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穿成潘金莲怎么破~_分节阅读_246
[水浒]穿成潘金莲怎么破~ 作者:南方赤火
赶紧撇开武松,走过去瞧。货郎是从西边来的,果然说一口东京官话,跟林冲的口音一模一样。燕青打着四川乡谈,正在篮子里挑挑拣拣呢。
账面出入照例是潘小园的责任。她已经将驴车里的钱分着藏起来,大头在箱子里,零钱放盒子里,各有个小锁。这会子问了问价格,发现自己身上的钱不够了,掏出钥匙,给董蜈蚣,让他从小盒子里取了点零钱付了,又顺带给每个人发了今天份的“零用钱”。
记账付钱之后,大家在路边休息片刻,围在一起吃点零食,又拿出早先买的一瓶淡酒,开来分了,吃着暖身子。此时已近年末,天气干冷,呼出气来,开始冒白烟。
武松是去过东京城的,闲扯两句,忽然提醒潘小园:“京里物价贵,像这样的酒,回头起码得五十文。咱们的钱得省着点用。”
潘小园点点头,这才反应过来。听说过首都物价贵,但没想到直接贵了五成去。再看看董蜈蚣,上次派他来东京出差,似乎是补贴给得少了。
董蜈蚣却不以为意,笑嘻嘻地说:“官家正价的酒当然贵了,小的有渠道,能买便宜货……”
潘小园当即对他刮目相看,想不到这厮还挺有本事。难不成有黑市?
听董蜈蚣得意洋洋的,继续说:“……东京的大酒楼里,专门有人收集剩酒……”
没说两句,大家全明白了。孙雪娥作势一呕,骂道:“呸,也不嫌脏!”
那卖果子的货郎没走远,听了两句,这时候转过来,笑着插一句:“客人此言差矣,酒楼里收集剩酒再包装变卖的勾当,开封府刚发了告示,说那是谣言!你们进了城,就能看见那贴告示啦!到时候啊,这话可别随便说,算传谣!”
燕青笑道:“我就说嘛,这个信不得。”
跟那货郎攀谈两句,燕青的个人魅力就发挥作用了。听那货郎说:“客人是要去东京发财的?嘿嘿,倒是赶上利市的好时候。过不个把月不就是上元,到时候来城里卖货住宿的,那叫一个人山人海,保管你数钱数到眼花,哈哈!不过客人宝号在何处?什么,还没有?……”
那货郎居然兴高采烈,笑道:“怪不着说是缘分。小人的表兄的岳父的老东家,原是做酒楼生意的,正想回乡颐养天年,要把生意盘出去呢!只可惜还没碰到个合眼缘的下家。客人若不嫌弃……”
燕青眼一亮。便请那货郎把地址写下来。
东京城里商业发达,遍地都是机会,要转让的酒店肯定也不止这一家。但眼下多个选择总是好的。
孙雪娥极其崇拜地看着那货郎一笔一划的写字:“怪道,难怪是皇城,就连个卖吃食的也会写两笔!”
那货郎看她一眼,不好意思表现得太冷漠,接一句:“嗯,过去苏大学士经常买小人家的果子。”
孙雪娥彻底被镇住了。燕青连忙赔笑着说些好话,跟人家道别。
一天走走停停,所有零碎时间加起来,潘小园跟武松的“招供”也才进行了三分之二。这其中缘由,第一,史文恭的话信息量太大,需要反复跟武松解释确认清楚。武松对他的每句话都进行有罪推定,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的漏洞。
不过也没让他找出多少漏洞。史文恭提供的情报毕竟货真价实,不论听起来多么不切实际,每个细节都严丝合缝。
第二……不知怎的,说着说着总会开始不务正业。明明还别扭着,可不小心一个眼神对上,就忍不住亲他。等他亲。尝试不够。
她知道自己心思奇怪,大约是不甘心。莫名其妙的,两辈子的初吻就交代在那个血流满地黑漆漆的小客店里,气氛一点也不浪漫,亏大发了。
追根究底是造化弄人。她想找补回来,找到些小说里的唯美虐恋的感觉。谁知那厮也不配合,他乐意的时候,才蜻蜓点水的一小下,还说什么:“别咬我!”
……
她可有点悔不当初,有些事一旦开了个头,就是黄河之水奔流到海,回不去了。
再者,有时候,武松执拗得让她只能以牺牲自己的方式来换他听话。她恨自己没有鲁智深的本事,倘若能一顿拳头把他打服——虽然大和尚也不一定能做到——她要再说什么,他自然会乖乖的洗耳恭听。但眼下她依旧是那个肩不能挑手不能提的小女子,拳头不够,只好用别的来凑。说是色诱也好,贿赂也好,她认了,反正他也没有正气凛然地把她推开啊。
况且,随着她的“供词”愈发深入,武松对史文恭背后那些事的关注,远远超过了“惩罚”她的兴趣。
“……照这么说,朝廷早就有对辽用兵的意思了?怎么一点风声也没有?也没听周老先生说过?”
潘小园不敢开太多上帝视角,只能以自己的理解来猜测:“那时老先生刚识得你,怎么敢对你透露这些口风?至于朝廷里……朝中那么多大官,吵来吵去的,意见不可能一致。说到底,这‘海上之盟’也只是一部分人的意愿罢了。有人促成,定然也会有人阻挠。金那边也一样,肯定有人不愿意打仗……”
武松皱眉:“海上之盟?”
是这件事在历史上的叫法。潘小园赶紧解释:“是史文恭说的,这密信的约定俗成的名号。”
见他还思考,怕穿帮,赶紧拉拉他袖子:“所以我担心……”
说到一半,有点走神了。他微微蹙眉凝思的样子太吸引人,以前怎么没觉得,就算是依旧对她冷着一张脸,也觉得简直看不够。
武松听她没话了,眼神转过来,好奇加等待:“你担心什么?”
目光一落下,就看到她一张怔怔的脸,有点痴的模样,好像刚刚吃饱喝足,瞅着最后一碟珍馐,心有余而力不足的那么一股子劲儿。
他微微躬身,让她在脸上飞快地亲了下。她满足了,他自己有点脸热,往前看看,大部队和驴车儿都走在前头呢,大家十分默契地不回头。
才听她讪讪笑两声,接着话音转回严肃,说:“我担心,这密信在江湖失落太久,朝廷里主战的人,或许已经开始考虑别的出路……”
武松打断,一针见血地问:“听你的意思,你觉得不应该战?”
潘小园飞速点点头,又意识到什么:“难道你……”
大辽在北方压人一头,年年收大宋的保护费,自然不是太讨人喜欢的角色。虽然双方表面上亲切热络,官方也时常交流往来,但也自然会有人不希望继续“绥靖”,而是一了百了的把这个黑老大收拾掉。例如史文恭。
可……
既然明知这个策略可能引起的惨烈后果,她无论如何也不能放任自己袖手旁观。哪怕她知道,自己在这个社会的汪洋大海里,只是条几乎毫无话语权的小鱼儿,但也不妨碍她尽力蹦跶几下——万一,能少打一场仗,少死几个人呢?
她甚至想过,倘若说服武松,直接把他手里那密信毁了烧了,是不是就能避免战争了?随即转念,倘若宋辽之战是大势所趋,就算海上之盟化为泡影,迟早也会有什么山上之盟、湖上之盟,蹈这一次的覆辙。再说,真这么做了,会不会引起什么无法预料的连锁反应,造成些她无法担当的后果?
只好先循序渐进,跟他旁敲侧击:“你想过开战之后会怎样?譬如,咱们拳头不够硬,反被人欺负?”
武松反问:“不是说联盟吗?”
“你信得过金国人?那个宗翰能卖史文恭,谁知道他们会不会反过来卖整个大宋?”
武松不说话,静了一刻,才说:“你想得挺远。”语气里带着些收敛着的赞赏。
潘小园受之有愧。历史的金手指,她也只能开这么一回了,可不是她自己多有远见。
武松又说:“那也未必,凡事不冒险,便做不出功绩。再说,江湖人有江湖人的活法,朝廷要打仗,让他们打去便好,咱们梁山正好乐得逍遥,还省得三天两头有人来骚扰呢。”
潘小园一急:“可是……万一、万一成了战火连绵……”
“不一定。咱们大宋官兵什么德性,你又不是没见过,能掀多大风浪?”
确实代表了很多身在此山中的想法。潘小园忽然心中一动。
赶紧撇开武松,走过去瞧。货郎是从西边来的,果然说一口东京官话,跟林冲的口音一模一样。燕青打着四川乡谈,正在篮子里挑挑拣拣呢。
账面出入照例是潘小园的责任。她已经将驴车里的钱分着藏起来,大头在箱子里,零钱放盒子里,各有个小锁。这会子问了问价格,发现自己身上的钱不够了,掏出钥匙,给董蜈蚣,让他从小盒子里取了点零钱付了,又顺带给每个人发了今天份的“零用钱”。
记账付钱之后,大家在路边休息片刻,围在一起吃点零食,又拿出早先买的一瓶淡酒,开来分了,吃着暖身子。此时已近年末,天气干冷,呼出气来,开始冒白烟。
武松是去过东京城的,闲扯两句,忽然提醒潘小园:“京里物价贵,像这样的酒,回头起码得五十文。咱们的钱得省着点用。”
潘小园点点头,这才反应过来。听说过首都物价贵,但没想到直接贵了五成去。再看看董蜈蚣,上次派他来东京出差,似乎是补贴给得少了。
董蜈蚣却不以为意,笑嘻嘻地说:“官家正价的酒当然贵了,小的有渠道,能买便宜货……”
潘小园当即对他刮目相看,想不到这厮还挺有本事。难不成有黑市?
听董蜈蚣得意洋洋的,继续说:“……东京的大酒楼里,专门有人收集剩酒……”
没说两句,大家全明白了。孙雪娥作势一呕,骂道:“呸,也不嫌脏!”
那卖果子的货郎没走远,听了两句,这时候转过来,笑着插一句:“客人此言差矣,酒楼里收集剩酒再包装变卖的勾当,开封府刚发了告示,说那是谣言!你们进了城,就能看见那贴告示啦!到时候啊,这话可别随便说,算传谣!”
燕青笑道:“我就说嘛,这个信不得。”
跟那货郎攀谈两句,燕青的个人魅力就发挥作用了。听那货郎说:“客人是要去东京发财的?嘿嘿,倒是赶上利市的好时候。过不个把月不就是上元,到时候来城里卖货住宿的,那叫一个人山人海,保管你数钱数到眼花,哈哈!不过客人宝号在何处?什么,还没有?……”
那货郎居然兴高采烈,笑道:“怪不着说是缘分。小人的表兄的岳父的老东家,原是做酒楼生意的,正想回乡颐养天年,要把生意盘出去呢!只可惜还没碰到个合眼缘的下家。客人若不嫌弃……”
燕青眼一亮。便请那货郎把地址写下来。
东京城里商业发达,遍地都是机会,要转让的酒店肯定也不止这一家。但眼下多个选择总是好的。
孙雪娥极其崇拜地看着那货郎一笔一划的写字:“怪道,难怪是皇城,就连个卖吃食的也会写两笔!”
那货郎看她一眼,不好意思表现得太冷漠,接一句:“嗯,过去苏大学士经常买小人家的果子。”
孙雪娥彻底被镇住了。燕青连忙赔笑着说些好话,跟人家道别。
一天走走停停,所有零碎时间加起来,潘小园跟武松的“招供”也才进行了三分之二。这其中缘由,第一,史文恭的话信息量太大,需要反复跟武松解释确认清楚。武松对他的每句话都进行有罪推定,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的漏洞。
不过也没让他找出多少漏洞。史文恭提供的情报毕竟货真价实,不论听起来多么不切实际,每个细节都严丝合缝。
第二……不知怎的,说着说着总会开始不务正业。明明还别扭着,可不小心一个眼神对上,就忍不住亲他。等他亲。尝试不够。
她知道自己心思奇怪,大约是不甘心。莫名其妙的,两辈子的初吻就交代在那个血流满地黑漆漆的小客店里,气氛一点也不浪漫,亏大发了。
追根究底是造化弄人。她想找补回来,找到些小说里的唯美虐恋的感觉。谁知那厮也不配合,他乐意的时候,才蜻蜓点水的一小下,还说什么:“别咬我!”
……
她可有点悔不当初,有些事一旦开了个头,就是黄河之水奔流到海,回不去了。
再者,有时候,武松执拗得让她只能以牺牲自己的方式来换他听话。她恨自己没有鲁智深的本事,倘若能一顿拳头把他打服——虽然大和尚也不一定能做到——她要再说什么,他自然会乖乖的洗耳恭听。但眼下她依旧是那个肩不能挑手不能提的小女子,拳头不够,只好用别的来凑。说是色诱也好,贿赂也好,她认了,反正他也没有正气凛然地把她推开啊。
况且,随着她的“供词”愈发深入,武松对史文恭背后那些事的关注,远远超过了“惩罚”她的兴趣。
“……照这么说,朝廷早就有对辽用兵的意思了?怎么一点风声也没有?也没听周老先生说过?”
潘小园不敢开太多上帝视角,只能以自己的理解来猜测:“那时老先生刚识得你,怎么敢对你透露这些口风?至于朝廷里……朝中那么多大官,吵来吵去的,意见不可能一致。说到底,这‘海上之盟’也只是一部分人的意愿罢了。有人促成,定然也会有人阻挠。金那边也一样,肯定有人不愿意打仗……”
武松皱眉:“海上之盟?”
是这件事在历史上的叫法。潘小园赶紧解释:“是史文恭说的,这密信的约定俗成的名号。”
见他还思考,怕穿帮,赶紧拉拉他袖子:“所以我担心……”
说到一半,有点走神了。他微微蹙眉凝思的样子太吸引人,以前怎么没觉得,就算是依旧对她冷着一张脸,也觉得简直看不够。
武松听她没话了,眼神转过来,好奇加等待:“你担心什么?”
目光一落下,就看到她一张怔怔的脸,有点痴的模样,好像刚刚吃饱喝足,瞅着最后一碟珍馐,心有余而力不足的那么一股子劲儿。
他微微躬身,让她在脸上飞快地亲了下。她满足了,他自己有点脸热,往前看看,大部队和驴车儿都走在前头呢,大家十分默契地不回头。
才听她讪讪笑两声,接着话音转回严肃,说:“我担心,这密信在江湖失落太久,朝廷里主战的人,或许已经开始考虑别的出路……”
武松打断,一针见血地问:“听你的意思,你觉得不应该战?”
潘小园飞速点点头,又意识到什么:“难道你……”
大辽在北方压人一头,年年收大宋的保护费,自然不是太讨人喜欢的角色。虽然双方表面上亲切热络,官方也时常交流往来,但也自然会有人不希望继续“绥靖”,而是一了百了的把这个黑老大收拾掉。例如史文恭。
可……
既然明知这个策略可能引起的惨烈后果,她无论如何也不能放任自己袖手旁观。哪怕她知道,自己在这个社会的汪洋大海里,只是条几乎毫无话语权的小鱼儿,但也不妨碍她尽力蹦跶几下——万一,能少打一场仗,少死几个人呢?
她甚至想过,倘若说服武松,直接把他手里那密信毁了烧了,是不是就能避免战争了?随即转念,倘若宋辽之战是大势所趋,就算海上之盟化为泡影,迟早也会有什么山上之盟、湖上之盟,蹈这一次的覆辙。再说,真这么做了,会不会引起什么无法预料的连锁反应,造成些她无法担当的后果?
只好先循序渐进,跟他旁敲侧击:“你想过开战之后会怎样?譬如,咱们拳头不够硬,反被人欺负?”
武松反问:“不是说联盟吗?”
“你信得过金国人?那个宗翰能卖史文恭,谁知道他们会不会反过来卖整个大宋?”
武松不说话,静了一刻,才说:“你想得挺远。”语气里带着些收敛着的赞赏。
潘小园受之有愧。历史的金手指,她也只能开这么一回了,可不是她自己多有远见。
武松又说:“那也未必,凡事不冒险,便做不出功绩。再说,江湖人有江湖人的活法,朝廷要打仗,让他们打去便好,咱们梁山正好乐得逍遥,还省得三天两头有人来骚扰呢。”
潘小园一急:“可是……万一、万一成了战火连绵……”
“不一定。咱们大宋官兵什么德性,你又不是没见过,能掀多大风浪?”
确实代表了很多身在此山中的想法。潘小园忽然心中一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