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差半个小时就是新的一周,预订新的一周推荐票,请投给我吧!当然是十二点后的,五方拜谢!)
……
即使爆发了萧峰父子和慕容博父子的撕逼大战,令魔宗临场损失了几大战力,这一场正魔大战的结局仍然没有了多少悬念。
究其原因,还是少林方丈玄慈的那一段丑闻严重动摇了军心,正道各大派势力本就人心不齐,只是在魔宗巨大的压力下,不得不暂时抱团取暖,谁知道作为众人魁首的少林自己立身不正,被魔宗抓住了把柄,更在正邪两方对峙中公开,这杀手锏一出,直接就瓦解了正道势力的合作基础。
所有人都会去想,你玄慈表面看起来慈悲为怀,背地里却是男盗女娼,假仁假义,我等凭什么要听你这伪君子的命令?
正道势力互相掣肘,无法形成集中兵力对抗魔宗,一日之间,江湖格局就这般改变了!
少室山一役后,正道势力彻底崩溃,各大派损失惨重,只留下众多散兵游勇流窜江湖之中,昔日香火鼎盛,四海敬仰的天下第一大派,禅宗祖庭少林寺直接被魔宗攻破,就连寺院也被化作魔巢,成为了魔宗行宫之一。
诸多溃败的少林僧人失去了屈身之所,不得不隐姓埋名,散落八方,投靠天下各地的寺庙!
只可惜玄慈对少林名声败坏太狠了,有成千上万受害者为证,又有魔宗暗地里推波助澜,一传十,十传百,百传万……短短时日内,明明是叶二娘残害成千上万婴孩,就变成了少林寺勾结叶二娘残杀无数婴孩,江湖市井之间,流传得沸沸扬扬,少林寺千载积累的盛名,虽未必说顷刻间烟消云散,起码也崩塌了七八成。
甚至有些地方一旦发现少林僧人,就会出现人人喊打的局面,连许多寺庙都不敢收留这些僧人,唯恐遭受了池鱼之殃。
江湖武林千年未有的大格局就这样出现了!
自武学诞生之日起,虽不乏秉持仁义之道,行侠仗义的侠客,然而武学终归是搏杀之技,武功练得越高,越是不受束缚,武林高手一旦为恶世间,也非朝廷的捕快所能对付的,因而才有侠以武犯禁之说!
朝廷与江湖,泾渭分明,不过对于朝廷而言,江湖虽然是一根刺,但也并非不能容忍,只因武林中人虽然目无法纪,动则行刀闹市,杀人乱法,但终究只是小患,武林之中,山头林立,各大派互不统属,明争暗斗,正邪双方互不相容,这也给了朝廷制衡的余地,只要无法形成统一,纵然有些损害朝廷的权威,但却难以危及朝廷统治自身。
但现在这各派相争,正邪敌对的格局被彻底改变了。
魔宗以风卷残云之势席卷天下武林,放眼江湖,已是无人能制,纵然还有些残兵溃将暗地里收拢势力对抗魔宗,但到了这种时候,也根本形成不了多大威胁!
魔宗受不到威胁,朝廷就受到威胁了!
武林一统,江湖归一!
一个整合了整个江湖力量,汇聚了无数武林中人的庞大组织,这是一股什么样的力量?
放眼天下,又有谁不对这股力量忌惮万分!
倘若那位魔宗之主怀有异心,登高一呼,恐怕顷刻之间就能令天下缟素,血流成河。
这绝非只是揣测,因为就在近段时间,已有魔宗之人吼出‘四海千山,八方六合,唯我魔宗,武林称王’的口号。
武林称王?这还了得!
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可那位魔宗之主却敢自号为武林中的王,难道还想与当今天子平起平坐不成?
朝廷中的各位大佬坐不住了,就连刚刚亲政,掌管大权的宋哲宗赵煦也坐不住了。
朝廷一方势力慌忙密集的调派探子,打探魔宗的消息,企图获得魔宗之主以及各大统领更多的信息。
等到获知魔宗之中一位统领竟然是吐蕃国师,大轮明王鸠摩智时,整个大宋朝廷再无一人把这件事当成玩笑了。
所有人都开始怀疑魔宗是不是与吐蕃人勾结,企图对大宋不利,甚至有祸乱天下,颠覆朝廷的祸心。
除了密集的调派探子,朝廷之中大内高手更是频频出动,这些大内高手也多是出身武林门派,一面联络正道残存抵抗势力,一面向魔宗渗透。
朝廷的动作远不止于此,甚至还派遣出了钦差巡查,威逼利诱,企图将魔宗收归己用,当然,魔宗对于朝廷的异动也是知根知底,毕竟,武林中人打探起情报来,多的是隐秘的手段,据最新的情报显示,朝廷甚至已有大军调派的举动,只要魔宗稍微露出反意,就会派出大军以雷霆之势清剿围杀。
别看宋廷对于辽国处于弱势,但对于这种草莽势力却是绝不手软的,而且近来辽国也正因楚王与王叔叛乱陷入大乱之中,宋廷恰好可趁着这个时机,解决国中祸患。
由于没有萧峰横插一手,帮助辽国国主耶律洪基稳定叛乱的缘故,辽国如今的发展却是完全走上了一条陌路。
在魔宗之内待了一段时日,王动立下八方魔碑,在碑上记载下他推演而出的诸多残缺功法,而后来到了巴蜀之地。
当今之世,蜀中武林式微,青城派掌门司马卫就已称得上蜀地罕见的高手了,而他在慕容博手中却未必走得过一招,也正是因蜀地武学式微,反而没有参与进正邪交战之中。
青城派乃蜀地数一数二的名门,当地豪绅,士族若是要保镖,护院等等,几乎都要从青城弟子中选取,甚至不乏将自家子弟送入青城学艺,然而,近段时日,蜀中豪族们惊骇的发现,青城派消失了!
确切的说,应该是被取代了,原来的青城派,如今已经变成了太玄宗,据说宗内住进了一位得道高人,就连司马卫也奉若神明,甘愿将青城派基业拱手献上。
除了青城派变成了太玄宗这个消息引得蜀中豪族竞相谈论外,近来蜀地也是怪事频发,许多人都目睹到了一头蛟龙出没山河之间,据说此蛟通体莹白,宛如白玉铸就,吞云吐雾,飞天遁地,无所不能!
此头白蛟来去如风,迅疾似电,出没于各地,引得人心惶惶。最初之时还有士子斥之为荒谬无稽之谈,但等到后来白蛟现身愈发频繁,无数人亲眼目睹,言之凿凿,便再也没人认为是空穴来风了。
市井之中也是流言四起,无数人竞相议论,说那白蛟乃是青城山中一头修炼千年的白蟒化形,凶性未泯。
流言传播极快,一时间蜀中各地惊惶不安,已严重影响到了治理,蜀中县令不得不发布悬赏,召集勇武之士,铲除恶蛟,结果都是无功而返,反而因有数次与白蛟正面相逢,白蛟虽未发出攻击,已有不少‘勇士’吓破了胆子。
又一日,那头白蛟突然现身长江之中,在江上掀起惊涛骇浪,它随意一声咆哮就能震动数十里,尾巴轻轻一动,江面上就有巨浪崩腾,如此可怕的场面,骇得两岸不宁,渔人不敢下河打渔,商船旅客也不敢渡水。
也就在这时,一位青衣道人踏水凌波,凌空虚渡而来,涛浪翻滚之中,降服白蛟!事后,所有人才知道那位道人正是太玄宗内的神秘练气士。
自这一日起,太玄道人渡水而来,降服蛟龙的故事开始流传蜀中各地,各地纷纷将其载入异志录中,大书特书,后人见之以为惊奇,甚至还演化出各种戏曲,就连那头被太玄道人降服的白蛟也曾被演化为‘白素贞’,虚构出一段段精彩故事!
当然这是后话了,而蜀中县令得知此事后,大为惊叹,当即上报奏章于朝廷。
宋廷历代皇帝本就心慕道教,将长生的心愿寄予道法之中,对于道教高人也是不吝封赏,甚至有几位皇帝自封道号,而此时宋哲宗赵煦正为魔宗之事焦头烂额,得知蜀地现异人,神通广大,有降服蛟龙之能,他为此振奋异常,一是想要向那位神秘练气士请教长生之术,二是得知此人神通广大,也有借助此人之力荡平魔宗的意思。
赵煦难捺激动之情,当日便发下旨意,派遣使者携着圣旨朝蜀地赶来。
(本章完)
……
即使爆发了萧峰父子和慕容博父子的撕逼大战,令魔宗临场损失了几大战力,这一场正魔大战的结局仍然没有了多少悬念。
究其原因,还是少林方丈玄慈的那一段丑闻严重动摇了军心,正道各大派势力本就人心不齐,只是在魔宗巨大的压力下,不得不暂时抱团取暖,谁知道作为众人魁首的少林自己立身不正,被魔宗抓住了把柄,更在正邪两方对峙中公开,这杀手锏一出,直接就瓦解了正道势力的合作基础。
所有人都会去想,你玄慈表面看起来慈悲为怀,背地里却是男盗女娼,假仁假义,我等凭什么要听你这伪君子的命令?
正道势力互相掣肘,无法形成集中兵力对抗魔宗,一日之间,江湖格局就这般改变了!
少室山一役后,正道势力彻底崩溃,各大派损失惨重,只留下众多散兵游勇流窜江湖之中,昔日香火鼎盛,四海敬仰的天下第一大派,禅宗祖庭少林寺直接被魔宗攻破,就连寺院也被化作魔巢,成为了魔宗行宫之一。
诸多溃败的少林僧人失去了屈身之所,不得不隐姓埋名,散落八方,投靠天下各地的寺庙!
只可惜玄慈对少林名声败坏太狠了,有成千上万受害者为证,又有魔宗暗地里推波助澜,一传十,十传百,百传万……短短时日内,明明是叶二娘残害成千上万婴孩,就变成了少林寺勾结叶二娘残杀无数婴孩,江湖市井之间,流传得沸沸扬扬,少林寺千载积累的盛名,虽未必说顷刻间烟消云散,起码也崩塌了七八成。
甚至有些地方一旦发现少林僧人,就会出现人人喊打的局面,连许多寺庙都不敢收留这些僧人,唯恐遭受了池鱼之殃。
江湖武林千年未有的大格局就这样出现了!
自武学诞生之日起,虽不乏秉持仁义之道,行侠仗义的侠客,然而武学终归是搏杀之技,武功练得越高,越是不受束缚,武林高手一旦为恶世间,也非朝廷的捕快所能对付的,因而才有侠以武犯禁之说!
朝廷与江湖,泾渭分明,不过对于朝廷而言,江湖虽然是一根刺,但也并非不能容忍,只因武林中人虽然目无法纪,动则行刀闹市,杀人乱法,但终究只是小患,武林之中,山头林立,各大派互不统属,明争暗斗,正邪双方互不相容,这也给了朝廷制衡的余地,只要无法形成统一,纵然有些损害朝廷的权威,但却难以危及朝廷统治自身。
但现在这各派相争,正邪敌对的格局被彻底改变了。
魔宗以风卷残云之势席卷天下武林,放眼江湖,已是无人能制,纵然还有些残兵溃将暗地里收拢势力对抗魔宗,但到了这种时候,也根本形成不了多大威胁!
魔宗受不到威胁,朝廷就受到威胁了!
武林一统,江湖归一!
一个整合了整个江湖力量,汇聚了无数武林中人的庞大组织,这是一股什么样的力量?
放眼天下,又有谁不对这股力量忌惮万分!
倘若那位魔宗之主怀有异心,登高一呼,恐怕顷刻之间就能令天下缟素,血流成河。
这绝非只是揣测,因为就在近段时间,已有魔宗之人吼出‘四海千山,八方六合,唯我魔宗,武林称王’的口号。
武林称王?这还了得!
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可那位魔宗之主却敢自号为武林中的王,难道还想与当今天子平起平坐不成?
朝廷中的各位大佬坐不住了,就连刚刚亲政,掌管大权的宋哲宗赵煦也坐不住了。
朝廷一方势力慌忙密集的调派探子,打探魔宗的消息,企图获得魔宗之主以及各大统领更多的信息。
等到获知魔宗之中一位统领竟然是吐蕃国师,大轮明王鸠摩智时,整个大宋朝廷再无一人把这件事当成玩笑了。
所有人都开始怀疑魔宗是不是与吐蕃人勾结,企图对大宋不利,甚至有祸乱天下,颠覆朝廷的祸心。
除了密集的调派探子,朝廷之中大内高手更是频频出动,这些大内高手也多是出身武林门派,一面联络正道残存抵抗势力,一面向魔宗渗透。
朝廷的动作远不止于此,甚至还派遣出了钦差巡查,威逼利诱,企图将魔宗收归己用,当然,魔宗对于朝廷的异动也是知根知底,毕竟,武林中人打探起情报来,多的是隐秘的手段,据最新的情报显示,朝廷甚至已有大军调派的举动,只要魔宗稍微露出反意,就会派出大军以雷霆之势清剿围杀。
别看宋廷对于辽国处于弱势,但对于这种草莽势力却是绝不手软的,而且近来辽国也正因楚王与王叔叛乱陷入大乱之中,宋廷恰好可趁着这个时机,解决国中祸患。
由于没有萧峰横插一手,帮助辽国国主耶律洪基稳定叛乱的缘故,辽国如今的发展却是完全走上了一条陌路。
在魔宗之内待了一段时日,王动立下八方魔碑,在碑上记载下他推演而出的诸多残缺功法,而后来到了巴蜀之地。
当今之世,蜀中武林式微,青城派掌门司马卫就已称得上蜀地罕见的高手了,而他在慕容博手中却未必走得过一招,也正是因蜀地武学式微,反而没有参与进正邪交战之中。
青城派乃蜀地数一数二的名门,当地豪绅,士族若是要保镖,护院等等,几乎都要从青城弟子中选取,甚至不乏将自家子弟送入青城学艺,然而,近段时日,蜀中豪族们惊骇的发现,青城派消失了!
确切的说,应该是被取代了,原来的青城派,如今已经变成了太玄宗,据说宗内住进了一位得道高人,就连司马卫也奉若神明,甘愿将青城派基业拱手献上。
除了青城派变成了太玄宗这个消息引得蜀中豪族竞相谈论外,近来蜀地也是怪事频发,许多人都目睹到了一头蛟龙出没山河之间,据说此蛟通体莹白,宛如白玉铸就,吞云吐雾,飞天遁地,无所不能!
此头白蛟来去如风,迅疾似电,出没于各地,引得人心惶惶。最初之时还有士子斥之为荒谬无稽之谈,但等到后来白蛟现身愈发频繁,无数人亲眼目睹,言之凿凿,便再也没人认为是空穴来风了。
市井之中也是流言四起,无数人竞相议论,说那白蛟乃是青城山中一头修炼千年的白蟒化形,凶性未泯。
流言传播极快,一时间蜀中各地惊惶不安,已严重影响到了治理,蜀中县令不得不发布悬赏,召集勇武之士,铲除恶蛟,结果都是无功而返,反而因有数次与白蛟正面相逢,白蛟虽未发出攻击,已有不少‘勇士’吓破了胆子。
又一日,那头白蛟突然现身长江之中,在江上掀起惊涛骇浪,它随意一声咆哮就能震动数十里,尾巴轻轻一动,江面上就有巨浪崩腾,如此可怕的场面,骇得两岸不宁,渔人不敢下河打渔,商船旅客也不敢渡水。
也就在这时,一位青衣道人踏水凌波,凌空虚渡而来,涛浪翻滚之中,降服白蛟!事后,所有人才知道那位道人正是太玄宗内的神秘练气士。
自这一日起,太玄道人渡水而来,降服蛟龙的故事开始流传蜀中各地,各地纷纷将其载入异志录中,大书特书,后人见之以为惊奇,甚至还演化出各种戏曲,就连那头被太玄道人降服的白蛟也曾被演化为‘白素贞’,虚构出一段段精彩故事!
当然这是后话了,而蜀中县令得知此事后,大为惊叹,当即上报奏章于朝廷。
宋廷历代皇帝本就心慕道教,将长生的心愿寄予道法之中,对于道教高人也是不吝封赏,甚至有几位皇帝自封道号,而此时宋哲宗赵煦正为魔宗之事焦头烂额,得知蜀地现异人,神通广大,有降服蛟龙之能,他为此振奋异常,一是想要向那位神秘练气士请教长生之术,二是得知此人神通广大,也有借助此人之力荡平魔宗的意思。
赵煦难捺激动之情,当日便发下旨意,派遣使者携着圣旨朝蜀地赶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