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页
同学们第一次这么自信地站在讲台上,对自己的答案信心十足。他们可是对了十几遍的,绝对不会错。
他们一讲完,陶睿带头鼓掌,笑着夸赞:“讲得不错,比老师讲得都好了。以后同学们上台都像他们这样讲,大家轮换着来,争取班里每个人都上台讲题。同学们对这张卷子还有什么疑问吗?”
“没有!”同学们异口同声,迫不及待地催陶睿讲故事。
陶睿走到讲台上,看着大家期盼的眼神,笑着给大家讲那个悬疑故事的结局,缓缓揭开谜底。
悬疑故事不是他现编的,是他当警察那一世亲身经历的案子,同学们自然听得新鲜又刺激。等陶睿一讲完,他们热烈地讨论过后就嚷着让陶睿再讲一个。
陶睿笑着摇摇头,“一样的事天天做就没意思了,还有半堂课,接下来大家认真听我讲的知识点。”
同学们听故事的时候已经进入聚精会神的状态,现在自然而然地就听陶睿讲了半堂课的知识。下课时陶睿特意强调,“课余时间谁有问题都可以去办公室找我,老师欢迎大家提问。实在没时间又想问,可以写字条给我,我会写好解题步骤给你们。下课。”
陶睿走出教室,听到教室里热闹起来,大家都凑在一块儿说那个悬疑故事的各种线索。悬疑的魅力就在这里,即使知道了真相,有些线索也依然想不明白,同学们聚在一起讨论的时候,似乎有点明白思维缜密是什么意思了。
陶睿每天和十几岁的孩子们在一起,感觉心态都年轻活跃了。当然高中也不止是上课下课这点事,高中不是义务教育,有个别孩子家境不好,家里就动了让他们读技校的念头,或者挣钱帮家里的忙也行。
对这些贫困生,学校会跟教育局申请补助,但市内有不少学校,每年申请都是个麻烦事,还不一定给批多少钱,起不到什么作用。最近校长召集领导层开会,说高二和高三的贫困生中各有一个好苗子,好好培养一定能为学校争光,但他们是真穷。
高三那个凌霄为了赚学费,还跑去发传单、摆小摊,严重影响了学习。要不是城管抓了人,校长还不知道有这回事。现在校长就想号召教师捐款,看能不能帮帮贫困生们。
这不是轻易能决定的,毕竟这种事开了头,后而就不好收了。每年都有新的贫困生,这个捐款了,另一个捐不捐?这一届捐了,下一届捐不捐?难道以后每年都让老师捐款?那不合适啊。可现在的问题就是这两个学生真的是好苗子,要是没有人帮忙,两个学生就可惜了。
校领导们不止考虑为校争光的问题,还是打从心底里惜才,不乐意看见好学生因为这种事碌碌无为。
校领导们开完会又和各个组长说,刘老师回了高三数学组,也叹息着告诉了陶睿他们。
陶睿对而的林老师说:“凌霄是我教的,以前学习确实不错,但上了高三之后成绩就下滑了。上课的时候还犯困,可惜了。”
陶睿心里一动,说道:“这样的好学生难得,应该帮一帮。”
林老师摇头笑道:“救急不救穷,他是学生,应该知道学习成绩是第一要务,他为了摆摊和城管斗智斗勇,时间全浪费了,成绩下滑不少。虽然有苦衷,但这也是他的人生。每个同学都有这样那样的难处,金钱足够了,还有心理上的,家庭上的,咱们管也管不过来。”
陶睿没和他争辩,私下去找了校长。
别人不愿意资助,他愿意啊!
原主和爸妈在工资问题上不好打破,原主的老实孝顺也不能随便更改,但他可以另辟蹊径,把钱捐出去也比给老妖婆好。
校长听陶睿说每月捐出四千资助校内贫困生,怀疑自己幻听了。
他要是没记错,这小子月薪才六千五吧?
校长纠结地说:“小陶啊,你这有点太冲动了。我让大家想想办法,不是说鼓励谁捐大数额给同学,毕竟大家还要生活。而且你现在捐这么多,没法坚持下去,以后你成家了不捐了,会有人说你闲话,不合适。”
陶睿叹口气,“校长,我只是在凌霄身上看到了我自己的影子。我六岁就开始捡垃圾,从小到大的学费和生活费都是我自己赚的,当老师之前,我不知道干过多少工作。听说凌霄是个好苗子,我不想让他被生活压垮。
捐四千是我深思熟虑后决定的,看着多,但分配到那些同学身上就没多少了。
校长,不怕你笑话,我爸妈一直嫌我没用,我把工资全给他们,他们也不开心。现在他们让我搬出来,没事不要回去,我就更不知道怎么尽孝了。
我不像其他兄妹那么会说话,不会逗他们开心,想来想去只有给他们积德了。我资助贫困的同学上学,多做善事,做一个正直善良的人,为我爸妈积累福报,相信他们一定能感受到我的孝心。”
校长五十多岁了,他觉得要是他儿子把大部分工资都捐出去,还说是孝顺父母,他八成会打儿子一顿骂他有病。但他对陶睿家的情况不了解,听话音感觉陶睿很不得父母喜欢啊,工资全给他们都不高兴?还想要啥?
校长不确定地问了一句,“你之前把你所有工资都上交给你爸妈?自己一点不留吗?”
陶睿点点头,“从我来咱们学校任教开始,一直这样。不过我好像用错了方法,我爸妈都有工作,不稀罕我给他们钱。我也不会别的方法尽孝,以后留两千生活,给我爸妈五百,剩下的四千都捐给贫困生吧。”
他们一讲完,陶睿带头鼓掌,笑着夸赞:“讲得不错,比老师讲得都好了。以后同学们上台都像他们这样讲,大家轮换着来,争取班里每个人都上台讲题。同学们对这张卷子还有什么疑问吗?”
“没有!”同学们异口同声,迫不及待地催陶睿讲故事。
陶睿走到讲台上,看着大家期盼的眼神,笑着给大家讲那个悬疑故事的结局,缓缓揭开谜底。
悬疑故事不是他现编的,是他当警察那一世亲身经历的案子,同学们自然听得新鲜又刺激。等陶睿一讲完,他们热烈地讨论过后就嚷着让陶睿再讲一个。
陶睿笑着摇摇头,“一样的事天天做就没意思了,还有半堂课,接下来大家认真听我讲的知识点。”
同学们听故事的时候已经进入聚精会神的状态,现在自然而然地就听陶睿讲了半堂课的知识。下课时陶睿特意强调,“课余时间谁有问题都可以去办公室找我,老师欢迎大家提问。实在没时间又想问,可以写字条给我,我会写好解题步骤给你们。下课。”
陶睿走出教室,听到教室里热闹起来,大家都凑在一块儿说那个悬疑故事的各种线索。悬疑的魅力就在这里,即使知道了真相,有些线索也依然想不明白,同学们聚在一起讨论的时候,似乎有点明白思维缜密是什么意思了。
陶睿每天和十几岁的孩子们在一起,感觉心态都年轻活跃了。当然高中也不止是上课下课这点事,高中不是义务教育,有个别孩子家境不好,家里就动了让他们读技校的念头,或者挣钱帮家里的忙也行。
对这些贫困生,学校会跟教育局申请补助,但市内有不少学校,每年申请都是个麻烦事,还不一定给批多少钱,起不到什么作用。最近校长召集领导层开会,说高二和高三的贫困生中各有一个好苗子,好好培养一定能为学校争光,但他们是真穷。
高三那个凌霄为了赚学费,还跑去发传单、摆小摊,严重影响了学习。要不是城管抓了人,校长还不知道有这回事。现在校长就想号召教师捐款,看能不能帮帮贫困生们。
这不是轻易能决定的,毕竟这种事开了头,后而就不好收了。每年都有新的贫困生,这个捐款了,另一个捐不捐?这一届捐了,下一届捐不捐?难道以后每年都让老师捐款?那不合适啊。可现在的问题就是这两个学生真的是好苗子,要是没有人帮忙,两个学生就可惜了。
校领导们不止考虑为校争光的问题,还是打从心底里惜才,不乐意看见好学生因为这种事碌碌无为。
校领导们开完会又和各个组长说,刘老师回了高三数学组,也叹息着告诉了陶睿他们。
陶睿对而的林老师说:“凌霄是我教的,以前学习确实不错,但上了高三之后成绩就下滑了。上课的时候还犯困,可惜了。”
陶睿心里一动,说道:“这样的好学生难得,应该帮一帮。”
林老师摇头笑道:“救急不救穷,他是学生,应该知道学习成绩是第一要务,他为了摆摊和城管斗智斗勇,时间全浪费了,成绩下滑不少。虽然有苦衷,但这也是他的人生。每个同学都有这样那样的难处,金钱足够了,还有心理上的,家庭上的,咱们管也管不过来。”
陶睿没和他争辩,私下去找了校长。
别人不愿意资助,他愿意啊!
原主和爸妈在工资问题上不好打破,原主的老实孝顺也不能随便更改,但他可以另辟蹊径,把钱捐出去也比给老妖婆好。
校长听陶睿说每月捐出四千资助校内贫困生,怀疑自己幻听了。
他要是没记错,这小子月薪才六千五吧?
校长纠结地说:“小陶啊,你这有点太冲动了。我让大家想想办法,不是说鼓励谁捐大数额给同学,毕竟大家还要生活。而且你现在捐这么多,没法坚持下去,以后你成家了不捐了,会有人说你闲话,不合适。”
陶睿叹口气,“校长,我只是在凌霄身上看到了我自己的影子。我六岁就开始捡垃圾,从小到大的学费和生活费都是我自己赚的,当老师之前,我不知道干过多少工作。听说凌霄是个好苗子,我不想让他被生活压垮。
捐四千是我深思熟虑后决定的,看着多,但分配到那些同学身上就没多少了。
校长,不怕你笑话,我爸妈一直嫌我没用,我把工资全给他们,他们也不开心。现在他们让我搬出来,没事不要回去,我就更不知道怎么尽孝了。
我不像其他兄妹那么会说话,不会逗他们开心,想来想去只有给他们积德了。我资助贫困的同学上学,多做善事,做一个正直善良的人,为我爸妈积累福报,相信他们一定能感受到我的孝心。”
校长五十多岁了,他觉得要是他儿子把大部分工资都捐出去,还说是孝顺父母,他八成会打儿子一顿骂他有病。但他对陶睿家的情况不了解,听话音感觉陶睿很不得父母喜欢啊,工资全给他们都不高兴?还想要啥?
校长不确定地问了一句,“你之前把你所有工资都上交给你爸妈?自己一点不留吗?”
陶睿点点头,“从我来咱们学校任教开始,一直这样。不过我好像用错了方法,我爸妈都有工作,不稀罕我给他们钱。我也不会别的方法尽孝,以后留两千生活,给我爸妈五百,剩下的四千都捐给贫困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