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元春晋升记_分节阅读_83
红楼之元春晋升记 作者:Fahre
只是这样一来,原本打算直谏的他竟然也改了主意——好歹先给王爷送份大礼再说。
原本荣府显出了日渐衰落之兆,但在金陵仍旧是当地一霸,因为贾珠出挑,那些不大往来的亲朋故旧又恢复了走动……若是不指望他们出手相助,打听些消息可没什么问题,譬如甄家,便十分乐意通过荣府与七皇子和林海搭上关系。
要知道费家的根基多在北方,费大公子越界捞钱插手盐务本就惹人厌恶——断人钱财,与断人活路有何差别?
只不过费大公子借着太子的名义行事,南方众多豪强世族暂时忍而不发罢了。不过这次,大皇子的人也南下了……
却说送走哥哥贾珠,元春梳洗毕,从正在灯下看书的王爷腿上把健儿抱走,这才拉着他的胳膊道,“王爷,你得原谅我这回自作主张?”
赵之桢也不生气,只是含笑问道,“你又打什么主意了?”
元春认真道:“我托哥哥给健儿开蒙。”
“这是好事儿,”赵之桢道,“你哥哥应下了?”
元春应道:“这是自然。我哥哥得了空,不止教导儿女和自家兄弟,姑父家的表弟也在一起读书。”
大齐朝内阁之中,必有宗室,也有勋贵,当然最多的还是读书人出身的宰辅。
林海可谓集后两者的身份于一身,颇有点“兵家必争之地”的意思,可是这么多年过来,他硬是在皇子、世家与士子的拉拢收买之间全身而退,其人手腕可见一斑。
贾珠看得出姑父林海入阁在望,赵之桢就更不在话下,可惜他不敢明晃晃地上前结交,那么让小儿子去亲近一二,赵之桢求之不得。
二人又聊了一会儿,便并肩睡下。
而王妃在自己房中……睡得也挺香甜。自打知道哥嫂二人挑选的丫头直接惹火了王爷,她便对哥嫂乃至父母的安排都多留了个心眼:他们没摸透王爷的性子,却在臆测王爷的偏好,乃至喜怒哀乐。
她面对娘家人时,也说了自己的所见所闻,许是觉得她太年轻,经历得少,娘家父兄也没把她的话放在心上。这种感觉自然让韩绪颇为不满。
这回王爷又命人把嫂子塞给她的陪房婆子送了回来,她……其实还是挺舒畅的:父兄压在她头上,她勉强忍一忍,可嫂子手伸得太长,还时不时地想替她做主,为她出气……这可就恕她“敬谢不敏”了!
于是在房里只剩自己真正的心腹,还有那自作主张的婆子之际,韩绪冷笑道,“真是嫂子命你帮我不成?”
至于给侧妃上眼药……韩绪心里再明白不过:这位侧妃可绝不是母亲和嫂子口中“给爷们取乐的玩意儿”,她一直没给自己上眼药就该烧高香了。
那婆子还兀自辩解,“王妃就是太好脾气了!”
韩绪怒极反笑,“你若不是我带进王府的,此时已经生死不知了。连王爷罚你,你都不认,我可用不起你这样的人!”言毕,身边两个妈妈上前先堵了嘴,再一左一右地把这婆子拖了出去。
不过韩绪的嫂子见到了送回来的婆子,听说了这婆子被赶出来的缘由,在觉得颜面受损之余还十分地不以为然,“王妃这是怨上我了?”又装模作样的叹息道,“王妃还年轻,总会知道还是娘家人最是贴心。”
韩大公子深以为然。直到赵之桢的长史上门,把他的门人以及他媳妇娘家弟兄打着王爷旗号胡乱许愿的证据送到手上……
娘家人是不是贴心不好说,贪心却是一定的……韩大公子立即到王府赔罪。
赵之桢没见他,招待他的还是王府长史。
长史笑眯眯地看着韩大公子,又递上了个厚实的信封,“王爷吩咐,这些要当面交给大公子。”
信封里厚厚的一沓子笺纸上,不止写有为结交太子幕僚的花销,更有不少他手下分别打着太子与七皇子的名义招摇撞骗的诸多“事迹”。
看着韩大公子脸色逐渐发白,长史又补充道,“便是费大公子有什么不妥当,太子依旧倚重费家。”
韩大公子沉默良久,终于起身一揖,“在下受教了。”
他敢去讨好太子,其实也是源于“七皇子亦是站在太子这边”,总归大家都是一个阵营,提前亲近一下也还说得过去。
如今他终于意识到七皇子的不满从何而来了:七皇子难道不大看好太子?可大皇子……
夺嫡与~谋~逆,其实不过是一线之遥。
从王府出来,回到自家,韩大公子这副若有所思,甚至有点魂不守舍的模样,落在他媳妇眼中,便成了那位做了王妃的小姑在王爷跟前吹风,连累大爷也跟着落埋怨的“明证”!
于是韩绪的这位好嫂子柔声道:“王妃也是为难,毕竟府里还有个得宠的侧妃,她想帮衬娘家,人家自是看不过去。”
韩大公子闻言猛地抬头,“你是说那位贾侧妃从中作梗?还是你抱怨我妹妹不顾娘家?!”
他与妻子结缡十余载,如何不知妻子的性子,又如何不明白妻子这番话名为劝解实是告状?
他媳妇儿听着这话不对,连忙问道,“我这也是猜的……大爷在王府遇上什么不顺心的事儿了?”
韩大公子当机立断,“你最近不要出门了,王妃那边你也不要再插手。”
说完,韩大公子也不理会一脸震惊的妻子,直接叫了府中官家和妻子身边的丫头婆子,把这些日子与王府的往来仔细问了一回。
他一直疑惑,为何妹妹事先没送出半点消息,让他对王爷冷遇毫无准备。合着妻子已经把妹妹得罪了一回啊!
不怪赵之桢对韩家总是热络不起来。
相比对自己几无帮助还险些拖了后腿的第三任大舅子,元春的娘家哥哥可给力太多了。
贾珠再次拜访,双手奉上了个信封,脸色更是十分平静,“一点心意,王爷还请笑纳。”
初始赵之桢还以为是年礼的礼单,等回了书房越琢磨越不对劲儿:这礼单也忒丰厚,而贾珠怎么会不知道自己不缺钱?
于是这封本想原样送到元春手中的书信,赵之桢还是先过目了一回:看完他顿时喜忧参半起来,这东西可真是烫手!
里面的确是礼单,但却是原封不动抄下来的副本,一封是送给费家,而另一封则是属于大皇子妻族的。关键是送出这两封礼单的商家……贾珠在页眉上亲笔写了个字:郑。而平南王就姓郑。
思及此处,赵之桢嘴角一挑:这东西如何送到父皇手中最为妥当呢?
作者有话要说:给力这词出自《魏书》:诏员外谏议大夫、步兵校尉、奉车都尉、羽林监、给事中、积射将军、奉朝请、殿中将军、宫门仆射、殿中司马督、治礼郎十一官,得俸而不给力,老合外选者,依常格,其未老欲外选者,听解。
意思和现在差别不大呀。
这两天太忙,相好的留言没来得及回复……等我缓缓,一并回复了哈。
☆、第60章
只是这样一来,原本打算直谏的他竟然也改了主意——好歹先给王爷送份大礼再说。
原本荣府显出了日渐衰落之兆,但在金陵仍旧是当地一霸,因为贾珠出挑,那些不大往来的亲朋故旧又恢复了走动……若是不指望他们出手相助,打听些消息可没什么问题,譬如甄家,便十分乐意通过荣府与七皇子和林海搭上关系。
要知道费家的根基多在北方,费大公子越界捞钱插手盐务本就惹人厌恶——断人钱财,与断人活路有何差别?
只不过费大公子借着太子的名义行事,南方众多豪强世族暂时忍而不发罢了。不过这次,大皇子的人也南下了……
却说送走哥哥贾珠,元春梳洗毕,从正在灯下看书的王爷腿上把健儿抱走,这才拉着他的胳膊道,“王爷,你得原谅我这回自作主张?”
赵之桢也不生气,只是含笑问道,“你又打什么主意了?”
元春认真道:“我托哥哥给健儿开蒙。”
“这是好事儿,”赵之桢道,“你哥哥应下了?”
元春应道:“这是自然。我哥哥得了空,不止教导儿女和自家兄弟,姑父家的表弟也在一起读书。”
大齐朝内阁之中,必有宗室,也有勋贵,当然最多的还是读书人出身的宰辅。
林海可谓集后两者的身份于一身,颇有点“兵家必争之地”的意思,可是这么多年过来,他硬是在皇子、世家与士子的拉拢收买之间全身而退,其人手腕可见一斑。
贾珠看得出姑父林海入阁在望,赵之桢就更不在话下,可惜他不敢明晃晃地上前结交,那么让小儿子去亲近一二,赵之桢求之不得。
二人又聊了一会儿,便并肩睡下。
而王妃在自己房中……睡得也挺香甜。自打知道哥嫂二人挑选的丫头直接惹火了王爷,她便对哥嫂乃至父母的安排都多留了个心眼:他们没摸透王爷的性子,却在臆测王爷的偏好,乃至喜怒哀乐。
她面对娘家人时,也说了自己的所见所闻,许是觉得她太年轻,经历得少,娘家父兄也没把她的话放在心上。这种感觉自然让韩绪颇为不满。
这回王爷又命人把嫂子塞给她的陪房婆子送了回来,她……其实还是挺舒畅的:父兄压在她头上,她勉强忍一忍,可嫂子手伸得太长,还时不时地想替她做主,为她出气……这可就恕她“敬谢不敏”了!
于是在房里只剩自己真正的心腹,还有那自作主张的婆子之际,韩绪冷笑道,“真是嫂子命你帮我不成?”
至于给侧妃上眼药……韩绪心里再明白不过:这位侧妃可绝不是母亲和嫂子口中“给爷们取乐的玩意儿”,她一直没给自己上眼药就该烧高香了。
那婆子还兀自辩解,“王妃就是太好脾气了!”
韩绪怒极反笑,“你若不是我带进王府的,此时已经生死不知了。连王爷罚你,你都不认,我可用不起你这样的人!”言毕,身边两个妈妈上前先堵了嘴,再一左一右地把这婆子拖了出去。
不过韩绪的嫂子见到了送回来的婆子,听说了这婆子被赶出来的缘由,在觉得颜面受损之余还十分地不以为然,“王妃这是怨上我了?”又装模作样的叹息道,“王妃还年轻,总会知道还是娘家人最是贴心。”
韩大公子深以为然。直到赵之桢的长史上门,把他的门人以及他媳妇娘家弟兄打着王爷旗号胡乱许愿的证据送到手上……
娘家人是不是贴心不好说,贪心却是一定的……韩大公子立即到王府赔罪。
赵之桢没见他,招待他的还是王府长史。
长史笑眯眯地看着韩大公子,又递上了个厚实的信封,“王爷吩咐,这些要当面交给大公子。”
信封里厚厚的一沓子笺纸上,不止写有为结交太子幕僚的花销,更有不少他手下分别打着太子与七皇子的名义招摇撞骗的诸多“事迹”。
看着韩大公子脸色逐渐发白,长史又补充道,“便是费大公子有什么不妥当,太子依旧倚重费家。”
韩大公子沉默良久,终于起身一揖,“在下受教了。”
他敢去讨好太子,其实也是源于“七皇子亦是站在太子这边”,总归大家都是一个阵营,提前亲近一下也还说得过去。
如今他终于意识到七皇子的不满从何而来了:七皇子难道不大看好太子?可大皇子……
夺嫡与~谋~逆,其实不过是一线之遥。
从王府出来,回到自家,韩大公子这副若有所思,甚至有点魂不守舍的模样,落在他媳妇眼中,便成了那位做了王妃的小姑在王爷跟前吹风,连累大爷也跟着落埋怨的“明证”!
于是韩绪的这位好嫂子柔声道:“王妃也是为难,毕竟府里还有个得宠的侧妃,她想帮衬娘家,人家自是看不过去。”
韩大公子闻言猛地抬头,“你是说那位贾侧妃从中作梗?还是你抱怨我妹妹不顾娘家?!”
他与妻子结缡十余载,如何不知妻子的性子,又如何不明白妻子这番话名为劝解实是告状?
他媳妇儿听着这话不对,连忙问道,“我这也是猜的……大爷在王府遇上什么不顺心的事儿了?”
韩大公子当机立断,“你最近不要出门了,王妃那边你也不要再插手。”
说完,韩大公子也不理会一脸震惊的妻子,直接叫了府中官家和妻子身边的丫头婆子,把这些日子与王府的往来仔细问了一回。
他一直疑惑,为何妹妹事先没送出半点消息,让他对王爷冷遇毫无准备。合着妻子已经把妹妹得罪了一回啊!
不怪赵之桢对韩家总是热络不起来。
相比对自己几无帮助还险些拖了后腿的第三任大舅子,元春的娘家哥哥可给力太多了。
贾珠再次拜访,双手奉上了个信封,脸色更是十分平静,“一点心意,王爷还请笑纳。”
初始赵之桢还以为是年礼的礼单,等回了书房越琢磨越不对劲儿:这礼单也忒丰厚,而贾珠怎么会不知道自己不缺钱?
于是这封本想原样送到元春手中的书信,赵之桢还是先过目了一回:看完他顿时喜忧参半起来,这东西可真是烫手!
里面的确是礼单,但却是原封不动抄下来的副本,一封是送给费家,而另一封则是属于大皇子妻族的。关键是送出这两封礼单的商家……贾珠在页眉上亲笔写了个字:郑。而平南王就姓郑。
思及此处,赵之桢嘴角一挑:这东西如何送到父皇手中最为妥当呢?
作者有话要说:给力这词出自《魏书》:诏员外谏议大夫、步兵校尉、奉车都尉、羽林监、给事中、积射将军、奉朝请、殿中将军、宫门仆射、殿中司马督、治礼郎十一官,得俸而不给力,老合外选者,依常格,其未老欲外选者,听解。
意思和现在差别不大呀。
这两天太忙,相好的留言没来得及回复……等我缓缓,一并回复了哈。
☆、第60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