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夫人抬起头来:“你说。我要是能办到,一定替你办了。”
“我刚才遇到何玉琪了。她为了不回家让她爹随意将她嫁掉,想谋个差事赚钱养活自己。”
崔夫人皱了皱眉:“她也来找过我。我也很想帮她,但书院实在不缺人。你也知道书院的收入少,开支大,我跟陈夫人她们是不领月例银子的,等于做白工。我们的下人做着书院的事,领的却是我们自己的月钱。何玉琪想靠书院里发的薪水养活自己,很难。”
“每年都有从书院里毕业的学生,有很多都很优秀。她们想留下来做事,我们也很想留她们,但考虑到书院的情况还是拒绝了。何玉琪这个口子一开,以后其他学生相求,我们就不好说话了。”
她歉意地看着赵如熙:“对不起,刚才那话,我又失言了。”
赵如熙摆摆手:“夫子,我说的不是这个。”
崔夫人疑惑地看她。
“书院每年的开支极为有限,想要做什么都捉襟见肘,想来您支撑得也很辛苦吧?您就没想过要开源吗?”
“开源?如何开源?”崔夫人问道。
她也不是没想过这个问题。但谈何容易?
不说她不擅做买卖;就算擅长,拿着书院的钱去做买卖,赚了还好,可万一赔了呢?
她不如每年捐些钱给书院还省心些,犯不着去操那份心。
“我看过朝堂的邸报。夫子您有没有想过办一份属于咱们女子自己的报纸?”
“嗯?”崔夫人愣了一下,“女子的报纸?”
“是的。”赵如熙道,“您想想,像何玉琪、沐清蔷她们这些人,本身是喜欢念书的,很努力,愿意走一条跟平常女子不一样的路,靠自己的本事养活自己,挺直腰杆做人。可她们的家庭,往往拖她们的后腿。更不用说书院里还存在着像张露这样的女子了,进书院的目的是为了镀金,以便嫁个好人家。”
听着这话,崔夫人长长地叹了口气:“是啊。”
打理书院很辛苦,支撑她坚持这么多年的不光是因为她寡居无聊,更多的是希望能通过她的教育改变这些女子的想法和命运。
可见效甚微,常觉无力。
“所以想要改变女子的境况,不光是要改变进书院学生的想法,她们爹娘的想法才是关键。而想要改变人的思想,靠什么?靠的是文章。咱们把想要宣扬的思想以各种形式写成文章印在报纸上,每旬出一刊。书院的学生可以买回去给爹娘看。久而久之,那些家中长辈的思想就有可能动摇和改变。”
崔夫人的目光亮了亮。
可旋即她眼眸又黯淡了下去:“可很难吧?”
“是难。但它不光能改变人的思想,也能为何玉琪她们这些想独立的女子提供经济来源,救助更多想自食其力的人。我觉得完全值得去做。”
崔夫人疑惑:“这话怎么说?”
“报纸印出来,是要卖出去赚钱的。而上面的文章,就可以采取投稿的形式,鼓励许许多多的女子写文章写故事投稿。一旦她们的稿件被采用,报坊就付给她们一定的酬劳。”
“她们无需出来抛头露面,只需要坐在家里就能写。即便稿酬微薄,也一定能给处在困境中的女子一些帮助,让她们能活下去。比如说何玉琪,她虽没写话本的天赋,但她文章写得不错,完全可以给报坊投稿。”
“再者,办报纸需要一些人打理,这就给她们提供了就业机会。如果一份报纸办得好,有销路,能赚钱,咱们还可以办其他类型的报纸。这就给书院毕业的女子们更多的机会。其他县也可以学起来。”
崔夫人的眼眸一下子亮了起来。
办这个报纸一定很艰难,因为这事从来没人做过。她打理书院千头万绪,再办一个报坊,因为没有经验,过程一定很艰难。
如果光光只是为了赚钱,她完全没必要做这个。
她嫁妆还算丰厚,自己又节简,花费甚小,每年也有些盈余。要是为了书院,她宁愿把这些盈余捐出去,也不愿意操那份心。
她生怕自己把事办砸了。到时候不光没赚到钱,还要赔钱,受尚德长公主等人的责怪。
可如果能更进一步地改变人们的思想,能给那些女子一些经济上的支持,让她们在困境中看到一抹曙光,即便这件事很难,她也愿意做。
她就是曾经陷入困境的人,当时她都存了死志。是尚德长公主给了她机会,将她拉出婆家那个泥淖,让她到书院来做事。她感激涕零。
在黑暗中,尚德长公主是那抹给了她希望的光。
她也很愿意做一束光,照亮别人,也照亮自己。
第411章 纸坊与印坊
她激动地一把抓住赵如熙的手:“知微,你跟我仔细说说,该怎么做。”
赵如熙便把她知道的现代报社运营模式跟崔夫人说了。
她道:“咱们可以把报纸划分成一个个版块。每个版块有它自己的内容和特色。比如某个版块专门刊登与女子相关的律法,某个版权连载一些话本,某个版权专门教大家一些生活常识或某种技能,比如做饭的小窍门啥的。”
“你等等。”崔夫人急走到桌前,磨墨铺纸,看向赵如熙,“你把刚才说的那话再跟我说一遍。”
这一回赵如熙就说得更为详细。
“我刚才遇到何玉琪了。她为了不回家让她爹随意将她嫁掉,想谋个差事赚钱养活自己。”
崔夫人皱了皱眉:“她也来找过我。我也很想帮她,但书院实在不缺人。你也知道书院的收入少,开支大,我跟陈夫人她们是不领月例银子的,等于做白工。我们的下人做着书院的事,领的却是我们自己的月钱。何玉琪想靠书院里发的薪水养活自己,很难。”
“每年都有从书院里毕业的学生,有很多都很优秀。她们想留下来做事,我们也很想留她们,但考虑到书院的情况还是拒绝了。何玉琪这个口子一开,以后其他学生相求,我们就不好说话了。”
她歉意地看着赵如熙:“对不起,刚才那话,我又失言了。”
赵如熙摆摆手:“夫子,我说的不是这个。”
崔夫人疑惑地看她。
“书院每年的开支极为有限,想要做什么都捉襟见肘,想来您支撑得也很辛苦吧?您就没想过要开源吗?”
“开源?如何开源?”崔夫人问道。
她也不是没想过这个问题。但谈何容易?
不说她不擅做买卖;就算擅长,拿着书院的钱去做买卖,赚了还好,可万一赔了呢?
她不如每年捐些钱给书院还省心些,犯不着去操那份心。
“我看过朝堂的邸报。夫子您有没有想过办一份属于咱们女子自己的报纸?”
“嗯?”崔夫人愣了一下,“女子的报纸?”
“是的。”赵如熙道,“您想想,像何玉琪、沐清蔷她们这些人,本身是喜欢念书的,很努力,愿意走一条跟平常女子不一样的路,靠自己的本事养活自己,挺直腰杆做人。可她们的家庭,往往拖她们的后腿。更不用说书院里还存在着像张露这样的女子了,进书院的目的是为了镀金,以便嫁个好人家。”
听着这话,崔夫人长长地叹了口气:“是啊。”
打理书院很辛苦,支撑她坚持这么多年的不光是因为她寡居无聊,更多的是希望能通过她的教育改变这些女子的想法和命运。
可见效甚微,常觉无力。
“所以想要改变女子的境况,不光是要改变进书院学生的想法,她们爹娘的想法才是关键。而想要改变人的思想,靠什么?靠的是文章。咱们把想要宣扬的思想以各种形式写成文章印在报纸上,每旬出一刊。书院的学生可以买回去给爹娘看。久而久之,那些家中长辈的思想就有可能动摇和改变。”
崔夫人的目光亮了亮。
可旋即她眼眸又黯淡了下去:“可很难吧?”
“是难。但它不光能改变人的思想,也能为何玉琪她们这些想独立的女子提供经济来源,救助更多想自食其力的人。我觉得完全值得去做。”
崔夫人疑惑:“这话怎么说?”
“报纸印出来,是要卖出去赚钱的。而上面的文章,就可以采取投稿的形式,鼓励许许多多的女子写文章写故事投稿。一旦她们的稿件被采用,报坊就付给她们一定的酬劳。”
“她们无需出来抛头露面,只需要坐在家里就能写。即便稿酬微薄,也一定能给处在困境中的女子一些帮助,让她们能活下去。比如说何玉琪,她虽没写话本的天赋,但她文章写得不错,完全可以给报坊投稿。”
“再者,办报纸需要一些人打理,这就给她们提供了就业机会。如果一份报纸办得好,有销路,能赚钱,咱们还可以办其他类型的报纸。这就给书院毕业的女子们更多的机会。其他县也可以学起来。”
崔夫人的眼眸一下子亮了起来。
办这个报纸一定很艰难,因为这事从来没人做过。她打理书院千头万绪,再办一个报坊,因为没有经验,过程一定很艰难。
如果光光只是为了赚钱,她完全没必要做这个。
她嫁妆还算丰厚,自己又节简,花费甚小,每年也有些盈余。要是为了书院,她宁愿把这些盈余捐出去,也不愿意操那份心。
她生怕自己把事办砸了。到时候不光没赚到钱,还要赔钱,受尚德长公主等人的责怪。
可如果能更进一步地改变人们的思想,能给那些女子一些经济上的支持,让她们在困境中看到一抹曙光,即便这件事很难,她也愿意做。
她就是曾经陷入困境的人,当时她都存了死志。是尚德长公主给了她机会,将她拉出婆家那个泥淖,让她到书院来做事。她感激涕零。
在黑暗中,尚德长公主是那抹给了她希望的光。
她也很愿意做一束光,照亮别人,也照亮自己。
第411章 纸坊与印坊
她激动地一把抓住赵如熙的手:“知微,你跟我仔细说说,该怎么做。”
赵如熙便把她知道的现代报社运营模式跟崔夫人说了。
她道:“咱们可以把报纸划分成一个个版块。每个版块有它自己的内容和特色。比如某个版块专门刊登与女子相关的律法,某个版权连载一些话本,某个版权专门教大家一些生活常识或某种技能,比如做饭的小窍门啥的。”
“你等等。”崔夫人急走到桌前,磨墨铺纸,看向赵如熙,“你把刚才说的那话再跟我说一遍。”
这一回赵如熙就说得更为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