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哪是赏?薛昭越发哭丧了脸,不敢向父亲求情,只拉着十一娘的衣袖:阿姑
    昭儿先去寻青奴碧奴,阿姑好容易才寻得几个孔明锁,比常见要难,你先试着解解,阿姑一阵后再与你一块玩耍。
    薛昭这才转忧为喜,出去时却仍离贺湛八步远小心翼翼绕开。
    小家伙没良心,我好歹算他师长,长得又英俊倜傥,至于见我如见鬼般?贺湛话虽如此,脸上却笑。
    师长也该有个师长样,见面就打趣昭儿生得像女孩,他这般年岁,最反感这说法,十四郎,你可别忘了,当年两位师公这么打趣你,你还在师公粥食里添加泻药报复!十一娘毫不留情,当众揭发贺湛幼年糗事。
    陆离倒还罢了,王宁致瞪大双眼:不是罢,十四兄竟敢对凌虚天师
    贺湛唉声叹气:一次也没得逞过,反而有回被琅济师公还诸于身,让我自食恶果。
    众人将贺湛打趣一番,十一娘便言归正传:刘渡最近如何?
    贺湛蹙眉:仍在大理寺刑狱,那可是毛维地盘,我一时安插不进耳目,仍未察清他那说法究竟是得了哪个高人指点,不过在韦元平口中听闻,这厮的确恶劣,贪昧灾粮高价转售欺逼百姓决非诬篾,可察来察去,刘渡与冯伯璋又并无关联。
    王宁致说道:冯伯璋当年因裴郑逆案挂冠请辞,直到四年前圣人重掌朝政才受薛相举荐起复,应当并非奸邪之辈,不至于包庇刘渡,不知是否受了欺哄,才误信刘渡清白。
    七郎是否怀疑刘渡身后高人实为太后安插?陆离问道。
    刘渡身陷大理寺,在毛维掌控下,外人若要与之联络并不容易,但太后若要安插耳目却是易如反掌,太后一边让刘渡死咬是被谢、毛诬篾,因曾经为裴郑申冤遭受陷害,一边又安插间佃挑唆冯相,让之误以为刘渡无辜,一旦将来治刘渡罪证确凿,薛相与冯相难保不受牵连,就连裴郑两族也会因为刘渡受牵,薛相想要为裴郑翻案更不可能。王宁致答。
    四年前朔日朝会,太后输于措手不及,然而事后,她要察明圣人之所以决意理政是贵妃在后借裴郑旧案挑生圣人疑心谢饶平并不难,为防圣人重审旧案,有这安排确是绝大可能。贺湛也附和道。
    刘渡身后高人固然可能是太后安插,然,某以为,冯伯璋却并非忠良。薛陆离斩钉截铁说道。
    十一娘眉梢一挑,似乎大感兴趣。
    而王宁致显然只觉意外,忍不住倾身相前:六郎,冯相可是薛相门生
    第175章 不是为了解救天子
    关于冯伯璋,因为裴郑逆案后便自甘消沉,七年前贺湛与王宁致受蒋师遗命暗察朝局,并未在意他这么一个已经免官去职者,不似薛陆离,因为早在暗中关注朝局,并且薛裴两家世代姻亲关系,对裴相从前故交门生相对熟识,关于冯伯璋是何品性,他相较贺、王两个更有体会。
    这时他苍白纤长的手指,轻轻摩梭着一把黄铜手炉,眉心微蹙:当年裴相任中书令,冯伯璋为中书舍人,先帝询政,他多有直谏之时,然因过于固执,对政见不合者诸多贬低,不仅先帝心中不喜,裴相也曾告诫莫要失于偏见,借忠耿为名打击异己,而不论政令益害。
    贺湛轻敲茶案:这大约是不少文臣通病,总以为自己见知才益君国,反驳者心怀叵测或者见识短浅,身居高位又全不打压异己者,史旧并不多见,所谓君明臣直他轻轻一笑:先帝并非明君,朝臣各有企图在所难免,德宗朝能得裴相这等忠良之臣,已是上苍降幸。凭冯伯璋固执己见打压异己,却不足断此人非忠实奸。
    陆离颔首:要说当年冯舍人就为大奸大恶,的确有失偏颇,不过某却认为,冯伯璋为裴郑鸣冤挂冠请辞之举,并非完全出于公义,事实上他心中清楚,若非裴相力保,他必然会被谢毛党羽排斥清算,梁子早已结下,若失裴相为靠,谢毛必不容其仍在中枢。还有者是,当年裴郑定罪,诸多官员挂冠请辞,正是这冯伯璋带头,甚至有不少人是被他蛊惑。
    当陆离说话时,十一娘一直若有所思,下意识用食指轻刮膝头,忽而轻轻一偏面颊:冯伯璋当年为裴郑鸣冤,有逼不得已处,又为孤注一掷,倘若祖父能顺利渡过劫难,他便名利双收,不过后来祖父获罪,他挂冠请辞不失也为自保,为更加安全,干脆联合一些性甚耿直者一同请辞,纵然谢毛一党欲追究牵连,圣人或许也会因为法不责众网开一面。
    说到这里,十一娘冷冷一笑:如此一来,冯伯璋在祖父旧故门生中,反而落得忠义美名,若有机会起复,必然会成为首选薛世父岂不是就因为这个原因对之信任不疑。
    王宁致始终不改厚道:但这仅只咱们推测,冯相也有可能确为忠义。
    陆离又道:四年之前,世父欲向圣人举荐冯伯璋,然而因我对其品性有所质疑,故而劝阻世父莫太急切,不久,冯伯璋却主动登门拜访,直问世父可欲为裴郑平反,铲除谢毛一党。

章节目录

望族权后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耽美小说只为原作者刹时红瘦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刹时红瘦并收藏望族权后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