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页
林太太既是打探过表妹的出身为人,自然也知道表妹与我两情相悦,既是知晓还强带表妹来扬州,又如何肯因表妹几句恳求而放人。表妹放心,若没有万全的计策,我怎舍得让表妹犯险。”
女子一旦痴情起来,什么事都做得出来,墨韵终究叫傅试的甜言蜜语说动了。
下剩的,倒也不难推测了。昨日,林佑的奶嬷嬷说若是今日天气好,便晒被子,这原是平常事,也没什么说不得的。
但是墨韵这些时日总在琢磨傅试说的那伤天害理的事,便觉是个机会。将话递了出去,傅试又买了一对风筝,一只给了墨韵让带给林佑,一只傅试自己收着。
傅试是有几分聪明的,为了谋划此事,早从墨韵口中打探清楚了林佑的日常作息,林佑几时在后院松快松快,几时吃点心,傅试也都有数。
于是,估摸着林佑在逛后院的时候,傅试找个孩童在院子外头放飞了风筝。林佑瞧见天上飞的风筝和自己那只一模一样,若是也要放风筝,墨韵便支开其他人寻机会,若是林佑不为所动,便再另寻机会就是。
偏生这一次进行得极是顺利。墨韵不但顺利支开了林佑的两个二等丫鬟,林佑还真被天上飞的风筝引出了兴趣,自己让竹韵去取风筝。
即便林佑身边只剩自己一个的机会千载难逢,墨韵也并不敢动手将林佑推入荷花池。
巧就巧在林佑瞧见荷花池的鱼想去捉,又放心不下天上的风筝,又抬眼去看风筝。一心二用之下,林佑自己掉入荷花池中。
墨韵毕竟不是什么穷凶极恶之人,见小主子落水,是真心跳入水中救人的。但叫冷水一激,墨韵突然想到表哥俊美的脸,想到若是自己心狠一些,便能得偿所愿,和表哥双宿双飞,于是,墨韵将心一横改了将林佑托起来的手法,转而将林佑向下一摁。
第5章 事情的经过,墨韵刚开……
事情的经过,墨韵刚开始是不肯说的。但是林如海和黛玉都能大致推理出来。墨韵不说,林如海三言两语,便勾勒出了大致过程,和实际情形不差什么。
墨韵只补充了些许细节,比如刚开始她是真想救人。或许,她也想以她内心的挣扎和纠结来证明自己不是一个天生的恶人。但是这些皆不是她害人性命的理由。
待得还原出事情的经过,贾敏早已泪流满面。
她是林家主母,没管理好后宅便是失职,何况,因着她的失职,险些要了林佑的性命。叫她如何不后怕、自责。
贾敏对林如海道:“老爷,都是我管家不严,才叫人寻了机会。从今以后,我定然扎紧了家中各处,不叫一只苍蝇飞进来。”
林如海之前在兰台寺为官,见惯了官场争斗;后来在九江做知府,又见了人间百态。自然知道有人要害林家,原也怪不得贾敏,劝道:“有千日害人的,没有千日防人的。今日之事,原也怪不得夫人,夫人不必自责。否则,为夫反而无法自处了。说来,那傅试不管受谁指使害人,终究还是冲我来的。”
林如海以前在兰台寺时,职责所在,弹劾过不少人,自然得罪了不少人。但林如海深得太宗信重,出翰林入兰台,中间还守过林老太太的孝,出孝后就官复原职,可见其简在帝心。加之兰台寺本就是三司之一,无人敢报复罢了。后来林如海外放,京中贵族,许多都以为林如海官场失意,便不将其放在心上了。
也是外放这七年,林如海不但得了一双子女,在九江还攒下不错的官声。
现在太宗皇帝突然升了林如海在兰台寺的职位,又点了两淮盐运这样的实缺。许多勋贵官员才回过味来,林如海外放九江,不是发配外省,而是太宗皇帝有心历练他。
一直在兰台寺就职,虽然品级在京城不算极高,但是手上权利却极大。只是林如海少年得志,先入翰林后入兰台,一直近在朝堂,对于官场争斗而言,林如海未免不够接地气。太宗皇帝让林如海在九江历练七年,是让他熟悉了地方上的官场弊端。然后授以兰台寺大夫和两淮盐运使两个要职,是让他做整顿江南吏治的先锋。
江南,太|祖皇帝起势之地。当年天下大乱,各路诸侯逐鹿中原,乱战了数十年。自然,不管哪一路义军,身边幕僚将士多为同乡,太|祖皇帝亦不例外。
打江山的时候,同乡之间更为信任、器重;得天下之后,为了不显得薄情寡恩,当初跟着太|祖打天下的人,也尽皆封王封爵。江南是多少公侯之家的根基所在,官场的水,可谓深不见底。
如今太宗都继位了三十多年,自然不会由得勋贵之后继续在江南胡来,才有林如海身兼兰台寺大夫和两淮盐运使两职,空降江南这样的委任。换句话说,林如海是带着尚方宝剑来的,但是地方和中央集权之争,别说自古以来从未解决过,就是黛玉穿越到的后世,依旧有这个问题。江南的事,哪有那样容易。
地方势大,则钦差性命不保的事自古有之。对方向林佑动手,不过是一个警告;前世里,林如海不就死在任上了吗?
至于太宗皇帝,在黛玉看来也不是个好的。即便太宗要重用父亲整顿江南吏治,为什么父亲外放的时候是去九江,而非江南。无非是太宗怕父亲熟悉地方官场的时候,和江南官员结交起来,成为利益共同体。
站在太宗的角度,他如此用人没什么不妥;但是站在林家人的角度,林如海身怀重任,又人单势孤,江南局势盘根错节,万一有个好歹?太宗显然并不太看重这位传言中天子重臣的性命。
女子一旦痴情起来,什么事都做得出来,墨韵终究叫傅试的甜言蜜语说动了。
下剩的,倒也不难推测了。昨日,林佑的奶嬷嬷说若是今日天气好,便晒被子,这原是平常事,也没什么说不得的。
但是墨韵这些时日总在琢磨傅试说的那伤天害理的事,便觉是个机会。将话递了出去,傅试又买了一对风筝,一只给了墨韵让带给林佑,一只傅试自己收着。
傅试是有几分聪明的,为了谋划此事,早从墨韵口中打探清楚了林佑的日常作息,林佑几时在后院松快松快,几时吃点心,傅试也都有数。
于是,估摸着林佑在逛后院的时候,傅试找个孩童在院子外头放飞了风筝。林佑瞧见天上飞的风筝和自己那只一模一样,若是也要放风筝,墨韵便支开其他人寻机会,若是林佑不为所动,便再另寻机会就是。
偏生这一次进行得极是顺利。墨韵不但顺利支开了林佑的两个二等丫鬟,林佑还真被天上飞的风筝引出了兴趣,自己让竹韵去取风筝。
即便林佑身边只剩自己一个的机会千载难逢,墨韵也并不敢动手将林佑推入荷花池。
巧就巧在林佑瞧见荷花池的鱼想去捉,又放心不下天上的风筝,又抬眼去看风筝。一心二用之下,林佑自己掉入荷花池中。
墨韵毕竟不是什么穷凶极恶之人,见小主子落水,是真心跳入水中救人的。但叫冷水一激,墨韵突然想到表哥俊美的脸,想到若是自己心狠一些,便能得偿所愿,和表哥双宿双飞,于是,墨韵将心一横改了将林佑托起来的手法,转而将林佑向下一摁。
第5章 事情的经过,墨韵刚开……
事情的经过,墨韵刚开始是不肯说的。但是林如海和黛玉都能大致推理出来。墨韵不说,林如海三言两语,便勾勒出了大致过程,和实际情形不差什么。
墨韵只补充了些许细节,比如刚开始她是真想救人。或许,她也想以她内心的挣扎和纠结来证明自己不是一个天生的恶人。但是这些皆不是她害人性命的理由。
待得还原出事情的经过,贾敏早已泪流满面。
她是林家主母,没管理好后宅便是失职,何况,因着她的失职,险些要了林佑的性命。叫她如何不后怕、自责。
贾敏对林如海道:“老爷,都是我管家不严,才叫人寻了机会。从今以后,我定然扎紧了家中各处,不叫一只苍蝇飞进来。”
林如海之前在兰台寺为官,见惯了官场争斗;后来在九江做知府,又见了人间百态。自然知道有人要害林家,原也怪不得贾敏,劝道:“有千日害人的,没有千日防人的。今日之事,原也怪不得夫人,夫人不必自责。否则,为夫反而无法自处了。说来,那傅试不管受谁指使害人,终究还是冲我来的。”
林如海以前在兰台寺时,职责所在,弹劾过不少人,自然得罪了不少人。但林如海深得太宗信重,出翰林入兰台,中间还守过林老太太的孝,出孝后就官复原职,可见其简在帝心。加之兰台寺本就是三司之一,无人敢报复罢了。后来林如海外放,京中贵族,许多都以为林如海官场失意,便不将其放在心上了。
也是外放这七年,林如海不但得了一双子女,在九江还攒下不错的官声。
现在太宗皇帝突然升了林如海在兰台寺的职位,又点了两淮盐运这样的实缺。许多勋贵官员才回过味来,林如海外放九江,不是发配外省,而是太宗皇帝有心历练他。
一直在兰台寺就职,虽然品级在京城不算极高,但是手上权利却极大。只是林如海少年得志,先入翰林后入兰台,一直近在朝堂,对于官场争斗而言,林如海未免不够接地气。太宗皇帝让林如海在九江历练七年,是让他熟悉了地方上的官场弊端。然后授以兰台寺大夫和两淮盐运使两个要职,是让他做整顿江南吏治的先锋。
江南,太|祖皇帝起势之地。当年天下大乱,各路诸侯逐鹿中原,乱战了数十年。自然,不管哪一路义军,身边幕僚将士多为同乡,太|祖皇帝亦不例外。
打江山的时候,同乡之间更为信任、器重;得天下之后,为了不显得薄情寡恩,当初跟着太|祖打天下的人,也尽皆封王封爵。江南是多少公侯之家的根基所在,官场的水,可谓深不见底。
如今太宗都继位了三十多年,自然不会由得勋贵之后继续在江南胡来,才有林如海身兼兰台寺大夫和两淮盐运使两职,空降江南这样的委任。换句话说,林如海是带着尚方宝剑来的,但是地方和中央集权之争,别说自古以来从未解决过,就是黛玉穿越到的后世,依旧有这个问题。江南的事,哪有那样容易。
地方势大,则钦差性命不保的事自古有之。对方向林佑动手,不过是一个警告;前世里,林如海不就死在任上了吗?
至于太宗皇帝,在黛玉看来也不是个好的。即便太宗要重用父亲整顿江南吏治,为什么父亲外放的时候是去九江,而非江南。无非是太宗怕父亲熟悉地方官场的时候,和江南官员结交起来,成为利益共同体。
站在太宗的角度,他如此用人没什么不妥;但是站在林家人的角度,林如海身怀重任,又人单势孤,江南局势盘根错节,万一有个好歹?太宗显然并不太看重这位传言中天子重臣的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