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页
陈大叔很喜欢张福年,亲自招待他。
张福年寒暄两句后就开始说秋后读书的事情,“陈大叔,我和老师们打听过了。去县城高中,还可以带米,就是柴火费从一斤两分钱变成一斤三分钱。还有,以前我们是一个星期回来一次,以后就是半个月甚至更久回来一趟。我想过了,冬天我们还能多带一些腌菜,等到了春秋,我们只能另外想办法。不过您放心,我和永康现在也大了,到时候我们自己抓鱼、逮黄鳝、捡破烂,我还可以带着永康一起给报社写文章,多少总能换几个钱,能保证我们在学校不至于没有菜吃。”
张福年这话主要是说给陈大哥夫妇听的,陈大叔看了大儿子一眼。
陈大哥有些不好意思,挠挠头,“福年,永康有你照看,我们都放心。”
张福年客气,“陈大哥客气了,永康比我大两岁,他照顾我更多一些。”
这话没骗人,张福年每天打热菜给陈永康吃,还辅导他功课,陈永康每天听课笔记写得很认真,张福年缺课后主要靠他的笔记补课。除此之外,陈永康说自己大两岁,经常帮张福年洗衣服。张福年并不拒绝,兄弟之间,总是让陈永康受自己的好处,时间久了怕他心里过意不去。
陈大叔知道这小哥儿两好,主动表态,“福年,以后你们去了县里,还要互相帮衬。永康学习不如你,你多带带他。我们家里别的没有,粮食还是有的,该怎么带米就怎么带,多读书总是没坏处。”
张福年知道,陈大叔这是下了决定,“您放心,我们肯定还和以前一样。陈大叔,有件事我还得请您帮忙。”
陈大叔立刻道,“你只管说。”
张福年道,“我去了县城,家里只剩姐姐妹妹,虽说我守金二叔和守银五叔会一直帮着照看,但陈大叔您在我心里和我二叔他们一样,要是,要是我姐有什么急事来求,还请您在能力范围内帮我照看我照看照看。”
陈大叔立刻点头,“这个你放心,以后你们不在家,我让永康他姐经常去你家里看看。你回去也告诉你姐,有什么事情只管来,我家里别的没有,就是人多,总能壮胆。”
陈大叔四个儿子,他还有好几个兄弟,兄弟家里也是一堆儿子,可谓是人丁兴旺。
张福年要的就是这句话,有陈家照看,那些心怀不轨的人也得掂量掂量。
旁边的陈大哥转转眼珠子,“爸,您看二弟和福年好的跟亲兄弟一样,张叔不在家,爸你还不如收福年做干儿子算了。”
陈大哥精明,他老婆特意提出二弟读书,其实是在为以后考虑。如果二弟继续读书,以后出了成果,不能忘了兄弟们。再有,以后分家的时候,你读了书,家业就要少分一些。
陈大叔昨儿已经和陈永康说得一清二楚,要是继续读书,以后分家家里的东西都是哥哥弟弟们的,他可能什么都分不到。
陈永康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读书。
陈大哥不想彻底得罪二弟,提出让陈大叔认张福年做干儿子,这样也能暖一暖二弟的心。
果然,这话一出,别人也就罢了,陈永康第一个双眼发光。
陈大叔咳嗽了一声,“别胡说了,福年这样好的孩子,给我做干儿子,我要折寿呢。”
张福年笑了,“陈大叔,我还怕您嫌弃我家里无依无靠呢。”
陈大叔立刻哈哈笑了起来,“这事儿不能随口说说,你家里总得有长辈做主。”
时下认干亲是大事,陈大叔不能让张福年自己随便做决定。
张福年明白,“要是陈大叔您不嫌弃,我回去跟我二叔和我姐说一说。”
陈大叔心里自然是愿意的,也不好过于热切,又转移话题,“等你们开学的时候,我也跟着去看看。”
张福年在陈家吃了顿晌午饭,顶着大太阳回了家。
暑天酷热,杨队长已经给大家放假了。
张福秀刚带着妹妹午睡起来,她坐在门楼里做鞋,张福芝秋天也要读三年级了,正在写暑假作业。
张福年进屋就抱着桌上的白开水咕嘟咕嘟喝了一肚子,然后去门楼和姐妹们说话。
张福秀用针在头皮上划拉两下,“怎么样,永康秋天继续读吧?”
张福年嗯了一声,“姐,你说我认陈大叔做干爹怎么样?”
张福秀手里的针顿了一下,“要是你觉得好,我不反对。”
张福年笑道,“我觉得不错呢,多门亲戚,我和永康关系也好。”
张福秀点头,“要不要跟二叔和舅舅说一声?”
张福年正色,“这时候自然的,我晚上就去问二叔,明天我去舅舅家里。”
张福年是个行动派,当天夜里就去问张守金的意思。
张守金作为张家主事人,非常在意家族的壮大和发展。陈家在竹竿河公社算是大族,陈永康家里这一枝又算人多的,能结个干亲,也不是件坏事。
得到了张守金的首肯,张福年第二天又去看望周舅舅。
走的时候,张福秀给了他几毛钱。周家和张湾分别坐落在公社的东西两侧,路过公社的时候,张福年掏钱割了一斤肉,买了半斤糖块,一个孩子能分两三粒。
周舅舅一家子热情地招待了张福年,特别是金宝,一直嚷嚷着要去姑妈家过暑假。
张福年向周舅舅说明了来意。
张福年寒暄两句后就开始说秋后读书的事情,“陈大叔,我和老师们打听过了。去县城高中,还可以带米,就是柴火费从一斤两分钱变成一斤三分钱。还有,以前我们是一个星期回来一次,以后就是半个月甚至更久回来一趟。我想过了,冬天我们还能多带一些腌菜,等到了春秋,我们只能另外想办法。不过您放心,我和永康现在也大了,到时候我们自己抓鱼、逮黄鳝、捡破烂,我还可以带着永康一起给报社写文章,多少总能换几个钱,能保证我们在学校不至于没有菜吃。”
张福年这话主要是说给陈大哥夫妇听的,陈大叔看了大儿子一眼。
陈大哥有些不好意思,挠挠头,“福年,永康有你照看,我们都放心。”
张福年客气,“陈大哥客气了,永康比我大两岁,他照顾我更多一些。”
这话没骗人,张福年每天打热菜给陈永康吃,还辅导他功课,陈永康每天听课笔记写得很认真,张福年缺课后主要靠他的笔记补课。除此之外,陈永康说自己大两岁,经常帮张福年洗衣服。张福年并不拒绝,兄弟之间,总是让陈永康受自己的好处,时间久了怕他心里过意不去。
陈大叔知道这小哥儿两好,主动表态,“福年,以后你们去了县里,还要互相帮衬。永康学习不如你,你多带带他。我们家里别的没有,粮食还是有的,该怎么带米就怎么带,多读书总是没坏处。”
张福年知道,陈大叔这是下了决定,“您放心,我们肯定还和以前一样。陈大叔,有件事我还得请您帮忙。”
陈大叔立刻道,“你只管说。”
张福年道,“我去了县城,家里只剩姐姐妹妹,虽说我守金二叔和守银五叔会一直帮着照看,但陈大叔您在我心里和我二叔他们一样,要是,要是我姐有什么急事来求,还请您在能力范围内帮我照看我照看照看。”
陈大叔立刻点头,“这个你放心,以后你们不在家,我让永康他姐经常去你家里看看。你回去也告诉你姐,有什么事情只管来,我家里别的没有,就是人多,总能壮胆。”
陈大叔四个儿子,他还有好几个兄弟,兄弟家里也是一堆儿子,可谓是人丁兴旺。
张福年要的就是这句话,有陈家照看,那些心怀不轨的人也得掂量掂量。
旁边的陈大哥转转眼珠子,“爸,您看二弟和福年好的跟亲兄弟一样,张叔不在家,爸你还不如收福年做干儿子算了。”
陈大哥精明,他老婆特意提出二弟读书,其实是在为以后考虑。如果二弟继续读书,以后出了成果,不能忘了兄弟们。再有,以后分家的时候,你读了书,家业就要少分一些。
陈大叔昨儿已经和陈永康说得一清二楚,要是继续读书,以后分家家里的东西都是哥哥弟弟们的,他可能什么都分不到。
陈永康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读书。
陈大哥不想彻底得罪二弟,提出让陈大叔认张福年做干儿子,这样也能暖一暖二弟的心。
果然,这话一出,别人也就罢了,陈永康第一个双眼发光。
陈大叔咳嗽了一声,“别胡说了,福年这样好的孩子,给我做干儿子,我要折寿呢。”
张福年笑了,“陈大叔,我还怕您嫌弃我家里无依无靠呢。”
陈大叔立刻哈哈笑了起来,“这事儿不能随口说说,你家里总得有长辈做主。”
时下认干亲是大事,陈大叔不能让张福年自己随便做决定。
张福年明白,“要是陈大叔您不嫌弃,我回去跟我二叔和我姐说一说。”
陈大叔心里自然是愿意的,也不好过于热切,又转移话题,“等你们开学的时候,我也跟着去看看。”
张福年在陈家吃了顿晌午饭,顶着大太阳回了家。
暑天酷热,杨队长已经给大家放假了。
张福秀刚带着妹妹午睡起来,她坐在门楼里做鞋,张福芝秋天也要读三年级了,正在写暑假作业。
张福年进屋就抱着桌上的白开水咕嘟咕嘟喝了一肚子,然后去门楼和姐妹们说话。
张福秀用针在头皮上划拉两下,“怎么样,永康秋天继续读吧?”
张福年嗯了一声,“姐,你说我认陈大叔做干爹怎么样?”
张福秀手里的针顿了一下,“要是你觉得好,我不反对。”
张福年笑道,“我觉得不错呢,多门亲戚,我和永康关系也好。”
张福秀点头,“要不要跟二叔和舅舅说一声?”
张福年正色,“这时候自然的,我晚上就去问二叔,明天我去舅舅家里。”
张福年是个行动派,当天夜里就去问张守金的意思。
张守金作为张家主事人,非常在意家族的壮大和发展。陈家在竹竿河公社算是大族,陈永康家里这一枝又算人多的,能结个干亲,也不是件坏事。
得到了张守金的首肯,张福年第二天又去看望周舅舅。
走的时候,张福秀给了他几毛钱。周家和张湾分别坐落在公社的东西两侧,路过公社的时候,张福年掏钱割了一斤肉,买了半斤糖块,一个孩子能分两三粒。
周舅舅一家子热情地招待了张福年,特别是金宝,一直嚷嚷着要去姑妈家过暑假。
张福年向周舅舅说明了来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