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湛原也想听听是有什么好事,然而贺烨紧跟着又是一句:别忘了顺便捎来阿姑私藏好酒,这件好事的确值得庆贺。
    于是江迂和酒都过来了,贺湛却再也不见踪影。
    眼看着贺烨修长的手指推过来那方镶着明珠的锦盒,十一娘略略有些疑惑,但眼见江迂笑得眉目弯弯,料到应是珍奇,对于钱财这等身外物,十一娘本就期望着多多益善,二话不说打开来瞧,原来是把牙梳,象齿材质,雕拥祥云,镶嵌朱晶,价值不菲。
    于是梨涡浅露值得笑纳。
    这是江迂巴结未来王妃之礼。贺烨却补充了一句。
    江迂在旁直瞪眼:大王真是不解风情!
    我也备有一礼,只不过还未到手,只好日后补上。又是一句。
    江迂松了口气:大王还不算太笨。
    心满意足的宦官不打算留在此处碍眼,悄无声息地站去了墙外。
    贺烨也不在意席畔无人服侍,自己动手,斟酒两盏,一盏高高举起,十分正经的神色:十一娘筹划得当,让小王如愿避开谢六娘这把暗器,省却许多烦恼,这一盏酒,当为礼谢。一仰脖子便干了。
    再斟一盏:这一盏酒,再谢十一娘预先筹划,毛维已经中计,谏策已在途中,小王赴藩有望,多年夙愿眼看达成,心知若无十一娘谋划,决不会如此顺利。又是一口喝完。
    还斟一盏:日后还得劳动十一娘多多废心,为小王解除后顾之忧,拳拳盛意,非言辞所及,先仅以敬酒为谢。
    三盏酒后,两人都是面不改色心不跳,十一娘问道:晋阳有了消息传回?
    这便是贺烨要说的好事。
    毛维这个太原尹,担负监督武威侯这一秘令,果然便对军务横加干涉,依你之谋划,我嘱武威侯无需隐忍,两人互相奏劾,太后难断是非,已动肝火。太后的情绪,晋王当然是从十四郎口中得知:不过如今潘、辽大军压境,太后终究还是更加关注战局,肃令毛维必须保证增兵、军耗等等事宜,对武威侯,则是以安抚为上。
    这些年来,因为太后放纵,毛维日渐权欲熏心,当为太原尹,虽不敢怠慢军需,必定会借机敛财,然而武威侯处处刁难,毛维难以放开手脚,他又并不将武威侯放在眼里,只要武威侯不肯退让,两人必定势同水火。十一娘道。
    毛维当到任所,便急着与世家豪族巩固交谊,他要想敛财,当然就要给这一集团利益,不过军需事重,毛维也不敢怠慢,此人权欲熏心,治政之能却实在不敢恭维,目前不仅武威侯部所需,云州增兵事宜也落在他肩头,他实在焦头烂额,之前有奏本,就向太后大吐苦水,说什么百姓为避兵募,流亡倍增,再兼军需巨重,必须强征赋税,方能保证,事实上便是为了豪族占田寻找借口,意图夺民之财。贺烨蹙着眉头,对毛维的行径极其厌恶。
    其性贪婪,这些是早在预料。十一娘道。
    短短数月,太原治下的确逃户倍增,这样下去,根本难以供给军需,只会造成民不聊生,毛维也知道这样下去会被追究失职,所以,当门下所养谋士建议,让毛维谏言,指派太原牧到任,他简直毫不犹豫,立即便写了谏策。
    太原府的最高长官其实是太原牧,只不过一直是由亲王遥领,德宗帝崩后,干脆一直不再设制,实际上治理军政的官员一直是太原尹。
    但毛维生怕会被追究失职,急着要找一个替罪羊,所以当贺湛的暗线提出这个建议时,立即便被他采纳。
    毛维的借口,是军耗巨重,太原治下无论豪族抑或百姓都怨声载道,他这个太原尹不够份量震慑民怨,需要一个更有份量的人出面主持大局。
    十一娘轻轻一笑:除了亲王,还有谁具如此份量,能胜过前任国相现任太原尹呢?毛维一来是为推脱责任,再者,蜀王如今只有参政之权,正忧虑难安,毛维既与蜀王眉来眼去,提议任命蜀王为太原牧,岂非正合蜀王心意?
    这回十一娘虽然动用了间人,向毛维出谋划策,但事实上这个间人的作用,也仅在于提醒毛维而已,并没有直接唆使毛维建议让蜀王授任,只不过毛维还打算着敛财,他没可能真正给自己找一个指手划脚的上峰,只要意动,第一个想到的人,必定就是对他倚重非常的蜀王。
    眼下亲王,唯有三人,太原府其实属晋王封地,然而晋王一贯不务正业,只怕谁也想不到他能担当太原牧,便还有一个豫王,威望自然足够,但豫王有意淡疏朝政,他不可能接受这么一个地位十分微妙的授命。
    太后看似没有更好选择,蜀王是唯一,也是最适当的人选。
    但太后哪里放心让蜀王远离京都,并有可能节制武威侯、云州数十万大军?
    待毛维谏策抵京,殿下便该预备动身赴藩了。十一娘已经提前祝贺。
    我早有预备。贺烨高挑眉梢,也是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样,但旋即语气一改:不过太原府一摊乱局,极难收拾,而就算赴藩,我也只能用心于军事,关于民治财政一事
    殿下不需担心,我已在计划。十一娘颔首。

章节目录

望族权后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耽美小说只为原作者刹时红瘦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刹时红瘦并收藏望族权后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