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秋想到的方法,是将溶剂添加剂DIO溶解到主溶剂氯仿中,得到混和溶剂,再把混合溶剂添加到有效层溶液中。
    比如,可以取900微升氯仿与100微升DIO混合,配制得到9:1的氯仿/DIO的混合溶剂。
    然后,在1毫升有效层溶液中,加入40微升的混合溶剂。
    这样就相当于约1.04毫升溶液中,含有4微升的DIO,计算下来DIO的体积分数约为0.38%。
    虽然它不是0.4%,但至少是一个精确的数值。
    而且,这样的做法,全程不涉及低于20微升液体的量取,移液枪量取的误差会减小很多,因为当量取20微升以上的溶液时,可以使用活塞式的移液枪头,几乎没有溶液残留,对于高粘度的DIO溶液也是一样。
    缺点自然也是有的,混合溶剂中含有主溶剂氯仿,会略微稀释原来溶液的浓度。
    如果要追求完美,就需要大量的计算,规划好原溶液的浓度,以及混合溶剂的加入量。
    同样,也可以通过减小氯仿/DIO的比例共混比例,来降低这个问题的影响。
    比如,配制4:1的氯仿/DIO的混合溶剂,1毫升有效层溶液中,只需要加入20微升的混合溶剂,即可实现约0.39%的DIO添加量,对原溶液浓度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
    很显然,DIO在共混溶液中所占比例越高,要达到同样的浓度,需要添加的量就越少。
    这就是一个平衡的问题。
    斟酌了一番后,许秋决定统一实验标准,把新标准确定为“9:1的氯仿/DIO的混合溶剂,原溶液浓度提升4%”。
    这样做,也许不会显著提升器件性能,但至少能够避免出现,模拟实验室中做出了高效率的器件,但是在现实中因为条件不确定? 而无法重复出来的情况。
    许秋重新启动模拟实验室II? 参照新的标准,吩咐模拟实验人员? 开始优化他和学妹两人最高效率体系的器件加工条件。
    周一早上。
    许秋拿到了新的数据? 基于他的三代8系列以及学妹的二代B4T6系列3DPDI受体的器件,最高效率分别为7.50%和6.58%? 前值分别为7.42%和6.51%。
    “提升了0.08%和0.07%,马马虎虎吧。”
    “不过? 再怎么说也是提高了一丢丢的? 也没枉费我投入了几百的积分进去。”
    对于这个结果,许秋倒不是很意外,毕竟经过这番优化,实验条件并没发生太大的改变。
    效率数据的提升? 单纯只是因为实验次数的增加? 数据波动到更靠近边界的地方罢了。
    从统计学上来看,器件效率总体上是呈现正态分布的。理论上,只要实验次数够多,哪怕均值只有7%,也可能波动到8%、9%、10%。当然? 能到9%、10%的概率可能近乎为0,但8%还是有机会的。
    话说回来? 就算凭借运气,在模拟实验室中做出来了8%? 也没什么意义。
    除非在现实中也能有同样的运气,不然只是镜花水月罢了。
    退出模拟实验室? 许秋简单洗漱了一番? 随后到韩嘉莹楼下接上学妹? 绕操场溜达了几圈,随后解决早餐,一同前往材料一楼。
    九点三十五分,众人被魏老师召唤到218。
    组会正式开始前,魏兴思说道:“这周四我要去一趟欧洲,你们可能也都听说了,持续一个星期的时间,下周回来,主要是去几个地方交流访问。”
    “我不在的期间,实验室就交给吴菲菲负责,每天把你们主要所做的工作文字汇总给她,然后统一发送给我,有什么事也可以发微信给我留言。”顿了顿,魏兴思补充了一句:
    “还有,如果这期间有国外的电话打进来,记得不要挂断,好,组会开始吧,吴菲菲你先来。”
    上周吴菲菲的“氯化钙添加剂”文章已经投出,目标期刊是CC,之后的话她打算重操旧业,写一篇关于“钙钛矿薄膜和单晶的研究进展”的综述,约稿了Wiley的新刊Adv. Sci.。
    这个期刊的定位和AM的子刊AEM、AFM差不多,不过定位归定位,现在每年发布的新刊太多,能不能成,最重要的还是要整个学术圈的认可。
    不然随便搞几个期刊出来,声称对标CNS顶刊,其他人不买账,也只能自嗨,圈地自萌。
    段云的“银纳米线掺杂PVDF基底热电器件”工作基本完成,目前在整理实验数据,打算投Wiley旗下的Small,他之前一篇综述就是发在Small上的。
    Small这个期刊还算不错,大类一区TOP,几个小类多为二区,虽然比上比不过AM、AEM,但比下的话比AELM、ACSAMI之流还是强一些的。
    田晴现在在和吴菲菲合作“钙钛矿电荷输运机制”的深入研究,目前有了初步的进展。
    中途,魏兴思提了一句“钙钛矿量子点”的事情,田晴顾左右而言他,没有正面回应,表达出来的意思就是“我不管,我就是不做”。
    魏老师板了板脸,似乎有些不悦,不过最后也没多说什么。
    按照许秋现在对他的了解,魏老师那就是色厉内荏,根本奈何不了田晴。
    一方面,她只是个硕士生,没法拿文章来卡她;另一方面,人家的父母都是魔都本地人,真的逼急了可以直接喊爹喊妈过来面基。
    当然,田晴并不是完全划水,对于她喜欢干的理论研究方面的科研工作,做的还是不错的。
    她现在研究生一年级,已经有了一篇文章,之后手上的工作出了成果,还能再添一篇文章,至少也是共一,保守估计也超越了90%以上的同学。
    接下来,轮到了孙沃。
    他进入课题组三个星期,已经基本上学会了器件制备的整套流程,上周制备了几批锡基钙钛矿的器件。
    不过,许秋看到了他的PPT,感觉似乎并不是很顺利的样子……
    “效率呢,表格中怎么只列了分子结构?”魏兴思看着投影屏,皱了皱眉。
    “没有……效率。”孙沃嗫喏道。
    “没有效率,不到1%吗?”魏兴思追问。
    “不是,嗯,是,效率都是0。”孙沃低头,有些慌乱道。
    “好吧,那就是器件不工作。”魏兴思身子往椅子后面一摊,说道:“吴菲菲,你帮着看了吗,什么原因?”
    “嗯……”吴菲菲顿了顿,说道:“薄膜涂出来形貌很差,可能是这个原因导致的。”
    “形貌很差,那就不要做器件,先把薄膜做好,什么时候拿到光滑、平整的薄膜,再做器件,”魏兴思轻敲了敲桌子,加重了声音,说道:“知道了吗?”
    “知道了。”孙沃、吴菲菲回应。
    “好,下一个开始讲吧。”魏兴思淡淡道。
    陈婉清看到孙沃的结果,本来内心还有点幸灾乐祸般的小开心,‘终于有个和我一样的难兄难弟了,而且比我还惨,哈哈哈’,可看到魏老师的态度,瞬间萎靡了。
    她先是小心翼翼的汇报了上周C4的器件效率,达到了1%以上,又提出了新的实验思路。
    魏兴思虽然没什么好脸色,但也没有过多苛难她,只是嗯了几声回应,最后说道:“这个合成路线看着比之前的好,有和许秋讨论过吗?”
    得到肯定的答复后,魏兴思点了点头。
    最后轮到许秋和韩嘉莹出场,他们分别汇报了上周器件进展。
    听到许秋已经达到6.5%左右的效率,魏兴思脸上迅速绽放了笑容,问道:“有没有机会做的更高一些,7%以上?”
    “大概率可以。”许秋回应道。
    “不错,继续加油。”魏老师点头鼓励,之后当他得知韩嘉莹的体系同样也突破了6%,激动的站了起来,满意道:
    “好,很好,这段时间你们就专注优化器件,多做几批试试看,具体的分工你们自己决定就行。”
    众人汇报完后,魏兴思坐回办公桌,又切换回了严肃脸,说道:
    “最后再强调一次,这周我离开以后,实验室要正常运转起来,等我回来我会检查你们的实验进展的,尤其是田晴,孙沃还有陈婉清。”
    说完,他舒了一口气,“吴菲菲,你订饭吧,中午我不吃。”
    众人各怀心思的返回216。
    对于组会上魏老师的阴晴变化,许秋倒是不难理解。
    他主要是怕出国这段时间,组里学生大幅度划水,不干活,所以敲打一下。
    其实,像魏兴思这样得年龄的科研工作者,实验成功或是失败早都已经司空见惯。
    不至于学生实验失败就气到敲桌子,实验有进展就激动万分,在组会上那些看起来夸张的表情,更多的时候只是用来扮演一个导师的角色罢了。

章节目录

我有科研辅助系统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耽美小说只为原作者肥美的韭菜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肥美的韭菜并收藏我有科研辅助系统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