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哄着纵着,一句重话都不舍得说的珍宝,凭什么被其他人折腾成这样?等药撤下后,玲珑和宫嬷嬷识趣地退下,秦沂先是探了探额头,然后又去握楚锦瑶的手,见她的身体暖过来了,这才有心思问今天的事:你怎么还是掉到水里去了?
说起这个楚锦瑶也叹气:我一直都防备着呢,可是谁能想到,别人没对我下手,而是使劲推了怜嫔一把。怜嫔和我站的很近,她突然落水,下示意地就抓旁边的人,我只顾着防身后,怎么也没想到被怜嫔从前面拽了一把,就这样,我就也掉下去了。其实我会水,若不是被怜嫔缠着,我哪用在水里待泡那么久。
秦沂听了也不知道该说什么,他皱着眉,很是无奈地叹道:女人多真是麻烦,也不知道他娶这么多放在后面,整天争来吵去,有什么用。
楚锦瑶抿嘴笑笑,不搭话。秦沂是太子,他可以说皇帝的不是,楚锦瑶可不能。过了一会,楚锦瑶的好奇心又占了上风,她见屋里没人,悄悄问秦沂:殿下,你说今日是怎么回事啊?
嗯?
就是今日船上那个宫女,好好跳着舞,为什么莫名其妙就着火了呢?而且那个火也诡异,在水里还烧了一阵才灭。还有怜嫔,她怎么样了?
这得问策划失火的那个人。秦沂停顿了一下,说,至于怜嫔,她多半是顺带的。
这一句话消息量太大,楚锦瑶都不知道该惊讶哪一个。你是说,今日燃火是有人刻意为之?而怜嫔被人趁乱推了一把?这我都不知道该说谁更倒霉了。
秦沂显然也在思索,两人静静地倚靠着,各想各的思路。过了一会,楚锦瑶说:殿下,我仔细回想,总觉得看今日那个舞姬的表现,她不像是知情人。既然跳舞的人都不知道,那她的裙摆,怎么会突然着火呢?众目睽睽之下,画舫上没有任何火源,而且火是舞姬转圈时突然烧起来的,不存在被人刻意点火。这一切都诡异的很,就像那火是自己烧起来的。如果这是人为,那背后之人是怎么做到的呢?
秦沂笑着看向她:我说是人为,你就真的信了?万一是天降异火呢?
楚锦瑶被反问地有些懵,即使如此,她的眼神依然笃定:殿下说是人为的,那自然就是了。
秦沂被这样全然信赖的眼神注视着,因今日之事而暴戾不已的内心也渐渐柔和下来。他轻轻叹了口气,对自己的这根软肋没有办法。他搂紧了楚锦瑶,片刻后,轻不可闻地说了一句:他们想做什么,看着就是了。
皇上在西内设宴,结果先是歌姬起火,接下来宠妃怜嫔、太子妃被人趁乱推下水。怜嫔经冷水激了一通后,当夜就肚子痛,龙胎不保。皇帝大怒,先是给太医院发了一通火,勒令他们务必保住龙胎,然后就下令彻查起火一事。
然而诡异的时,那日献舞的宫女,船内伴奏的教坊乐伶,包括出主意的太监宫人,所有人都如实招供,但还是查不出是何人纵火。其实当日的事情大家都看的分明,那火是自己突然蹿起来的,根本不是人为,但锦衣卫不敢那种话交差,只能加倍逼供,想找出个放火的元凶出来。
因为舞女自燃一事实在骇人听闻,而当日目击者太多了,想封口都封不过来,没等锦衣卫逼问出个所以然来,一些鬼怪流言便已经悄悄地散播开来。
尤其是怜嫔肚子里的龙种现在还在危险中,太医院的老先生们各个愁眉苦脸,深觉人头不保。上面的主子心情不好,下面的奴才也都人人自危。紫禁城里多宫女太监,再加上多年宫廷倾轧严重,死于非命的宫人数不胜数,有些地方难免鬼气森森的,故而宫里颇多忌讳,迷信鬼怪的人也格外多。
不知从何处传出,有人将这次的怪事归结为鬼神发怒,转了几手之后,惹怒鬼神的罪魁祸首竟然和东宫扯上关系。紫禁城里的流言甚嚣尘上,说是太子命硬,刑克鬼神,所以这些年来宫里没有新生的龙子皇孙。好不容易瞒着天上的眼线怀了一个,结果惹怒了紫禁城里的鬼神,所以鬼神在宴会之日降阴火于一个青衣女子身上,来警戒宫里的人。而且,没见鬼神刚降下天火,之后怜嫔娘娘就落水了,到现在还卧床昏迷,肚子里的龙种也凶多吉少,这就是报应。
等楚锦瑶听到这种流言的时候,宫闱内外已经传遍了,即使皇后马上下令严禁谣言,也于事无补了。
很快,宫里的风波延续到外面,先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翰林上奏,委婉提出这次的怪事可能是上天警示,皇上和太子应当自省云云。之后几个四品文臣上奏,随后是御史,再后来内阁都被惊动。奏事之人的身份由小到大,言辞从委婉到激烈,宛如海啸蓄力,层层叠加,最后掀成惊天骇浪之势。
东宫失德的言论席卷后宫前朝,自古天象有异,或者灾害频发,臣子们都认为是天子失德,故而上天降下异象警示。这种时候便是皇帝也没辙,只能承认自己言行不够虔诚,德行不够崇高,先发罪己诏,然后祭祀焚香,以求上天原谅。可是这次起火一事实在怪异,而且当日那个宫女穿青衣,画舫飘在万顷碧波上,而东宫位东主木,青色历来都是太子的代表色,似乎重重元素都指向一个人。
说起这个楚锦瑶也叹气:我一直都防备着呢,可是谁能想到,别人没对我下手,而是使劲推了怜嫔一把。怜嫔和我站的很近,她突然落水,下示意地就抓旁边的人,我只顾着防身后,怎么也没想到被怜嫔从前面拽了一把,就这样,我就也掉下去了。其实我会水,若不是被怜嫔缠着,我哪用在水里待泡那么久。
秦沂听了也不知道该说什么,他皱着眉,很是无奈地叹道:女人多真是麻烦,也不知道他娶这么多放在后面,整天争来吵去,有什么用。
楚锦瑶抿嘴笑笑,不搭话。秦沂是太子,他可以说皇帝的不是,楚锦瑶可不能。过了一会,楚锦瑶的好奇心又占了上风,她见屋里没人,悄悄问秦沂:殿下,你说今日是怎么回事啊?
嗯?
就是今日船上那个宫女,好好跳着舞,为什么莫名其妙就着火了呢?而且那个火也诡异,在水里还烧了一阵才灭。还有怜嫔,她怎么样了?
这得问策划失火的那个人。秦沂停顿了一下,说,至于怜嫔,她多半是顺带的。
这一句话消息量太大,楚锦瑶都不知道该惊讶哪一个。你是说,今日燃火是有人刻意为之?而怜嫔被人趁乱推了一把?这我都不知道该说谁更倒霉了。
秦沂显然也在思索,两人静静地倚靠着,各想各的思路。过了一会,楚锦瑶说:殿下,我仔细回想,总觉得看今日那个舞姬的表现,她不像是知情人。既然跳舞的人都不知道,那她的裙摆,怎么会突然着火呢?众目睽睽之下,画舫上没有任何火源,而且火是舞姬转圈时突然烧起来的,不存在被人刻意点火。这一切都诡异的很,就像那火是自己烧起来的。如果这是人为,那背后之人是怎么做到的呢?
秦沂笑着看向她:我说是人为,你就真的信了?万一是天降异火呢?
楚锦瑶被反问地有些懵,即使如此,她的眼神依然笃定:殿下说是人为的,那自然就是了。
秦沂被这样全然信赖的眼神注视着,因今日之事而暴戾不已的内心也渐渐柔和下来。他轻轻叹了口气,对自己的这根软肋没有办法。他搂紧了楚锦瑶,片刻后,轻不可闻地说了一句:他们想做什么,看着就是了。
皇上在西内设宴,结果先是歌姬起火,接下来宠妃怜嫔、太子妃被人趁乱推下水。怜嫔经冷水激了一通后,当夜就肚子痛,龙胎不保。皇帝大怒,先是给太医院发了一通火,勒令他们务必保住龙胎,然后就下令彻查起火一事。
然而诡异的时,那日献舞的宫女,船内伴奏的教坊乐伶,包括出主意的太监宫人,所有人都如实招供,但还是查不出是何人纵火。其实当日的事情大家都看的分明,那火是自己突然蹿起来的,根本不是人为,但锦衣卫不敢那种话交差,只能加倍逼供,想找出个放火的元凶出来。
因为舞女自燃一事实在骇人听闻,而当日目击者太多了,想封口都封不过来,没等锦衣卫逼问出个所以然来,一些鬼怪流言便已经悄悄地散播开来。
尤其是怜嫔肚子里的龙种现在还在危险中,太医院的老先生们各个愁眉苦脸,深觉人头不保。上面的主子心情不好,下面的奴才也都人人自危。紫禁城里多宫女太监,再加上多年宫廷倾轧严重,死于非命的宫人数不胜数,有些地方难免鬼气森森的,故而宫里颇多忌讳,迷信鬼怪的人也格外多。
不知从何处传出,有人将这次的怪事归结为鬼神发怒,转了几手之后,惹怒鬼神的罪魁祸首竟然和东宫扯上关系。紫禁城里的流言甚嚣尘上,说是太子命硬,刑克鬼神,所以这些年来宫里没有新生的龙子皇孙。好不容易瞒着天上的眼线怀了一个,结果惹怒了紫禁城里的鬼神,所以鬼神在宴会之日降阴火于一个青衣女子身上,来警戒宫里的人。而且,没见鬼神刚降下天火,之后怜嫔娘娘就落水了,到现在还卧床昏迷,肚子里的龙种也凶多吉少,这就是报应。
等楚锦瑶听到这种流言的时候,宫闱内外已经传遍了,即使皇后马上下令严禁谣言,也于事无补了。
很快,宫里的风波延续到外面,先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翰林上奏,委婉提出这次的怪事可能是上天警示,皇上和太子应当自省云云。之后几个四品文臣上奏,随后是御史,再后来内阁都被惊动。奏事之人的身份由小到大,言辞从委婉到激烈,宛如海啸蓄力,层层叠加,最后掀成惊天骇浪之势。
东宫失德的言论席卷后宫前朝,自古天象有异,或者灾害频发,臣子们都认为是天子失德,故而上天降下异象警示。这种时候便是皇帝也没辙,只能承认自己言行不够虔诚,德行不够崇高,先发罪己诏,然后祭祀焚香,以求上天原谅。可是这次起火一事实在怪异,而且当日那个宫女穿青衣,画舫飘在万顷碧波上,而东宫位东主木,青色历来都是太子的代表色,似乎重重元素都指向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