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这影响力还挺大,毕竟他是苏青玉的哥,队里人都知道苏青玉和大队那边走得近。
其他小队的小队长看苏卫国同意了,觉得这肯定是队里的决策,当小队长当然是朝着队里靠拢了。也跟着动员。
经过了几天的动员工作,队里建学校的事儿越发的热闹了。
而且大伙儿经过一番讨论,都觉得建学校确实很好。孩子们觉得上学比干活舒坦,年轻人觉得有了学校对象也有选择了。老人们觉得这是队里干了大事儿。当爹妈的觉得娃儿们以后多一条路走了。
于是等投票这天,队里几乎是全票通过这个决策。
苏爷爷还催着队里干部们,“早就该建了,赶紧建起来。哪个队里能没学校呢,你们这工作没做好啊。”
队里干部们看向苏有福,心道这可和他们没关系,他们可也着急建学校呢,苏有福非得闹这么一出。
苏有福郁闷的背着手,感觉自己在这个队里越发的没有权威了。
甭管他多郁闷,这建学校的事儿就在大家的投票结果下正式决定了。
苏有福就搞了个讨论会,让队里商量一下这个学校咋建。想争取在这件事儿里面多一点主动权。
苏青玉作为加米厂的厂长也参与了讨论会,“大队长,我看别的没啥好讨论了,钱咱们加米厂慢慢给,不够的咱先和砖厂拖欠着,反正咱现在有个厂子了,砖厂那边应该没多大问题。场地啥的,咱也能建起来,队里人多,动员一下大家,年底加开春,绝对没问题。要说最难的就是公社和县里教育部门批准问题。”
苏有福点头,“这确实有些困难。”
苏青玉道,“说起来也没多少困难,队里这边要是有麻烦,我也能去跑。我们不是和机械厂那边有联系吗,人家厂里领导平时也和这些县里的各部门都很熟悉,可以给我们介绍领导,所以这也不算问题。只要队里需要,我随时都可以去跑。”
妇联张主任高兴道,“青玉啊,你这一个人就能把学校搞起来呀,这可真是给咱减少很多麻烦了。”
苏青玉笑道,“可不能这么说,还是要大家的支持呢。我也就跑个腿。后面建学校啥的,那不都得大伙儿忙吗?”
会计苏大宝笑道,“反正只要你把外面需要的事儿搞定了,咱就没问题了。”
苏有福听到这话特不得劲儿,立马大手一摆,“队里的事儿咋能都给青玉呢,她是厂里的厂长,事儿多着呢。就不用麻烦她了,其他手续我去跑。”
苏青玉也不抢,“您既然说没多少麻烦,那我就不多事儿了。不过我觉得也没啥困难的,毕竟咱不要上面拨款呢,咱自给自足搞建设,上面高兴都来不及呢。”
苏有福:“……”
会议一结束,苏有福就拉着脸去跑了。
骑着自行车走往公社的路上,他这咋想咋觉得不得劲儿。虽然这建学校的流程不困难,但是也很复杂,要跑很多次,要找很多领导的。
他这也是出了很大力气的,现在搞得他这工作一点都不重要,连青玉都能做一样。
关键是他还不能不积极。要不然队里肯定要觉得他办事能力不行,一点儿事儿都办不好。
“这丫头……到底谁是大队长啊!”
知道队里开始为这事儿走程序了,队里人就开始盼着结果了。
当然,即便苏有福同志再努力积极,这程序确实也是很复杂,一直等到秋收结束,建设学校的审批手续才终于下来了。
与此同时,苏青玉也收到了来自海城的信和物资。
第35章
信是苏小六帮着送到厂里的。公社那边直接寄到了大队,一般都是要大队这边检查的,但是苏青玉不是外人,当然不能检查她的东西了。所以苏小六就给送过来了。
一共两封信,一个鼓囊囊的包裹。
一封是徐美芳写的,一封是苏静写的。
苏青玉坐在办公室里,先打开了徐美芳的信。
徐美芳写的就很家长里短。信里问苏青玉这都下乡两个月了咋一直没给家里写信,也没打电话回去。他们都很担心。又说天都冷了,给她寄了一些以前穿的棉袄过来。说之前因为苏青玉刚下乡,带的东西多,所以就没给她寄东西,以后每个月会给她寄五块钱和一些粮票肉票工业票过来。又问了一堆苏青玉在乡下过的咋样啊,有没有被人欺负啊,工作是否辛苦之类的话。
这些在苏青玉看来都不是重点,重点是最后一句嘱咐。徐美芳让苏青玉记得回信,家里人都惦记。特别是她爸,让她在信里多写一些关于她爸的话,让她爸高兴高兴。让她爸知道她这个闺女多重要。
看到这一句嘱咐,苏青玉就觉得有点味道了,再看看苏静给她写的信。
之前她下乡的时候和苏静是约定好的。
只要苏静需要她的帮助,就给她写信,顺便把辛苦费寄过来就行了。
所以苏静这会儿写信来了,肯定是因为遇着事儿了。
再结合徐美芳同志信里的事儿,她就大概猜到一些了。
果然,打开苏静的信,就写的比较直白了。
直接告诉苏青玉,她同父异母的大哥苏少华同志处对象了,对方是个军区医院的护士。对方的家里人也是海城当领导的,有些权利。最起码在政治上面比苏军强要混得开。
其他小队的小队长看苏卫国同意了,觉得这肯定是队里的决策,当小队长当然是朝着队里靠拢了。也跟着动员。
经过了几天的动员工作,队里建学校的事儿越发的热闹了。
而且大伙儿经过一番讨论,都觉得建学校确实很好。孩子们觉得上学比干活舒坦,年轻人觉得有了学校对象也有选择了。老人们觉得这是队里干了大事儿。当爹妈的觉得娃儿们以后多一条路走了。
于是等投票这天,队里几乎是全票通过这个决策。
苏爷爷还催着队里干部们,“早就该建了,赶紧建起来。哪个队里能没学校呢,你们这工作没做好啊。”
队里干部们看向苏有福,心道这可和他们没关系,他们可也着急建学校呢,苏有福非得闹这么一出。
苏有福郁闷的背着手,感觉自己在这个队里越发的没有权威了。
甭管他多郁闷,这建学校的事儿就在大家的投票结果下正式决定了。
苏有福就搞了个讨论会,让队里商量一下这个学校咋建。想争取在这件事儿里面多一点主动权。
苏青玉作为加米厂的厂长也参与了讨论会,“大队长,我看别的没啥好讨论了,钱咱们加米厂慢慢给,不够的咱先和砖厂拖欠着,反正咱现在有个厂子了,砖厂那边应该没多大问题。场地啥的,咱也能建起来,队里人多,动员一下大家,年底加开春,绝对没问题。要说最难的就是公社和县里教育部门批准问题。”
苏有福点头,“这确实有些困难。”
苏青玉道,“说起来也没多少困难,队里这边要是有麻烦,我也能去跑。我们不是和机械厂那边有联系吗,人家厂里领导平时也和这些县里的各部门都很熟悉,可以给我们介绍领导,所以这也不算问题。只要队里需要,我随时都可以去跑。”
妇联张主任高兴道,“青玉啊,你这一个人就能把学校搞起来呀,这可真是给咱减少很多麻烦了。”
苏青玉笑道,“可不能这么说,还是要大家的支持呢。我也就跑个腿。后面建学校啥的,那不都得大伙儿忙吗?”
会计苏大宝笑道,“反正只要你把外面需要的事儿搞定了,咱就没问题了。”
苏有福听到这话特不得劲儿,立马大手一摆,“队里的事儿咋能都给青玉呢,她是厂里的厂长,事儿多着呢。就不用麻烦她了,其他手续我去跑。”
苏青玉也不抢,“您既然说没多少麻烦,那我就不多事儿了。不过我觉得也没啥困难的,毕竟咱不要上面拨款呢,咱自给自足搞建设,上面高兴都来不及呢。”
苏有福:“……”
会议一结束,苏有福就拉着脸去跑了。
骑着自行车走往公社的路上,他这咋想咋觉得不得劲儿。虽然这建学校的流程不困难,但是也很复杂,要跑很多次,要找很多领导的。
他这也是出了很大力气的,现在搞得他这工作一点都不重要,连青玉都能做一样。
关键是他还不能不积极。要不然队里肯定要觉得他办事能力不行,一点儿事儿都办不好。
“这丫头……到底谁是大队长啊!”
知道队里开始为这事儿走程序了,队里人就开始盼着结果了。
当然,即便苏有福同志再努力积极,这程序确实也是很复杂,一直等到秋收结束,建设学校的审批手续才终于下来了。
与此同时,苏青玉也收到了来自海城的信和物资。
第35章
信是苏小六帮着送到厂里的。公社那边直接寄到了大队,一般都是要大队这边检查的,但是苏青玉不是外人,当然不能检查她的东西了。所以苏小六就给送过来了。
一共两封信,一个鼓囊囊的包裹。
一封是徐美芳写的,一封是苏静写的。
苏青玉坐在办公室里,先打开了徐美芳的信。
徐美芳写的就很家长里短。信里问苏青玉这都下乡两个月了咋一直没给家里写信,也没打电话回去。他们都很担心。又说天都冷了,给她寄了一些以前穿的棉袄过来。说之前因为苏青玉刚下乡,带的东西多,所以就没给她寄东西,以后每个月会给她寄五块钱和一些粮票肉票工业票过来。又问了一堆苏青玉在乡下过的咋样啊,有没有被人欺负啊,工作是否辛苦之类的话。
这些在苏青玉看来都不是重点,重点是最后一句嘱咐。徐美芳让苏青玉记得回信,家里人都惦记。特别是她爸,让她在信里多写一些关于她爸的话,让她爸高兴高兴。让她爸知道她这个闺女多重要。
看到这一句嘱咐,苏青玉就觉得有点味道了,再看看苏静给她写的信。
之前她下乡的时候和苏静是约定好的。
只要苏静需要她的帮助,就给她写信,顺便把辛苦费寄过来就行了。
所以苏静这会儿写信来了,肯定是因为遇着事儿了。
再结合徐美芳同志信里的事儿,她就大概猜到一些了。
果然,打开苏静的信,就写的比较直白了。
直接告诉苏青玉,她同父异母的大哥苏少华同志处对象了,对方是个军区医院的护士。对方的家里人也是海城当领导的,有些权利。最起码在政治上面比苏军强要混得开。