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娘与陈老太对视了一眼,轻声说:“这事自然要听两位师父的吩咐。只是,小师父,周家就只有他们两根苗苗,大郎不肯娶妻生子,二郎又……又这样……我如何对得起他们的阿爹?”
“阿孃还记得二郎出生时候么?长得好不好?有多大?可有胎毛?”伏传突然问。
二郎和萧缙都面面相觑。
任何一个母亲都不会忘记孩子诞生的模样,三娘虽然很不解,可是,伏传跟她聊二郎小时候,她还是很兴奋开心地说了起来:“他小时候长得漂亮,婆母知道的,特别干净一个孩子,接生婆都说,没见过那么干净的小孩,胎毛长得特别好,油光水滑……”
二郎有点遭不住了,有点想打断这丝毫不男子风范的对话,又顾忌伏传不敢吭声。
伏传又引着三娘回忆二郎小时候。小时候的二郎顽皮又可爱,周家未遭难的时候,能吃得饱饭,二郎喜欢吃糖,糖就是稀罕物了,三娘持家不肯多买,都是陈老太开私房给两个孙子买糖吃。二郎就会偷吃大郎的糖,假装自己的糖也不见了,缠着陈老太再买……
“他呀,不知道是随了谁,口甜舌滑又狡猾,明知道他在使坏,也舍不得拆穿他。”三娘回忆起小儿子的过去,满眼都是慈爱与温柔。
后来出了意外,陈老太瘫在床上,大郎成了“傻子”,寻医问药花光了家产,三娘独自一人支撑着家庭,二郎迅速成长起来,各种帮扶母亲,体贴母亲。三娘说起来都要流泪。
二郎就更加不习惯了:“小师父,阿娘,也就……差不多行了吧?”
伏传看三娘抹泪,才问她:“你养的是个活生生的人。他是你的孩子,一辈子听从你,孝敬你,你生他一场,养他一场,难道不心爱他么?只当他是个传递香火的物件么?香火难道比他的余生快乐更重要么?你甘愿让他抑郁一生,只是为了给你的丈夫留个后代?”
二郎和萧缙都被伏传这番话震住了。
君臣父子之间,本就不讲感情只有义务。男丁娶妻生子为家族繁衍后代,也是从出生开始就负有的最基本责任。如二郎与萧缙这样与男子相约白首、不会再娶妻生子的男人,就是错,就是罪。
连他们自己也是这么想的。
二郎无非是仗着娘亲祖母管不了自己,两位师父心胸开阔应该不会反对,萧缙则是仗着二郎权势身份,父母家族都不敢反对,才会这么堂而皇之地跑来摊牌。
——他们并非觉得自己没错,只是刚好有条件有底气去犯错罢了。
哪晓得在伏传的理论里,他俩根本就没有错。不仅他们没错,若亲人逼迫他们分开去“走正道”,才是真正的不慈不爱,无情之物。
三娘被问得久久不语,原本已经擦干的眼泪,反而落得更急了。
二郎是她自己身上掉下来的肉,她岂会不心爱自己的孩子?伏传引着她回忆二郎从前的事情,她正是情思涌动的时候,越发心疼幼子。只是,她是心软了,这口子不好开啊。
因为,二郎继承的是她丈夫的香火。她可以不在乎丈夫的香火,陈老太呢?
陈老太叹了一声,说:“随他高兴吧。戏文里总有恶东风棒打鸳鸯,你我老了老了,不要去做让子孙厌恶的坏人。我姓陈,你姓杨,周家的香火,周家的孩子都不关心,你我两个外人着什么急?”
三娘只等着陈老太开口,闻言连忙擦了眼泪,去给陈老太福身施礼:“我代小儿多谢婆母慈爱。二郎,还不快来给阿姆磕头?”
二郎悄悄给伏传竖了个大拇指,跟萧缙一起去给陈老太和三娘磕头,乱哄哄地连称呼都改了。
——萧缙开始随着二郎自称,被三娘反对之后,他又改随自己称呼,这会儿又随着二郎了。
那边阿娘阿姆乱哄哄叫了一阵,陈老太把镯子都撸了下来,握着萧缙的手,才突然意识到这么粗个胳膊,我孙儿带回家的是个男人啊!于是这镯子拿在手里不知道怎么办。
三娘连忙把镯子戴自己腕上。
陈老太又摘了一块玉佩,塞在萧缙手里,叮嘱说:“这是老太婆过八十大寿的时候,大先生送的寿礼。这是好东西啊,乖乖,你好好拿着,若是改嫁要退给老太婆的。”
说得二郎与三娘都哭笑不得。
萧缙看了二郎一眼,二郎点头,他才把玉佩收下,磕头道:“谢谢奶奶。儿与周郎相约白首,不会改嫁的。”
那边突然一团和气地认了亲,二郎又带着萧缙来拜谢青鹤与伏传。
二郎和萧缙都很高兴,这事能解决得这么圆满,谁都不曾想到。过来给谢青鹤和伏传磕头的时候,二郎满脸兴奋,萧缙也放松了许多——知道自己是被欢迎的,那滋味总比被排斥好太多。
哪晓得二人还没下拜,就被伏传阻止了:“先等一等,我还要问你一件事。”
不说二郎对伏传深为信服,萧缙只是第一次见他,也已经被他两番话折服。
问二郎是否仗势欺人,证明了伏府门庭清高、操守高洁,问三娘重香火还是重娇儿,更是显出他的慈爱之心,这样一位长辈在堂做主,家中就似有定海神针,是完全不必担心前程方向的。
伏传还要问话,二郎与萧缙都认定此事必然重要,都认真地听着。
伏传斟酌了片刻,缓缓地问道:“你这位小朋友,是否知道,你与阆泽莘曾是故交?”
“阿孃还记得二郎出生时候么?长得好不好?有多大?可有胎毛?”伏传突然问。
二郎和萧缙都面面相觑。
任何一个母亲都不会忘记孩子诞生的模样,三娘虽然很不解,可是,伏传跟她聊二郎小时候,她还是很兴奋开心地说了起来:“他小时候长得漂亮,婆母知道的,特别干净一个孩子,接生婆都说,没见过那么干净的小孩,胎毛长得特别好,油光水滑……”
二郎有点遭不住了,有点想打断这丝毫不男子风范的对话,又顾忌伏传不敢吭声。
伏传又引着三娘回忆二郎小时候。小时候的二郎顽皮又可爱,周家未遭难的时候,能吃得饱饭,二郎喜欢吃糖,糖就是稀罕物了,三娘持家不肯多买,都是陈老太开私房给两个孙子买糖吃。二郎就会偷吃大郎的糖,假装自己的糖也不见了,缠着陈老太再买……
“他呀,不知道是随了谁,口甜舌滑又狡猾,明知道他在使坏,也舍不得拆穿他。”三娘回忆起小儿子的过去,满眼都是慈爱与温柔。
后来出了意外,陈老太瘫在床上,大郎成了“傻子”,寻医问药花光了家产,三娘独自一人支撑着家庭,二郎迅速成长起来,各种帮扶母亲,体贴母亲。三娘说起来都要流泪。
二郎就更加不习惯了:“小师父,阿娘,也就……差不多行了吧?”
伏传看三娘抹泪,才问她:“你养的是个活生生的人。他是你的孩子,一辈子听从你,孝敬你,你生他一场,养他一场,难道不心爱他么?只当他是个传递香火的物件么?香火难道比他的余生快乐更重要么?你甘愿让他抑郁一生,只是为了给你的丈夫留个后代?”
二郎和萧缙都被伏传这番话震住了。
君臣父子之间,本就不讲感情只有义务。男丁娶妻生子为家族繁衍后代,也是从出生开始就负有的最基本责任。如二郎与萧缙这样与男子相约白首、不会再娶妻生子的男人,就是错,就是罪。
连他们自己也是这么想的。
二郎无非是仗着娘亲祖母管不了自己,两位师父心胸开阔应该不会反对,萧缙则是仗着二郎权势身份,父母家族都不敢反对,才会这么堂而皇之地跑来摊牌。
——他们并非觉得自己没错,只是刚好有条件有底气去犯错罢了。
哪晓得在伏传的理论里,他俩根本就没有错。不仅他们没错,若亲人逼迫他们分开去“走正道”,才是真正的不慈不爱,无情之物。
三娘被问得久久不语,原本已经擦干的眼泪,反而落得更急了。
二郎是她自己身上掉下来的肉,她岂会不心爱自己的孩子?伏传引着她回忆二郎从前的事情,她正是情思涌动的时候,越发心疼幼子。只是,她是心软了,这口子不好开啊。
因为,二郎继承的是她丈夫的香火。她可以不在乎丈夫的香火,陈老太呢?
陈老太叹了一声,说:“随他高兴吧。戏文里总有恶东风棒打鸳鸯,你我老了老了,不要去做让子孙厌恶的坏人。我姓陈,你姓杨,周家的香火,周家的孩子都不关心,你我两个外人着什么急?”
三娘只等着陈老太开口,闻言连忙擦了眼泪,去给陈老太福身施礼:“我代小儿多谢婆母慈爱。二郎,还不快来给阿姆磕头?”
二郎悄悄给伏传竖了个大拇指,跟萧缙一起去给陈老太和三娘磕头,乱哄哄地连称呼都改了。
——萧缙开始随着二郎自称,被三娘反对之后,他又改随自己称呼,这会儿又随着二郎了。
那边阿娘阿姆乱哄哄叫了一阵,陈老太把镯子都撸了下来,握着萧缙的手,才突然意识到这么粗个胳膊,我孙儿带回家的是个男人啊!于是这镯子拿在手里不知道怎么办。
三娘连忙把镯子戴自己腕上。
陈老太又摘了一块玉佩,塞在萧缙手里,叮嘱说:“这是老太婆过八十大寿的时候,大先生送的寿礼。这是好东西啊,乖乖,你好好拿着,若是改嫁要退给老太婆的。”
说得二郎与三娘都哭笑不得。
萧缙看了二郎一眼,二郎点头,他才把玉佩收下,磕头道:“谢谢奶奶。儿与周郎相约白首,不会改嫁的。”
那边突然一团和气地认了亲,二郎又带着萧缙来拜谢青鹤与伏传。
二郎和萧缙都很高兴,这事能解决得这么圆满,谁都不曾想到。过来给谢青鹤和伏传磕头的时候,二郎满脸兴奋,萧缙也放松了许多——知道自己是被欢迎的,那滋味总比被排斥好太多。
哪晓得二人还没下拜,就被伏传阻止了:“先等一等,我还要问你一件事。”
不说二郎对伏传深为信服,萧缙只是第一次见他,也已经被他两番话折服。
问二郎是否仗势欺人,证明了伏府门庭清高、操守高洁,问三娘重香火还是重娇儿,更是显出他的慈爱之心,这样一位长辈在堂做主,家中就似有定海神针,是完全不必担心前程方向的。
伏传还要问话,二郎与萧缙都认定此事必然重要,都认真地听着。
伏传斟酌了片刻,缓缓地问道:“你这位小朋友,是否知道,你与阆泽莘曾是故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