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韦氏瞪大了眼,委屈得涕泪横流,韦元平不得不亲自动手将她拉出含象殿,自己还不得不硬着头皮入内,说着些毫无营养的废话:这事怕是有人借刘玄清之名针对太后
    太后握紧拳头:这还用说,必定是荣国公府心怀怨谤。
    这也不怪太后武断,委实这事全由荣国公夫妇挑发,纵然有那蒋家小儿失踪这点蹊跷,太后也只以为是荣国公行为,至于那奴婢瑶英,当然也可能是被荣国公收买,即便这时将瑶英严刑逼供,她也说不出个是非黑白,所有与之联络者都神秘莫测,根本察不到贺湛头上。
    荣国公夫妇在此事件中实在太过张扬,怕是连他们自己,都没察觉是被人利用。
    两个跳梁小丑,无非是因为心里头那点不甘。太后恼怒之余,倒也无可奈何,实在是废心对付荣国公夫妇都嫌多此一举,眼下关键还是如何善后。
    望日朝会暂时莫要上本了。
    听闻这句后,便连韦元平都觉不甘:难不成,就这么半途而废
    太后冷哼一声:若让那两个跳梁小丑趁愿,我也不用再筹划垂帘听政了,干脆在后宫养老一了百了却必须先行平息这场风波,刘玄清留不得了,让她畏罪自尽,交待下去,让万年令秉公处断,将刘玄清枭首示众,罪名毒害无辜、讹诈骗财、私造神迹、蛊惑人心!
    这就是要彻底推翻什么圣母惠世圣母兴周之天意神示,想到不能冠冕堂皇打着顺应天命的旗号听政,太后依然忍不住咬牙切齿。
    那婢女不是交待出乔氏也是知情者?传我令下,将乔氏当作同谋论处,当众处死,以平民怨!太后紧蹙眉头交待,却当韦元平领命正欲退下时,忽然又将人叫住,竟似改变主意:且慢,让万年令先拖延几日
    韦元平听完太后面授机宜,颔首不停之余,脸上却是软佩之色,太后似乎也极其满意她在这瞬息之间的机灵一动,这才牵起一抹由衷笑意。
    而在紫宸殿,听闻三大国相联袂上谏意图让天子交权后,贵妃也是心急如焚,不顾秦桑声称天子又陷沉睡,就要闯宫,却被晋王半途阻拦,当着耳目众多,贺烨当然找了个万无一失借口贵妃留步,阿兄还在安歇,不能打扰。
    贵妃会意,由得贺烨拉她一把,两人又去亭中烹汤煎茶,坐等天子清醒。
    阿姐稍安勿躁,宫外出了变故,那个刘姓神棍坏了事,怕是要被太后兔死狗烹了,以我猜测,太后计划应会有所延迟,起码要等这番风波平息,再者,顺应天意如此冠冕堂皇借口砸在刘玄清手中,太后总需要再找借口,否则不能服众咱们且看太后如何善后,待风波平息,再依计行事不迟。
    贵妃这时显然不再将贺烨当作顽劣孩童看待,对他计划倒心服口服,然而
    大王也的确不学无术,兔死狗烹可不该这么用,弃卒保帅才更合适。
    第142章 练手
    因太后须臾之间便有决断,示意下达得颇为及时,心里窝着一团乱化身无头苍蝇的万年令于墉总算找到方向,既然有了底气,他也没再任由荣国公等喧宾夺主,借口案情重大必须严肃察实不失客套之余又甚为强硬地恭请荣国公离开县衙,刚好又到鼓响宵禁,围观人群也随之一哄而散。
    荣国公自然不会就此作罢,甚至颇为慷慨地将诸多苦主邀至国公府暂住,彻底断绝被杀人灭口或者威逼撤诉的可能,一连数日,荣国公为首再兼苦主们造势,浩浩荡荡一行本着天亮即往日暮才归的精神,准时前往县衙督促办案。
    然而万年令频频用案情复杂丹药是否有毒仍需察证作为借口,拖延着不肯开堂公审,这让许多虽事不关己但或者出于同情或者出于义愤或者纯粹闲着没事起哄的民众们更加衍生出不少版本的议论。
    刘玄清与韦郡王妃交好又颇得太后信重之事原本就不是秘密,这时更被人翻炒出来,甚至前些日子刘玄清称太后犯厄需柳氏四娘入道清修事件也被旧事重提,于是刘玄清与毛相国有私,柳拾遗前妻乔氏为两人私生女的谣言传得有鼻子有眼,平民百姓无不相信刘玄清靠山坚硬,证据显然荣国公都撼动不了呢,哪里是一般人。
    无论哪种版本的议论,无一偏向刘玄清无辜,这位多年以来苦心经营的道术出众仙法超群声誉算是毁之一尽。
    事情这样轰烈,又是发生在京都长安,即使御史台是被谢饶平掌控手中,当然也不能完全置若不察,闭目塞听到如此程度,历来彪悍的大周民众恐怕会在有心人蛊惑下一拥而上把御史三院拆了也说不定。
    更何况这个有心人荣国公还明晃晃地拦了不少御史车马。
    谏本是要上的,只不过措辞十分考究,没人胆敢将刘玄清与太后姐妹以及毛相国牵连一起。
    这些事情被困狱中的刘玄清当然全然不知,然而这位在最初的惊慌失措过去之后,眼见虽然下狱,却迟迟不曾过堂,狱卒们待她也不曾凶神恶煞,自然品度出风向,于是渐渐冷静下来,甚至认为荣国公府将事闹大反而对她不无好处不需通风报信,郡王妃势必耳闻,当然更加瞒不住太后。

章节目录

望族权后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耽美小说只为原作者刹时红瘦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刹时红瘦并收藏望族权后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