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闻到味道已经在频频咽口水的小皇子小皇孙们顿时一脸认真地点头,也不知道他们听进去的是洪武帝的帝王之学还是烤栗子经验。
洪武帝也不计较崽子们的想法,人到暮年,他在孩子们面前更多的是扮演一个慈祥的长辈,不再像年轻时动不动就扬鞭揍儿,十足十的虎爸形象。
而就在这时,只见洪武帝身手如电,这位大明的第一掌舵人极其矫健地一伸一拦一搂,将嗅到栗子香味一张狗脸就要往火堆里钻的大狗压在了身下。宝刀未老的洪武帝将大白狗压平后靠着,继续正儿八经地和皇孙们DISS起了大明朝的文官集团以及他老人家曾经在文官们身上吃过的亏。
作为一个耿直帝以及奋斗在反文臣行列第一线的帝王,洪武帝的执政风格可想而知。
常言道,失败的帝王各有各的缺点,但成功的帝王则都是相近的优点,比如最为常见、对皇帝要求最低的就是礼贤下士、善于纳谏。几乎每个有名的皇帝都能找出一长串礼贤下士的实例,顺带还能扒拉出几个青史留名的谏臣。
但洪武帝不一样。
作为一个从社会最底层走出来的帝王,作为一个从一人一马走到千军万马皇袍加身的大明皇帝,在洪武帝的整个崛起过程中,大部分的决策都是他自己定下的,江山也是他自己打下来的,治理也是他一人扛了这么多年,他足够聪明、足够敏锐、足够清醒也足够有经验,所以很少给文官团体劝谏的机会。
在朱元璋这儿绝不会有人敢和他说“与士大夫治天下,非与百姓治天下”,如果有人敢这么同他说,老朱绝对掀桌,呃,不对,掀桌不够,还要怒踹两脚,表示朕就是要和百姓一起治天下。
正因为洪武帝的崛起与门阀无关,与士族无也没多大干系,他这个皇位才坐的格外安稳也格外有底气。
所以,文臣这种存在在洪武帝这儿就是实实在在的“打工人”。
至于什么士大夫,迄今为止,所有给咱添堵的都是士大夫,不干人事的也都是士大夫,你们这些人爱干就好好干,不肯好好干就赶紧滚,咱不差你一个。
这是只有朱元璋才有的底气。
这江山一路走过王与诸侯共治天下,穿过王与士族共治,越过王与士大夫共治,到了洪武帝这儿才终于真正成为了王治天下。
但朱元璋内心也很清楚,如今这个局面是因为他还在,皇位传递个三四代之后,长于深宫之中没多大见识的后代皇帝迟早也会重新走回朝政被士大夫把持的老路。
所以,他早早就废除了丞相制度,又命令所有的皇子在成年之前都必须回老家下基层生活一段时间,也注意培养孩子文武并重,还亲自捉刀写下了多册书籍,就是怕后代失去了亲民之心。
而同时,对于那些文臣团体,他重拳出击,粉碎每一个他们可能借机壮大的机会,并且给予他们足够的威慑,因此,洪武帝的每次粉墨登场,都伴随着腥风血雨和人头落地。
当然,在达到这一目的过程中难免会有被无辜牵连者,譬如宋濂一家。
宋濂的长孙牵涉入胡惟庸案,按律,宋濂一家都在株连的范畴。朱元璋并不想杀了这个曾为王朝呕心沥血的得用之人,但他又不能朝令夕改,擅自开这个先例。
于是,太子就出场了。
仁善的太子百般求情,给足了台阶,洪武帝屡次高高抬起,轻轻放下。
此举一方面救下了不少被殃及的得用臣子,另一方面也树立了太子仁善的形象。
同时,太子的存在也是文臣们的定海神针,饱受洪武帝摩擦的文臣们看着太子的时候,内心总会不由自主涌出一点盼头——等太子登基了就好了!
于是,在这根美味的“胡萝卜”的激励之下,文臣们熬了一年又一年。尤其是这些年洪武帝放了不少权给太子,朝政的治理和管理比之洪武初年都要宽松不少,更是给了臣子们无尽的希望。
是的,太子老爹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个工具人,而现在,木小白也成了工具人。
还有谁能比出场就艳惊四座,在这些年辅助父亲执政的过程中也花样百出的皇太孙更适合被拿出来给百官提建议的呢?
老爹想要找由头,自然要儿子出力,儿子的人设不适合,那就孙子上。
做了那么久的工具人,现在有儿子来分担压力,太子殿下也是很开心的= =
和孙子控诉的目光交汇后,洪武帝淡定地给了孙子一个【崽,你长大了,该面对狂风暴雨和啰嗦了】的眼神,随后继续道:“朕的皇孙在民间走了一趟,发现民间学说中就连圣人学说也均是错漏百出,读书人拿的书都是错版,这意味着什么?这就像是砌墙时候最底下的砖头放歪了,底砖歪了,这墙还能依靠?拿着这些错误书籍走向仕途的栋梁,还能撑得住这个大明?”
说到这儿,老人的声音低了几分,带上了几分痛心:“这一切持续了多久,从什么时候开始的朕管不了,但朕可以决定这从什么时候结束。朕这次修书,修的不是这几个字,而是我们的根基,是天下黎民的心,是未来的百年千年!”
“朕听闻,以往的王朝修书后会将书籍放在库房里藏着,这修书和不修有什么区别?朕决议,修书完成后将校正后的书籍全数印刷,发行天下。”
“只是若要将所有书册颁至天下,以朝廷之力难免力有不逮且轻重不一,如此反而可惜,故而朕决议召集天下书局,择佳者委以重任,将一部分任务交由民间,此事便由太孙负责吧。”
洪武帝也不计较崽子们的想法,人到暮年,他在孩子们面前更多的是扮演一个慈祥的长辈,不再像年轻时动不动就扬鞭揍儿,十足十的虎爸形象。
而就在这时,只见洪武帝身手如电,这位大明的第一掌舵人极其矫健地一伸一拦一搂,将嗅到栗子香味一张狗脸就要往火堆里钻的大狗压在了身下。宝刀未老的洪武帝将大白狗压平后靠着,继续正儿八经地和皇孙们DISS起了大明朝的文官集团以及他老人家曾经在文官们身上吃过的亏。
作为一个耿直帝以及奋斗在反文臣行列第一线的帝王,洪武帝的执政风格可想而知。
常言道,失败的帝王各有各的缺点,但成功的帝王则都是相近的优点,比如最为常见、对皇帝要求最低的就是礼贤下士、善于纳谏。几乎每个有名的皇帝都能找出一长串礼贤下士的实例,顺带还能扒拉出几个青史留名的谏臣。
但洪武帝不一样。
作为一个从社会最底层走出来的帝王,作为一个从一人一马走到千军万马皇袍加身的大明皇帝,在洪武帝的整个崛起过程中,大部分的决策都是他自己定下的,江山也是他自己打下来的,治理也是他一人扛了这么多年,他足够聪明、足够敏锐、足够清醒也足够有经验,所以很少给文官团体劝谏的机会。
在朱元璋这儿绝不会有人敢和他说“与士大夫治天下,非与百姓治天下”,如果有人敢这么同他说,老朱绝对掀桌,呃,不对,掀桌不够,还要怒踹两脚,表示朕就是要和百姓一起治天下。
正因为洪武帝的崛起与门阀无关,与士族无也没多大干系,他这个皇位才坐的格外安稳也格外有底气。
所以,文臣这种存在在洪武帝这儿就是实实在在的“打工人”。
至于什么士大夫,迄今为止,所有给咱添堵的都是士大夫,不干人事的也都是士大夫,你们这些人爱干就好好干,不肯好好干就赶紧滚,咱不差你一个。
这是只有朱元璋才有的底气。
这江山一路走过王与诸侯共治天下,穿过王与士族共治,越过王与士大夫共治,到了洪武帝这儿才终于真正成为了王治天下。
但朱元璋内心也很清楚,如今这个局面是因为他还在,皇位传递个三四代之后,长于深宫之中没多大见识的后代皇帝迟早也会重新走回朝政被士大夫把持的老路。
所以,他早早就废除了丞相制度,又命令所有的皇子在成年之前都必须回老家下基层生活一段时间,也注意培养孩子文武并重,还亲自捉刀写下了多册书籍,就是怕后代失去了亲民之心。
而同时,对于那些文臣团体,他重拳出击,粉碎每一个他们可能借机壮大的机会,并且给予他们足够的威慑,因此,洪武帝的每次粉墨登场,都伴随着腥风血雨和人头落地。
当然,在达到这一目的过程中难免会有被无辜牵连者,譬如宋濂一家。
宋濂的长孙牵涉入胡惟庸案,按律,宋濂一家都在株连的范畴。朱元璋并不想杀了这个曾为王朝呕心沥血的得用之人,但他又不能朝令夕改,擅自开这个先例。
于是,太子就出场了。
仁善的太子百般求情,给足了台阶,洪武帝屡次高高抬起,轻轻放下。
此举一方面救下了不少被殃及的得用臣子,另一方面也树立了太子仁善的形象。
同时,太子的存在也是文臣们的定海神针,饱受洪武帝摩擦的文臣们看着太子的时候,内心总会不由自主涌出一点盼头——等太子登基了就好了!
于是,在这根美味的“胡萝卜”的激励之下,文臣们熬了一年又一年。尤其是这些年洪武帝放了不少权给太子,朝政的治理和管理比之洪武初年都要宽松不少,更是给了臣子们无尽的希望。
是的,太子老爹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个工具人,而现在,木小白也成了工具人。
还有谁能比出场就艳惊四座,在这些年辅助父亲执政的过程中也花样百出的皇太孙更适合被拿出来给百官提建议的呢?
老爹想要找由头,自然要儿子出力,儿子的人设不适合,那就孙子上。
做了那么久的工具人,现在有儿子来分担压力,太子殿下也是很开心的= =
和孙子控诉的目光交汇后,洪武帝淡定地给了孙子一个【崽,你长大了,该面对狂风暴雨和啰嗦了】的眼神,随后继续道:“朕的皇孙在民间走了一趟,发现民间学说中就连圣人学说也均是错漏百出,读书人拿的书都是错版,这意味着什么?这就像是砌墙时候最底下的砖头放歪了,底砖歪了,这墙还能依靠?拿着这些错误书籍走向仕途的栋梁,还能撑得住这个大明?”
说到这儿,老人的声音低了几分,带上了几分痛心:“这一切持续了多久,从什么时候开始的朕管不了,但朕可以决定这从什么时候结束。朕这次修书,修的不是这几个字,而是我们的根基,是天下黎民的心,是未来的百年千年!”
“朕听闻,以往的王朝修书后会将书籍放在库房里藏着,这修书和不修有什么区别?朕决议,修书完成后将校正后的书籍全数印刷,发行天下。”
“只是若要将所有书册颁至天下,以朝廷之力难免力有不逮且轻重不一,如此反而可惜,故而朕决议召集天下书局,择佳者委以重任,将一部分任务交由民间,此事便由太孙负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