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刘氏的做法,元春是欣赏的,至于福晋如果帅鬼没胡说八道的话,她现在蹦跶的越欢,孩子生下来胤禟就会越失望。
九阿哥府气氛低迷的时候,元春收到了母亲递来的信件,里面说了两件重要的事:
1.游学两年未归家的大哥贾珠要回来了,他志在本届科举。
2.贾政因为太勤奋踏实有能力,遭到了太常寺官员一致排挤,希望元春能拿个主意。
元春以为她都管不了,科举属前朝事,女人插不得手。父亲有多少能力元春心里有数,她两辈子加起来官途就没顺畅过,都是自己做的。
☆、021
贾珠是谁?他是父亲的嫡长子,自己的亲哥哥。
与宝玉憎恶仕途流连胭脂美人香不同,贾珠生得聪慧,又勤奋好学,父亲对他寄予了极高的期望。元春还记得,上辈子父亲气急了痛打宝玉,母亲就会想起珠哥儿,说有你活着,宝玉便死一百个我也不管了。
两年前已经掌握足够知识的贾珠为了升华自己南下游学去了,本来,这是好事,应该得到支持。贾珠说出这样的请求,贾政压根没考虑,就拍板同意了。王夫人想得更多些,在她看来,珠哥儿做学问重要,元姐儿出嫁也同样是大事。本朝有个不成文的规矩,长兄没娶妻,弟妹不得提前婚配。王夫人担心贾珠久不归家会影响到元春选秀,与老太太商议之后,在离家之前,贾珠被迫成亲了。
对方出自金陵名宦李氏,父亲曾是国子监祭酒,名李守中。李纨不仅模样俏丽,有知识有内涵,一言一行都是当朝淑女的典范。定婚事的时候因为母亲的独断贾珠还有些抵触,见过新娘子之后,他就打消了之前的念头,一切向钱看的母亲终于做了正确的决定,无论从哪个方面看来,李纨与他都是绝配。
本来,贾珠要去游学也不当让李纨跟着,王夫人盼乖孙,力排众议将李纨推了出去。这也是为什么元春出阁那日事事都由贾琏负责,贾珠没到场。
贾元春与贾珠年龄相仿,是一母同胞的亲兄妹,他们相处的时间很长,感情不可谓不深厚。没能亲自送元春出阁,贾珠是遗憾的,他深感对不起妹妹,此番回来一是想给元春补送一份贺礼,二是说一声祝福。
那么乖巧的妹妹的确配得上九侧福晋的身份,她命中就该富贵的。不管做学问或者过日子,贾珠都很踏实,他没想利用九阿哥这层关系,在他看来,想要的东西都得努力去争取。与他高贵的品格相比,王夫人想得就多了,宝玉还小,不忙着求什么,首先要给珠哥儿谋个差事,无论他这届科举考得如何。
贾政的升职已经是天家恩典,王夫人没考虑元春的立场,她是不是真的得宠,九阿哥待他到底如何只以为女儿已经是雷打不动的九侧福晋,这点小事还办不妥帖?平白让人看笑话。
不能为家族做贡献的话,嫁给九阿哥又有什么意义?
收到传信之后,元春情绪就不太好,胤禟去正院看了嫡福晋过来就见她眉头紧蹙。
有什么难题只管对爷讲,愁眉苦脸做什么?
贾元春没想瞒着胤禟,上辈子家族那么悲剧,靠她一个人怎能逃出困局。她进了九阿哥府,虽不是嫡福晋,在胤禟心中的地位却不比董鄂氏低。胤禟早就知道荣府是腐败的,生在这样的环境是上天给春儿的历练,胤禟不仅没因此轻视她,反而越发爱重。胤禟以为是府上哪个不长眼的老东西让她受了委屈,正想叫丫鬟们进来问话,元春就将那封得寸进尺的信笺递到他跟前。
嫁了人心态要摆正,与其闹得里外不是人不如将麻烦推给当家的。
父亲那性子不适合在官场上混,我虽知道,却不能直接去信败他们兴致那话说得是极好的,雷霆雨露皆是君恩,他总是我父亲。元春捧了杯热奶.子在手中,透过蒸腾的白雾看着胤禟模糊的脸,她不确定是不是做对了,只觉得瞒了这一回,以后会越来越累。没有谁懂得满足,母亲尤其如此,如今需要提拔的还只是大哥,等宝玉长大些麻烦事才接踵而来。
也就是一页纸的内容,胤禟一目三行很快就扫完了,他将书信叠好放到一旁,直视贾元春,问:春儿想让爷做什么?没有厌恶反感也没有目的上的怀疑,对于荣府众人的荒唐胤禟并不在意,他唯一关心的是自家侧福晋的态度。
元春抿了口热奶,坦然回视胤禟。
我不愿意让双亲失望,又不想他们习惯不劳而获游手好闲他们都以为侧福晋多了不起,迈进这道门槛才知道,位份越高越要谨言慎行。爵位是蹭不来的,总要自己打拼。这是元春经历了失败的一生之后得出来的教训,她刚封贵妃的时候娘家沾了多少光,便宜得来的东西总不稳当,权力这玩意儿没心机城府即便握住了也不会长久。贾政如今的境况恰好证明了她这个想法。在工部员外郎的位置上做了近二十年也没升官,虽然借选秀的东风往上提拔了两品,他却无法融入太常寺的官员体系之中。
首先,贾政可以说是另类关系户,自身能力不足。
其次,他清高迂腐眼里还容不得沙子,品级低的时候觉察不出,越往上爬他就越不合群,做官不是那么容易的事。
元春是有觉悟的,在那位置上父亲恐怕做不长久,她又不愿见母亲失望娘家丢人,只得求胤禟想个稳妥的法子。让他们看到希望,积极上进。
九阿哥府气氛低迷的时候,元春收到了母亲递来的信件,里面说了两件重要的事:
1.游学两年未归家的大哥贾珠要回来了,他志在本届科举。
2.贾政因为太勤奋踏实有能力,遭到了太常寺官员一致排挤,希望元春能拿个主意。
元春以为她都管不了,科举属前朝事,女人插不得手。父亲有多少能力元春心里有数,她两辈子加起来官途就没顺畅过,都是自己做的。
☆、021
贾珠是谁?他是父亲的嫡长子,自己的亲哥哥。
与宝玉憎恶仕途流连胭脂美人香不同,贾珠生得聪慧,又勤奋好学,父亲对他寄予了极高的期望。元春还记得,上辈子父亲气急了痛打宝玉,母亲就会想起珠哥儿,说有你活着,宝玉便死一百个我也不管了。
两年前已经掌握足够知识的贾珠为了升华自己南下游学去了,本来,这是好事,应该得到支持。贾珠说出这样的请求,贾政压根没考虑,就拍板同意了。王夫人想得更多些,在她看来,珠哥儿做学问重要,元姐儿出嫁也同样是大事。本朝有个不成文的规矩,长兄没娶妻,弟妹不得提前婚配。王夫人担心贾珠久不归家会影响到元春选秀,与老太太商议之后,在离家之前,贾珠被迫成亲了。
对方出自金陵名宦李氏,父亲曾是国子监祭酒,名李守中。李纨不仅模样俏丽,有知识有内涵,一言一行都是当朝淑女的典范。定婚事的时候因为母亲的独断贾珠还有些抵触,见过新娘子之后,他就打消了之前的念头,一切向钱看的母亲终于做了正确的决定,无论从哪个方面看来,李纨与他都是绝配。
本来,贾珠要去游学也不当让李纨跟着,王夫人盼乖孙,力排众议将李纨推了出去。这也是为什么元春出阁那日事事都由贾琏负责,贾珠没到场。
贾元春与贾珠年龄相仿,是一母同胞的亲兄妹,他们相处的时间很长,感情不可谓不深厚。没能亲自送元春出阁,贾珠是遗憾的,他深感对不起妹妹,此番回来一是想给元春补送一份贺礼,二是说一声祝福。
那么乖巧的妹妹的确配得上九侧福晋的身份,她命中就该富贵的。不管做学问或者过日子,贾珠都很踏实,他没想利用九阿哥这层关系,在他看来,想要的东西都得努力去争取。与他高贵的品格相比,王夫人想得就多了,宝玉还小,不忙着求什么,首先要给珠哥儿谋个差事,无论他这届科举考得如何。
贾政的升职已经是天家恩典,王夫人没考虑元春的立场,她是不是真的得宠,九阿哥待他到底如何只以为女儿已经是雷打不动的九侧福晋,这点小事还办不妥帖?平白让人看笑话。
不能为家族做贡献的话,嫁给九阿哥又有什么意义?
收到传信之后,元春情绪就不太好,胤禟去正院看了嫡福晋过来就见她眉头紧蹙。
有什么难题只管对爷讲,愁眉苦脸做什么?
贾元春没想瞒着胤禟,上辈子家族那么悲剧,靠她一个人怎能逃出困局。她进了九阿哥府,虽不是嫡福晋,在胤禟心中的地位却不比董鄂氏低。胤禟早就知道荣府是腐败的,生在这样的环境是上天给春儿的历练,胤禟不仅没因此轻视她,反而越发爱重。胤禟以为是府上哪个不长眼的老东西让她受了委屈,正想叫丫鬟们进来问话,元春就将那封得寸进尺的信笺递到他跟前。
嫁了人心态要摆正,与其闹得里外不是人不如将麻烦推给当家的。
父亲那性子不适合在官场上混,我虽知道,却不能直接去信败他们兴致那话说得是极好的,雷霆雨露皆是君恩,他总是我父亲。元春捧了杯热奶.子在手中,透过蒸腾的白雾看着胤禟模糊的脸,她不确定是不是做对了,只觉得瞒了这一回,以后会越来越累。没有谁懂得满足,母亲尤其如此,如今需要提拔的还只是大哥,等宝玉长大些麻烦事才接踵而来。
也就是一页纸的内容,胤禟一目三行很快就扫完了,他将书信叠好放到一旁,直视贾元春,问:春儿想让爷做什么?没有厌恶反感也没有目的上的怀疑,对于荣府众人的荒唐胤禟并不在意,他唯一关心的是自家侧福晋的态度。
元春抿了口热奶,坦然回视胤禟。
我不愿意让双亲失望,又不想他们习惯不劳而获游手好闲他们都以为侧福晋多了不起,迈进这道门槛才知道,位份越高越要谨言慎行。爵位是蹭不来的,总要自己打拼。这是元春经历了失败的一生之后得出来的教训,她刚封贵妃的时候娘家沾了多少光,便宜得来的东西总不稳当,权力这玩意儿没心机城府即便握住了也不会长久。贾政如今的境况恰好证明了她这个想法。在工部员外郎的位置上做了近二十年也没升官,虽然借选秀的东风往上提拔了两品,他却无法融入太常寺的官员体系之中。
首先,贾政可以说是另类关系户,自身能力不足。
其次,他清高迂腐眼里还容不得沙子,品级低的时候觉察不出,越往上爬他就越不合群,做官不是那么容易的事。
元春是有觉悟的,在那位置上父亲恐怕做不长久,她又不愿见母亲失望娘家丢人,只得求胤禟想个稳妥的法子。让他们看到希望,积极上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