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娘并不十分了解祖父当年为何不屑柳氏家主柳正,大抵是认为其品性不佳,故而才不乐意联姻,然而齐王妃本是祖母表姐,又与袁夫人是知交好友,当年袁夫人身子不好,仿佛早有预感不能挨到儿子娶妻,一早筹谋为儿子早定姻缘,齐王妃也确是见姑丈姑母好比金童玉女,才居中撮合。
不过当时因为姑丈姑母年龄尚小,并没有正式文定,也就只是口头意会商量而已。
果然不过多久,袁夫人病故,柳正娶韦氏为继室。
十一娘记得姑母及笄后,齐王妃应袁夫人临终恳求又再找祖母商量过几回,结合那时她隐约听得母亲劝慰姑母的话,似乎韦氏对这门姻缘也相当积极,毫不在意继子娶得望族嫡女。
而婚后,柳姑丈与姑母也十分恩爱,姑母回回归宁,都是喜笑颜开。
与眼下柳信宜兄弟二人不同,虽然姑母也只生了一双子女,之于从柳正一代就有子嗣单薄之忧的柳家而言,远远不到足够,然而柳姑丈却不纳姬妾,甚至连侍妾也无一人,祖母自觉庆幸,认为姑母实有福份。
十一娘记得当年自己年岁渐长,关于这些事务,祖母与母亲也不怎么对她避讳了,便听过祖母感慨,说也是姑母运数,韦氏到底是继室,后来又生了亲子,本身并非苛薄人,是以才放手不理长房子嗣一事,省却姑母不少为难。至于柳正,听说到老越发不像样,借口子嗣不知纳了多少姬妾,闹得家宅不宁,哪知到底只得了两个庶子,其余都是女儿,柳正纵情声色,也不管长子如何,否则即使姑丈是难得一见情义男子,有高堂在上管迫,也不能恣意。
可这时想来,倘若裴郑灭门有柳家参与
当时柳正已经病故,韦太夫人即便与太后并无不和身为女子作为也有限,柳信宜当时还没任左拾遗,身为庶出也不可能有那能力,柳均宜当时还在富阳任县令更是鞭长莫及,只有姑丈身在京都方能参与!
而满满一个柳家,能得祖父信任者也只有姑丈,对于那幕后隐凶,才有利用之处。
裴郑灭族,姑母暴亡,柳氏被封贵妃,姑丈得爵,柳家二子均得重用抑或高品
这似乎也能解释何故姑丈得爵韦太夫人并无忌恨,因为诸多益事,皆为姑丈功劳。
十一娘越是往这方向推测,自然越是心惊。
可她却不能排除这一可能,荣华富贵四字,自古造就多少忘恩负义、人面兽心!
更何况幕后真凶很有可能是那人
帮凶们甚至还拥有忠字这块重盾遮挡一切斥责,更谈不上任何心虚。
十一娘紧紧握拳,只觉胸口仿佛被巨大一块铅铁牢牢挤压,疼痛从心脉直冲喉咙,让她喘不过气。
而就在这时,牛车终于轧轧停稳。
萧氏仍旧颇显冷淡:你原本知礼稳重,我也省得费事多嘱,只今日七娘、九娘都未跟随,我又与袁世母另有要事商议,迟些你与王家小娘子玩笑,记得比平时更谨慎些。
这是已经到了目的地,京兆王氏门前。
十一娘收敛所有情绪,微笑称喏。
大宅正入第二重屏门前,听闻客至的袁氏已经在此迎候,为待客之礼,她今日固然是盛装出迎,然而如云高髻上纵然金翠光华,却也难掩去袁氏眉间那股郁黯。
而在袁氏身后的王十一娘姐妹却是兴致勃勃翘首以待,尤其十五娘,已经趁母亲不备悄悄踮起脚尖。与柳十一娘同行两月来,双方本已熟识,王十五娘又正活泼贪玩年纪,颇嫌自家弟妹呆板无趣,多得有个柳小娘子正合她意,既不吵闹任性,又聪明伶俐,是以分别之后,王十五娘竟十分挂念这位忘年之交,今日听说她要来拜访,高兴得一大早就没消停过,翻找出不少玩意,打算一股脑赠予那小丫头,她定会合不拢嘴。
然而对于袁氏而言,对萧氏此行自是半点不觉突然和意外。
莫说她家七郎救了柳家女儿性命,柳家自然会备礼登门正式道谢,便说联姻一事,柳四娘除服,礼数上柳家也要来意会一声,好教王家准备请期。
而让袁氏不愉快的根本原因,也正是因为联姻一事。
回京之后,听妯娌们闲话一番这些年官场变动,袁氏是越发不乐意这门亲事,但相比众多妯娌,她出身居末,又因为只有一子,历来不得翁姑亲重,别说没胆直言反对翁爹作主决定这门姻缘,便是昨日好容易鼓足勇气,在丈夫跟前试探一句妾身在想,莫如待致儿明年春闱及第,再定婚期岂不锦上添花,结果就遭来了一场埋怨。
妇人之见,及第便能锦上添花?仅是及第,候缺指不定也得需个五、六载,三年前四娘因母亡服丧你还埋怨耽搁七郎,这时又不急了?舍得让七郎再等五、六载才完婚?再者,我与七郎商量过,没打算让他明春下场,而是再精进两年,报考进士科。
得知儿子婚期不但不能延后,却反是将科考之期延后,袁氏只觉雪上加霜。
都说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足见进士登科难度,虽万一考上,也比明经得职要快,不过七郎又不是那些次等世族子弟,王家可是京兆十望!一旦七郎考中,还怕朝中无人荐举,哪会如同那等没有门路者数载候缺?
这些话,袁氏却也只能闷在心里,不敢真与丈夫理论。
不过当时因为姑丈姑母年龄尚小,并没有正式文定,也就只是口头意会商量而已。
果然不过多久,袁夫人病故,柳正娶韦氏为继室。
十一娘记得姑母及笄后,齐王妃应袁夫人临终恳求又再找祖母商量过几回,结合那时她隐约听得母亲劝慰姑母的话,似乎韦氏对这门姻缘也相当积极,毫不在意继子娶得望族嫡女。
而婚后,柳姑丈与姑母也十分恩爱,姑母回回归宁,都是喜笑颜开。
与眼下柳信宜兄弟二人不同,虽然姑母也只生了一双子女,之于从柳正一代就有子嗣单薄之忧的柳家而言,远远不到足够,然而柳姑丈却不纳姬妾,甚至连侍妾也无一人,祖母自觉庆幸,认为姑母实有福份。
十一娘记得当年自己年岁渐长,关于这些事务,祖母与母亲也不怎么对她避讳了,便听过祖母感慨,说也是姑母运数,韦氏到底是继室,后来又生了亲子,本身并非苛薄人,是以才放手不理长房子嗣一事,省却姑母不少为难。至于柳正,听说到老越发不像样,借口子嗣不知纳了多少姬妾,闹得家宅不宁,哪知到底只得了两个庶子,其余都是女儿,柳正纵情声色,也不管长子如何,否则即使姑丈是难得一见情义男子,有高堂在上管迫,也不能恣意。
可这时想来,倘若裴郑灭门有柳家参与
当时柳正已经病故,韦太夫人即便与太后并无不和身为女子作为也有限,柳信宜当时还没任左拾遗,身为庶出也不可能有那能力,柳均宜当时还在富阳任县令更是鞭长莫及,只有姑丈身在京都方能参与!
而满满一个柳家,能得祖父信任者也只有姑丈,对于那幕后隐凶,才有利用之处。
裴郑灭族,姑母暴亡,柳氏被封贵妃,姑丈得爵,柳家二子均得重用抑或高品
这似乎也能解释何故姑丈得爵韦太夫人并无忌恨,因为诸多益事,皆为姑丈功劳。
十一娘越是往这方向推测,自然越是心惊。
可她却不能排除这一可能,荣华富贵四字,自古造就多少忘恩负义、人面兽心!
更何况幕后真凶很有可能是那人
帮凶们甚至还拥有忠字这块重盾遮挡一切斥责,更谈不上任何心虚。
十一娘紧紧握拳,只觉胸口仿佛被巨大一块铅铁牢牢挤压,疼痛从心脉直冲喉咙,让她喘不过气。
而就在这时,牛车终于轧轧停稳。
萧氏仍旧颇显冷淡:你原本知礼稳重,我也省得费事多嘱,只今日七娘、九娘都未跟随,我又与袁世母另有要事商议,迟些你与王家小娘子玩笑,记得比平时更谨慎些。
这是已经到了目的地,京兆王氏门前。
十一娘收敛所有情绪,微笑称喏。
大宅正入第二重屏门前,听闻客至的袁氏已经在此迎候,为待客之礼,她今日固然是盛装出迎,然而如云高髻上纵然金翠光华,却也难掩去袁氏眉间那股郁黯。
而在袁氏身后的王十一娘姐妹却是兴致勃勃翘首以待,尤其十五娘,已经趁母亲不备悄悄踮起脚尖。与柳十一娘同行两月来,双方本已熟识,王十五娘又正活泼贪玩年纪,颇嫌自家弟妹呆板无趣,多得有个柳小娘子正合她意,既不吵闹任性,又聪明伶俐,是以分别之后,王十五娘竟十分挂念这位忘年之交,今日听说她要来拜访,高兴得一大早就没消停过,翻找出不少玩意,打算一股脑赠予那小丫头,她定会合不拢嘴。
然而对于袁氏而言,对萧氏此行自是半点不觉突然和意外。
莫说她家七郎救了柳家女儿性命,柳家自然会备礼登门正式道谢,便说联姻一事,柳四娘除服,礼数上柳家也要来意会一声,好教王家准备请期。
而让袁氏不愉快的根本原因,也正是因为联姻一事。
回京之后,听妯娌们闲话一番这些年官场变动,袁氏是越发不乐意这门亲事,但相比众多妯娌,她出身居末,又因为只有一子,历来不得翁姑亲重,别说没胆直言反对翁爹作主决定这门姻缘,便是昨日好容易鼓足勇气,在丈夫跟前试探一句妾身在想,莫如待致儿明年春闱及第,再定婚期岂不锦上添花,结果就遭来了一场埋怨。
妇人之见,及第便能锦上添花?仅是及第,候缺指不定也得需个五、六载,三年前四娘因母亡服丧你还埋怨耽搁七郎,这时又不急了?舍得让七郎再等五、六载才完婚?再者,我与七郎商量过,没打算让他明春下场,而是再精进两年,报考进士科。
得知儿子婚期不但不能延后,却反是将科考之期延后,袁氏只觉雪上加霜。
都说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足见进士登科难度,虽万一考上,也比明经得职要快,不过七郎又不是那些次等世族子弟,王家可是京兆十望!一旦七郎考中,还怕朝中无人荐举,哪会如同那等没有门路者数载候缺?
这些话,袁氏却也只能闷在心里,不敢真与丈夫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