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老师们都帮着主持这次招工考试。
等考试这天,苏家屯是最热闹的时候了。一卡车一卡车的从县城拉人过来。
苏家屯的老老少少们都来看热闹。
年轻知识分子不稀奇了,可这么多人来苏家屯,就特别热闹了。对这些外来的人,苏家屯的乡亲们也不和以前那样排斥,反而很欢迎。
因为他们都知道,这些人是来建设小红旗的,小红旗发展的好了,他们以后才能长久拿钱。书记也说了,以后土地承包金也会随着小红旗的发展增长。所以一个个满脸笑容,笑的十分热情。
这些年轻人也都打量着苏家屯的环境,倒是比他们想象中的农村要好得多。房子整整齐齐的排列,还都是青砖瓦房。
还带着小院,一看就宽敞。
队里路也齐整,没什么杂草。
看着倒是没有那么不能接受。
其中还有一些曾经下乡过一段时间,最近回来的知青,看着这苏家屯,心里顿时想着自己当初运气不好,没分到苏家屯。要不然也不会急着回城了。
至于其他公社过来的知识分子们感触就更深了,同样是农村,自己的队里和苏家屯这比起来,简直不能比啊。
差距也特大了。
苏家屯的年轻人们则自发的来帮忙接待这些人,带他们去学校,给他们指路。
作为如今分了地,明天能开始拿分红的苏家屯人,在这些城里人面前,他们也显得特别自信。
小姑娘们一个个中气十足的给他们指路。
“你们也是苏家屯的工人吗?”有人问指路的小姑娘。
“不是,我还是学生呢,过来搭把手。”小姑娘笑着道。
“念高中?”
“还在念小学。”看起来十七八岁的小姑娘笑着道。
问话的应聘者顿时有些尴尬。
苏家屯的女孩子倒是开朗,“我们学校专门开了这种特殊班,都是我这么大的孩子,还有比我更大的都在念书呢。”
作为女孩子,她们念书机会比男孩子还少。男孩子好歹念了小学,她们为了照顾家里,连小学都没念。队里的招工考试每次都没资格参加。因为大字不识几个,连进修班都念不来。现在队里给女孩子们分土地发分红了,她们有底气了,都要求念书,家里人也不担心她们大了嫁不出去了,也由着她们去。花几年时间学好了没没准以后当工人呢。
旁边一个应聘的女孩子问道,“你们这不是说亲都早吗?现在念书来得及?”
“那是以前,现在不着急了。”苏家屯的女孩子笑道,“咱分了地,地承包给厂里了,以后每年都能收钱,咱有钱,不着急。”
“……”
分地,收钱?!
第237章
这次招工算是小红旗建厂以来人数最多的一次了。
考试考了几天,关于苏家屯的事儿也在县里传遍了。
苏家屯可不是一般的农村,人家给农民同志分田地,田地集体承包给了厂里,厂里年底给他们发钱。听说比自己种地收成要多。
苏家屯的农民种地,那不是叫种地,也叫上班。去干活也拿工资的。
而且和厂里一样,岗位不同,给的工资还不同呢。
他们盖房子有补贴,盖的都是青砖大瓦房,全队的房子都一个样子,排列的整整齐齐的,家家户户有小院,院子里养了鸡鸭,还养了猪。苏家屯的女孩子现在都不外嫁了,人家有田地有分红,还能拿工资。现在都是外面的男同志往人家女方家里住着。
就这些消息,可把人羡慕坏了。
苏家屯这可真是打破了所有人对于农村的印象。
这哪里是农村啊,这过的比他们在县城都过的好。自己养猪养鸭种菜吃,不愁吃喝还能赚钱,住大房子。
之前还特别犹豫,不想去农村当工人的年轻人们这会儿可都没这想法了,还只担心自己这次招工考试成绩不好。
他们也打算着先干着,然后在苏家屯买宅地基,要是干的好,就在那边盖房子了。
反正每天有厂车进城,也没什么不方便的。
孙书记也听说了这些传言了,说起来他也是好久没去苏家屯看过了,这次一听,心痒痒了,干脆打着关心招工情况的名义,就坐着县里的吉普车去苏家屯了。
到了地儿,首先就是一大片在建的厂房,以及已经建设好的厂房,再往前面走,就是一排排的房屋。
和他上次来的时候,可完全不一样啊。
这变化老大了。
苏青玉知道孙书记来了,立马过来迎接了,“书记,您这来之前也没说,我们都没准备,其他人都去满工作了,都来不及通知。”
孙书记笑着道,“我故意这样的,就怕耽误你们工作,知道你们忙呢,哪里能打扰你们。我自己过来看看就行了。”
“那哪行啊,您可是难得来一次。”苏青玉笑着道。
也没带其他人,司机和秘书都留在车上等着了,孙书记和苏青玉就在队里走走看看。
“招人情况怎么样?”
“都还挺顺利,这几天就能出结果了。”
“嗯,有困难就和县里提。”
孙书记道。
苏青玉可不客气,“咱还真有困难,之前和您说过的,我们搞供销社,还有建设卫生所的事儿,这都得县里批。特别是卫生所,还得找大夫和护士。”
等考试这天,苏家屯是最热闹的时候了。一卡车一卡车的从县城拉人过来。
苏家屯的老老少少们都来看热闹。
年轻知识分子不稀奇了,可这么多人来苏家屯,就特别热闹了。对这些外来的人,苏家屯的乡亲们也不和以前那样排斥,反而很欢迎。
因为他们都知道,这些人是来建设小红旗的,小红旗发展的好了,他们以后才能长久拿钱。书记也说了,以后土地承包金也会随着小红旗的发展增长。所以一个个满脸笑容,笑的十分热情。
这些年轻人也都打量着苏家屯的环境,倒是比他们想象中的农村要好得多。房子整整齐齐的排列,还都是青砖瓦房。
还带着小院,一看就宽敞。
队里路也齐整,没什么杂草。
看着倒是没有那么不能接受。
其中还有一些曾经下乡过一段时间,最近回来的知青,看着这苏家屯,心里顿时想着自己当初运气不好,没分到苏家屯。要不然也不会急着回城了。
至于其他公社过来的知识分子们感触就更深了,同样是农村,自己的队里和苏家屯这比起来,简直不能比啊。
差距也特大了。
苏家屯的年轻人们则自发的来帮忙接待这些人,带他们去学校,给他们指路。
作为如今分了地,明天能开始拿分红的苏家屯人,在这些城里人面前,他们也显得特别自信。
小姑娘们一个个中气十足的给他们指路。
“你们也是苏家屯的工人吗?”有人问指路的小姑娘。
“不是,我还是学生呢,过来搭把手。”小姑娘笑着道。
“念高中?”
“还在念小学。”看起来十七八岁的小姑娘笑着道。
问话的应聘者顿时有些尴尬。
苏家屯的女孩子倒是开朗,“我们学校专门开了这种特殊班,都是我这么大的孩子,还有比我更大的都在念书呢。”
作为女孩子,她们念书机会比男孩子还少。男孩子好歹念了小学,她们为了照顾家里,连小学都没念。队里的招工考试每次都没资格参加。因为大字不识几个,连进修班都念不来。现在队里给女孩子们分土地发分红了,她们有底气了,都要求念书,家里人也不担心她们大了嫁不出去了,也由着她们去。花几年时间学好了没没准以后当工人呢。
旁边一个应聘的女孩子问道,“你们这不是说亲都早吗?现在念书来得及?”
“那是以前,现在不着急了。”苏家屯的女孩子笑道,“咱分了地,地承包给厂里了,以后每年都能收钱,咱有钱,不着急。”
“……”
分地,收钱?!
第237章
这次招工算是小红旗建厂以来人数最多的一次了。
考试考了几天,关于苏家屯的事儿也在县里传遍了。
苏家屯可不是一般的农村,人家给农民同志分田地,田地集体承包给了厂里,厂里年底给他们发钱。听说比自己种地收成要多。
苏家屯的农民种地,那不是叫种地,也叫上班。去干活也拿工资的。
而且和厂里一样,岗位不同,给的工资还不同呢。
他们盖房子有补贴,盖的都是青砖大瓦房,全队的房子都一个样子,排列的整整齐齐的,家家户户有小院,院子里养了鸡鸭,还养了猪。苏家屯的女孩子现在都不外嫁了,人家有田地有分红,还能拿工资。现在都是外面的男同志往人家女方家里住着。
就这些消息,可把人羡慕坏了。
苏家屯这可真是打破了所有人对于农村的印象。
这哪里是农村啊,这过的比他们在县城都过的好。自己养猪养鸭种菜吃,不愁吃喝还能赚钱,住大房子。
之前还特别犹豫,不想去农村当工人的年轻人们这会儿可都没这想法了,还只担心自己这次招工考试成绩不好。
他们也打算着先干着,然后在苏家屯买宅地基,要是干的好,就在那边盖房子了。
反正每天有厂车进城,也没什么不方便的。
孙书记也听说了这些传言了,说起来他也是好久没去苏家屯看过了,这次一听,心痒痒了,干脆打着关心招工情况的名义,就坐着县里的吉普车去苏家屯了。
到了地儿,首先就是一大片在建的厂房,以及已经建设好的厂房,再往前面走,就是一排排的房屋。
和他上次来的时候,可完全不一样啊。
这变化老大了。
苏青玉知道孙书记来了,立马过来迎接了,“书记,您这来之前也没说,我们都没准备,其他人都去满工作了,都来不及通知。”
孙书记笑着道,“我故意这样的,就怕耽误你们工作,知道你们忙呢,哪里能打扰你们。我自己过来看看就行了。”
“那哪行啊,您可是难得来一次。”苏青玉笑着道。
也没带其他人,司机和秘书都留在车上等着了,孙书记和苏青玉就在队里走走看看。
“招人情况怎么样?”
“都还挺顺利,这几天就能出结果了。”
“嗯,有困难就和县里提。”
孙书记道。
苏青玉可不客气,“咱还真有困难,之前和您说过的,我们搞供销社,还有建设卫生所的事儿,这都得县里批。特别是卫生所,还得找大夫和护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