明那简直是又爱又恨。
重新建立起朝贡体系关系的大明的确给日本带来了不少好处,但头上突然多了一座大山的感觉实在是太讨厌了。
尤其是这两年大明越来越难忽悠了,他们一改之前钱多人傻的土财主形象,先是派遣了驻日本的使节团,其后更是依靠这一层的关系三番两次向日本抗议倭寇一事,逼得足利义满不得不明令禁止劫掠大明。
要知道在日本从事倭寇这个职业的可不是一两个人,这种高风险但来钱快的职业已经成为了很多地方势力私底下的正当职业。
足利义满这令一下,无疑就是和这些势力结了仇,于是这些年来骂他是大明走狗的声音一直不绝于耳,直至去年南北统一才稍稍好了一点。
但更糟糕的是,足利义满千防万防还是被对方发现了天皇的真正含义。
在唐国灭亡之后,派遣大量遣唐使学习中土文化的日本没少拿着自己是唐国的文化后裔以及真正传人来说事,天皇这一称呼便是有效的力证之一。
自唐灭亡后,天下有这个称呼的就只有日本的天皇了,但就像是当年的唐朝就对此称呼不满一样,大明显然也不能接受藩属国的领头人自称为皇。
此前,靠着翻译的不同,日本一直在笔头上对这一称呼加以粉饰,翻译为王,但这种事瞒得住一时瞒不住一世,长期驻扎日本的大明使者很快就发现了不对劲,深入调查后立刻上书洪武帝。
洪武帝自是极为火大,降下雷霆之怒,派遣礼部携书信命令犯了僭越之罪的日本国民立刻将天皇改为王。
此举惹得他们被隔壁的朝鲜国好一通嘲笑,大家都是没有得到封号的失败者,也不知道他们哪来的脸来嘲笑日本。
但这也不算什么,让足利义满头大的是此举也引来了国内反明的呼声,并且还有人称呼足利义满是卖国贼。
这让当时总体政策为拉拢明朝以获得其对于北朝支持的足利义满相当为难,很有些里外不是人的味道。
好在因和明朝的贸易关系获得利益的人大有人在,看在这些利益的份上,真正有权力掀起浪涛的人都选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反正天皇的称号与他们武族并没有太多的关系。天皇的神权不可侵犯?所有人都要去保护?呵呵,在如今的室町幕府年代来说,这已经成为了笑话。
有权势的人没有作声,加上去年日本南北朝实现统一,这可是足利义满的大功劳,如此他才没有被大规模攻讦,否则就算权势滔天如他也要为此头痛一番。
而且因为统一,明朝以观察藩属国政权交替为由设在日本的使团自然没了其存在的意义,在去年年末的时候回到了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