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试卷的事儿全部都由老教授们负责的,他们也就不用去开荒了。只开了一小片自留地。
苏卫国见苏青玉就去了一趟县里,回来后也没说啥情况,心里就有些着急。怕买不到机器。
连大队干部也有些着急,问苏青玉情况咋样了。
苏青玉道,“急啥,这东西在全国都是精贵的,咱一个小小的生产大队要买,那也是需要经历各种困难的。我才托付了人去帮我打听呢,肯定还要等结果啊。哎,说来说去还是咱太穷了。
苏青玉就这么故意吊着大家的胃口。
太容易得到的东西,就不知道珍惜。得让他们知道,这些机械农具不是他们想不想买,而是能不能买到的。
这样下次再让大队拿钱出来买机械,他们才会积极。
她也没急着去县里催朱琳爸爸,总要给人几天时间。
正好这几天,她还能腾出时间把老师招聘的事儿办完了。
两天时间,在几位老教授的日夜批改之下,试卷终于批阅完成了。
连分数都登好了。
还排了名次。
朱琳这几天因为干这活,累的黑眼圈都出来了。
等苏青玉来拿名次表,领着她去大队的时候,她差点哭了,“姐,真辛苦啊,这也不比农活轻松多少。”
苏青玉道,“是吧,我早就说过了,当助理也不是那么轻松的。还是要当领导。要不然以后你要忙的事儿更多呢。”
朱琳点头,又道,“那我能不能自己学啊。那么多老师,我压力挺大的。”
苏青玉叹气,“我和你说的两年,就是在有名师指导的前提下,如果按照你自己这脑子,你二十年都不可能成才。”
“……”
“能走捷径的事儿,干啥要绕远路呢?想想那些工人不也是跟着师傅学出来的?”
朱琳:“……好像是这么回事。”
“就是这么回事,好好学。你要是辜负我的一片苦心,我就让你去和张明学养猪。”
朱琳急了,“为啥啊?”
“谁让你说我是你亲姐呢,我得管着你啊。”
苏青玉说完就进了大队办公室。
朱琳:“……”
……
大队办公室里,干部们知道成绩出来了,都兴冲冲的围过来,想看看自家亲戚或者孩子录取了没有。
苏青玉直接将录取的分数表给他们看。
这次的招生都是她一手操办的,试卷虽然是从公社学校里面要的,可她要的时候要了很多份不同的试卷。然后从中选了一套。最大限度的避免了这些人提前知道考题。更多的她也没法做到了,就只有这个条件。只能先将就着这么干。
大队干部们仔细的看着名次排名。知青和本地知识分子是分开的。
所以排名的人数不算多,他们又找备注了苏家屯的人。
在这些人里面找自家孩子的名字。
很快,张主任就高兴的喊起来了。
她闺女苏晓欢排在本地知识分子的第五名。
这是板上钉钉的要被录取的名次啊。
而且语文成绩还很突出。
咋样也能当个语文老师了。
其他大队干部们大多数陆续的发现了自家亲戚或者孩子的名字。
对于这个结果,苏青玉也不意外。
即便是这个贫穷的年代,条件好的家庭的孩子接受教育的机会也会更多一些,他们不用为了生计发愁,可以有更多心思放在学习上。说寒门出贵子,但是毕竟少数。
要不然也不会出一个贵子就成社会新闻了。
这结果让大队的干部们都很高兴。即便那些没录取的也没灰心,想着以后还会有机会。
所以整个大队的气氛还算不错,各个都喜气洋洋的。
苏卫国看了一遍名单之后,也挺满意的,“我们队里的同同志都考的不错啊,咱自己的年轻娃子们也考的好。”
其他大队干部们点头。
苏青玉叹气,“好啥啊,这都是学生用的试卷,当老师的最差也要考个九十多分吧,现在你们看看,我不说中学成绩了,这小学五年级最高分竟然是九十,前十名还有七十多分的。我都不好意思让社员们知道了。要让社员们知道他们孩子的老师连公社学生都不如,他们还服气吗?不得让自家孩子去公社学,学好了直接回来当老师?”
大队干部们顿时一阵沉默。
这话虽然难听,但是也是实话。
录取是录取了,可这成绩真不算好看。
张主任打着哈哈,“这个,以后会好起来的。这不是说熟能生巧吗?教多了就会了。”
苏青玉道,“张主任,这学习可不是熟能生巧,这知识也不是靠教学生就能获得的,得自己学。就比如说这地里的庄稼,产量就那么大,不是说咱每年种,就能增产的。不施肥,不止不会增产,还会减产,这和知识就是一个道理。”
苏卫国担心道,“那咱也不能送老师去学习啊,都多大了,再说了,咱也没有名额啊。”
苏青玉摆摆手,“没那个必要,他们都已经是老师了,也不需要去学校里面拿学历了,耽误事儿。”
张主任笑了,“青玉这话有道理,都是老师了,再送去学校,那多耽误事儿啊。”
苏青玉又认真道,“但是还是得学。”
苏卫国见苏青玉就去了一趟县里,回来后也没说啥情况,心里就有些着急。怕买不到机器。
连大队干部也有些着急,问苏青玉情况咋样了。
苏青玉道,“急啥,这东西在全国都是精贵的,咱一个小小的生产大队要买,那也是需要经历各种困难的。我才托付了人去帮我打听呢,肯定还要等结果啊。哎,说来说去还是咱太穷了。
苏青玉就这么故意吊着大家的胃口。
太容易得到的东西,就不知道珍惜。得让他们知道,这些机械农具不是他们想不想买,而是能不能买到的。
这样下次再让大队拿钱出来买机械,他们才会积极。
她也没急着去县里催朱琳爸爸,总要给人几天时间。
正好这几天,她还能腾出时间把老师招聘的事儿办完了。
两天时间,在几位老教授的日夜批改之下,试卷终于批阅完成了。
连分数都登好了。
还排了名次。
朱琳这几天因为干这活,累的黑眼圈都出来了。
等苏青玉来拿名次表,领着她去大队的时候,她差点哭了,“姐,真辛苦啊,这也不比农活轻松多少。”
苏青玉道,“是吧,我早就说过了,当助理也不是那么轻松的。还是要当领导。要不然以后你要忙的事儿更多呢。”
朱琳点头,又道,“那我能不能自己学啊。那么多老师,我压力挺大的。”
苏青玉叹气,“我和你说的两年,就是在有名师指导的前提下,如果按照你自己这脑子,你二十年都不可能成才。”
“……”
“能走捷径的事儿,干啥要绕远路呢?想想那些工人不也是跟着师傅学出来的?”
朱琳:“……好像是这么回事。”
“就是这么回事,好好学。你要是辜负我的一片苦心,我就让你去和张明学养猪。”
朱琳急了,“为啥啊?”
“谁让你说我是你亲姐呢,我得管着你啊。”
苏青玉说完就进了大队办公室。
朱琳:“……”
……
大队办公室里,干部们知道成绩出来了,都兴冲冲的围过来,想看看自家亲戚或者孩子录取了没有。
苏青玉直接将录取的分数表给他们看。
这次的招生都是她一手操办的,试卷虽然是从公社学校里面要的,可她要的时候要了很多份不同的试卷。然后从中选了一套。最大限度的避免了这些人提前知道考题。更多的她也没法做到了,就只有这个条件。只能先将就着这么干。
大队干部们仔细的看着名次排名。知青和本地知识分子是分开的。
所以排名的人数不算多,他们又找备注了苏家屯的人。
在这些人里面找自家孩子的名字。
很快,张主任就高兴的喊起来了。
她闺女苏晓欢排在本地知识分子的第五名。
这是板上钉钉的要被录取的名次啊。
而且语文成绩还很突出。
咋样也能当个语文老师了。
其他大队干部们大多数陆续的发现了自家亲戚或者孩子的名字。
对于这个结果,苏青玉也不意外。
即便是这个贫穷的年代,条件好的家庭的孩子接受教育的机会也会更多一些,他们不用为了生计发愁,可以有更多心思放在学习上。说寒门出贵子,但是毕竟少数。
要不然也不会出一个贵子就成社会新闻了。
这结果让大队的干部们都很高兴。即便那些没录取的也没灰心,想着以后还会有机会。
所以整个大队的气氛还算不错,各个都喜气洋洋的。
苏卫国看了一遍名单之后,也挺满意的,“我们队里的同同志都考的不错啊,咱自己的年轻娃子们也考的好。”
其他大队干部们点头。
苏青玉叹气,“好啥啊,这都是学生用的试卷,当老师的最差也要考个九十多分吧,现在你们看看,我不说中学成绩了,这小学五年级最高分竟然是九十,前十名还有七十多分的。我都不好意思让社员们知道了。要让社员们知道他们孩子的老师连公社学生都不如,他们还服气吗?不得让自家孩子去公社学,学好了直接回来当老师?”
大队干部们顿时一阵沉默。
这话虽然难听,但是也是实话。
录取是录取了,可这成绩真不算好看。
张主任打着哈哈,“这个,以后会好起来的。这不是说熟能生巧吗?教多了就会了。”
苏青玉道,“张主任,这学习可不是熟能生巧,这知识也不是靠教学生就能获得的,得自己学。就比如说这地里的庄稼,产量就那么大,不是说咱每年种,就能增产的。不施肥,不止不会增产,还会减产,这和知识就是一个道理。”
苏卫国担心道,“那咱也不能送老师去学习啊,都多大了,再说了,咱也没有名额啊。”
苏青玉摆摆手,“没那个必要,他们都已经是老师了,也不需要去学校里面拿学历了,耽误事儿。”
张主任笑了,“青玉这话有道理,都是老师了,再送去学校,那多耽误事儿啊。”
苏青玉又认真道,“但是还是得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