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九嫂听得心头怦怦乱跳:这样说来,王妃岂不是会有功高震主之忧?
所以呀,王妃行事才不得不小心谨慎,只将来事态究竟会如何,眼下却是谁也不能断定,不过今日听你这么一说,我倒还放心,因为王妃甚是明白,没有因为暂时胜利便冲昏头脑,她年纪轻轻便有如此城府,又哪能不未雨绸缪,等着被毛党中伤?
果然妾身鲁钝,险些害了王妃。孟九嫂越发羞愧。
你也不要自责,总算还晓得避开耳目与王妃私话,没有当着那多女眷面前便质评时政,再说阿九并不谙知朝堂中事,而你们太原袁家,一贯便有气节,教导子女,也是以德义为重,你又哪里知道那多倾轧厉害?王夫人安慰道。
孟九嫂叹气:妾之父族沦落至此,便是因为不懂忍辱负重,一味怪责君主不仁,近奸侫而远贤良,却从不想想应当如何行为,才能切实有效利于社稷,妾身早该明白不足之处,若非世母今日点醒,尚还执迷不悟,可笑妾身还一度自忖大有才干,可惜没有生作男儿身。
这世间,如果能多一些王妃那样才智双全,并且深怀抱负之能人志士、济世之才,大周也不会内忧外患到如今地步,阿九也不需妄自菲薄,我如你一般年纪时,比你尚且远远不及呢,也是到了这岁数,经历更多人情世故,再兼为大族宗妇,多少晓得一些朝堂人事,才能有这多体会。
王夫人甚至连对一贯器重的侄媳妇也没直说的是,告诉她太后私心贪欲的人,其实并不是太原孟家任何一人,消息来源,其实还在京兆王。
因为王夫人亲自领会得晋王妃的能力,对这位是大感兴趣,不由向京兆王宗妇,也便是王相国的妻子,她应称为族嫂者去信打听,王夫人的娘家虽是京兆王分支,而非嫡正,但因为她嫁的是太原孟,如今也是一族宗妇,相国夫人对这位族妹也一直亲近,书信来往频繁,听她打探晋王妃,干脆遣了一个心腹走一趟晋阳,对王夫人面授机宜。
王夫人这才认识到太后的嘴脸,并另一件隐秘
原来京兆王甚至想过让嫡宗嫡子求娶柳十一娘,而那时柳十一娘不过五岁!
王夫人大觉诧异,不由问那心腹:晋王妃当时不过幼龄,再如何聪慧也是有限,族嫂为何便有这打算?
主母有这想法,也不全因晋王妃自身才智,而是感知京兆柳韦太夫人对这庶出孙女极为重视,又因连相公也笃定,京兆柳原本已经势微,多得韦太夫人悉心培养几个子弟,方才能够得以振兴,京兆柳有韦太夫人掌事,至少在这一、二代人不会衰颓,因那时,七郎姻缘有了波折,眼看无法与京兆柳顺利联姻,主母才想着日后为子弟求娶柳十一娘,好在七郎最终还是如愿,即便没能与京兆柳亲上作亲,略有遗憾,却也不关要紧。
心腹最后一字不漏转述相国夫人的交待:主母听闻太原孟对王妃鼎力支持,大感庆幸,格外赞成夫人与王妃交好,因甚至连相公都没想到,王妃真能顺利在太原府推行新法,赞叹不已,称道社稷或仍可救!
第842章 生辰
玉管居聚会的次日,十一娘却被碧奴提醒:王妃可别忘了已近殿下生辰。
殿下生辰不是腊月么?尚有三、四十日呢,倒是我之生辰近在眼前,你反而忘记提醒了。十一娘仿佛对心腹的偏心大为不满,刚揭开香炉镂花盖,准备亲自动手用香箸去拨一拨灰,这时干脆递给了碧奴,自己回去斜倚软枕,手指轻拂着毡褥上柔长的金绒,挑起一边眉梢,眼角斜看。
碧奴拨着已经覆满一层的轻末,并不在意王妃的指责:王妃生辰,又不需自己操劳,等着收礼就好,婢子又何必多此一举提醒呢?可是殿下生辰,王妃却千万不能疏忽,虽说瞅着还远,也指不定过几日就有烦琐缠身,何不趁这两日空睱,想一想怎么给殿下庆生?
这丫头,说话倒越发滴水不漏了。王妃这么暗忖着,心中却实在觉得烦难,她固然明白殿下喜好,却也没那本事替他寻得珍罕的猎宠,至于兵器、坐骑,贺烨也已经有了不少珍藏,她送什么仿佛都不算惊喜,只怕就连以身相许,都会让那位误解是她趁机偷占便宜,可该如何显出真诚来?
王妃正在这儿一筹莫展,章台园里,贺烨却也特意请来了婷而,说的也是生辰一事:论来王妃在晋阳这第一个生辰,最好莫过于六姐、绚之及几位知己聚乐一场,不该让任氏等等扫兴,可我想着,要是不替她操办这么一回,岂不显得太过冷落?又因正好要算计任氏,倒能利用这个机会,故而请六姐过来商议,看看是否能借六姐倡议,既全了王妃颜面,又能让诸多事情显得顺理成章。
婷而自然也是惦记着十一娘的生辰,见晋王并没有疏忽,很是满意,痛痛快快便答应下来,只在如何算计任氏却又不至于扫兴的事情上耗废不少脑筋,方与晋王敲定了计划,一番准备,因着此计需要王妃配合,婷而事前当然也要知会,又着重提醒:我虽记得十一妹生辰,这回可没提醒殿下,倒是殿下主动唤我过去商量,为了不让姬妾们轻看十一妹,提出由他出面,在章台园正式操办,真真考虑周道,就连算计任氏一事,也不愿让十一妹额外操心,不过殿下竟然牢记这事,可见对任氏鄙恶十分。
所以呀,王妃行事才不得不小心谨慎,只将来事态究竟会如何,眼下却是谁也不能断定,不过今日听你这么一说,我倒还放心,因为王妃甚是明白,没有因为暂时胜利便冲昏头脑,她年纪轻轻便有如此城府,又哪能不未雨绸缪,等着被毛党中伤?
果然妾身鲁钝,险些害了王妃。孟九嫂越发羞愧。
你也不要自责,总算还晓得避开耳目与王妃私话,没有当着那多女眷面前便质评时政,再说阿九并不谙知朝堂中事,而你们太原袁家,一贯便有气节,教导子女,也是以德义为重,你又哪里知道那多倾轧厉害?王夫人安慰道。
孟九嫂叹气:妾之父族沦落至此,便是因为不懂忍辱负重,一味怪责君主不仁,近奸侫而远贤良,却从不想想应当如何行为,才能切实有效利于社稷,妾身早该明白不足之处,若非世母今日点醒,尚还执迷不悟,可笑妾身还一度自忖大有才干,可惜没有生作男儿身。
这世间,如果能多一些王妃那样才智双全,并且深怀抱负之能人志士、济世之才,大周也不会内忧外患到如今地步,阿九也不需妄自菲薄,我如你一般年纪时,比你尚且远远不及呢,也是到了这岁数,经历更多人情世故,再兼为大族宗妇,多少晓得一些朝堂人事,才能有这多体会。
王夫人甚至连对一贯器重的侄媳妇也没直说的是,告诉她太后私心贪欲的人,其实并不是太原孟家任何一人,消息来源,其实还在京兆王。
因为王夫人亲自领会得晋王妃的能力,对这位是大感兴趣,不由向京兆王宗妇,也便是王相国的妻子,她应称为族嫂者去信打听,王夫人的娘家虽是京兆王分支,而非嫡正,但因为她嫁的是太原孟,如今也是一族宗妇,相国夫人对这位族妹也一直亲近,书信来往频繁,听她打探晋王妃,干脆遣了一个心腹走一趟晋阳,对王夫人面授机宜。
王夫人这才认识到太后的嘴脸,并另一件隐秘
原来京兆王甚至想过让嫡宗嫡子求娶柳十一娘,而那时柳十一娘不过五岁!
王夫人大觉诧异,不由问那心腹:晋王妃当时不过幼龄,再如何聪慧也是有限,族嫂为何便有这打算?
主母有这想法,也不全因晋王妃自身才智,而是感知京兆柳韦太夫人对这庶出孙女极为重视,又因连相公也笃定,京兆柳原本已经势微,多得韦太夫人悉心培养几个子弟,方才能够得以振兴,京兆柳有韦太夫人掌事,至少在这一、二代人不会衰颓,因那时,七郎姻缘有了波折,眼看无法与京兆柳顺利联姻,主母才想着日后为子弟求娶柳十一娘,好在七郎最终还是如愿,即便没能与京兆柳亲上作亲,略有遗憾,却也不关要紧。
心腹最后一字不漏转述相国夫人的交待:主母听闻太原孟对王妃鼎力支持,大感庆幸,格外赞成夫人与王妃交好,因甚至连相公都没想到,王妃真能顺利在太原府推行新法,赞叹不已,称道社稷或仍可救!
第842章 生辰
玉管居聚会的次日,十一娘却被碧奴提醒:王妃可别忘了已近殿下生辰。
殿下生辰不是腊月么?尚有三、四十日呢,倒是我之生辰近在眼前,你反而忘记提醒了。十一娘仿佛对心腹的偏心大为不满,刚揭开香炉镂花盖,准备亲自动手用香箸去拨一拨灰,这时干脆递给了碧奴,自己回去斜倚软枕,手指轻拂着毡褥上柔长的金绒,挑起一边眉梢,眼角斜看。
碧奴拨着已经覆满一层的轻末,并不在意王妃的指责:王妃生辰,又不需自己操劳,等着收礼就好,婢子又何必多此一举提醒呢?可是殿下生辰,王妃却千万不能疏忽,虽说瞅着还远,也指不定过几日就有烦琐缠身,何不趁这两日空睱,想一想怎么给殿下庆生?
这丫头,说话倒越发滴水不漏了。王妃这么暗忖着,心中却实在觉得烦难,她固然明白殿下喜好,却也没那本事替他寻得珍罕的猎宠,至于兵器、坐骑,贺烨也已经有了不少珍藏,她送什么仿佛都不算惊喜,只怕就连以身相许,都会让那位误解是她趁机偷占便宜,可该如何显出真诚来?
王妃正在这儿一筹莫展,章台园里,贺烨却也特意请来了婷而,说的也是生辰一事:论来王妃在晋阳这第一个生辰,最好莫过于六姐、绚之及几位知己聚乐一场,不该让任氏等等扫兴,可我想着,要是不替她操办这么一回,岂不显得太过冷落?又因正好要算计任氏,倒能利用这个机会,故而请六姐过来商议,看看是否能借六姐倡议,既全了王妃颜面,又能让诸多事情显得顺理成章。
婷而自然也是惦记着十一娘的生辰,见晋王并没有疏忽,很是满意,痛痛快快便答应下来,只在如何算计任氏却又不至于扫兴的事情上耗废不少脑筋,方与晋王敲定了计划,一番准备,因着此计需要王妃配合,婷而事前当然也要知会,又着重提醒:我虽记得十一妹生辰,这回可没提醒殿下,倒是殿下主动唤我过去商量,为了不让姬妾们轻看十一妹,提出由他出面,在章台园正式操办,真真考虑周道,就连算计任氏一事,也不愿让十一妹额外操心,不过殿下竟然牢记这事,可见对任氏鄙恶十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