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愁的内容,跟老夫人和朱氏一样。
“唉,张大人你不知道。”在张顺的不懈努力下,赵元勋现在也当对方是个好兄弟了,能吐露一些心声,“我那女儿跟一般女子不一样。她要是考上了进士,是想要外放的。我也是遇着了你,在这里才能事事顺意,并没人为难于我。我女儿要是外放,不定怎么被人为难呢。”
他也是外放了,才知道新官上任有多艰难。上司提防,同僚排挤,衙门里那些老吏更是跟泥鳅一样滑不溜手,你叫他做什么他都不配合,你还拿不住他的把柄。
他来姑苏府,饶是张顺有意结交他,他都被人不轻不重地阴了两次,下去查案更是阻力重重。这还没到秋天收粮的时候,否则各处里长也是十分难缠的。
他一个大男人,还有张顺罩着尚且如此,赵如熙一个十五、六岁的小姑娘,不定怎么艰难呢。
想想他都要愁得睡不着觉。
张顺一听,也替赵元勋愁上了。
他是一步步爬到这位置的。再没人知道下放到一个陌生地方时的各种艰难了。
“何必外放呢?令爱呆在京城任职再合适不过了。”他道,“你们京城有祖宅和奴仆,亲戚朋友也都在京城,令爱不管去哪个部,他们都能照应到。而且看在你的面上,衙门里的同僚也不敢对令爱不敬。”
赵元勋摇摇头:“她想到下面看看,了解民生疾苦,好好体验一番地方官的辛劳。”
赵如熙为什么要下放,他再清楚不过了。他可是为了这个原因才来姑苏的。
张顺:“……”
果然京城豪门权贵跟他们这些屁民的想法就是不一样。他们是迫不得已,人家只是体验人生。
他叹道:“可惜你跟令爱有回避原则,不能同在一个地方为官。否则让令爱到咱们这里来,再好不过了。”
他想了想:“我的同年、同乡不少,在各地做知府、县令都有。要是赵大人能操作一番,让令爱指定到我要好的同年、同乡所管辖的地方去,我就写信让他们多照应照应。即便令爱做县令,有知府在上头发一句话,下面的人也不敢明着欺负她了。你看看这样操作如何?我记得赵大人的舅兄是在吏部任职的吧?给令爱谋个相应的地方,应该是不难的。”
他这话也是带了某种试探。
要是这样都能操作成功,这位伯爷真是手眼通天了。
赵元勋一听大喜,连忙站起来拱手道:“那真是再好不过了。多谢张大人。”
坐下后他又问道:“不知张大人那些同年、同乡里为官清正且好相处的,他们都在何处任官?有没有离京城近一些的?”
张顺虽出身寒门,但念书极为厉害,在乡试时被当时的学政大人当场收为学生。他又是个擅交际会钻营的,通过恩师这条人脉,广交朋友,否则姑苏府这个地方,还真轮不到他来做知府,而且还一做就几年。
看到赵元勋这样的表现,他心里很是震惊。
他的恩师现在为礼部官员,官居三品,想要直接指派某位新晋进士到某地做官,那也是十分不容易的,需得花费许多财力,搭上无数人脉。要是被皇上发现,还有被降罪的危险。所以恩师从不做这种事。
可看赵伯爷的样子,似乎跟吃饭喝水一样简单。
他不由对赵元勋的态度又殷勤了几分,立刻叫人拿了纸笔,写了几个地方和官职以及姓名,交给赵元勋:“赵大人看看这些合不合适。”
见赵元勋又要站起来行礼,他连忙按住对方:“你我兄弟,不必这么客套。要是赵大人不嫌弃,我虚长赵大人几岁,赵大人唤我一帆兄即便,我唤你建瓴。”
一帆是张顺的字,赵元勋字建瓴。张顺这一改称呼,两人的关系迅速拉近了几分。
赵元勋自然无不答应。
第594章 会试第二名
“老夫人,夫人,姑娘中了,中了。”京城里,小乐飞奔着跑进绥平伯府的大门,一路无阻碍,直接跑到老夫人院子前面。
老夫人和朱氏早就等着心焦了。
倒是赵如熙仍在稳如泰山,正对着池塘和池塘旁边穿红衣的点绛,在画一幅《春日闲游》图。
她的画以大气磅礴的山水画为主,但她并不喜欢把自己的路走得太窄,前段时间是没把山水图练到极致,觉得还有进步空间,所以她一直有空画画的时候都在画山水画。
可现在山水图画得感觉到瓶颈了,她干脆转过头来,去尝试别的画法了。
这幅图仍然是她画山水画的手法,只是气势不同,那种春日闲适而慵懒的感觉被她画出来了。画上的小姑娘神色灵动,正在伸手去摘池塘旁边的一朵鸢尾花。在人物上她采用的画法是中西结合,既有西方画法里的立体,用的又是国画的水墨与笔法。
当初龚城在看了她的画后得到顿悟,在他画的原有基础上加入了西方立体画法,让骏马更立体灵动;这人物的画法赵如熙本想留给吴宗的,她现在有了山水画的名声,不需要再在人物画上继续创新。倒是吴宗以人物画出名,如果他也在原有的基础上加入西方手法,也能让他的画更进一步。
可吴宗自从边关动乱,代替张常慎处理大理寺事务后,就日趋繁忙,似乎根本没有功夫和心思画画;此时赵如熙技痒,想要尝试一下,就把这种画法给画出来了。
“唉,张大人你不知道。”在张顺的不懈努力下,赵元勋现在也当对方是个好兄弟了,能吐露一些心声,“我那女儿跟一般女子不一样。她要是考上了进士,是想要外放的。我也是遇着了你,在这里才能事事顺意,并没人为难于我。我女儿要是外放,不定怎么被人为难呢。”
他也是外放了,才知道新官上任有多艰难。上司提防,同僚排挤,衙门里那些老吏更是跟泥鳅一样滑不溜手,你叫他做什么他都不配合,你还拿不住他的把柄。
他来姑苏府,饶是张顺有意结交他,他都被人不轻不重地阴了两次,下去查案更是阻力重重。这还没到秋天收粮的时候,否则各处里长也是十分难缠的。
他一个大男人,还有张顺罩着尚且如此,赵如熙一个十五、六岁的小姑娘,不定怎么艰难呢。
想想他都要愁得睡不着觉。
张顺一听,也替赵元勋愁上了。
他是一步步爬到这位置的。再没人知道下放到一个陌生地方时的各种艰难了。
“何必外放呢?令爱呆在京城任职再合适不过了。”他道,“你们京城有祖宅和奴仆,亲戚朋友也都在京城,令爱不管去哪个部,他们都能照应到。而且看在你的面上,衙门里的同僚也不敢对令爱不敬。”
赵元勋摇摇头:“她想到下面看看,了解民生疾苦,好好体验一番地方官的辛劳。”
赵如熙为什么要下放,他再清楚不过了。他可是为了这个原因才来姑苏的。
张顺:“……”
果然京城豪门权贵跟他们这些屁民的想法就是不一样。他们是迫不得已,人家只是体验人生。
他叹道:“可惜你跟令爱有回避原则,不能同在一个地方为官。否则让令爱到咱们这里来,再好不过了。”
他想了想:“我的同年、同乡不少,在各地做知府、县令都有。要是赵大人能操作一番,让令爱指定到我要好的同年、同乡所管辖的地方去,我就写信让他们多照应照应。即便令爱做县令,有知府在上头发一句话,下面的人也不敢明着欺负她了。你看看这样操作如何?我记得赵大人的舅兄是在吏部任职的吧?给令爱谋个相应的地方,应该是不难的。”
他这话也是带了某种试探。
要是这样都能操作成功,这位伯爷真是手眼通天了。
赵元勋一听大喜,连忙站起来拱手道:“那真是再好不过了。多谢张大人。”
坐下后他又问道:“不知张大人那些同年、同乡里为官清正且好相处的,他们都在何处任官?有没有离京城近一些的?”
张顺虽出身寒门,但念书极为厉害,在乡试时被当时的学政大人当场收为学生。他又是个擅交际会钻营的,通过恩师这条人脉,广交朋友,否则姑苏府这个地方,还真轮不到他来做知府,而且还一做就几年。
看到赵元勋这样的表现,他心里很是震惊。
他的恩师现在为礼部官员,官居三品,想要直接指派某位新晋进士到某地做官,那也是十分不容易的,需得花费许多财力,搭上无数人脉。要是被皇上发现,还有被降罪的危险。所以恩师从不做这种事。
可看赵伯爷的样子,似乎跟吃饭喝水一样简单。
他不由对赵元勋的态度又殷勤了几分,立刻叫人拿了纸笔,写了几个地方和官职以及姓名,交给赵元勋:“赵大人看看这些合不合适。”
见赵元勋又要站起来行礼,他连忙按住对方:“你我兄弟,不必这么客套。要是赵大人不嫌弃,我虚长赵大人几岁,赵大人唤我一帆兄即便,我唤你建瓴。”
一帆是张顺的字,赵元勋字建瓴。张顺这一改称呼,两人的关系迅速拉近了几分。
赵元勋自然无不答应。
第594章 会试第二名
“老夫人,夫人,姑娘中了,中了。”京城里,小乐飞奔着跑进绥平伯府的大门,一路无阻碍,直接跑到老夫人院子前面。
老夫人和朱氏早就等着心焦了。
倒是赵如熙仍在稳如泰山,正对着池塘和池塘旁边穿红衣的点绛,在画一幅《春日闲游》图。
她的画以大气磅礴的山水画为主,但她并不喜欢把自己的路走得太窄,前段时间是没把山水图练到极致,觉得还有进步空间,所以她一直有空画画的时候都在画山水画。
可现在山水图画得感觉到瓶颈了,她干脆转过头来,去尝试别的画法了。
这幅图仍然是她画山水画的手法,只是气势不同,那种春日闲适而慵懒的感觉被她画出来了。画上的小姑娘神色灵动,正在伸手去摘池塘旁边的一朵鸢尾花。在人物上她采用的画法是中西结合,既有西方画法里的立体,用的又是国画的水墨与笔法。
当初龚城在看了她的画后得到顿悟,在他画的原有基础上加入了西方立体画法,让骏马更立体灵动;这人物的画法赵如熙本想留给吴宗的,她现在有了山水画的名声,不需要再在人物画上继续创新。倒是吴宗以人物画出名,如果他也在原有的基础上加入西方手法,也能让他的画更进一步。
可吴宗自从边关动乱,代替张常慎处理大理寺事务后,就日趋繁忙,似乎根本没有功夫和心思画画;此时赵如熙技痒,想要尝试一下,就把这种画法给画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